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芳,田漢民
中國古代漆器工藝在江南太湖流域的發(fā)展
——以蘇州漆工藝為例
劉芳芳,田漢民
漆器是我國一種古老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手工藝產(chǎn)品??脊刨Y料表明,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太湖地區(qū)是我國古代漆藝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蘇州漆藝濫觴于新石器時代;歷經(jīng)漢唐、五代、兩宋持續(xù)發(fā)展;明清時期,蘇州已經(jīng)成為貢御雕漆器的重要產(chǎn)地。雍正至乾隆朝,蘇州織造承擔(dān)了貢御漆器如雕漆、脫胎漆器及少量彩漆、仿洋漆器皿的制造與改做工作。蘇州漆器制作常與金銀工藝、琢玉工藝相結(jié)合,佳作紛呈。清末,國勢衰頹,雕漆等重要工藝門類也逐漸凋零。太平軍攻陷蘇州后,蘇州雕漆徹底停產(chǎn)。
中國古代;蘇州;漆器;制作工藝
中國是世界漆工藝的發(fā)祥地,也是出土漆器最多的國家。古代漆器是指以天然漆或精制而成的漆所涂飾的器物。漆器具有耐腐、耐酸、耐堿、耐熱的特性,且美觀耐用。漆器作為我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fā)明,它與青銅器、陶瓷器、玉器等文物一樣,具有重要的科學(xué)、歷史與藝術(shù)價值,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脊刨Y料表明,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太湖地區(qū)是我國古代漆藝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蘇州漆器可溯源于新石器時代,歷史可謂久遠。然而,目前學(xué)術(shù)界還缺乏系統(tǒng)研究蘇州漆藝史的成果。本文利用豐富的考古資料,結(jié)合古代文獻,系統(tǒng)梳理蘇州悠久的漆工藝史,以求教于方家。
中國古代漆器的起源問題,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一直是學(xué)者們探索的重要學(xué)術(shù)課題之一。隨著我國考古學(xué)的不斷發(fā)展,許多新的漆器實物資料不斷出現(xiàn),人們對中國古代漆器起源問題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深化。
《韓非子·十過》記載:“堯禪天下,虞舜受之,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之跡,流漆墨其上,輸之于宮,以為食器……禹作為祭器,墨染其外,朱畫其內(nèi)。”據(jù)此可知,在原始社會末期與夏代,我國已有漆工藝。然而,考古發(fā)掘所見實物卻證實早在新石器時代前期,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尤其是下游地區(qū)的先民已經(jīng)開始制作漆器。新石器時代前期的漆器,主要有江蘇常州圩墩出土的漆筒形器、罐和喇叭形漆器;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的漆木弓;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的朱漆瓜棱形碗和纏藤篾朱漆筒形器。據(jù)此,我們可推斷長江下游的江浙地區(qū)很可能是我國古代漆工藝的搖籃,此后逐漸傳播到了黃河流域等地區(qū)。
新石器時代,地處長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氣溫比如今約高3℃—4℃,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適宜,漆樹分布較廣,具有生產(chǎn)漆器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自然條件。目前,蘇州地區(qū)尚未發(fā)現(xiàn)新石器前期的漆器,新石器后期的漆器出土地點主要有昆山綽墩遺址、吳江團結(jié)村遺址、吳江梅堰遺址。昆山綽墩房址F11內(nèi)出土了一件彩繪漆杯,木胎,出土?xí)r色彩鮮艷,器表涂漆,外紅內(nèi)黑。形似碗,口已殘缺;圓弧腹;圈足;有一把柄,已殘缺;腹部飾圓圈紋。最大腹徑10.5厘米、底徑7.2厘米、殘高7厘米[1](P161)。
