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翔
上坪古村位于建寧縣溪源鄉(xiāng)的山旮旯里,與江西接壤,較為偏僻。近年來,“探訪古村落”成了時尚,受“古”的神秘感的誘惑,來上坪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上坪村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時值盛夏。雖說建寧海拔比沿海高,午后的野外一樣燠熱。出省道,進鄉(xiāng)道,再拐入村道。村道順山壟而上,七拐八彎直抵村口。道路越走越小,目光接觸的綠色面卻越來越寬。特別是進入村道后,因路窄,兩旁行道樹幾近“握手”成了林蔭道,而從路邊到山頂,稻田、煙葉、竹林依次推進,特別是山腰往上,那輕輕搖曳的竹林,順著山勢一直披覆到山頂,鵝黃的、淺綠的、翠綠的,竹葉的不同色彩在陽光下閃著亮光,為路人送來陣陣清風。
臨近村莊,路邊是一口口依次抬升的梯田蓮塘。正值蓮荷盛花之時,荷葉如傘,珠房如盤,綠稈托苞蕊亭亭玉立,蓮花張笑臉香氣四溢。青綠的、粉白的、米黃的、紫紅的,蓮塘就像一塊調(diào)色盤,異彩紛呈,交相輝映。聞香而至的蜻蜓在空中飛舞,走近細看,“早有蜻蜓立枝頭”靜靜地小憩。我們被這蓮塘美景所陶醉,倍覺心頭清爽。
如果說“泥根玉雪無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的荷花予人心靈清涼的話,那么村口那兩棵大樹卻令人周身涼爽。一棵百年水杉和一棵兩百多年的紫玉蘭,相依相偎,郁郁蔥蔥,參天聳立,如兩員威猛大將守衛(wèi)村口。與我同行的村干部介紹說,這兩棵“把村”大樹是村里的風水樹,紫玉蘭開花時滿樹紫紅,如同天降紫毯,而杉樹依然不改濃綠,一紫一綠交相輝映,使人一進村就如同進入仙境一般。
在大樹的綠蔭掩映下,一座白墻黛瓦的楊氏家廟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與供奉先賢的祖廟遙相呼應。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家廟一副醒目的對聯(lián)曰:繁衍千秋紹先祖正氣,昌隆萬代法四知宗風。道出了這個村先祖的建村由來和傳世發(fā)家的法寶。該村肇始于五代十國時期。當年楊氏先祖楊達圣(系被稱關西孔子、四知先生的東漢名臣楊震后裔)隨王審知由河南入閩,是王氏兄弟手下的一名主要成員,王審知失政后(約公元930年),楊達圣孫楊十四郎為避亂世,攜一家老小從福州一路披荊斬棘、跋山涉水來到黃連鎮(zhèn)(今建寧縣)境內(nèi),沿官馬大道行至旗山腳下,再順著蜿蜒小溪來到一塊平緩的山地上,但見周遭層林片片,前方山脊相連成帶,形似一條青龍。認定此地風水甚好,于是便在此安下家來,開始了開荒種田、避世筑居的農(nóng)耕生活。楊十四郎遂改名為“感遁”,意即感世事滄桑,避亂世而居也!這樣算來,建村至今已逾千年,這個純楊一姓的村莊乃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
當年楊氏先祖溯溪而上尋找落腳地的溪流今猶在。一進村口,就聽見清脆悅耳的嘩嘩小溪流水聲,與田里呱呱的蛙聲、樹上唧唧的蟬鳴聲匯成一支山村交響曲。我們循著水聲、沿著溪岸走進古村。灰土的古屋,鵝卵石的小路,輕輕流淌的溪水,水面上閉目養(yǎng)神的鴨群,溪面上橫著曬谷鋪席用的木條,和溪岸邊散落的叢叢火紅的蕉芋花,令我們感受村落的古樸、原始,和古村無拘無束的隨性之美。
