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飛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28;2.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xué)校 金融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028)
北宋錢幣上的書法藝術(shù)研究
李成飛1,2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28;2.長春金融高等??茖W(xué)校 金融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028)
北宋之前錢幣上的書法多以篆書、隸書為主,這兩種書體筆畫特征四平八穩(wěn)、中規(guī)中矩,但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書法藝術(shù)驚鴻游龍的靈活與遒勁。北宋時(shí)期的錢幣在數(shù)量上、種類上、工藝上都堪稱古錢之最,錢幣上的書法形式有了極大的變化,采用了篆、隸、楷、行、草多種書體,在藝術(shù)高度上也秉承了美學(xué)巔峰時(shí)代的諸多藝術(shù)特征,堪為后人喜愛、珍藏。
書法;錢幣;北宋;錢文;藝術(shù)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其來源于象形,有一種妙趣橫生天然之感,并逐漸形成了一種在美學(xué)方面尤為極致并代表東方文化的藝術(shù)門類——書法藝術(shù),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yuǎn)流長、無處不在。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jìn)步發(fā)展,中國古代錢幣的出現(xiàn)及發(fā)展就深深地鑒證著書法藝術(shù)的演進(jìn)過程,錢幣上的書法藝術(shù)是書法藝術(shù)殿堂中一顆瑰麗雄奇的明珠。
錢幣上的書法字體基本分類與書法藝術(shù)肖似,如: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刀布圜錢文字,皆屬大篆;秦始皇統(tǒng)一貨幣,鑄造“半兩”,屬小篆;王莽時(shí)期的“懸針篆”;南北朝時(shí)期“薤葉篆”“玉箸篆”;唐代“開元通寶”,由歐陽詢制詞手書,八分隸篆;始于隋代盛于宋代的“九疊篆”;至宋代異彩紛呈篆、隸、楷、行、草多有出現(xiàn)并驚艷后世。
北宋以前錢幣上的書法多以篆書、隸書為主,這兩種書體筆畫特征四平八穩(wěn),中規(guī)中矩,但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書法藝術(shù)驚鴻游龍的靈活與遒勁。而在浩如煙海的兩宋錢幣中,北宋時(shí)期錢幣上的書法藝術(shù)尤為突出,我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錢幣學(xué)家、《中國錢幣》雜志編委唐石父曾言:“北宋承唐、五代舊制,錢文襲用隸書,如宋通元寶、太平通寶等錢。太宗時(shí),御書淳化元寶隸行草三種書體錢文,不僅為皇帝親書錢文之始,又是行書、草書入錢文之始。真宗咸平元寶錢,為宋錢用楷書之最早一例,其后,連續(xù)有景德、祥符、天禧、……皇宋等錢,都有用楷書者,凡四十年。以后錢文書體,并不固定,但從總體上看,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皆備。篆書中又有九疊文篆皇宋通寶,楷書中又有徽宗的瘦金體……名臣、書法家所寫錢文,亦有傳者?!保?]
北宋時(shí)期,錢幣上的書法形式有了極大的變化,錢幣上的書法采用了篆、隸、楷、行、草多種書體,相較宋代之前的錢幣上的書法更加具有藝術(shù)多樣性和觀賞性,并出現(xiàn)了極其彰顯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御書錢、對錢以及三體書等。
