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震
(中國社會科學院 郭沫若紀念館,北京 100009)
郭沫若早年若干史料的考訂、考辨
蔡 震
(中國社會科學院 郭沫若紀念館,北京 100009)
在保存下來的郭沫若少年時代讀書就學的筆記本中,除已經(jīng)整理出版的《少年詩稿》,還包含有許多其少年時代活動的歷史文化信息,它們是需要經(jīng)過甄別、識讀、再整理的。有關郭沫若早年生活的幾種重要史料,都依據(jù)原件手跡整理而成,其釋文中存在一些疏誤、錯漏,需要訂正。對于以手跡呈現(xiàn)的原始資料的識讀,解讀,不要輕易改動其文字。即使疑其有誤,也以保持原狀出注為好。
郭沫若;筆記本;史料;考辨
五兄大鑒:來函備悉。鼠疫延至成都系一時說傳,不足信,祈母罣念也。畫像者錦城多有,但均系鉛筆畫。價之高低,則視片之大小。大約片長尺四五吋,則價在八九元之上下。近來少儀三哥曾畫大孃像一幅價尤廉,但畫得近似而已。顧其(?)識我兄求之,欲彼來嘉否,抑寄像來畫者?依弟意來嘉則多一層交涉,不如寄像之為直切了當也。(原稿無標點)
這是一冊郭沫若(準確地說是郭開貞)在成都高等分設中學堂就讀時的筆記上留下的一段文字。首先可以確定這是郭沫若的手跡。之所以要強調(diào)這一點,是因為在保存下來的所謂郭沫若讀書時期的“筆記本”中,就我所見過的,至少有一本從其內(nèi)容可以斷定不是郭沫若的。
從這段文字的內(nèi)容看,他應該是郭沫若擬寫給其五哥郭翊新的一紙書信草稿,且未寫完。這紙擬作書信稿寫在什么時間呢?筆記本封面印有“高等分設中學堂講錄”,手寫“郭開貞”等字,但沒有寫明年級班次,據(jù)此,我們只能夠知道一個大概的時間范圍,即,應該是在1910年3月郭沫若經(jīng)補試插班進入高等分設中學堂丙班(三年級)后,至1911年12月25日放寒假他返回沙灣之間(寒假后1912年初,學校再開學時郭沫若轉(zhuǎn)入成都府中學)。
信稿中的一句話,可以讓我們縮小考察書寫的時間范圍,即:“鼠疫延至成都系一時說傳,不足信”一句。關于發(fā)生鼠疫一事的“說傳”,其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有其事。1910年10月25日,東北滿洲里地區(qū)爆發(fā)鼠疫,11月初即傳至哈爾濱。之后,疫情迅速蔓延開來,很快橫掃東北地區(qū),而且波及河北、山東等地。這是當年社會公共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的一件大事。一年之后疫情才得以結束,死于這次鼠疫者達六萬余人。信稿中提及的鼠疫傳言,應該就是指此事??紤]到疫情蔓延的過程,有傳言鼠疫延至遠在西南地區(qū)的成都,應該是轉(zhuǎn)過年的事了,那么該信稿應書寫在1911年初。能否有更確切一點的時間呢?這里暫且擱置一下。
我之所以關注郭沫若這一段擬作書信稿,不僅因為有關郭沫若與其五哥郭翊新書信往來的史料非常之少(郭沫若曾寫給郭翊新的書信實際僅能在其留學家書中見到一函),但凡有一點就值得發(fā)掘,更因為這一手稿可能就是曾實際寄出的一封信函的草稿。而且從手稿的行文看,雖為未完稿,但要寫的事情(回復五哥詢問畫像之事)已經(jīng)寫完了,也就是說,這基本上是一紙完整的書信稿。當然,沒有實寄信函的實物存在,要證實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那么,我們從郭沫若的自傳中是不是可以尋找到一些線索呢?