一聲水流巨響,讓我停下了腳步。一股水流從數(shù)米高處跌落巖上形成瀑布發(fā)出的沖擊聲,雖響然而悅耳。瀑布急流飛灑,水花綻放,非常好看。村里人似乎看慣了,對這瀑布不屑一顧,他們關注的是瀑布旁邊的趙公廟。這趙公廟與常見的土地廟一樣,黛瓦白墻,小小的一個舍間。這個廟之所以令人關注,是因為它的內(nèi)涵與眾不同。一是它歷史悠久。廟始建于元朝,明萬歷年間及后多次修繕,內(nèi)有一幢花崗巖鑿打的重檐道教齋塔,塔高1米,底寬45厘米,上刻“天師府”三字,為萬歷元年(1573年)上坪先祖楊應龍所立。二是供奉“兩神”,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財神和“古槐”樹神。古槐樹長于塔后,相傳是上坪楊氏第十三世祖楊仁可回老家河南固始帶回種于此地,樹齡已近千年,如今仍郁郁蔥蔥,主徑大至夠兩人合抱。北方樹種在南方扎根,枝葉茂盛,意味著南遷子孫興旺發(fā)達。北樹南移,也蘊含先祖對“根”的思念,并寄托他們希望子孫后代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爭做第一的愿望(槐與魁象形諧音),因此當?shù)厝艘曔@棵槐樹為神樹。三是廟內(nèi)有副對聯(lián)令人回味,聯(lián)曰:“本有幾文錢舍誰是好,全無半點德與爾何能?!敝v的是為人要樂善好施的道理。所以趙公廟備受村里人關注,終年香火不斷。
沿溪而上不遠的溪畔有座居屋,曰“得水園”,意即占溪水之利的家園。這座門樓高大、配有圍墻的建筑物,似有鶴立雞群之感,我們猜想一定是富有人家的居所。一問,果然是清代在漢口經(jīng)商發(fā)了財?shù)囊晃簧碳一剜l(xiāng)蓋的。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剝蝕,當年富麗堂皇的面貌依稀可見?!暗盟畧@”主人因得水之利而發(fā)財,當?shù)馗F人也因“得水”之便而得到好處。村里至今還流傳一個“得水園”讓窮人得銀的故事。說的是屋主人楊建邦一生樂善好施,經(jīng)常接濟左鄰右舍和窮苦百姓,人們很敬重他。相傳有一天,建邦把十余戶窮苦雇農(nóng)叫來說:“今天不干田里活,讓你們曬300斤銀子。”雇農(nóng)們十分驚訝:“只有曬谷子的,哪有曬銀子的?”但主人吩咐,只好去辦。曬一天,過稱還是300斤,建邦說沒曬干,再曬;第二天雇農(nóng)們翻著曬,晚上過稱一兩不少。曬了6天,依然沒曬去一兩,大伙十分焦急,此時一位雇農(nóng)說,“我們每人拿它幾塊,少了斤兩,不就曬干了?”于是每人拿了5塊銀圓,晚上過稱,少了幾斤。此時,建邦說:“好,今天曬干了?!睂嶋H上他是用這種辦法接濟窮苦百姓,這正應了趙公廟那副聯(lián)句所說的道理。
出“得水園”,拐進一條小街。街雖小,然而路面考究,兩道長石板為肩,中夾鵝卵石,整齊干凈,頗有古時車馬官道意味。街的盡頭聳立一座“司馬第”高大門樓,門樓上方鏤刻花紋,雄偉壯觀?!八抉R第”為清乾隆儒林郎直隸州同知楊信匡的府第。目前僅存門樓,其余建筑為民國時期所建。不過當年宅第寬闊的范圍和古井、蓮塘等布局依然可見。楊氏后裔尚存“歲進士”“孝友可風”“樂善好施”“詒香堂”等牌匾,均為當年朝廷大臣所贈,從中可見楊氏的忠孝風范。
與“司馬第”相鄰的是“古香園”。“古香園”是清嘉慶年間楊欣木花萬兩白銀所建的大宅第。大門樓、高圍墻之內(nèi)的花園原有一軒一臺一池一亭,可看戲,可下棋,可賞花鳥草魚,亭臺樓閣隱沒于花叢之中?;乩惹郏婊ㄕ娌?,是座園林式的建筑。如今園中美人靠和木雕回廊猶在。坐落山腳下的“古香園”,青山為靠,竹林為發(fā),自然景觀與人工建筑有機地融為一體。如夏天來此,蓮花盛開,香氣四溢,更令人在真山真水間流連忘返。據(jù)說當年兩兄弟分家時,寧要這園子,也不要坐落在茶坑、分水一帶的36個山頭的山田產(chǎn)。endprint
與“古香園”花草亭閣的秀雅風格不同,“大夫第”則追求建筑的大氣,以顯示地位的顯赫。位于村中心的“大夫第”為清奉直大夫楊登瀛所建。磚石結構的門樓雄偉高大,磚雕技法精湛,“瓜瓞綿綿,花開富貴”等圖案栩栩如生。宅第為三進制結構,含三個大廳兩個天井,房間數(shù)十間,四周圍以高墻。如今建筑物雖大部分毀壞,當年的堂皇與氣派仍依稀可見。清嘉慶、道光年間從這座府第里先后走出了4位官拜大夫的要員。
出了“大夫第”,見一條溪流在腳下流淌。溪水不深,清朗、澄凈,顯得十分溫順,在不遠處的前方與進村時見到的那條溪流匯合,故“兩溪合抱、玉帶環(huán)繞”成為古村的一道天然景觀。這清靈之水滋潤了山野,也哺育了村里人。得益于青山秀水和學校教育,小村歷代走出了不少人才。
