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慧蘭
(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龍池鎮(zhèn)小學校,四川樂山 613100)
平常在人們的心目中,“數學”這種理科科目,常常只和數字,計算等聯系在一起,而“口語表達”應該是文字科目的任務。然而大家都忽視了“說”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所謂“言為心聲”,沒有準確的語言表達,怎能描述心里的想法,怎能讓別人判斷你的對錯?尤其在小學低段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識字量小,不能用文字形式描述,那么語言表達,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低段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中遇到的情況,談談我的想法。
在低段,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剛剛踏入小學階段,新的環(huán)境,新的老師,新的規(guī)定,新的學習方式,都讓孩子感到害怕。膽小的孩子,一看到老師就目光游離,手足無措,更別談說話了。所以這個階段的教學,要以鼓勵為主,讓孩子樹立說話的信心,做到敢說。
我班有個女孩子,在剛入學時,只要讓她回答問題,就嚇得流眼淚,更不敢站起來,我們大家告訴她,為了讓她的回答讓更多人聽到,最好是站起來回答,于是她站起來了,但是我們只能看見她嘴唇在動,聽不到一點聲音,孩子們都不耐煩地等她回答,可是仍然無效,我把麥克風湊到她嘴邊,才勉強聽得見。后來,我刻意地經常讓她回答問題,而且只要聲音有一點提高,我們就全部給予熱烈的掌聲,以示鼓勵,慢慢地,不用話筒也能聽見她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有一部分孩子,他們心里有清晰的思路,和同學一起也有說不完的話題,但是到了課堂,他們就閉口不語。這些孩子,大部分是自尊心強的孩子,他們不愿意說,是因為怕說錯了,被人笑話,或者被老師批評;還有一部分孩子是自私型的,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分享。那么對于自尊心強的孩子,我會在開學第一堂課時就告訴孩子們,大家不喜歡跟啞巴打交道,因為那樣太累,我們喜歡跟善于思考,勇于發(fā)言的孩子交流,因為只有你愿意說,大家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對是錯,對了,我們?yōu)槟愀吲d,并向你學習;錯了也不要緊,因為你的發(fā)言,我們知道了你錯誤的原因,大家都會想辦法幫助你,這些都是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同時,我還會告訴孩子們,在聽到別人說錯的時候,也不要笑話,諷刺別人,因為,至少人家有說出來的勇氣,都是值得學習的,只有解除了孩子的擔心,讓孩子有說出來的勇氣,他們也就愿意和大家交流了。
班上有個男孩子,剛開始性格外向,喜歡和別人聊天、玩耍,但是他說的話老是讓人聽不出頭緒,不知所云,孩子們經常用不屑的語言打擊他,慢慢地大家也不怎么和他說話。于是課堂上,他基本不敢發(fā)言,我剛開始不知道情況,請他回答問題時看他憋得臉紅筋漲,也不愿意說出來,經過了解,孩子們都說他說話說不清楚,于是我就鼓勵他把想法說出來。剛開始,他說的話確實讓人難懂,估計除了我,沒有一個孩子能聽懂,于是我就根據他說的內容,幫他修改,用通順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孩子們也能了解他的想法,慢慢地,他越來越有信心主動表達,即使說不清楚,他知道,我們都會想辦法弄清楚,沒有了膽怯,也敢說,愿意說了。
而對自私型的孩子,我則采用單獨交流的方式,讓他感受到與人分享的快樂,從而愿意與人分享,愿意說話。
那么解決了孩子不敢說,不愿意說后,讓孩子能說,有話可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能說呢?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由于積累少,要想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可以先從讀做起,其實讀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積累的過程。那么作為數學這樣的科目,沒有多少文字可讀,怎么辦,我們可以從讀題目要求、讀圖、讀問題入手。因為認字不多,剛開始只能由老師教讀,先一句分兩部分,讓學生跟讀,慢慢地整句整句地讀,再后來,把信息問題合讀,讀得多了,遇見類似的題目就能用這樣的語言來描述,表達出準確的意思。
這個就有點像語文里面的照樣子說句子了。那么在數學中,怎樣“仿說”?比如看圖列示:原來樹上有8只鳥,飛走了3只,還剩下幾只?老師教讀題目后,讓學生仿說一、兩道相似的題目,可以改數字仿,如:改成“原來樹上有10只鳥,飛走了5只,還剩下幾只?”也可以改物品名稱仿,如:“小紅原來有8個蘋果,吃了3個,還剩幾個?”。
再如學習立體圖形特點時,先用模板的形式說出一種圖形的特點,再讓學生用仿的方式說出其他圖形的特點。其實仿的同時,也是在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鞏固知識的掌握程度。
通過改變題目信息與問題,讓學生自讀題目,因為信息和條件只換了位置,學生對這樣的題目表達時能更輕松,所以選擇用讓學生自讀的方式進行,其實也在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如上面說的看圖列示:可以改成:樹上原來有8只鳥,飛走一些后,還剩下5只,飛走了幾只?或者改成:樹上有一些鳥,飛走3只后,還剩下5只,原來有多少只鳥?通過變化信息、問題,既訓練了學生的多向思維,也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訓練語言表達能力。每一種題目,都讓學生先讀題,再學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題目信息與問題,比如同桌說,多讓學生站起來大聲說等,長期堅持,孩子就有話可說,更能說。
在剛剛開始訓練孩子口語表達時,孩子口語隨自己的想法隨便說,但是逐步地,老師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用標準的、完整的、專業(yè)的術語進行表達,只有這樣善于表達,才能把題意從多角度剖析,從而輕松地解決問題。
比如在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時,如果不會表達意思,學生就搞不懂為什么要用加法或者減法,當學生都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題意時,也就是徹底弄明白解答方法的時候了。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重視了口語表達的訓練,讓學生敢說,能說,會說,善說,這樣的數學課堂,老師教起來輕松,學生學起來更輕松,在不斷的語言表達中,學生弄懂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好處數不勝數。
[1]殷勤.淺談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陜西教育:教育,2015(6):74.
[2]詹麗萍.淺談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數學口統(tǒng)頭表達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3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