在郭沫若少年時代的生活經(jīng)歷中,他與五哥的關系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存在,就是王師韞——他的五嫂。在郭沫若自傳少年時代部分里,他記述了家族中多位女性人物,而五嫂王師韞,是除母親之外他使用筆墨最多所寫到的一位女性,比寫那位后來成了他小說人物的三嫂所用筆墨多得多。按自傳所記,王師韞與郭沫若陰差陽錯沒能成為夫妻而成了他的五嫂,郭沫若是頗覺遺憾的。王師韞因病故去的臨終之際口中念叨著“八弟!八弟!你回來了”的囈語。自傳中那些情節(jié)的敘述和描寫(這里不一一列舉),說明郭沫若對于五嫂的記憶是包含著一份情感記憶的,所以二十年之后寫作自傳,他能把許多歷史情節(jié)記得那樣清晰,其中就包括一幅畫像。這是在郭沫若結婚前夜的情節(jié)中寫到的:
我遲疑了一會,母親又催促了我?guī)追乙簿推鹕磉M廂房里去了。
……
窗子的西邊一堵粉壁上掛著一張死了的五嫂的畫像,那是五嫂死后五哥在成都找人用鉛筆畫的,在前本掛在他自己的房里。但不久五哥便續(xù)了弦,新五嫂怕看見死人,五哥便把她取來掛在這廂房里了。畫像相當朦朧,總帶著十分凄涼的情調(diào)。
五嫂的畫像,五哥在成都找人畫的,且是鉛筆畫,這分明就與上述信稿手跡中寫到的畫像事相關聯(lián)。再看時間。王師韞1909年3月初與郭翊新成婚,是年12月末生下一子,“產(chǎn)后僅僅三個月便吐血死了”。那應該是在1910年3月間。按郭沫若記述,當初郭翊新(那時尚在日本)在家里給他與王師韞訂婚時,原本是很不滿意并且極力反對的,但“出乎意外的是他們結婚之后,伉儷之篤真真正正如膠似漆了”。可惜王師韞因病早逝,一段美好姻緣斷了線。
我們回過去再看信稿書寫的1911年初這個時間段。3月間,就是王師韞病逝的周年祭,這當然是懷念故人的一個時間節(jié)點,特別是周年祭。曾伉儷情深的五哥想到要給五嫂畫一幅像,那不是很合乎情理的事嗎?所以信稿中提及五哥欲找人畫像一事,應該只能是為其故去的妻子畫像。在這個時間點上他不可能想到要為其他什么人畫像。
所有細節(jié)都能一一相呼應,郭沫若自傳中寫到的這幅五嫂畫像,應該就是他在筆記本上的信稿中所寫到的畫像一事后續(xù)的結果。即,無論五哥是請人至嘉定,還是寄照片至成都(錦城),像是畫成了。只不過他再見到這幅五嫂畫像時,已經(jīng)不在五哥房里了,因為那時五哥已經(jīng)再婚。信稿是專門寫給五哥說畫像之事的,又有這樣一幅畫像的存在,那郭沫若給五哥的這封信函應該是寄出了,雖然文字可能有差異。而其書寫時間,也可以更進一步確定在1911年2月間(五嫂周年祭之前不久)。
在郭沫若的生平史料中,有關他與郭翊新關系往來的歷史信息非常少,郭沫若在家鄉(xiāng)讀書時期筆記本上留下的這一紙擬作書信手稿,也算難得了。這樣的史料看似不那么重要,但如果它們足夠豐富,我們對于郭沫若的生平,譬如他少年時代的生活,才能有更真切和更完整的了解。
郭沫若在五歲時便開始發(fā)蒙習讀唐詩,他最早寫作的舊體詩,也是模仿唐詩作品,所以很早,他就在唐代詩人中有了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對象。人們最熟知的,是他在自傳《我的幼年》里寫的這樣一段話:
唐詩中我喜歡王維、孟浩然,喜歡李白、柳宗元,而不甚喜歡杜甫,更有點痛恨韓退之。韓退之的詩我不喜歡,文我也不喜歡,說到他的思想我更覺得淺薄。
這段話其實有點奇怪之處:前一句,郭沫若就唐代詩人歷數(shù)了喜歡的和不喜歡的,但只是點名而已。后一句卻轉(zhuǎn)而數(shù)說韓愈,不僅說他的詩,還說他的文、他的思想,且均為差評,甚至用了“有點痛恨”這樣情緒化的詞句。這是何故呢?并且這段評說幾位唐代詩人的話語,倒好像主要就為的數(shù)落韓愈,其他幾人只是順便說到而已,令人費解。
