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桐
(蘇州大學 王健法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奧運爭議判罰事件的研究
盧 桐
(蘇州大學 王健法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通過對奧運爭議判罰事件的分析,闡述如何提高運動員與公眾的維權意識與能力,以及提升中國在國際奧委會上的話語權地位。建議加強國家體育人的話語權意識,變被動為主動,提高維權能力,提高我國在奧運會上的話語權。
里約奧運;爭議判罰;裁判員;奧運申訴;體育話語權
奧運會是世界運動員向往的國際大賽,奪得奧運金牌也是很多運動員畢生的夢想,但想獲得金牌并不容易,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謹防因犯規(guī)犯錯而遭受裁判的“判罰”;若是因為運動員自身原因而遭受判罰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在奧運會比賽中,許多運動員是因裁判“爭議性”的判罰而錯失金牌。
1.1 “里約奧運拳擊賽事”爭議判罰剖析
在本屆里約奧運會拳擊比賽中,中國選手呂斌以巨大的優(yōu)勢領先對手卻被判告負。據(jù)悉,呂斌拳擊比賽的結果差距很小,他是以1比2的分歧判定輸?shù)袅俗詈蟮谋荣悾鵂幾h主要出現(xiàn)在裁判的主觀性給分環(huán)節(jié)。按照AIBA的規(guī)定,現(xiàn)場有5名裁判打分,抽取其中3人分數(shù)作為兩人的判罰依據(jù),最后抽取的是1號立陶宛裁判、2號匈牙利裁判和4號烏克蘭裁判,在這3人中,只有烏克蘭裁判給了呂斌29比28的支持,而另外兩人的比分都是3回合后28比29。比賽一開始,呂斌就積極向對手持續(xù)壓迫,對手也有反擊命中,從現(xiàn)場的觀感來說對手的擊打并不重,也不能說是準確。在這一個回合,1號、2號裁判將比分都給了對手,只有4號裁判支持呂斌;第二回合,呂斌被對手打了幾個反擊,輸?shù)袅吮荣?;第三個回合,他奮勇進攻,一直壓制對手猛烈打擊,這一回合,3名裁判都無一例外地支持了呂斌。從最后的分數(shù)來看,呂斌還是輸在了第一回合上,差距雖然非常小,但是作為一名運動員來說,他的努力就這樣結束了。尊重裁判是每一個參賽選手基本的態(tài)度,但是如果裁判連比賽最基本的公平、公正都無法保證,這樣的尊重也就失去了意義。
1.2 引起爭議判罰的因素分析
拳擊比賽是以力量、靈活性以及擊打精準度取勝,其間裁判的主觀程度對最終比賽結果也有關鍵性的影響,所以在這類需要裁判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比賽中,對一個裁判自身的生理與心理素質要求自然就會很高——一旦裁判員自身休息不佳出現(xiàn)疲勞現(xiàn)象,或者觀眾席呼喊聲過高使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那么裁判的注意力就無法集中,未看清擊打方向或錯過某一個得分點的記錄等情況都很可能發(fā)生,而這會直接影響到裁判員的臨場判罰,錯判、漏判也會隨之增加,引起不必要的爭議。其次,裁判員臨場時穩(wěn)定冷靜的情緒與謙虛自信的心態(tài)對順利執(zhí)裁也十分關鍵——一些裁判員在執(zhí)裁過程中可能僅憑自身經(jīng)驗或是對某一運動員的往屆印象而對該運動員產(chǎn)生一種潛在的偏向,這時便會出現(xiàn)對雙方運動員的同一行為出現(xiàn)判罰尺度松緊不一的現(xiàn)象,這時也會造成爭議。另一種情況是裁判員在判罰后意識到自己的判罰存在錯誤,但是由于選手或隊員急切地呼喊示意,裁判員出于面子的考量或自身尊嚴的維護,而不予理會糾正,從而導致與比賽事實有出入的爭議判罰。當然,還有一些裁判員在判罰時會有意偏袒東道主運動隊及其觀眾,做出對主場運動員有利的判罰,或是裁判因在某次判罰中對一國判罰有誤而心存愧疚,想著在以后的比賽中尋找機會給損失的一方予以彌補,以求內(nèi)心平衡,而實則只會錯上加錯,造成更多爭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裁判員對規(guī)則理解不夠熟練,及大型賽事的臨場執(zhí)裁經(jīng)驗不足。裁判員對規(guī)則與裁判法的全面熟悉和正確理解是其做出合理、準確判罰的前提和基礎,其對裁判規(guī)則的熟悉程度與裁判精神的理解,也直接影響到其執(zhí)裁的業(yè)務水平。尤其是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新的規(guī)則也在不斷更新變化,若裁判員對新規(guī)則條款不熟悉,仍停留在更新以前的規(guī)則思維中,則會出現(xiàn)與其他裁判間的配合不協(xié)調(diào),裁判間的結果存在明顯偏差等問題。如此,裁判也會對自己的判罰不自信,甚至出現(xiàn)棱模兩可的感覺,臨場的緊張感猶然增加,錯判、漏判的出現(xiàn)頻率也會提升。其中,一些裁判員特別是年輕裁判,更是由于缺乏臨場執(zhí)裁的經(jīng)驗,把握控制不住場上的局勢與節(jié)奏,對運動員的不正當行為也未能予以制止,或警告不及時,出示黃牌時機不當,從而導致爭議判罰的多次出現(xiàn)。
