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定
舊時中國,小農(nóng)經(jīng)濟(jì)所塑造的思想觀念比較保守,其中有的觀念還很荒唐。在一些史書中,就能看到對這些冬烘思想的嘲諷。
如“近田丑妻”之說,就是比較典型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jì)的產(chǎn)物。你看,耕種的土地離家不遠(yuǎn),便于照看,以免野獸偷吃瓜果、小偷偷走莊稼,夜里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否則偷光還不知道。家里的妻子相貌丑陋,能專心相夫教子,不必?fù)?dān)心招蜂惹蝶,給自己戴上“綠帽子”。這種太平景象,是許多小農(nóng)世家所追求的。
說它是烏托邦,并不冤枉。“丑妻”這一條就確實不現(xiàn)實,“丑女人”就一定安分守己?天下男子都愿意找丑女人為妻?登徒子找了一個丑妻,宋玉還說他是個好色之徒,可見“丑”也不是絕對的,沒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不能一概而論。何晏臉色白凈,人稱“傅粉何郎”,認(rèn)為他臉上敷了粉。曹丕之子曹叡(魏明帝)不信,請何晏吃熱湯餅,何晏大概很喜歡吃熱湯餅,吃得滿頭大汗,便不斷用衣袖擦汗,臉色依然皎白,曹叡感慨:他的膚色好,原來是天生的。
唐朝的李益,是個詩人,但人品不如詩品。他對妻子防范甚嚴(yán),出門時把妻子反鎖在屋里,并在門前屋后的地上撒些石灰粉,以防妻子有外遇。今人無法知道李益妻長相怎樣,但從李益活得如此累來分析,他一定是認(rèn)為現(xiàn)任妻子不如“丑妻”可靠的。
這種“近”“丑”觀,助長了自私狹隘,也影響經(jīng)營者的用人方略,重用“近人”,任人唯親,排外,搞得像封建幫會,鐵桶江山。但最近從資料上看到,國外一些企業(yè)家,很重視起用華人,把企業(yè)的財政、人事大權(quán)交給華人,自己親屬反而在一般崗位“打工”。他們認(rèn)為華人在企業(yè)沒有“背景”,能吃苦,聰明能干。這種做法,在中國何時能得到吸收,可能要看“近田丑妻”的思維定式的消亡速度。
最近,在中國大地出現(xiàn)了共享單車風(fēng)。據(jù)說有把單車拿回家私用的,亂扔的,損壞的……崽賣爺田不心疼,如果自己花錢購置這樣一部漂亮的單車,恐怕既不愿意“共享”,也不會亂放亂扔,平時鎖得牢牢的,生怕被偷走。這就是“近田丑妻”的另一版本。社會公共利益與“近田丑妻”之間,鴻溝是隱蔽的,“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宋代張君房在《云笈七簽》中寫了一位施存先生,“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內(nèi)”,自號“壺天”,人稱“壺公”。看來施存先生也出身小農(nóng)世家,在防范他人的同時,也把自己封閉在“壺子”里。
壺中日月,至今使多少人向往,形形色色的“壺公”,吃壺中飯,喝壺中酒,做壺中夢,作壺中觀,誠哉悲矣。
(摘自《新民晚報》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