事實上,在存留下來的郭沫若少年時代的筆記本中,一段他書寫的文字卻傳達了另外的意思。這段文字寫在他于成都高等分設中學堂“第七學期”所使用的一冊“幾何題證”筆記本上。高等分設中學堂的“第七學期”即乙班(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文字應寫于1910年下半年至1911年春之間。內(nèi)容是這樣的:“李商隱評韓退之平淮南(西)碑云:點竄堯典舜典字,涂改清廟生民詩。此二語者,非愈孰能當之,然亦少褒矣。”“點竄堯典舜典字,涂改清廟生民詩”,是李商隱《韓碑》一詩的詩句(“清廟”、“生民”系《詩經(jīng)》中的篇名)。韓愈的平淮西碑記述了唐憲宗元和十二年裴度平定淮西藩鎮(zhèn)吳元濟的戰(zhàn)事,其文當時曾聲噪一時,后來因?qū)m斗之故被推倒,由段文昌重寫,但韓文卻流傳下來。“此二語者,非愈孰能當之”,郭沫若在這里藉李商隱的詩句,至少是表達了對于韓愈的文體、韓愈為文的氣魄和風格的贊賞。這顯然與《我的幼年》中的回憶相左。
此后,在多次談及與韓愈相關的文字中,郭沫若也再沒有表達過貶義更不要說差評的文字了。譬如:
在紀念魯迅逝世四周年時,郭沫若寫了《寫在菜油燈下》一文,發(fā)表于《抗戰(zhàn)文藝》12月第6卷第4期“魯迅先生逝世四周年紀念特輯”。他評價魯迅的文體像“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愈。這是在1940年。
1947年,他為傅抱石的一次畫展撰文,以韓愈“自標舉”其為文的“沉浸濃郁,含英咀華”,稱贊傅抱石的為人和畫作“才力豐裕,學力深厚,工力穩(wěn)健,作畫大作氣魄而不蕩逸規(guī)矩,時新機杼而不賣弄才氣?!?/p>
至晚年(1970年),郭沫若在《讀詩札記四則》之《形夭無千歲》中引韓愈詩《學諸進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海》,贊揚韓愈對精衛(wèi)的歌詠,認為“對于精衛(wèi)的評價,韓愈見解高于陶淵明。精衛(wèi)填海有類愚公移山,古代留下了這個傳說是很富有教育意義的,精神十分可取?!?/p>
郭沫若這些文字雖然說不上推崇韓愈,至少沒有貶損之意。像《寫在菜油燈下》,就因為以韓愈做比來評價魯迅的文體,甚至遭到一些人的批評,以為是貶低了魯迅。是不是貶低了魯迅估且不論,至少說明郭沫若這樣做比對韓愈的評價還是頗高的。
《我的幼年》寫于郭沫若流亡日本之初的1928年4、5月間。把前后連接起來(少年時代至中年時代再至晚年),我們似乎看不到郭沫若對于韓愈的評價有經(jīng)歷過一次大反復的因由。那么《我的幼年》對韓愈的差評,或者因為作者寫作時帶著什么情緒吧,就如同《黑貓》之于新婚之際對張瓊華的書寫明顯有情緒的渲染。郭沫若的自傳作品,是我們記述其生平活動重要的文獻史料依據(jù)。但郭沫若自傳作品在寫作時對于史料的取舍和臧否,是包含了作者主觀考慮和情感因素在內(nèi)的這一點,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郭沫若少年時代就學讀書時的筆記本,是其早年生平活動最重要的一批史料,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整理出了《郭沫若少年詩稿》(樂山市文管所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初版)。