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紅
遇見李寨
劉小紅
早一段時間晉城的朋友就約我利用雙休日來一趟“晉城之行”,歡欣雀躍的心情中有那么一點小糾結……上大學的兒子周末回家,我不想留一個空屋子給孩子。春天的誘惑,踏青的欲望,還是讓我背起行囊,開啟了“相約晉城”之旅。
太原距晉城300公里,記得小時候到晉城訪親,坐著綠皮火車要熬煎十多個小時才能到達,現(xiàn)在發(fā)達的高速網(wǎng)已讓兩城之間的距離不再是個問題,路旁的春意瞬間讓心活泛起來,貪婪的眼光出賣了自己對這次出游的喜悅,一路上細雨濛濛,天公沒有給我們明媚的陽光,卻給了我們一種江南的味道,被洗滌的路面增添了一抹抹清亮的色彩。晉城的雪松張開他的手臂迎接我們的到來,晉城的朋友用熱乎乎的鐵鍋菜宣泄著對老友的情懷。
初到晉城,熱情的朋友就讓我們領略了這里的精彩和厚重,大陽古鎮(zhèn)是有著2600年悠久歷史的文化遺存,其現(xiàn)存的城池樓閣、古街古巷、宗教廟宇、官居商宅等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化脈絡,是“中國古城鎮(zhèn)的活化石”,被稱為“三晉一鎮(zhèn)”,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而且想不到的是這里的傳統(tǒng)手工產(chǎn)品竟然與我們家家戶戶有著密切聯(lián)系,縫衣針是過去居家過日子不可缺少的物件,而大陽古鎮(zhèn)由于其冶煉技術的發(fā)達,在明清時期就是全國最大的手工制針基地,號稱“九州針都”。走進大陽,青石板的路面、雕花的抱鼓石、莊嚴的廟宇、古樸的街市,那種無處不在的文化氣息張揚著古鎮(zhèn)的魅力,穿行于大陽鎮(zhèn)古舊房子的高聳院墻之間,思緒穿越,恍如身邊就是“鐵杵磨成針”的景致,恍如自己就在那個年代。
而更驚喜的“遇見”卻在李寨,去李寨的路上才知道這是我們此次晉城之行的主要目的地,對我們而言李寨是陌生的,不知李寨有什么等著我們,帶著一種出來就是要放松一下,出來就是要開心一下,出來就是要隨遇而安的想法向著李寨前行。雨中,山路,零星的剛剛舒展開花瓣的山桃花和迎春花,還有那未全部返青的山頭上一片一片綠油油的小麥梯田,間隔著一塊一塊的油菜花海,不由得開窗,伴著絲絲細雨的清新空氣撲鼻而來,心中竊喜哪怕只是隨意走走也是不枉此行的。一些古村落的出現(xiàn)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讓我們一行人駐足,原來賞油菜花不需遠行至青海門源,不需遠行至江西婺源,雖然規(guī)模不能相比,但這所擁有的油菜花之景韻也足夠激揚我們的心情,站在那里,滿眼綠油油的小麥和黃澄澄的油菜花裝扮的梯田,大好的心情因為雨水的滋潤更加舒暢,遠處的山谷升騰起云霧,飄飄渺渺的,不由得你就想大喊幾聲,無須遠足,就可欣賞到不亞于云南、貴州的梯田風情,感謝上天讓我們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釋放出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情。當朋友告訴我們前方就是“沁河第一灣”,也是我們將會路過的一個美景時,我的心就開始飛起來了,企盼著云霧的腳步慢下來。從山頂放眼望去,流淌的河水圍著山腳繞了多半個圈,似玉帶纏繞,像飛龍舞動,云霧中的“沁河第一灣”朦朦朧朧,若隱若現(xiàn),真的是壯美山河,別有洞天。李寨棲龍村,舊石磨鋪就的彎彎的青草路與村落中的房屋相得益彰,空曠的場地中有幾只雞在悠閑地覓食,薄霧中的九女仙湖和玻璃棧道遙相呼應,眼前的景致將心膛填得滿滿當當,出發(fā)前的小糾結早已拋至腦后。橫懸于高空的玻璃棧道,名為“真愛橋”,取意于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橋身兩端分別連接龜山定情崖與龍王廟,四周有青山環(huán)繞,下有黑龍碧波清潭,風光旖旎,漫步其上既刺激又充滿詩情畫意,帶著清香的山風吹過,一時間,讓人忘卻煩惱為何物。徜游于這里的山水之間,開始時的那絲竊喜已被捕獲美景時的滿滿驚喜所替代,流連忘返,不知歸處。“陟椒三教堂”內精致的木雕花卉鳥獸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美輪美奐,流光溢彩,被古建專家譽為我國古代木雕藝術的精品,置身其中,感嘆木雕藝人的精湛水平和一絲不茍的敬業(yè)精神,感嘆歲月時光在木雕上所附有的濃重色彩。澤州岱廟,也稱冶底岱廟,是除泰山以外的唯一一座岱廟和道教主流全真派道場,是北方園林建筑的"活化石"。緊挨冶底岱廟矗立著一棵銀杏樹,樹干高5米,樹高25.4米,要八人圍抱才能將樹合攏,是名副其實的“銀杏王”,當?shù)匕傩瞻堰@棵樹稱作“神樹”!岱廟文管所的同志告訴我們,銀杏屬于異株異花授粉植物,一般而言都是雌雄并植的,而岱廟的銀杏王竟為單株結果,更神奇的是在它主干的側枝上發(fā)現(xiàn)一株向下生長的枝干,該樹枝粗壯無葉,已有30多厘米長。枝干向下生長的狀態(tài),在世界都極為少見。據(jù)中科院測算,“銀杏王”樹齡約為5000-7000年,是迄今省內現(xiàn)存銀杏樹中最大最老的一株,可與北京潭柘寺的銀杏樹相媲美。站在這棵銀杏樹下,突然感覺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是那么的渺小……
走進李寨,看到了山的壯美,欣賞了水的靜謐,體會到了濃濃的鄉(xiāng)愁……出發(fā)時只是單純的想放松減壓,沒想到收獲的除卻滿滿的春意之外,還彌補了自己對晉城歷史文化認知的空白。
兩日的晉城之旅,春雨無歇,如影隨形,在這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身上還是有著一絲絲寒意的,就這也沒阻滯我們探春的步伐,究其原因還是在李寨美麗的自然風光,李寨厚重的人文文化,更有這里山山水水造就的李寨人的樸實。
責 編 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