早在宋代,楊早雞發(fā)家后就捐資辦學堂。學堂地址特地選在兩溪匯合處,意即聚水聚才(財)。門樓高大、四周筑有圍墻的學堂主體建筑如今猶在。學堂正廳還保留著朱熹書寫的“讀圣賢書,立修奇志”的對聯(lián),以及“落花啼鳥瀟灑文筆,齊月光風昌明世界”“文章起鳳毛,孝友傳家國”等楹聯(lián)。這么個深山小村,在明、清、民國時期就有130多人在外為官,其中官居二品2位,官拜大夫4位。上坪楊氏一時成為方圓百里的名門望族。
回望歷史,小村好學傳統(tǒng)古自有之。開村鼻祖楊感遁乃“關西孔子”楊震之后,雖處江湖之遠,隱居深山,但崇文尚學的思想和憂國憂民的情懷依然不減,除農(nóng)事勞作外,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楊氏先輩孝悌忠信的良好家風代代弘揚。第十二世楊東埜,官帳前都提調(diào),在宋遼戰(zhàn)役中,因戰(zhàn)功顯赫被封為英烈侯王,建于村頭的祖廟,正廳供奉的就是這位精忠報國的“楊家將”。明洪武辛未年,上坪的楊均弼游學金陵,接受明太祖朱元璋選拔人才的三次考民情事,才華出眾,對答自如,提出了許多治國之策,后被授承事郎知縣。
村里自宋代就開始辦學堂,延師講授程朱理學。至清雍正年間,又創(chuàng)辦東山書院,教授儒家學說。儒家文化不僅用于教育子女,還滲透于建房和立譜立祠中,現(xiàn)存的牌坊、牌匾、楹聯(lián)以及縣志、家譜中均可找到蹤跡。在清代《重修祠堂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楊氏代起有學如此,蓋學之關于天下大矣哉。族小宜學,族達更宜學,何也?一鄉(xiāng)所具,瞻不學不成為大族,且有滿盈草昧之虞也。世治宜學,世亂更宜學,何也?將亂而截其萌,既亂而救其禍,非不學之人所能為也?!弊嬗栆笞訉O不論人多人少、盛世亂世都要讀書學習?!稐钍献遄V》序中還說:“常存畏心而已……有畏心而德必修矣?!边@些家訓代代相傳,影響著族人。清道光甲午年間大饑荒,餓死不少人。隨后村里楊耕和召集林美等人辦起“社倉”,春放秋收,接濟缺糧戶。他們的后代又繼續(xù)辦學,并解決上學小孩的生活費用。義倉,救人生命;義學,培養(yǎng)人才。小村越來越興旺。真可謂一句家規(guī)家訓,幾代世風余韻。
青山綠水的美麗生態(tài),世世代代養(yǎng)育著村里人,村民中不乏高齡長壽者。村頭山上至今還完好保留一座旌表長壽老人的牌坊。這座名“七葉衍祥”的牌坊,為四柱三門五樓結構,中門上下三層,左右五樓,高8.76米,寬6.98米,由花崗巖大理石鑲嵌而成。額上方中立“圣旨”二字,是道光皇帝恩準,為旌表太學生儒林郎楊寬衛(wèi)之配宋氏81歲五代同堂而立的。楊氏至道光五年(1825年)81歲,“賦性端莊,持躬淑慎,三從尤備,徽音早著?!苯?jīng)層層上報,皇帝批準立坊。如此高壽且五世同堂,這在當年是不多見的。
村里還有一座明代古墓,墓主人楊玉英因其以死拒退婚,事跡被編入《明史》,村里更是家喻戶曉。明洪武九年(1376年)出生的楊玉英從小聰明過人,通曉歷史和詩文,深明大義。長大后父親將她許配給官時中。后來官家家道中落,其父產(chǎn)生悔婚想法。玉英知道后不同意退婚,遂取下頭上發(fā)簪從中折斷,并說如不嫁給官家,就像這根簪子一樣,希望她父親回心轉(zhuǎn)意,不至于被人說閑話。不料她父親仍然固執(zhí)己見,玉英遂上吊身亡,以死拒退婚,并留下詩一首:“昆山一片玉,既售與卞和。和足苦被刖,玉堅不可磨。若再付他人,其如平生何!”明嘉靖二年(1523年),縣令何孟倫建祠以祀,撰寫祭文及詩頌揚她。后來不少文人墨客也吟詩著文,盛贊這位貞女不嫌貧愛富的思想品格。
清秀嫵媚的山野,率真隨性的流水,怡靜安然的民居,厚重積淀的文化,構成了村莊古樸而又有幾分大氣的氣質(zhì)。上坪,猶如一顆蒙塵的明珠遺落深山沃土中。隨著層層塵土的抹去,她將散發(fā)出璀璨的光輝。
責任編輯 林 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