但此后,便再無其他史料被發(fā)掘整理出來。應該說,這一批筆記本中還包含有許多有關郭沫若少年時代活動的歷史文化信息,它們是需要經(jīng)過甄別、識讀、整理的,盡管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不過,三十余年(距《少年詩稿》整理出版)過去,郭沫若研究的文獻史料工作的水平也早已有了很大的提升。當然,真要整理這批史料,其實還應該包括郭沫若早年的家書,首先需要這些史料(完整的、不完整的、甚至殘缺的)能夠公之于眾(研究者),僅憑一些照片資料,很難展開精細的、完整的整理研究。
出版于2012年的《敝帚集與游學家書》一書,將上世紀80年代前后整理出版、發(fā)表的郭沫若早年的幾種詩文、書信匯集起來,重新做了整理、校訂、注釋,可謂集大成。書中大量釋文校訂的工作,訂正了包括原稿、原信手跡,以及《郭沫若少年詩稿》、《櫻花書簡》釋文中的一些疏誤、錯漏。但是有若干處對于原稿手跡文字的改正或識讀有誤,也有一些史實或需要再予推敲。這里不揣冒昧,據(jù)原稿手跡(圖片)做一些考辨。因為正如該書編注者所言,研究者們多沒有機會接觸原稿,只能依據(jù)整理出版的史料,若其中有差錯,則可能長期被沿用。
(一)詩歌部分:
《澡室狂吟》中“我已久成厭世心,每思滌慮脫塵俗”句,“成”字原稿為“存”,“我已久存厭世心”。
《代友人答舅氏勸阻留學之作 次原韻》中“編戶非弱弦”句,“戶”原稿作“磬”,“編磬非弱弦”。“磬”是古代的打擊樂器,用玉或石制成。一組聲調(diào)高低不同的“磬”組合成“編磬”,其玉石之音的聲調(diào)和力度當然非弦樂可比?!熬帒簟眲t指“編入戶口的平民”,與樂器和樂器之聲無關。
《感時八首》第一首中“頻來感覺興衰事,極目中原淚似麻”句,“感覺”原稿為“感觸”,“觸”即“觸”,“頻來感觸興衰事”。第二首中“波蘭遺事不堪懚”句,“懚”原稿為“ ”。《敝帚集與游學家書》注意到原稿手跡作“ ”,但以為“ ”即“懚”,注曰:“規(guī)范校改,意為煩悶?!笔聦嵣稀?”的異體字為“ ”,與“懚”的字義不同?!皯丁笔菬灥囊馑?,“ ( )”則是哀痛的意思。詩句表達的顯然是后者之意,即“波蘭遺事不堪 ”。
《夜泊嘉州作》最初被整理收入《郭沫若少年詩稿》,編者訂定其“作于1907年”?!侗种慵c游學家書》則考證《夜泊嘉州作》作于1910年夏,否定了《郭沫若少年詩稿》的說法。其說明這樣寫道:“此詩殆作于1910年夏。據(jù)首句末尾‘下嘉州’三字,可知其間作者在成都四川高等學堂分設中學堂讀書,暑假由成都回沙灣途徑樂山,在船上夜宿時寫?!?/p>
由“下嘉州”三字即推斷詩作于作者從成都走水路經(jīng)嘉州(樂山)返鄉(xiāng)途中,似過于草率,因為從沙灣走水路到嘉州(嘉定),也稱“下嘉州”。前者沿岷江順流而下,后者沿大渡河順流而下。郭沫若在自傳中多次述及從沙灣往嘉定府城都是這樣寫的:“我們一共包了三只船,一同駛下嘉定”?!皬拇蠖珊酉录味ㄊ且淮滤??!拔蚁赂瞧鋵嵰膊婚_始在這一次”。所以“下嘉州”并不能作為判斷詩寫作時間的“因”,而要從詩的內(nèi)容去尋找線索。
其實《敝帚集與游學家書》的編注者也意識到“下嘉州”亦“可指從沙灣沿大渡河順流而下,至嘉州”。(見該書“附錄2解讀之二”)這與“說明”的文字就矛盾了。所以,該書又從“夜泊嘉州”可以作兩種解釋:“一為留宿嘉州,作短暫停留;一為行船至嘉州,靠岸停泊過夜”,來論證該詩不可能是1907年作者升學至嘉定府官立中學堂時作,因為作者是時由沙灣船行至目的地嘉定,應下船入住嘉定府城內(nèi)就讀,與上述兩種解釋均不符。然而,該書對于“夜泊”的解釋是不準確的?!安础钡谋玖x是“停船”,“舟附岸曰泊”?!耙共础?,即(行船至)夜晚停船,停船的地點是嘉州,故曰“夜泊嘉州”。至于是停船上岸住宿,或是留宿船上,上岸是短暫停留,還是已行至終點靠岸,均非“夜泊”所表達的意思。所以,不好以此為由來否定作者從沙灣乘船至嘉定,并作此詩的可能。