蘇州良渚文化時期有一種漆繪陶器,用天然漆涂繪在陶器上形成花紋。吳江團結(jié)村良渚文化遺存的黑陶器中,有一個漆繪彩陶杯,黑陶衣上用棕紅色漆繪制出一道寬寬的彩帶。吳江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fā)現(xiàn)兩件彩陶。一件在已燒的黑陶的頸部以金黃、棕紅二色繪出兩道弦紋,上下腹繪幾何紋,線條流暢,有立體感。另一件純用棕紅色,繪一道花紋。據(jù)檢測,梅堰遺址出土的彩繪陶器上的彩繪物質(zhì)和天然漆的性能完全相同[2](P317)。 梅堰陶胎漆器是目前蘇州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彩繪漆器,漆層厚薄不勻,工藝原始,處于萌芽時期。陶胎漆器是在燒好的陶器上髹漆或髹漆后再飾彩繪花紋,以絲絞紋陶罐為例,先在黑陶表面涂一層稀薄棕色漆,然后在上面用厚漆加繪圖紋,雖紋樣簡單,但反映了先民的抽象創(chuàng)造能力的增強。漆繪陶器這類復(fù)合工藝產(chǎn)物的出現(xiàn),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部分器具向著藝術(shù)化發(fā)展這一趨勢。
紅與黑是中國漆器色彩的主色調(diào),千年未變。新石器前期的漆器,漆器用色僅限于紅、黑兩種。良渚時期的蘇州漆繪,雖然僅有棕、黃、紅、黑等數(shù)種顏色,但漆繪顏色突破了新石器前期的紅、黑二色,這是裝飾工藝的進步。新石器前期,漆器胎骨僅有木胎一種,且皆為厚木胎,吳江梅堰陶胎漆器的出土,說明了新石器后期漆器的胎骨種類在增加,人們對生漆的性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受當(dāng)時低下的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的制約,我國新石器時代漆工藝在長達3000年的歷史中,發(fā)展極其緩慢。因此,筆者推想,在梅堰陶胎漆器出現(xiàn)之前,蘇州地區(qū)的漆工藝應(yīng)該還有一個較長且緩慢的發(fā)展過程。
早在春秋時期,蘇州漆器制胎技術(shù)就已較為成熟。蘇州高新區(qū)烏墩、滸關(guān)鎮(zhèn)真山皆發(fā)現(xiàn)了春秋時代漆器的痕跡。
烏墩M1石室后壁處發(fā)現(xiàn)了大面積鮮紅的漆皮,推測為棺木漆皮。真山D9M1,推測為春秋中晚期的吳國大墓。棺床上有厚厚的漆皮,可剝離出十?dāng)?shù)層,多層有圖案,彩繪漆面上的圖案均為獸面紋,系在黑漆上用紅、白兩色繪制,白色顏料為鋁硅酸鹽,紅色顏料系硫化汞(朱砂)。其紋飾主要有同心圓紋、竊曲紋和變形云紋,皆為春秋青銅器上的常見紋樣。其圖案設(shè)計規(guī)整,在漆面彩繪之前,圓或弧均用圓規(guī)之類的工具在漆面上刻畫之后,順刻線填色而成[3](P81)。每層漆片由紋飾面和素面組成,兩者之間為漆灰。每層棺木,外壁彩繪紋飾,內(nèi)壁無紋飾,內(nèi)外皆上三道漆灰,按粗、中、細的順序逐層覆蓋在胎骨之上。這種工序稱為“垸漆”,與后世上漆灰時,以粗、中、細的順序刮三道一樣。D9M1的棺槨結(jié)構(gòu)為七棺二槨,依當(dāng)時的運輸能力,如此大型的棺槨不太可能從外地運來,應(yīng)為當(dāng)?shù)刂圃?。此外,還發(fā)現(xiàn)了幾件漆盒。
戰(zhàn)國時期,我國漆器獨領(lǐng)風(fēng)騷,在幾個世紀內(nèi)都空前繁榮、發(fā)達。這個時期的漆器集中出土于湖北江陵、湖南長沙的楚墓中。漆器是楚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標簽[4](P9)。公元前334年,楚威王滅越,盡取吳地,今蘇州地區(qū)成為楚國的統(tǒng)治區(qū)域。在發(fā)達的楚國漆藝的影響下,蘇州漆藝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1975年,在虎丘千墩墳區(qū)域內(nèi)發(fā)掘了一座戰(zhàn)國墓葬[5](P51),葬具為獨木棺,內(nèi)髹赭色漆層。墓中出土的一批銅器具有濃郁的楚器風(fēng)格,反映了蘇州地區(qū)在戰(zhàn)國時期受到了楚文化的影響。
就全國來看,漢代一些漆器取代了青銅器,漆器的品種與數(shù)量大幅度增加,裝飾技法更加豐富,有彩繪、錐畫、金銀貼花、鑲嵌、堆漆、釦器法等等。受地下埋藏條件限制,蘇州漢墓出土漆器保存不佳,雖常見漆痕,但完整漆器出土不多。天寶墩漢墓、新莊漢墓、覓渡橋漢墓皆有漆器出土,有奩、盤、碗、案、耳杯等常見日用器形,此外還有漆棺等喪葬用具。漆繪紋樣以鳳鳥紋為主,鳳鳥是楚人最熱愛的紋樣。漢文化是在楚文化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鳳鳥紋也是漢代漆器中最常見的紋樣之一,顯示出漢代大一統(tǒng)的歷史背景下的文化統(tǒng)一性。不可否認,漢代蘇州漆工藝整體水平明顯滯后于當(dāng)時的湖南、湖北、四川以及揚州地區(qū)。
