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果,佟大可,戈 兵,朱冬承
·方法與應用·
小切口復位內(nèi)固定治療鎖骨中段骨折
楊英果1,佟大可2,戈 兵1,朱冬承1
鎖骨骨折;骨折固定術,內(nèi);外科手術,微創(chuàng)性
1.1病例資料本組26例,男8例,女18例,年齡14~42歲。均為新鮮閉合鎖骨骨折,骨折按Robinson分型:2A1型3例,2A2型14例,2B1型7例,2B2型2例。傷后至手術時間為5 h~4 d。
1.2治療方法根據(jù)術前X線片,設計并塑形鎖骨解剖鎖定鈦板。在臂叢加頸叢麻醉下手術。在鎖骨上方骨折區(qū)做1.5~2.5 cm橫向切口,移動小切口,顯露骨折斷端,清理嵌入組織,骨折碎片無須游離,小骨膜剝離器在鎖骨上方骨膜與深筋膜之間做一隧道。在小切口內(nèi)半直視下復位,1~2枚克氏針經(jīng)皮臨時固定。塑形后的鈦板由骨折處切口推入預制的隧道,體表外置相同的鎖定鈦板定位隧道內(nèi)的鈦板,于鈦板兩端的第2孔處做1.0~1.5 cm切口,于該孔內(nèi)分別打入1枚克氏針定位鈦板在鎖骨中央,C臂機透視確定鎖骨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鈦板安放位置準確后,于鈦板兩端第1孔各旋入1枚螺釘固定,C臂機透視復位固定滿意后,移動兩側小切口再進行其余螺釘安裝,皮內(nèi)縫合切口。術后2周行患側肩肘腕關節(jié)主動功能鍛煉。
26例均獲得隨訪,時間12~16個月?;颊吖钦劬?,無感染、畸形愈合、延遲愈合和內(nèi)固定失效等并發(fā)癥發(fā)生。1例患者出現(xiàn)皮下血腫,1周后吸收。末次隨訪按照Constant-Murley肩關節(jié)評分標準評定療效:優(yōu)24例,良1例,可1例。
典型病例見圖1。
手術操作要點:① 選擇中間小切口時稍偏內(nèi)側,因鎖骨區(qū)皮膚相對松弛,便于小切口視窗移動,可減小手術切口的長度。② 術中移動小切口,半直視下復位,可將克氏針打入髓腔維持復位,骨折兩端鎖定螺釘給予單皮質(zhì)固定,退出克氏針后依次更換螺釘雙皮質(zhì)固定。③ 塑形后的鈦板在小切口內(nèi)推入預制的隧道,以鎖骨遠端為固定的基點,而非骨折部位為中心放置鈦板。④ 于鈦板兩端第1孔內(nèi)先固定螺釘,再固定近骨折端處螺釘,以確保鈦板不偏移、螺釘有效固定。
圖1患者,男,38歲,左鎖骨中段骨折Robinson2B2型,小切口復位內(nèi)固定術后11周X線片,顯示骨折愈合良好
本方法的優(yōu)點:① 采用小切口復位固定技術創(chuàng)傷小、瘢痕小,保留鎖骨局部體表的美觀。② 相較于傳統(tǒng)手術入路,最大限度降低了軟組織損傷。缺點:小切口微創(chuàng)復位技術增加了手術操作難度,增加了手術時間;術中需要反復透視以確認鎖骨骨折復位情況及鈦板的位置,增加了醫(yī)患的X線暴露量。
Treatment of clavicular fracture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incisio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YANGYing-guo,TONGDa-ke,GEBing,ZHUDong-cheng
clavicle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surgical procedures,minimally invasive
10.3969/j.issn.1008-0287.2017.05.049
1泗洪縣人民醫(yī)院骨三科,江蘇 泗洪 223900
2上海市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骨科,上海 200433
楊英果,男,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創(chuàng)傷骨科研究, E-mail:doctoryyg@126.com
R 683.1;R 687.32
B
1008-0287(2017)05-0632-01
2011年2月~2015年2月,我們采用小切口復位鎖定鈦板內(nèi)固定治療26例鎖骨中段骨折患者,取得了微創(chuàng)美觀且固定確切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接收日期: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