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475100)王景梅
子宮肌瘤在婦科臨床中較常見,目前主要采用手術切除的方法治療,但患者在手術時極易產(chǎn)生各種應激反應,影響手術進行?,F(xiàn)為提高整體手術效果,本院將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子宮肌瘤圍手術期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86例子宮肌瘤患者,年齡26~47歲,平均(36.42±1.73)歲;肌瘤直徑3.5~9.0cm,平均(5.03±0.16)cm。8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3例,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圍手術期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做好術前準備并完善相關檢查,術中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術后并發(fā)癥預防、出院指導等。研究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①術前:護理人員應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各項檢查結果、手術治療方案等,并主動與患者溝通,告知患者其目前病情、手術治療及預后情況。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針對性地做好心理疏導。②術中: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積極配合醫(yī)生的工作。同時,指導患者取舒適體位,密切監(jiān)測其各項生命體征,尤其是血壓和心率的變化,做好危急情況的預防和處理工作。③術后:患者清醒后,及時告知手術結果,并向其解釋術后有可能會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陰道流血癥狀的原因,囑患者不必過于擔心或焦慮。此外,對于術后疼痛患者要給予相應的緩解疼痛護理,如按摩患者肌肉,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靜止痛藥物[1]。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術后6h疼痛程度。根據(jù)WHO疼痛分級標準進行評價,輕度:偶爾出現(xiàn)疼痛感;中度:疼痛持續(xù),需服用鎮(zhèn)痛藥緩解;重度:疼痛劇烈,伴有心率、血壓變化。②比較兩組術后恢復情況(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
附表1 兩組術后6h疼痛程度比較[n(%)]
附表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
附表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
組別 n 術后肛門排氣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 住院時間(d)研究組 43 26.01±1.75 31.49±2.16 5.83±1.24對照組 43 48.37±1.28 39.32±1.87 9.15±0.68 t 9.041 13.864 10.778 P<0.05 <0.05 <0.0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率表示,經(jīng)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s)表示,經(jīng)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6h疼痛程度比較 研究組輕度疼痛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而重度疼痛比例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目前,手術切除是子宮肌瘤治療的主要手段,能夠有效清除病灶,改善患者預后。然而,手術仍是一項侵入性操作,患者受麻醉、手術刺激極有可能會出現(xiàn)應激反應,干擾麻醉及手術操作,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因此,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加強有效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針對性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護理措施。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輕度疼痛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與王紅玲[2]的研究報道基本符合。
綜上,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中應用效果顯著,不僅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還能加快其術后恢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