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看準一個痛點,然后All in,這是球球便利店的邏輯起點。
23歲的球球便利店創(chuàng)始人趙東升,已經擁有五年創(chuàng)業(yè)史。五年打拼練就他孤注一擲的拼搏性格。用現在流行的話講,就是“看準一個痛點,然后All in”。這也是2017年5月趙東升創(chuàng)立球球便利店的邏輯起點。
球球便利店解決的痛點是什么?
炒菜時發(fā)現家里缺鹽,在家臨時想喝飲料,孩子發(fā)燒急需退燒貼……當社區(qū)居民急需各種生活用品時,總希望有人第一時間能夠送貨上門。趙東升瞄準了“社區(qū)生活用品即時配送”這一高頻需求與痛點。
實際上,這正是一片零售巨頭們無法觸及的藍海。以沃爾瑪與永輝超市為代表的大型商超,憑借豐富的商品品類解決消費者一站式計劃性購買的需求;以7-11與羅森的便利店,憑借路邊街頭的門店位置解決消費者便捷購買的需求。然而,在滿足消費者社區(qū)生活不時之需的領域,零售業(yè)態(tài)還是夫妻店或者小賣部,處于非常傳統(tǒng)滯后的時代。這正是一片蘊含著巨大市場需求的藍海。
趙東升和球球便利店正是要打造一種真正貼合社區(qū)消費者快捷、平價和專業(yè)化的便利零售服務。不過,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在這個被夫妻店與小賣部牢牢占據的領域里掀起一場巨大變革?
其實,消費升級與新零售這兩大風口與趨勢,為趙東升與球球便利店帶來了一次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
單打獨斗的夫妻店雖然在店租與人力成本上占據優(yōu)勢,但在供應鏈、互聯網與體驗場景等未來核心競爭環(huán)節(jié)劣勢明顯。趙東升深知,新零售不再只是商品交易,而是充分運用互聯網與大數據實現商品信息化、需求數據化以及供應鏈自動化,同時打通線上與線下消費場景,將消費者、商品與場景深度結合,提供一種能夠多維度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綜合服務。
創(chuàng)立球球便利店之初,趙東升并沒有急于迅猛開店,而是花了大量時間與精力苦練內功。
首先,球球便利店的商品大都從廠家直接進貨,然后儲存在倉儲中心,再通過自建物流配送商品到終端門店。扁平化的渠道與自建物流極大降低了成本。
其次,球球便利店打通傳統(tǒng)進銷存管理和用戶購買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大幅優(yōu)化商品的流通,使得商品周轉更快,品類更新更快,大幅提升了供應鏈的運轉效率。
最后,趙東升打造了線上平臺——球球便利App,通過App和線下門店相結合的方式,滿足用戶對于零食、水果、飲品和生活用品等購物需求。用戶還能夠以現金和App積分進行購物,享受24小時全天候送貨到家,下單后10分鐘內送貨上門。
有了供應鏈與互聯網系統(tǒng)的強大支撐,趙東升的球球便利店開始逐個落地于川渝地區(qū)的一些社區(qū)。線下社區(qū)門店既是流量入口更是生死戰(zhàn)場。憑借苦練內功帶來的成本與效率優(yōu)勢,趙東升和球球便利店打出一套組合拳:一方面以“充值即贈送”的推廣策略快速獲取會員,比如充88元獲得100元,充168元獲得200元,這意味著價格比普通超市還便宜一兩成;另一方面打出即便一支筆或一瓶水都免費送貨的服務牌,進一步增強用戶黏性。
一舉打開市場的趙東升,已經開始規(guī)劃運用資本的力量撬動更廣闊的全國市場,三年內讓球球便利店在全國全面開花。他有足夠的底氣相信在社區(qū)新零售這片最后500米的新興戰(zhàn)場上,球球便利店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