比較一下另一首詩《晨發(fā)嘉州返鄉(xiāng)舟中賦此》,《敝帚集與游學家書》斷定此詩作于1910年。《夜泊嘉州作》的文筆較之要稚嫩一些,摹仿的痕跡亦重,(《敝帚集與游學家書》的編注者也注意到這種情況)。其與《晨發(fā)嘉州返鄉(xiāng)舟中賦此》一詩,似不會作于同時。《夜泊嘉州作》的末句作“借此扁舟宜載酒,明朝當作凌云游”,在蘇東坡載酒泛舟處一游這種風雅之事,對于自1906年起就在嘉定府城讀小學,1907年起讀中學的郭沫若而言,應該早就失去了新鮮感。也即是說這樣的句子入詩,怕是早幾年的事。從這層意思上看,《夜泊嘉州作》的寫作時間,仍按《郭沫若少年詩稿》所言作于1907年為好。
(二)家書部分:
第22函,1914年11月27日致元弟信結尾處一句是“蕉新孔嘉,博議可成否?”《敝帚集與游學家書》推測“蕉”字系“其”字筆誤,將其改正?!捌湫驴准巍背鲎浴对娊?jīng)·豳風·東山》“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編注者將詩句解讀為“愿幸福和美的時光始終如初,直到地老天荒”。認為郭沫若在信中“借此語表示祝福”,祝福剛剛完婚的郭開運。但對《東山》幾句詩的解讀似乎不大恰切。
《東山》是一首寫久戍的兵卒在歸家途中思家的詩。全詩四節(jié),第一、二節(jié)寫思念家園,第三、四節(jié)寫思念自己的妻子?!捌湫驴准?,其舊如之何”是全詩的結句。如果只看第四節(jié)的幾句詩,編注者的解讀或者也可作為一種釋義,但這幾句詩不能脫開全詩釋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的意思應該是:(兵卒憶及)新婚時的妻子非常美麗,(思慮)這么多年過去了,不知現(xiàn)在會怎樣呢!那么,用這樣的詩句來祝福郭開運新婚,恐怕是不合適的。
將“蕉”改為“其”字失之輕率了,該句或另有其意。當然“蕉”字及該句在信中的確費解,但以“蕉”字之義解,該句也并非不通,“博議”亦可指一篇文章。所以,在沒有找到相關史料可以讓我們確切了解“蕉新孔嘉”句所言何事,或是與何事有關,“蕉”字是否為筆誤?那還是保持文字原狀為好,即便做存疑處理。
該信還有“此吾情之所以倦倦于弟,而有不能自解者”一句,其中“倦倦”,手跡實為“惓惓”?!熬搿蹦似7?、厭倦之意?!皭场蓖叭?,懇切之意?!按宋崆橹詯硱秤诘堋?。
第38函,1915年10月21日致父母信,其中一句“所住的地方,房主人系六旬老嫗一人,頗為清切”?!侗种慵c游學家書》改“清切”作“情切”,以為是筆誤。
以“情切”來述說一位六旬老嫗的房東對自己的熱情、關照,怎么看這用詞都有些別扭。而一個六旬老嫗,聲音清切——清亮急切,自然會被格外注意到,并且用“頗為”來向他人描述,這是不是更合乎生活和語言的邏輯呢。我以為不改為好。
第41函,1916年2月19日致父母信,其中“其葉長青,喻吾親壽如東海,長青不老”句,“長青不老”的“青”手跡為“春”,“長春不老”。
第48函,1917年1月12日致父母信,其中“現(xiàn)刻已移寓,擬踅住三兩月”句,“踅”應為“蹔”?!佰姟蓖皶骸保皵M蹔住三兩月”?!磅健眲t是來回走的意思?!坝忻蟾苏?,乃白蘿蔔也”句,“蘿蔔”手跡作“蘿葡”?!疤}”即“蘿”,“葡”當系誤筆,應為“蔔”,即“卜”?!澳税滋}蔔也”何不一并改簡體字作“乃白蘿卜也”。
