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河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本科生導師制與班級導師制的比較研究
于河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我國高等學校在研究生教育階段設置了導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學習和理論研究方法。近年為滿足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需要,許多高校開始在本科階段實行導師制。本文主要對一般的本科生導師制和班級導師制進行對比研究,探索更適合本科階段的導師制度,以滿足應用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yǎng)需求。
本科生 導師制 班級導師制 比較
我國的高等教育在研究生階段一直實行導師制,基本是一位導師帶一名或數名研究生,主要對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和研究方法的指導。本科生導師制是近幾年我國一些高校開始探索實施的一種育人制度和育人模式。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輔導員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職教師負責課堂教學和專業(yè)教育工作,兩者相當于兩條“平行線”,工作中會出現真空地帶,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和教育。本科生導師制可以將教書育人相結合,不僅將育人的要求具體化、人性化、立體化,還能夠根據學生需要調整教育教學思路,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滿足學生多元化發(fā)展需求,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指導,有利于提高本科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
各個高校都會根據本校育人需要選擇不同的導師制度,有的實行班級導師制,有的實行精英導師制;有的實行專業(yè)導師制,有的實行生活導師制;有的實行導師組制,有的實行單人導師制:有的實行全程導師制,有的實行高年級導師制等等。我們這里主要對班級導師制和其他本科生導師制做個對比,以便尋找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導師制。
本科生班級導師是指學生自大學本科入校至畢業(yè)的在校學習期間以班級為單位配備的學業(yè)導師,對學生的專業(yè)學習進行指導,并兼顧學生的思想教育、生活指導。班級導師制的優(yōu)缺點在工作中逐漸顯現如下。
1.班級導師制受到學生歡迎。我們在部分本科生中做過如下調查:“你希望有專門的班級導師引導你的大學生活嗎?”此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學生中希望有班級導師指導的學生占全部樣本的67.2%;無所謂的占21.4%;不希望有導師的只占總數的10.9%。結果表明絕大部分學生希望獲得班級導師的指導。根據不同年級對班級導師的需求情況來看,大一學生中希望班級導師指導的占70.9%;大二學生中希望班級導師指導的占63.8%;大三學生希望班級導師指導的占到67.1%,總體上希望班級導師指導的學生比率都超過了60%。
2.班級導師制對導師條件要求低、需要師資少。通常一個班級配備一名導師,導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學業(yè)發(fā)展方向引導和就業(yè)指導。除了專業(yè)知識外,其他方面的工作非專業(yè)教師也可勝任,因此對導師的條件要求并不高,一般具有一定生活閱歷的教師和教輔人員都可勝任。對于師資力量比較弱的學校,一個導師可以帶2-3個班,即為每個學生安排了導師又解決了師資不足問題。
3.班級導師制有利于創(chuàng)建良好班風學風,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和社會交往能力。大學入學后除了軍訓期間有各種集體活動,正式上課后大家以寢室為單位的活動比較多。班級導師通過開展各種課外集體活動和召開主題班會,可以培養(yǎng)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交往能力。
4.班級導師會更關注思想學業(yè)比較落后的學生。對于一個班集體,積極向上的學生不需操心,中間學生有榜樣在前不必操心,拖后整體進度的總是落后的學生,班級導師即使為了班級的榮譽也會把工作重點放在思想學業(yè)比較落后的學生身上。因此,這一部分學生會被格外關注到,有利于班級的整體建設和所有學生的素質提高。
5.班級導師制便于事務性工作開展
現今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和交流工具的便利性為師生溝通提供了更多便利。但限于教師時間有限,再加上同年級的學生經常會有共同的需求,因此集體會議就成為班級導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最常用的方式。應該說集體會議對于班級導師全面開展工作、傳達重要事項非常有利,但并不適合老師與學生間的深入交流。
1.班級導師在專業(yè)學習上難以滿足學生需求。學生對班級導師的需求除了生活指導、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外,更渴望班級導師能在學業(yè)上給予指導和幫助。因此學生更希望教授本系專業(yè)課的老師在學習上給予指導。由于各校師資所限,難有足夠的專業(yè)課教師擔任班級導師,難以滿足學生的學業(yè)需求。
2.班級導師與學生聯系頻率不高,交流較少。由于班級導師所帶班級人數較多,關注點也會有側重。除了參加集體活動或召開主題班會時,大部分的同學很少有機會跟班級導師單獨交流。關于學生與班級導師交流頻率的調查顯示,一個學期交流一次所占比重最大,達到52.5%;一個月交流一次的占23.9%;一周交流一次所占比重最小,僅占4.2%。調查結果反映出班級師生與學生的交流不足,能保證一個月交流一次以上的不足30%。