御書錢,是由皇帝親筆為所鑄造的錢幣書寫的錢文,開創(chuàng)這一歷史先河的是北宋太宗趙光義,太宗以后宋朝多位皇帝都在錢幣上展示過他們的書法,宋真宗、宋徽宗等皇帝都留下數(shù)種御書錢流傳于世。比如宋太宗的淳化、至道元寶,宋真宗的咸平、景德、樣符、天禧諸錢,而宋徽宗趙佶特有的瘦金體錢文更是代表了兩宋時(shí)期錢幣書法藝術(shù)乃至整個(gè)錢幣發(fā)展史中的最高水平,如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宣和通寶等錢文。對錢,是一種錢文內(nèi)容、穿孔大小、錢身厚薄、輪郭闊狹、字體大小、文字位置、錢制大小、筆劃粗細(xì)、乃質(zhì)地風(fēng)格完全一致,但錢文書體不同的兩枚成對的錢,大多時(shí)候都分別以篆書、楷書來書寫錢文。三體書,也就是用三種不同的書體書寫同一錢文的錢幣。比如淳化元寶和至道元寶,為楷、行、草三種書體。
現(xiàn)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北宋時(shí)期常見錢幣發(fā)行背景及其上的書法藝術(shù)略作解析:
1.宋元通寶:為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鑄造,是整個(gè)宋代的第一種鑄錢,錢式沿襲五代時(shí)周元通寶,有銅、鐵兩種小平錢。內(nèi)方而外圓,錢文仿“八分書”(隸書的一種),形制仿唐開元通寶。書體比較有趣,四個(gè)字卻有兩種書體,“宋元”二字更接近楷書,“通寶”二字隸書意味濃厚。見圖1。
2.太平通寶: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年間鑄造的一種錢幣,是宋代第一種年號錢。書體與宋元通寶類似,隸意與楷書結(jié)合,“太平”接近楷書,“通寶”接近隸書,厚重而端莊。見圖2。
3.淳化元寶:為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開始鑄造,宋太宗趙炅親自書寫,“淳化元寶”楷、行、草三體書錢文,開御書錢之先河。見圖3、圖4、圖5。五年之后又親書“至道元寶”楷、行、草三體書錢文,宋太宗的楷書體參用隸書意味,含蓄端莊,渾厚飽滿;行書結(jié)體得中、雋永流暢;草書神采飛揚(yáng)、功力深厚、出神入化。見圖6、圖7。宋太宗原名趙匡義,為避諱宋太祖皇帝之名趙匡胤而改名為趙光義,當(dāng)上皇帝之后又改名為趙炅。史評宋太宗“性好學(xué),敬業(yè),多藝能”,非常喜歡書法藝術(shù),曾派人整理編纂《淳化閣帖》。宋太宗還經(jīng)常書寫紈扇賜予文武群臣,又為宰相趙普寫過著名的神道碑。書法“宋四家”中的米芾說宋太宗的字是“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書無對,飛白入神,一時(shí)公卿以上之所好,遂悉學(xué)鍾、王?!笨梢娖湓跁ㄋ囆g(shù)上是有一定成就的。
圖1 宋元通寶
圖2 太平通寶
圖3 淳化元寶草書
圖4 淳化元寶行書
圖5 淳化元寶楷書
圖6 至道元寶行書
圖7 至道元寶楷書、草書
4.咸平元寶:為宋真宗趙恒咸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鑄造,有銅、鐵兩種質(zhì)地。楷書錢文,棱角分明,有魏碑遺風(fēng),錢文旋讀,傳為真宗御書錢。存世稀少,僅見小平錢,收藏價(jià)值很高。見圖8。
5.祥符通寶、祥符元寶:為北宋真宗趙恒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公元1016年)鑄行。祥符錢出世以來即被民間作為“吉祥錢”收藏或贈予,它象征祥瑞符命,福、祿、壽之寓意,青年男女也多以此作為定情之物。錢文楷書,端正嚴(yán)謹(jǐn),頗有唐風(fēng),旋讀,傳為宋真宗御,書款式繁多。見圖9、圖10。
6.天禧通寶:為北宋真宗天禧年間(公元1017—1021年)鑄造。小平錢,光背,有大小字不同的版別。錢文楷書,唐風(fēng)濃厚,據(jù)傳亦真宗御筆,旋讀,書風(fēng)堅(jiān)實(shí)厚重與相符近似。見圖11。
圖8 咸平元寶
圖9 祥符通寶