東漢末始,群雄逐鹿,社會動蕩,瓷器開始逐漸取代漆器、銅器、陶器,成為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器具。昂貴的漆器在人們的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有所下降,漆器的實用性卻在進一步增強。三國時期,蘇州地屬東吳,東吳漆藝最為發(fā)達,江西南昌高榮墓、湖北鄂城東吳墓以及安徽朱然墓出土的器形多樣、制作精美的實用漆器體現(xiàn)出東吳漆器的卓越水平。
古老的漆藝歷經(jīng)6000千多年的持續(xù)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的漆器制作經(jīng)驗,但由于一直受我國古代社會“重道輕器”“重農(nóng)抑商”思想所限,手工藝人普遍知識水平比較低下,一直到五代,我國才出現(xiàn)了第一部漆器專著——《漆經(jīng)》,可惜早已失傳。歷史文獻中關(guān)于江南地區(qū)的制瓷業(yè)、造紙業(yè)、紡織業(yè)等記載較多,對髹漆業(yè)的記載卻寥若星辰。這一時期髹漆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到底如何,主要依賴于田野考古工作。
五代時期,蘇州地屬吳越國,80年內(nèi),社會安定,經(jīng)濟富庶。佛學(xué)的興盛是吳越文化的一個突出標志,蘇州出土的這一時期的漆器,許多也與佛教有關(guān)。1979年,蘇州七子山吳越貴族墓中出土了兩件銀扣漆盆,大盆口徑98.8厘米、邊寬2厘米,體型之大,實為罕見,可惜已殘朽無存[6](P40)。漢代流行的扣器工藝在五代依然盛行。七子山五代墓中隨葬鎏金銀器中,不少似漆木器殘件,有較精細的花紋。經(jīng)陳晶女士仔細辨認,發(fā)現(xiàn)原報告列為“銅飾鏤雕纏枝花”的,乃是鑲在平脫鏡盒盒底中央的團花紋片。團花紋由六朵變體云紋與枝葉組成,主體云紋施毛雕。團花紋片直徑7.5厘米,中央有一孔穿透木胎[7](P74)。
考古發(fā)掘到的宋代漆器,大部分出土于江南地區(qū)。1978年,蘇州瑞光寺塔第三層天宮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件嵌螺鈿經(jīng)箱[8](P24),箱長34.8、高12.7、寬13.7厘米,分箱蓋、身及臺座三部分。木胎,以合題法鑲榫制作[9](P623)。從脫落的螺鈿部分可以看出木胎是先上漆灰、貼麻布,然后再用漆灰,表面髹黑漆,通體用天然彩色螺鈿鑲嵌圖案的。貝片的厚度一般為0.1厘米左右。貝片的切割方法和唐代漆背螺鈿鏡同屬于厚螺鈿一類,其貝片毛雕刻文的特點,亦承襲了唐代的工藝手法。團花紋飾流行于晚唐五代。經(jīng)箱蓋面以鈿片嵌出三組團花,中間團花中部鑲嵌一顆直徑2.3厘米的半球形水晶球。箱身四面嵌纏枝形石榴花卉。蓋、身、座四周以花苞形、四瓣花形、雞心形等不同形狀的細小螺鈿片嵌出條形紋飾帶(如圖1)。整個漆經(jīng)箱上螺鈿花紋密布、雍容華貴,正如白居易《三謠·素屏謠》中所云“綴珠陷鈿貼云母,五金七寶相玲瓏”。五代經(jīng)箱屢有出土,但嵌螺鈿經(jīng)箱卻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一件實例。這件嵌螺鈿經(jīng)箱為我們了解晚唐嵌螺鈿工藝提供了一件最早的實例,有助于探索晚唐、五代時期我國螺鈿制作工藝的發(fā)展情況。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制作的珍珠舍利寶幢,與嵌螺鈿經(jīng)箱同出土于瑞光寺塔第三層天宮。寶幢高122.6厘米,主體采用楠木,分為須彌座、幢殿、剎三部分。設(shè)計者選取佛教中所說的世間“七寶”,即名貴的水晶、瑪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銀等材料,采用金、銀、百寶鑲嵌工藝、雕刻工藝、髹漆工藝等多種工藝。這件珍貴的佛教藝術(shù)品,距今已有逾千年的歷史,其造型之優(yōu)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皆舉世罕見。瑞光寺塔出土的這兩件漆器,表明晚唐、五代時期漆工藝已非常發(fā)達。
宋代漆器以紅、黑、褐為主,胎骨以木、麻、銅、錫為主,還有少量的金胎、銀胎。漆器種類繁多,可分為飲食用具、梳妝用具、文娛用具、家具以及喪葬用具等。漆工藝在各方面都有較大發(fā)展,戧金、雕漆、描金漆、素髹等。素面漆器出土數(shù)量較多,分布廣泛,器形眾多,產(chǎn)地較多,這是宋代漆器發(fā)展的一大特點。
