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紅
被叫家長時,別急著批評孩子
?李蔚紅
今天是星期五,中午放學時兒子被老師留下了。我到處找他,最后在老師的辦公室里找到了他。兒子正在低聲、壓抑地哭泣著,老師讓他對我說說犯了什么錯誤,他抽泣得說不出來。他哭得鼻涕都流了下來,老師給了他一塊紙巾讓他擦掉。
“對你媽媽說說吧,你犯了什么錯誤?”老師催促著。
兒子在學校里一般不會這樣哭的。我看著他的樣子很心疼,我想不管怎樣,都應該先聽聽他的訴說,了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之后,才能說別的。我不能因為老師說他犯錯誤了,就先批評他。孩子心里的道理有時是與成人不一樣的。
兒子始終沒有說出來。老師最后便代他說了:“他課間的時候和另一個同學在走廊上跑、鬧,把一塊玻璃撞破了。不光是損壞了公物,還有危險。”
原來是這么回事,我放下心來。無意的損壞并不是孩子不愛護公物,而是由于他們年齡小,還注意不到全面的事情。孩子在家里也會由于手腳不慎損壞器具,就是大人也有手腳不慎的時候。這樣的問題關(guān)鍵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兒子一定還想不到這些,他一定是感覺自己犯了很嚴重的錯誤。我沒有接著老師說的馬上批評兒子。我認為不能在這件事情上,站在老師的角度再批評他。老師又對我說:“他這一段上課聽課很不認真,老是跟同學說話,有時手里還玩什么……”老師說完這些的時候,我才批評兒子說他上課應該認真聽老師講課。
兒子的數(shù)學老師正好在辦公室里。他也批評兒子,說他做作業(yè)不認真,聽課斜著身子,什么事都好像無所謂一樣。
老師批評兒子時,我站在一邊心里很難受。孩子剛七歲,正是學習、成長的年齡,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好的,男孩子課間跑跑、鬧鬧也很正常,他應該是活潑好動、不斷在探索和錯誤中成長的。我很不愿意老師不理解這個年齡的孩子,只說兒子的問題,因為兒子在我眼里是很可愛的孩子,他其實也代表著我形成的他!但是我又不能這樣表示出來,不能與老師的批評不一致,我最后還是順應著老師批評了兒子幾句。
此時的場景是:三個大人以居高臨下的口氣對付著一個不能表示自己意志的小孩子,一個被壓抑在成人世界的標準里的孩子。這是一種不良的教育,一種很深刻的殘酷。
我最后想了想還是對老師解釋說:“他這一段在家里也不怎么聽話,做作業(yè)時也邊玩邊做。但是他這些日子眼睛有毛病,老是使勁地擠眼睛。他還有點斜視,在家里也斜著眼睛看電視?!蔽覍嵤虑笫堑卣f著兒子的問題。
班主任老師最后問兒子能不能改正。兒子咬著嘴唇說:“能?!苯裉斓氖聦λ拇碳ぬ罅?,他的能字,一定是從心里很深的地方說出來的。
數(shù)學老師走過去用手摸著兒子的臉說:“老師相信你還是個聰明的好孩子。”這像是對兒子的寬慰了。
中午的時間不多,老師還沒有回家吃飯,還有別的同學等著要批評。我便謝了老師,領(lǐng)著兒子離開了學校。
回家的班車已經(jīng)走了。兒子餓得不行了,他提議我?guī)ヒ患颐朗车瓿燥垺N掖饝怂?。我想兒子身上的一些問題也真得引起注意了,正好趁今天老師的批評跟他好好談?wù)劇?/p>
我們點了幾樣可口的飯菜,邊談邊吃起來。
兒子今天的態(tài)度非常好,很詳細地和我談在學校發(fā)生的事,也很認真地聽我的建議,對我說的一些話沒有像平日那樣反駁,而是靜靜地聽著。
“回家后,你給我列一個每天的表現(xiàn)表吧?!彼麑ξ艺f。
“行。就像小學生守則那樣的吧,把應該做的一些重要的事都列出來,做好它。”
“今天的飯?zhí)贸粤?,撐得肚子疼了?!眱鹤映缘煤?,也從剛才在學校里的不知所措、壓抑不快中完全地恢復了過來。
“今天就算我請你吧?!蔽腋_玩笑,我想使他輕松快樂起來。
小孩子難免會受到一些批評與指責,這是家庭、社會對他們行為的規(guī)范。但是有時候,由于成人的簡單、粗暴,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也難免發(fā)生一些誤會。所以,就像法庭判案要允許雙方辯解一樣,在小孩子受到他人的批評、指責時,家長也要先聽聽孩子的訴說。
我始終堅持著這個原則,無論孩子與誰發(fā)生了沖突,或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都先聽聽他自己的訴說,在了解清楚事情緣由以后,再與孩子交流。這樣能夠給予孩子講述的機會,表達他做事情的理由,免得讓他受到壓抑與委屈。
我們成年人,社會經(jīng)歷多了,有能力忍受一些壓抑與委屈,但是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壓抑與委屈容易讓它們扭曲、變形。
回憶我的童年,那些曾經(jīng)的傷害、壓抑、委屈,似乎始終殘留著,而成年后很多嚴重的事情,我都從容、輕松地應付過去了,甚至早已經(jīng)忘記了。
我想看過《簡愛》的家長們,可能都能夠理解那個叫簡愛的女孩,童年失去父母、寄居在舅舅家受到的一些傷害,讓她終生都渴望著溫暖與關(guān)愛,甚至為此去傳教,讓更多的人解除孤獨、委屈與心靈的痛苦。
我們要多理解成長中的孩子,無論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犯了什么錯誤,都先讓他們自己說一說事情發(fā)生的原因與經(jīng)過,然后再教育、幫助他們。
即使他們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們也是小孩子,需要從我們這里獲得理解、安慰與改正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
編輯若魚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