第51函,1917年2月24日致父母信,其中“遂至國交斷矣”,“矣”手跡為“絕”,“遂至國交斷絕”。
第64函,1920年3月15日致父母信,其中“叨父母恩祜”句,“祜”手跡為“祐”,“叨父母恩祐”。
第68函,1923年1月21日致父母信。這是一封為安娜生下第三子,給父母報平安的信。信中寫道:“查舊歷,今日是全月五日,屬午?!话追饻纭?,遂命名之為‘佛生’?!薄侗种慵c游學家書》將“屬午”改作“屬牛”,復在注釋中說:“壬戌年生人屬性為狗,信中推算有誤。”看原信手跡,“屬牛”的“?!弊执_系“午”字,而且非常清晰,不會誤識。顯然是編注者有意做了改動,但卻沒有予以說明,反而就改動后的“屬?!保J為是“信中推算有誤”。其實編注者在這里將“屬午”理解錯了,以為郭沫若是要告知父母三子佛生的屬相。佛生出生的壬戌年是牛年,這對當時的人們是無需贅言的,郭沫若也沒有必要特意告知父母親孩子屬牛?!皩傥纭钡摹皩佟保谶@里不是屬相之謂的“屬”,而是時辰五行屬性之謂的“屬”。信中報告佛生出生的情況:“全月”即農(nóng)歷臘月,“五日”即初五,“屬午”當然是該報告時辰了,即“午時”。“午時”是指上午11時至下午1時。佛生出生的時間“上午十一時四十分頃”,正是午時。
時辰與五行有對應關系,是時辰的屬性,這不同于屬相的五行。午時的五行屬火。舊時中國人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個人信息需要知道,即:生辰八字與其五行屬性。所謂生辰八字,就是以干支所記的生辰年、月、日、時。郭沫若告知父母,三子出生時辰“屬午”,當是為讓家中知道孩子出生時辰的五行屬性,他自己應該是不知道或不記得午時與五行的對應關系。事實上,當時的人們也無需記得生辰與五行的對應關系,但農(nóng)歷的生辰年、月、日、時是需要記住的,這樣,需要時(譬如,訂婚、看相)自會有人給你查找。
此外,書中所用一張郭沫若在房州海濱的照片說明文字:“1915 年夏”,應為“1914 年夏”。照片右側有文字:“甲寅夏日避暑房州”。甲寅年是1914年。
總之,對于以手跡呈現(xiàn)的原始資料的識讀,解讀,不要輕易改動其文字,尤其是在不能絕對肯定其為錯筆或筆誤的情況下。即使疑其有誤,也以保持原狀出注為好。留給閱讀使用者去斟酌,或日后有其他史料發(fā)現(xiàn)輔之,可以做進一步考訂。
注釋
:①手跡原文如此。
[1]黑貓[M].上海現(xiàn)代書局,1931年12月.
[2]我的幼年[M].上海光華書局,1929年4月.
[3]勖抱石——為傅抱石畫展作[N].大公報·大公園,1947-10-23.
[4]文藝報,1982(11).郭沫若古典文學論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
[5]蔡震.郭沫若生平文獻史料考辨[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7月.
[6]郭平英,秦川編注.敝帚集與游學家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7]樂山市文管所編.郭沫若少年詩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8]我的幼年[M].上海光華書局,1929年4月.
符
:A1003-7225(2017)04-0014-04
2017-10-24
蔡震,男,北京郭沫若紀念館研究員。
(責任編輯:廖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