1957年,在蘇州虎丘云巖寺塔發(fā)現(xiàn)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入塔的銀鑲鎏金漆經(jīng)箱,長37.8厘米、寬19.2厘米、高21厘米。箱身系楠木制作,外涂漆,各部邊緣和接縫處都鑲包鎏金花邊,或作蓮花,或作鳳尾,極為工細[10](P38)。銘文中詳細記有供奉、制作此經(jīng)箱的人名,推斷這件漆器為蘇州本地所制。
宋代雕漆工藝興起。1977年,沙洲縣(今張家港市)一座北宋墓中出土了一對剔犀碗(圖2)。碗內(nèi)壁為銀質(zhì)的,外層為剔犀漆的,紫黑色漆面,富有光澤。底部銀圈足與漆碗相套合。碗高6.5厘米、口徑14厘米、底徑6厘米、厚0.5厘米[11](P39)。碗內(nèi)壁為較薄的銀箔,由底包到口沿外,反轉(zhuǎn)后嵌入漆層上,銀邊與漆口粘得很牢,似融為一體。剔犀碗的髹漆胎骨以木條圈疊而成,碗底以木片拼合,不易收縮變形。胎骨兩面堆漆,內(nèi)薄外厚,外部漆層最厚處達0.3厘米,以紅、黃、紫三色漆更疊髹成。碗的外壁用刀剔刻兩排如意云紋,漆層肥厚,刀口圓熟,工藝精湛。
金銀胎漆器始于宋,金銀胎有剔紅、雕漆刻錦者?!吨琳庇洝吩疲骸肮仕螆院锰藜t、堆紅等小柈香金箸瓶,或有以金柈底而后加漆者,今世尚存,重者是也,或銀、或銅、或錫?!薄督鹩瘳嵥椤罚骸八斡械衿岜P、盒等物,刀入三層,書畫極工。竟有以黃金為胎者,蓋大內(nèi)物也。民間有銀胎、灰胎,亦無不精妙?!薄肚迕夭亍酚涊d:“宋人雕紅漆,多以金銀為胎,妙在雕法圓熟,所刻山水樓閣人物鳥獸,儼然若圖畫,為絕佳耳。”張家港出土的兩件銀里剔犀碗,可能就是文獻中所提的金銀胎漆器,其為深入研究宋代漆藝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南宋時期,北方富室巨戶與手工藝人大量南遷,江南糧豐物阜,民康文興,形成了“天上天堂,地下蘇杭”的局面。早在北宋崇寧年間,朝廷就在蘇州設(shè)立造作局,主要負責(zé)“造作器用,諸牙角、犀玉、金銀、竹藤、裝畫、糊裱、雕刻、織繡之工。” 蘇州在兩宋時期已成為重要的繁華都市之一,蘇州與杭州、溫州、湖州、常州一樣,都是江南地區(qū)性漆器的制作中心。漆器作為商品生產(chǎn)的一部分,進入流通領(lǐng)域,出現(xiàn)了許多專業(yè)性的漆行和店鋪,不同地區(qū)的產(chǎn)品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從漆器銘文中獲悉,當(dāng)時蘇州不但有眾多漆器作坊,而且還有口碑較好的名牌產(chǎn)品。然而,蘇州漆器的銷售范圍似乎較為狹窄,僅限于蘇州本地及周邊的蘇南城市,銷售范圍遠不如杭州漆器、溫州漆器之廣。
2013年,吳中區(qū)尹山汽車城建設(shè)項目工地的一座宋墓中出土了一件六瓣花形漆盤[12](P61),漆盤器表邊緣朱書“杭州胡真上牢丙子”?!昂贾莺逼崞髟趽P州邗江蔡莊五代貴族墓葬、淮安宋墓、常州宋墓、無錫宋墓中皆曾有出土。杭州“胡”姓漆器作坊有傳承歷史,至少在五代時期已經(jīng)開始生產(chǎn),因其產(chǎn)品質(zhì)量較高,故而在江浙地區(qū)銷量較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明確為蘇州生產(chǎn)的北宋精細漆器也有出土。1982年,常州北環(huán)新村宋墓出土一件銀扣朱漆托子[13](P67),高6厘米,托杯口徑8.7厘米,托沿徑14.5厘米,足徑7.3厘米。托杯內(nèi)側(cè)及足內(nèi)側(cè)黑漆,托杯外壁、托沿、足外朱漆。杯口內(nèi)斂、六瓣形托沿,足外撇,杯口、托沿、足沿周鑲銀包口,托底朱書銘文“蘇州真大黃二郎上辛卯”。記錄了漆器的制作地點、制作人姓名以及制作時間。“黃二郎”是生產(chǎn)這件漆托子作坊主的名號?!罢娲簏S二郎”是說這件漆器是真正的黃二郎漆坊生產(chǎn)的,不是冒牌貨。黃二郎可能是北宋中期蘇州一家頗有名氣的漆器作坊,為了抵制市場上冒用自己品牌的商品,故在銘文中強調(diào)自己才是真正的某某作坊的產(chǎn)品。“上”如同漢代漆器銘文上的“牢”字一樣,用來夸耀器物的質(zhì)量,為自家產(chǎn)品做宣傳,意思是此件漆器質(zhì)量上乘、非常牢固。這種類似現(xiàn)代的商品廣告的宣傳,反映了當(dāng)時蘇州有多家漆器作坊,存在著銷售競爭。
據(jù)出土銘文漆器,宋代蘇州不僅城區(qū)內(nèi)分布有一些著名漆器作坊,在鄉(xiāng)村也有漆器作坊。無錫太湖公社黎明大隊北宋墓出土漆盒、漆盤等漆器。盒口徑14厘米,高4.5厘米,朱書“真大黃上”。六瓣形大漆盤,口徑28厘米,高10.5厘米,外黑漆,內(nèi)朱漆,朱書“庚申蘇州北徐上牢”。另一件八瓣形大漆盤,口徑36.6厘米,高8.3厘米,外黑漆,內(nèi)醬紅色漆,朱書“庚申北徐上牢”?!豆锰K志》記載:“吳郡二都,村有南徐、北徐”。常熟張橋宋墓出土的一批漆器,表里皆黑髹,有朱書“癸酉蘇州傳法寺后真吳上牢”“丁亥蘇州張真上牢”“蘇州張”。據(jù)《姑蘇志》記載,傳法寺位于蘇州城區(qū)今因果巷內(nèi),舊名禪興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稱傳法寺。