奧運會申訴制度是運動員面對爭議判罰結果進行維權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唯一有效的途徑。倫敦奧運會上日本、德國 100% 的申訴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該制度強大的效用性與重要性,能夠切實維護運動員的合法權益。
2.1 奧運申訴制度的法律依據(jù)
奧運會的申訴制度是依法治奧的基本要求,它不僅體現(xiàn)了體育運動對“人權”的尊重,也體現(xiàn)了“無救濟即無權利”的法治思想;當然,并非只有裁判執(zhí)裁錯誤造成的誤判可以申訴,類似規(guī)則不完善、運動器械故障等不和諧音符均可進行申訴,每一屆奧運會上都會存在申訴情況,其中依據(jù)申訴而成功改變判罰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所以作為運動員維護權利的一項重要制度,奧運會申訴制度本身必須具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基礎,即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奧林匹克憲章》主要為奧運會申訴制度奠定了宏觀的指導,但無明確的實施規(guī)定,其中第59條規(guī)定,CAS(國際奧委會體育仲裁院)對“在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時發(fā)生的或與奧林匹克運動會有關的任何爭議”擁有排他性的管轄權;第74條對包括申訴、仲裁在內(nèi)的奧運選手的權利進行了規(guī)定。而《奧運會仲裁規(guī)則》則更加明確細致地規(guī)定了奧運會賽事具體的申訴和仲裁程序,按照規(guī)章規(guī)定,申訴程序一般為: 奧運選手提出申訴申請——各奧運項目仲裁庭的組建——庭審通知的發(fā)出——委員會調(diào)查和取證環(huán)節(jié)——確認爭議事實的全部權利——法律適用依據(jù)。
2.2 目前奧運申訴制度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奧運會申訴制度雖然有其法律上的正當性,但也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第一,申訴制度的整體體系不夠完善、健全與有效——一個完善的申訴制度應當包含參賽者的陳述權、申辯權、申訴權以及完備的申訴程序和具備長效性的奧運申訴機制,但從當前的申訴制度來看,其主要通過與奧運會相關的法條來零散地展現(xiàn),缺乏宏觀的涵蓋整體行業(yè)特征的制度。第二,申訴制度相關法律法規(guī)位階過低,申訴程序失范,申訴缺乏法律支撐。第三,申訴機關權限自由度大,且申訴收費標準不一,容易導致腐敗。第四,奧運申訴委員會存在機構設置不合理及人員配備不健全的問題,從各個奧運項目的申委會組成人員結構來看,存在明顯的偏向性,其中申訴委員會大多由裁判評委、教練員、奧運項目工作人員等組成,而運動員所占的比例明顯偏低,出現(xiàn)人員組成結構上的失衡現(xiàn)象,導致某些爭議處理上的偏向性明顯。上述問題也是造成中國目前奧運申訴“零成功”的原因之一。
2.3 奧運會申訴制度的改革建議
針對上述奧運會申訴制度所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首先要建立完善、健全、有效的奧運申訴體制,明確奧運會所有項目的運動員均有申訴的權利,以保證申訴范圍的廣度;并且明確界定運動員的申訴權限,對其陳述、申辯與申訴權進行詳細的界定,制定更加詳細的申訴程序流程,包括:提出申訴申請——受理申訴——專門審理小組的組建——下發(fā)庭審通知——調(diào)查取證——確認爭議事實的全部權利——作出申訴判決,并保證程序的標準化,真正實現(xiàn)申訴合法、程序正當、證據(jù)充分、判決權威的原則。
孟德斯鳩曾經(jīng)說過:“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所以申訴受理人員的權限問題也須予以明確,一旦界定模糊,即可能滋生申訴腐敗現(xiàn)象,特別是申訴收費標準方面的規(guī)定,一定要確保合理化、公開化、透明化,避免以高昂的收費標準來間接侵犯運動員申訴的權利。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即提高申訴委員會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的合理性和均衡性。首先針對機構設置問題,當前各體育項目的申訴一般都是由各單項國際體育組織進行審查和做出裁定,缺乏更高級別、統(tǒng)一的申訴委員會,因此可以加強雙層級機構設置,即在單項體育組織上設置更高級別的奧運會申訴委員會機構,使運動員在對申訴結果不服時還可以有一定救濟的空間。其次還可以針對具體案例再設置常規(guī)性機構以外的申訴調(diào)查組,這樣可以充分確保當事人的權利得以公正的對待;針對申訴委員會人員配備的問題,要確保申訴委員會成員的廣泛性與代表性,例如囊括教練員、評委、裁判員、體育法學專家、運動員、奧運項目工作人員等多方代表,以及成員的國籍不能過于單一,應選取多國代表,從而增加判決的可靠性和公正性,減少人員的偏向性和失衡現(xiàn)象。最后還要提醒的一點是申訴過程中的回避制度,即避免申訴人員申訴自己判罰的或與自己利益相關的案件,以提高申訴結果的公平性。