圖10 祥符元寶
圖11 天禧通寶
7.天圣元寶:為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所鑄造,為對書錢,有篆書、楷書兩種書體。由于鑄期短暫,尤顯珍貴。史料記載,1022年宋真宗駕崩時(shí),遺詔由皇太子趙禎即位,是為仁宗。趙禎時(shí)年13歲,還不懂政事,便由皇太后(明肅皇后)垂簾聽政。其年號“天圣”,拆字作“二人圣”,意為兩個(gè)圣人共同執(zhí)政。有楷書、篆書二體,錢文旋讀,楷書勁秀端莊,篆書有“九疊”“玉箸”之意,流轉(zhuǎn)優(yōu)雅。見圖12。
8.明道元寶:北宋仁宗明道年間(公元1032—1033年)鑄造。為對書錢,有篆書、楷書兩種書體,篆書有“九疊”“玉箸”之意,楷書有魏碑風(fēng)貌,錢文旋讀,存世較多。見圖13、圖14。
圖12 天圣元寶篆書、楷書
圖13 明道元寶楷書
圖14 明道元寶篆書
9.景佑元寶:為北宋仁宗皇帝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所鑄造。對書錢,錢文有篆書、楷書二種書體,篆書有“玉箸”之意,楷書見棱見角,有魏碑風(fēng)貌,錢文旋讀。為小平錢,有銅、鐵兩種材質(zhì),銅錢比較普通,鑄造量極大,現(xiàn)今存世為數(shù)不少。見圖15、圖16。
10.皇宋通寶:為北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1053年)所鑄造。錢文有篆書、楷書二種書體,光背,為對書錢。大多篆書有古篆風(fēng)貌,而又有少數(shù)為“九疊篆”錢文,極其稀少。九疊篆始于隋代,流行于宋、元時(shí)期,最早用于篆刻印章,后來用于錢文書寫。九疊篆“皇宋通寶”篆體盤旋曲折,筆劃折疊往復(fù),造型夸張秀美而又不失本真,求得均勻美觀堪稱錢幣珍品。見圖17-圖19。
11.慶歷重寶:為北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鑄造。北宋仁宗趙禎,慶歷元年(公元1041年)鑄造“慶歷重寶”大鐵錢,錢文風(fēng)格楷書,棱角分明,穩(wěn)健沉雄,有魏碑遺風(fēng),存世較多。見圖20。
圖15 景祐元寶楷書
圖16 景祐元寶篆書
圖17 皇宋通寶九疊篆
圖18 皇宋通寶楷書
12.至和元寶、至和通寶、至和重寶:北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鑄造,至和元寶小平錢有三種書體,隸書,風(fēng)格接近楷書;楷書,風(fēng)格接近行楷,尤其“元”字的下半部分更有行書連筆特征;篆書,極富大篆古意且又不失“玉箸”之秀雅。另有至和通寶、至和重寶與至和元寶類似。見圖21-圖23。
圖19 皇宋通寶篆書
圖20 慶歷重寶
圖21 至和元寶楷書
圖22 至和元寶隸書
13.嘉佑元寶、嘉佑通寶、嘉佑重寶:為北宋仁宗趙禎嘉祐年間(公元1056—1063年)所鑄造,數(shù)量極大,存世極多,為常見品。錢文楷書、篆書二體,篆書似“玉箸”,楷書有隸意,旋讀光背。為小平對錢,工藝稍遜,大小厚薄不等,配對欠佳。其中嘉佑重寶僅見楷書錢文,書風(fēng)唐楷。見圖24-圖27。
圖23 至和元寶篆書
圖24 嘉祐元寶楷書
圖25 嘉祐元寶篆書
圖26 嘉祐通寶篆書
圖27 嘉祐重寶
圖28 治平通寶篆書
圖29 治平元寶篆書
圖30 熙寧元寶楷書
14.治平元寶、治平通寶:為北宋英宗治平年間(公元1064—1067年)所鑄造。為對書錢,分別有楷書、篆書、古篆三種書體,旋讀、直讀均有存世。見圖28、圖29。
15.熙寧元寶、熙寧通寶、熙寧重寶:為宋神宗趙頊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8年)所鑄造。當(dāng)時(shí)正逢宰相王安石改革變法,鑄造量大,而版別又極其復(fù)雜,熙寧錢文有元寶、通寶、重寶三種,熙寧元寶有篆書、楷書、隸書三種可成對書錢,篆書古意甚濃,楷書渾厚唐風(fēng),隸書中正端莊。熙寧重寶錢為折二銅錢,亦有幾種書體對錢,版別很多,背上有衡字者和隸書者少見。熙寧通寶錢甚少,且鐵錢居多。見圖30-圖36。
圖31 熙寧元寶隸書
圖32 熙寧元寶篆書
圖33 熙寧重寶楷書
圖34 熙寧重寶隸書
圖35 熙寧重寶篆書