3.班級導師制難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班級導師制的導師職責定位在整個班級引導上,不僅不符合學生的個性化要求,也失去了大學教育的本性。再加上有些班級導師自身素質不夠高,科研能力不足,專業(yè)水平有限的話,就很難給學生高水平、多樣化的指導。
首先,班級導師制難以滿足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
筆者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希望班級導師指導的具體內容(開放問題)做了如下調查統(tǒng)計:(見表1)
表1不同年級學生希望班級導師指導的具體內容
指導內容 大一大二大三生活指導 76.377.256.9學業(yè)指導 8.812.748.1
對于學業(yè)指導這一需求,高低年級的學生表現大不相同,尤其大三時對學業(yè)需求明顯大幅提高。說明學生在不同階段對班級導師需求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其次,班級導師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調查顯示學生對班級導師的年齡、職稱及所教授的課程都有一定的要求。學生對班級導師的年齡和職稱結構需求呈現兩極化的狀態(tài)。一方面是因為年輕講師與學生間年齡差距小,思想貼近,容易溝通;另一方面則是學生需要知識淵博、熟悉專業(yè)、有閱歷、經驗豐富的教授導師對自己進行在學業(yè)上的引領。
除了對班級導師的年齡和職稱要求外,還有不少學生喜歡班級導師親切、善于溝通;思想活躍、風趣幽默;責任心強;善良、熱心;公正無私等等。
這是一種英才教育方式。為了能有效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學生進校后就開始對一部分優(yōu)秀學生實行精英導師制,讓這部分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學校最好的資源,得到優(yōu)秀導師的教育和培養(yǎng)。
精英導師制的主要優(yōu)點是:第一,重視并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第二,旨在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由一名高水平教師或多名不同學科的教師組成的導師工作組精心指導,學生通過參與導師的課題提高自己的科研實踐能力;第三,能充分發(fā)揮導師的人格力量,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如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實行的就是精英生導師制。
這種導師制只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指導。通常一個專業(yè)配備數名專業(yè)課導師或由幾名專業(yè)課教師組成導師組。學生和導師之間進行雙相選擇,通常對熱愛專業(yè)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指導,學生也可以在雙向選擇中滿足個性化需求。其優(yōu)點是:能夠發(fā)掘部分學生優(yōu)勢和潛力,集中力量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
對于部分師資力量特別強的本科高校才能實行單人導師制,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由于每年招生人數不足400人,但師資力量包含了院士、教授、在讀博士等等龐大隊伍,可以滿足每位學生配備一名導師的要求。這種導師制難以推廣。
高年級導師制適合在大學三、四年級中實行。部分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yè)學科基礎,有能力進行一定的專業(yè)研究工作。導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參與科研,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其優(yōu)點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如南京林業(yè)大學采取的就是高年級導師制。
以上幾種導師制各有各的優(yōu)勢,但也反映出一定劣勢。第一,覆蓋面窄。只對一部分學習精英實行導師制,大部分學生得不到導師指導。第二,除了專業(yè)指導以外,難以滿足學生在生活方面、思想方面、心理疏導方面等的要求。第三,對專業(yè)課教師要求較高,無論是師資數量還是教師教科研水平都必須支撐起優(yōu)秀學生的需求。第四,不利于班級整體學風班風建設和班級事務性工作開展。
以上分析說明,單一班級導師制或單一的其他導師制都難以滿足高校人才培養(yǎng)需要。尤其對于應用型高校,怎樣的導師制才能滿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培養(yǎng)需要?這是我們需要探索的。
[1]吳寧.班導師制:教育本位的新探索——以中山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懷化學院學報.2012年9月第31卷第9期
[2]惠有利,班導師在高校學生教育培養(yǎng)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10月第14卷第5期
[3]孫麗麗,班導師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J].成才之路.2011(25)
[4]李妍,班導師工作模式探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3)
于河(1974-),女,副教授,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研究方向:應用數學,教育管理。
注:本文系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立項課題《基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本科生導師制研究》(項目編號:GHYB16003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