中國體育話語權缺失是造成中國遭受不公正判罰的重要原因,且頻繁的不公平判罰和較低的申訴成功率也使得運動員合法權利受到損害,嚴重阻礙了我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步伐。所以面對爭議判罰,中國不能再僅僅停留在國內(nèi)媒體的報道與不滿情緒的宣泄上,而是要促進中國體育與西方體育文化的接軌,切實提高運動員與國民的維權意識與能力,增強中國在處理體育爭端解決方面的話語權。
中國雖是禮儀之邦,講求謙讓、低調(diào),但是這種品質在面臨奧運爭議判罰時的過度“彰顯”即是誤用,長時間的沉默只會逐漸導致體育上的話語權減弱。由于我國相關體育人士的話語權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缺失,運動員在面臨不公正的判罰時一般想到的不是自身利益受到了侵犯,應依法通過申訴制度去維護自身權益,而往往認為是自己運氣與實力不佳。暫且不論奧運申訴制度的公平與否,首先我們要敢于邁出申訴的一步,主動爭取中國的體育話語權,不能“一直沉默”而讓國際奧委會對中國體育存在固有的偏見。其次,運動員有時也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犯,并想進行申訴維權,但卻苦于維權能力不足而最終放棄,因為中國運動員、教練員主要強調(diào)的是運動規(guī)則的學習,以及體育鍛煉和競技技能的提升,由于外語上缺乏訓練,在面對不公正待遇時不能與裁判有效溝通,又因為欠缺維權制度流程的學習導致對維權途徑不熟,造成了運動員維權能力的不足,這也是造成我國體育話語權喪失的一大原因。最后,在面臨爭議判罰時,若體育權威部門有本國人士也能有效增強本國話語權的分量。但我國在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里任職人員較少,除在個別組織中有人擔任一定職務,其他國際單項組織基本被歐美國家的人員掌控,剩下些許位置也是留給日本和韓國。而且我國缺乏強大的處于第一線又具有判罰權的裁判員隊伍以及申訴律師團隊,這更使得面臨判罰不公時運動員只能孤軍奮戰(zhàn),申訴成功概率幾乎為零。因此,在日后體育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中國要多注重培養(yǎng)一些體育法專家、律師和裁判員,并積極融入到國際體育組織管理機構,增強中國在處理體育爭端方面的話語權;同時,多加強與國際裁判界的溝通和交流,使他們對中國體育有重新的認識,并逐漸摒棄對中國體育的偏見。
[1] 胡洋,張偉.引起羽毛球賽場爭議判罰的因素分析[J].今日科苑,2009(19):119.
[2] 高恒,李志明.裁判員發(fā)展之路的展望——倫敦奧運爭議判罰評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33-134,138.
[3] 劉建平,周道仁,等.試論體育裁判與法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12):129-130.
[4] 劉宗豪.奧運會申訴制度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1):23-26.
[5] 劉世義,張佩佩.動機效果主次論:一種可操作的裁判員首先評價觀[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4):53-55.
[6]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Olympic Dispute Penalty
LU Tong
(WANG Jianfa Law Dept., Suzhou Univ., Suzhou 215006, 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Olympic dispute penalty events and discusse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right consciousness and competence of the athletes and audiences and the ways to enhance the discourse rights of China in the IOC. The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discourse right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professionals of sport and transform into the active improvement of discourse right to enhance the discourse right of China in the Olympic Games.
the Rio Olympic Games; dispute penalty; referee; the Olympic appeal; sports discourse right
蘇州大學大學生課外學術科研基金項目(KY2016033A)。
盧桐(1996-),女,江蘇靖江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知識產(chǎn)權。
G80-05
A
1672-268X(2017)01-0059-03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