1982年,吳縣(今吳中區(qū))藏書鎮(zhèn)一座北宋墓中出土了精美的銀器、瓷器、漆器。其中一件漆渣斗,大盤口,圓唇,束頸,直腹,平底。高7厘米,口徑13.7厘米,底徑8.3厘米[14](P78)。器壁較薄,以杉木條筑胎,貼附織物。器表髹黑漆,光潔度較高。墓磚銘文為“宋故宗姬趙氏之墓”。據(jù)《吳縣志》記載:“(宋)高宗南渡,妹壽圣公主薨,擇葬獅山旁。”墓主可能是宋高宗之妹。藏書出土的這件漆渣斗與蘇州周邊的無錫、常州所出外形相似,皇室成員與平民在日常漆器的使用方面,并無器形的等級規(guī)定方面的差別,但器物的顏色方面,對下卻有所限制,《宋史·輿服志》景佑三年(1036年)有詔:“凡器用毋得表里朱漆、金漆,下毋得親朱?!?/p>
在元代統(tǒng)治時期,江南太湖流域一帶遭戰(zhàn)爭破壞最輕,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qū)之一。元代雕漆技法已至爐火純青之境地,傳世雕漆作品主要為張成、楊茂、張敏德所造,雕刻精湛,名蓋古今。文獻中沒有元代蘇州漆器方面的記載,日籍華人李汝寬《東方漆工藝》中收錄了一件元人剔紅海棠式盤,盤底針刻“蘇城錢祿造”款識。錢祿生平目前無考,但是這件漆盤的雕刻風(fēng)格與張成的作品頗為相似。
明代市肆益繁、商賈益盛,極大地推動了漆工藝在民間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漆藝精進、品種浩繁的繁榮景象。永樂、宣德時期,果園廠生產(chǎn)御用漆器,在器物形制、尺寸規(guī)格、裝飾紋樣、款識鐫刻等方面,皆風(fēng)格統(tǒng)一。地方上出現(xiàn)了重要的漆器產(chǎn)地、著名的漆工以及漆藝名著。江蘇蘇州和揚州、浙江嘉興、安徽新安等地成為漆器的重要產(chǎn)區(qū)。
明代中期以后,吳地文風(fēng)熾盛,手工藝有文人階層參與并受其影響,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蘇州手工業(yè)空前發(fā)達,不僅從業(yè)人數(shù)眾多,而且技藝精湛。蘇州工匠或在原籍承旨奉命,或進京制作,留下了許多產(chǎn)于蘇州或具有蘇式風(fēng)格的漆器。明代出現(xiàn)了一些技藝極高的蘇州名匠,姓名可考的有楊士廉、周翥(又稱周柱)、蔣回回等?!睹鲿嬍贰分蟹Q楊士廉:“工草書,斬琴、雕漆,亦皆能之。”明人張岱《陶庵夢憶》中有“吳中絕技”條,贊“(吳人)周翥之治嵌鑲……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蓖砻髌峁なY回回善于仿效日本漆藝,能采用金銀花片、鈿嵌貼面、泥金描彩等制作漆器,名重一時。據(jù)《遵生八箋》:“近之仿效倭器,若吳中蔣回回者,制度造法,極善模擬,用鉛鈐口,金銀花片,鈿嵌樹石,泥金描彩,種種克肖,人亦稱佳”。
隆慶年間,安徽新安漆工黃成撰寫了《髹飾錄》?!陡窆乓摗贰肚迕夭亍贩Q黃成剔紅技術(shù)匹敵官營果園廠,為“一時名匠,復(fù)精明古今之髹法”。天啟五年,浙江嘉興西塘漆工楊明為此書作序并逐條加注,使得《髹飾錄》的內(nèi)容更加完備、易懂?!恩埏椾洝啡鏀⑹隽俗詧蛩粗撩鞔c年間的各種漆工藝。它將民間漆工藝加以系統(tǒng)總結(jié),為我們研究古代漆器的種類、工藝技法以及漆工藝的發(fā)展狀況,提供了系統(tǒng)而詳實的寶貴資料。
在清代,國家統(tǒng)一,政治穩(wěn)定,我國漆器制造業(yè)的發(fā)展達到了鼎盛時期。由于帝王對漆器的推崇和宮廷對漆器需求量的擴大,使得官辦作坊不惜工本成年勞作,傾力督造繁巧漆器,役使漆工們潛心鉆研技藝,研制新奇的漆器佳品。據(jù)《大清會典事例》記載,造辦處中的“漆作”專門承擔(dān)皇家御用品的制作,養(yǎng)心殿造辦處集中了當(dāng)時全國最優(yōu)秀的漆工,其中雕刻類工匠基本都來自蘇州。各地亦有屬于造辦處系統(tǒng)下的專門機構(gòu),通過督、撫、關(guān)差、織造、鹽政等關(guān)系接受造辦處交派的活計,蘇州織造是最早承接宮廷雕刻活計的地方機構(gòu)。
