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連英 (山東省德州市同濟中學,253000)
在運動技術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四不要”
郭連英 (山東省德州市同濟中學,253000)
山東郭連英
體育游戲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體育課堂教學中,但在運動技術教學中大都是采用提高學生練習興趣的游戲,雖然激發(fā)了學生的練習興趣,使體育課堂充滿了活力,但并不是所有的體育游戲都是有實效的。如,時常缺乏運動技術本身原有樂趣的培養(yǎng),缺少運動技術游戲化的游戲、缺少積極情感的培養(yǎng)以及偏離學習目標的學習。筆者針對《中國學校體育》雜志2016年第4期關于體育游戲的系列文章談一談自己觀點,以期使體育游戲更好地服務于運動技術教學,望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每個運動項目本身就是游戲,有其原有的樂趣。如快速跑的樂趣是學生能夠體驗到快速奔跑的快感??墒?,現(xiàn)在有些體育課,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和鞏固課,也無論是準備部分、結束部分還是基本部分都用游戲激發(fā)學生的練習“樂趣”,這種“樂趣”大都是由游戲帶來的浮于表面上的感受,而學生體驗到運動技術本身原有樂趣較少。
體育游戲只是運動技術教學的一種教學手段,其樂趣不應掩蓋運動技術本身的樂趣。在運動技術教學中,如果游戲只能讓學生體驗到游戲表面的樂趣,而對理解和掌握所學技術作用不大甚至有負遷移的作用,就失去了游戲對于教學的功能。只有讓學生體驗到運動技術深層次的、原有的樂趣才是學習運動技術的最終目的,這也正是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自發(fā)性和主動性所缺乏的。因此,如何利用體育游戲讓學生快速體驗到所學運動技術的原有樂趣點是重點。
在體育課中,所見到的游戲往往只是激發(fā)興趣的游戲,為游戲而游戲,而運動技術游戲化的游戲則比較少。運動技術游戲化的游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運動技術的重難點,使本體感覺更具體化,更快地體驗到技術的關鍵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掌握運動技術學習的效果,加快完成教學任務的速度,達到學習的目標。如采用“低著頭看天”的游戲進行前滾翻教學,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解決了學習前滾翻的重點,加快了學生學習技術的進度,并且此游戲形象具體地“引導”學生,使學生印象深刻。
每項運動技術都有自身的積極情感作支撐,不能完全被體育游戲取代。如快速跑中的枯燥重復練習、耐久跑中對意志力的培養(yǎng)、跳山羊中對畏懼心理的克服等,正是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機。
要讓學生明白:1.重復練習的意義和目的。2.無論做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者是能夠讓人立即感興趣的,有些運動項目人們很容易對其產生興趣,如籃球、足球;而有些運動項目則需要一段時間的堅持參與,如長跑,這些運動項目需要堅持、毅力和勇氣等。因此,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方法,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一味地用游戲替代。如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讓學生自設練習目標,進行自我暗示、同伴間相互鼓勵等,讓學生親身體驗戰(zhàn)勝自我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的喜悅,此時就有可能培養(yǎng)出學生對所學運動技術的興趣。這種基于運動實踐進行的教育勝過一切理論說教。如果一味地用游戲來吸引學生學習運動技術,學生的積極情感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受到影響,也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這與課程目標是不相符的。
在運動技術教學中,選用或設計的游戲必須與學習目標相符。如一節(jié)耐久跑項目的課,學習目標是學會合理地分配體力,而用往返跑、運球、跳繩等發(fā)展學生心肺耐力的游戲就不妥。這在教學實踐中也得到了證實,有的學生心肺耐力較好,只是不會合理分配體力,第一次跑時前五、六百米有多大能力都使出來了,結果要么堅持不下來,要么成績不理想,但在熟悉了如何分配體力后,在第二次跑時,成績就會接近滿分或達到滿分。
此外,利用單純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的游戲要遵循運動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因為學習運動技術初期學生對所學技術掌握得還不穩(wěn)定,如果進行單純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的游戲,而且這些游戲又大都是以競爭的形式進行的,學生的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快”上和取勝上,而忽略了運動技術規(guī)格。因此,學習運動技術的初期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單純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的游戲,到了復習鞏固與提高階段,在運動技術定型后可適量使用。
在運動技術教學中,筆者并不反對利用體育游戲開展教學,而是認為要重視體育游戲在教學中作用的同時,還要做到“四不要”,根據學習目標要適時、適量、合理地運用體育游戲,不僅讓它激趣,更重要的是讓它真正地促進運動技術教學,有利于完成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