蘇州織造承擔(dān)了貢御漆器如雕漆、脫胎漆器及少量彩漆、仿洋漆器皿的新器制作、舊器改做和舊器收拾見新的工作。尤其是蘇州雕漆,獲得了朝廷的高度認可,蘇州織造基本上承接下了所有乾隆朝新雕漆器的制作,造辦處檔案特設(shè)立“蘇州”專項。清代發(fā)達的漆藝與皇帝的審美情趣,以及對漆工藝的指導(dǎo)有直接的關(guān)系。貢御漆器的造型、圖案、款識則嚴格按照皇帝的旨意制作,要求符合宮廷的“內(nèi)廷恭造式樣”。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學(xué)修養(yǎng)、頗具藝術(shù)鑒賞力的乾隆皇帝,他時常對漆器制作擬出具體方案,提出對造型、尺寸、花紋、落款等方面的要求。若做得精美,會得到嘉獎;對做得不好的提出“工藝粗糙”“式樣俗氣”等批評,責(zé)令重新加工修改。乾隆三年(1738年)“四月初九日,太監(jiān)毛團交紅雕漆獸面瓶一件,黑雕漆盤大小七件,各式填漆盒大小二十六件……傳旨:著交海保將填漆改好花樣,雕漆的照原花樣,俟告成值日,俱刻乾隆年制款……”“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九月二十六日,太監(jiān)鄂魯里交:黃漆地雕紅綠漆龍鳳碗三件,大明嘉靖年制款。傳旨:‘發(fā)往蘇州?!諛映凶鏊募?,俱要大清乾隆年制款,欽此?!薄八氖?1778年)正月二十七日,蘇州送到雕漆龍鳳碗四件……”一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還有制作。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漆器均精工細作,但是各個時期制作的品種卻各有側(cè)重??滴醭a(chǎn)的漆器多以實用器具為主,主要有金漆、螺鈿、填漆以及填漆戧金漆器,宮廷雕漆生產(chǎn)基本處于停滯階段。然而,康熙年間的蘇州、揚州雕漆卻很盛行。故宮所藏的蘇州造剔黃九龍紋寶座,通體在紅漆地上剔出黃漆裝飾紋樣。寶座為五屏風(fēng)式,正面均雕云龍海水,背面滿雕龍紋,坐面雕九條龍。刀工以立刀為主,圖案工整規(guī)范,繁而不亂,充分彰顯出了九五至尊的皇家氣派。可見當(dāng)時蘇州雕漆制作水平不低。雍正朝制漆以仿洋漆、描金漆、描金彩漆、填漆戧金為發(fā)展重點。乾隆朝在繼續(xù)拓展傳統(tǒng)漆器品種的基礎(chǔ)上,百工炫技,料不厭精,工不厭細,將雕漆、描金漆、螺鈿漆、百寶嵌等工藝發(fā)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在眾多漆器品種中,乾隆皇帝尤其鐘愛雕漆,雕漆工藝的精湛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北京故宮所藏的剔彩百子晬盤是乾隆七年蘇州織造承制的,同樣的盤共做了五件,乾隆九年完成。圖景以荷塘庭院為背景,一百個孩童在賽龍舟、舞龍、跳繩、奏樂、垂釣、放風(fēng)箏、跳舞、讀書、習(xí)字等,一派歡天喜地的場景。這件漆盤雖人物眾多,但卻疏密有度,繁而不亂,人物刻畫細膩生動,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圖3)。北京故宮收藏的一件蘇州制作的剔紅海獸紋圓盒,口徑15厘米、高6厘米。在波浪中幾只海獸翻滾嬉戲,海水紋由細若發(fā)絲的線條組成,下刀極其精準,線條婉轉(zhuǎn)流暢無斷痕,雕刻技藝精湛,呈現(xiàn)出乾隆朝剔紅工藝的最高水平(圖4)。據(jù)檔案記載,乾隆十九年,命蘇州做成海獸圖盒一個,歷時十九個月才成。內(nèi)底正中刻“大清乾隆年制”楷書款。因是貢御漆器,故不得留有私人款識。蘇州博物館亦藏有一件與此類似的剔紅海獸圖圓盒,盒底書有“若海督制”,應(yīng)為蘇州地方漆器作坊所生產(chǎn)。
乾隆朝好古、復(fù)古之風(fēng)盛行,在圖案題材上,嗜好仿制歷代傳統(tǒng)器物。沈陽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款朱漆菊瓣盤,盤敞口,圈足,高4.2厘米,口徑16.6厘米、足徑11.3厘米(圖5)。此器為輕盈的脫胎漆器,壁薄如紙。盤壁呈菊花瓣形,器身髹一色朱漆,色澤紅潤,如珊瑚紅色。盤心有高宗題詩:“吳下髹工巧莫比,仿為或比舊還過,脫胎那用木和錫,成器奚勞啄與磨,博士品同謝青喻,仙人顏似暈朱酡。事宜師古寧斯謂,擬欲擒吟愧即多?!贝似呗稍姙榍∪拍?1774年,甲午)御題,均陰文描金,盤底黑漆,有“大清乾隆仿古”楷書三行款。此盤做工精巧別致,是蘇州專為清宮制作的一件御用器皿。圓明園含經(jīng)堂出土的乾隆仿朱漆菊瓣式盤殘片,造型和釉色與蘇州所制的脫胎朱漆菊瓣盤相比,幾能亂真,顯示了乾隆朝高超的仿生瓷生產(chǎn)技術(shù),也從側(cè)面反映出當(dāng)時蘇州脫胎技藝也十分高超,善于仿古,蘇州漆器深受皇家喜愛。
除仿制前代漆器外,乾隆朝漆器還出現(xiàn)了一部分仿古銅、仿瓷器的樣式。不但仿制器形,甚至連紋飾,如青銅器常見的虬螭紋、夔龍紋、鳳紋、谷紋等也一并加以仿制。這些大膽的嘗試,是乾隆朝蘇州漆器工藝紋飾的一個新特點。漆器錦的面積也較以前明顯增大,且錦紋品種增多,有冰裂紋錦、萬字紋錦、回字紋錦等,均為前所未見。吉祥紋樣亦不拘一格,既有繼承,更有創(chuàng)新,海獸、游魚、游龍成為這一時期漆器最常見的吉祥紋樣。
蘇州漆器制作常與金銀工藝、琢玉工藝等結(jié)合,佳作頻現(xiàn)。北京故宮所藏剔紅落花游魚紋嵌玉磬式二層盒,高14厘米,口徑20.9厘米。盒為磬式,雙層,通體髹朱漆。蓋面嵌有魚水紋磬式碧玉片,有“吉慶有余”之寓意。蓋邊雕朱漆回文。盒壁雕落花流水,魚龍變幻點綴其中。底髹黑漆,有刀刻填金“大清乾隆年制”楷書款。盒下有磬式座,通體雕錦紋,束腰處雕回紋。這件漆器充分展示出乾隆朝蘇州精湛的雕漆和琢玉技藝。
嘉慶時,宮中已很少發(fā)樣到蘇州制作雕漆,蘇州雕漆也隨之開始衰落。道光、咸豐以后,王朝內(nèi)憂外患不斷,隨著國勢的衰頹,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雕漆等重要工藝門類逐漸凋零。太平軍攻陷蘇州后,以及太平軍戰(zhàn)敗后發(fā)生的屠城慘劇,對蘇州經(jīng)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蘇州雕漆徹底停產(chǎn)。光緒二十年(1894年),為籌辦慈禧六旬大典,奉旨行文蘇州織造,令其承做各類漆器,唯雕漆一項技藝失傳,無人能做。清宮檔案記載,六月二十日,蘇州織造慶林奏:“據(jù)稱:甜瓜瓣盒及亮絲漆盒,尚能成做;唯雕漆一項,久已失傳,不敢承領(lǐng)制造等語。奴才又經(jīng)派差遠方訪覓,委系無人能造……所有雕漆寶盒,無匠造辦?!?/p>
清代晚期,民間制漆業(yè)繼續(xù)發(fā)展,各地風(fēng)格迥異,出現(xiàn)了一些聲名遠播的地方漆器。如福建的沈正鎬、沈正恂兄弟為首的沈家脫胎漆器,揚州以盧葵生為首的盧家漆砂硯亦為漆藝之翹楚。此外,比較著名的還有北京漆器、山西漆器、貴州漆器、四川漆器等,競放異彩,各具特色。然而,蘇州漆藝不僅雕漆工藝完全失傳,其他漆器品種也一并衰頹、沒落,且再也沒有能夠恢復(fù)。
古代漆器蘊藏著民族的靈魂,鐫刻著歷史的記憶。一部地方漆藝史就是一部地方物質(zhì)文化與精神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歷代漆器的裝飾題材、表現(xiàn)手法均反映了當(dāng)時人們的審美情趣,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形成各個時代鮮明的風(fēng)格特點,為我們更好地了解當(dāng)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作為我國古代漆藝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蘇州漆藝史無疑是我們了解蘇州古代文化,進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悠久的蘇州漆藝,濫觴于久遠的新石器時代,歷經(jīng)漢唐持續(xù)緩慢發(fā)展,五代兩宋時期,蘇州漆器已較為發(fā)達。明清時期,蘇州一躍成為了宮廷貢御雕漆器的重要產(chǎn)地。雍正至乾隆朝,蘇州織造承擔(dān)了貢御漆器的制造與改做工作。蘇州漆器制作常與金銀工藝、琢玉工藝等結(jié)合,佳作紛呈,技藝精湛。清末,國勢衰頹,雕漆等重要工藝也門類逐漸凋零。太平軍攻陷蘇州后,蘇州雕漆徹底被摧毀。如何保護和傳承蘇州漆器制作技藝這一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尚需幾代人的持續(xù)努力。
(責(zé)任編輯 尹小勇)
[1] 蘇州市考古研究所.昆山綽墩遺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f Suzhou,TheChaodunSiteinKunshan,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 2011.
[2] 江蘇省文物工作隊.江蘇吳江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J].考古,1963,(6).
Jiangsu Provincial Archaeological Team, The Meiyan Neolithic Site in Wujiang, Jiangsu,Archaeology, No 6, 1963.
[3] 錢公麟,朱偉峰,陳瑞近.真山東周墓地:吳楚貴族墓地的發(fā)掘與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Qian Gonglin, Zhu Weifeng and Chen Ruijin,ZhenshanEasternZhouTombSite:TheExcavationandStudyofWuchuEliteTombs,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 1999.
[4] 劉芳芳,孫明利.楚地盛出漆器原因試析[J].中國生漆,2013,(6).
Liu Fangfang and Sun Mingli, The Reason behind the Rich Excavation of Lacquerwares in Chu Region,ChineseRawLacquer, No 6, 2013.
[5] 蘇州博物館考古部.蘇州虎丘東周墓[J].文物,1981,(11).
Archaeological Department of Suzhou Museum, The Eastern Zhou Tomb in Huqiu, Suzhou,CulturalRelics, No 11, 1981.
[6] 蘇州市文管會,吳縣文管會.蘇州七子山五代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1,(2).
Cultural Relics Committee of Suzhou and Cultural Relics Committee of Wu County, Excavation Bulletin of the Five-Dynasty Tomb in Qizi Shan, Suzhou,CulturalRelics, No 2, 1981.
[7] 陳晶.常州等地出土五代漆器芻議[J].文物,1987,(8).
Chen Jing,Discussion on the Five-Dynasty Lacquerwares Excavated in Changzhou Area,CulturalRelics, No 8, 1987.
[8] 蘇州文管會、蘇州博物館.蘇州市瑞光寺塔發(fā)現(xiàn)一批五代、北宋文物[J].文物,1979,(11).
Cultural Relics Committee of Suzhou and Suzhou Museum,A Group of Cultural Relics Dating in the Five Dynasty 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 were found in Ruiguang Temple in Suzhou,CulturalRelics, No 11, 1979.
[9] 姚世英,陳晶.蘇州瑞光寺塔藏嵌螺鈿經(jīng)箱小識[J].考古,1986,(7).
Yao Shiying and Chen Jing, On the Sutra Box Inlayed with Mother-of-Pearl in Ruiguang Temple in Suzhou,Archaeology, No 7, 1986.
[10] 蘇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蘇州虎丘云巖寺塔發(fā)現(xiàn)文物內(nèi)容簡報[J].文物參考資料,1957,(11).
Cultural Relics Committee of Suzhou, Brief Report on the Content of Cultural Relics found in Yunyan Temple, Huqiu, Suzhou,CulturalRelicsReference, No 11, 1957.
[11] 包文燦.江蘇沙洲出土包銀竹胎漆碗[J].文物,1981,(8).
Bao Wencan, The Bamboo Lacquer Bowl Decorated with Silver Excavated in Shazhou, Jiangsu,CulturalRelics, No 8, 1981.
[12] 蘇州市考古研究所.蘇州考古工作年報(2013年)[Z].內(nèi)部資料.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f Suzhou,AnnualReportofArchaeologyinSuzhou(2013), Internal Materials.
[13] 常州市博物館.江蘇常州北環(huán)新村宋木槨墓[J].文物,2001,(2).
Changzhou Museum, The Song Timber Tomb in Beihuanxincun, Changzhou, Jiangsu,CulturalRelics, N0 2, 2001.
[14] 葉玉奇,王建華.江蘇吳縣藏書公社出土宋代遺物[J].文物,1986,(5).
Ye Yuqi and Wang Jianhua, The Song Cultural Relics Excavated in Cangshu Gongshe in Wu County, Jiangsu,CulturalRelics, No 5, 1986.
TheDevelopmentofAncientChineseLacquerTechnologyintheTaihuLakeAreaoftheJiangnanRegion:TheCaseofSuzhouLacquerArt
Liu Fangfang, Tian Hanmin
Lacquerware is an old a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 China.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the Taihu Lake area of the Jiangnan region, in which Suzhou is the centre, is one o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ancient lacquer techniques. Suzhou lacquer techniques initiated in Neolithic times, developed in Han-Tang,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wo Song Dynasties. Until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uzhou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area of the royal carving lacquerwares. During Yongzheng and Qianlong period, Suzhou produced royal works of carving lacquerwares, bodiless lacquerwares and small number of painted lacquerwares and Western-style lacquerwares. Suzhou lacquer technique usually cooperated with gold and silver craft and jade carving craft so that many masterpieces were made.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however, lacquer techniques and other important handicrafts declined due to the declining national power. Finally Suzhou lacquer industry was suspended when the Taiping Army conquered Suzhou.
ancient China, Suzhou, lacquerware, making craft
2017-08-06
[本刊網(wǎng)址]http://www.ynysyj.org.cn
本文為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藝術(shù)學(xué)項目“江淮地區(qū)出土漢代漆器的考古學(xué)研究”(批準號:16BKG016)的階段性成果。
J509
A
1003-840X(2017)05-0177-09
劉芳芳,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考古文物系博士后、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江蘇 南京 210023;田漢民,河北工業(yè)大學(xué)副教授。天津 300401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5.177
AbouttheauthorsLiu Fangfang, Post-Doctorate at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School of History, Nanjing University,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at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of Suzhou, Nanjing Jiangsu, 210023; Tian Hanmi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ThepaperisfundedbythefollowingPhased results of the 2016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und Arts Studies ProjectArchaeologicalStudyoftheUnearthedHan-DynastyLacquerwaresintheJianghuaiRegion(No 16BKG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