圖36 熙寧通寶楷書
圖37 元豐通寶行書
圖38 元豐通寶隸書
16.元豐通寶、元豐重寶:為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鑄造。為小平錢,錢文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為對書錢。其中元豐通寶的隸書錢文沉著、穩(wěn)健,有“東坡元豐”之稱,相傳是蘇軾筆跡。元豐重寶,篆書旋讀,為未發(fā)行的樣錢,極其稀少,為泉界臻品。[2]圖37-圖40。
17.元祐通寶:為北宋哲宗元祐年間(公元1085—1093年)鑄造,司馬光和蘇軾都用篆書、行書兩體寫過元祐通寶對文錢。行書文字瀟灑奔放、不拘一格,有超世脫俗之感;篆書古意甚濃。見圖41。
圖39 元豐通寶篆書
圖40 元豐重寶
圖41 元祐通寶行書、篆書
18.紹圣元寶、紹圣通寶、紹圣重寶:為北宋哲宗紹圣元年(公元1094年)所鑄造。紹圣元寶錢文有篆書、行書、隸書,為對書錢。篆書近乎小篆味道;行書酣暢淋漓而勁秀得體;隸書端莊、大氣不失優(yōu)雅。同期鑄造還有紹圣通寶、紹圣重寶與紹圣元寶風(fēng)格近似。見圖42-圖44。
圖42 紹圣元寶行書
圖43 紹圣元寶隸書
圖44 紹圣元寶篆書
圖45 元符通寶行書
19.元符通寶:為宋哲宗元符年間(公元1098—1100年)鑄造。元符通寶有篆書、楷書、行書三種字體,又有銅、鐵兩種材質(zhì)。形制大致與元祐、紹圣相同,而數(shù)量卻較少些。字跡端麗,面文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錢背光而無文。楷書形態(tài)工整而品格雋美;行書筆隨意行,瀟灑無拘,風(fēng)格與元祐肖似;篆書多取“玉箸”筆意。見圖45-圖47。
20.宋徽宗趙佶的御書錢不僅鑄造精美,而且很有書法藝術(shù)成就,堪稱中國古錢一絕,“崇寧通寶”和“大觀通寶”皆為他所書。宋徽宗趙佶自創(chuàng)“瘦金體”,橫劃收筆帶鉤,豎下收筆帶點(diǎn)猶如斧鑿,撇如牛耳尖刀,捺如金刀,行筆如飄帶當(dāng)風(fēng),運(yùn)筆勁秀,鋒芒畢現(xiàn)。鐵劃銀鉤,遒勁有力,在中國書法史上自成一家。在錢幣的方寸之間把他自創(chuàng)的“瘦金體”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以至于將錢幣上的書法藝術(shù)推上了又一座歷史巔峰。御書崇寧、大觀、宣和等錢幣,都是一種錢幣藝術(shù)珍品,留傳至今保存完好,易收集,為古泉愛好者和書法愛好者所鐘愛。見圖48。宋徽宗窮奢極欲,寵信奸臣,最終成為亡國皇帝。但其書法和繪畫藝術(shù)卻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后人稱頌和學(xué)習(xí),而他所鑄造的錢幣也同樣值得后世珍藏。宋徽宗所鑄錢幣精彩絕倫,他與漢代王莽并稱“錢法二圣”。他還命人將皇宮所擁有的歷代名家書畫編纂成集《宣和書譜》《宣和畫籍》《宣和博古圖》等,為后世留存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為古代文化藝術(shù)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xiàn)。他的繪畫,無論山水、人物、花鳥都栩栩如生、神妙無比,與“瘦金書”堪稱雙絕。
圖46 元符通寶楷書
圖47 元符通寶篆書
圖48 宋徽宗真跡《秾芳詩帖》
建國通寶:為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鑄造,建國通寶錢文為篆書、楷書二體,小平錢,對書錢,其中篆書錢玉箸意味頗濃,狹穿大字,楷書則有魏晉遺風(fēng),碑文感極強(qiáng)。見圖49。
21.圣宋元寶、圣宋通寶:為北宋徽宗趙佶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所鑄造,也是宋仁宗“皇宋通寶”之后另外一種未以皇帝年號命名非年號錢。圣宋元寶版別種類繁多,錢文以篆書、行書兩種書體書寫,且由于版別多,所以字多變化,皆為旋讀。行書俊朗有力,篆書長“寶”字蓋,字型優(yōu)美。圣宋通寶亦為非年號錢,有數(shù)種版式,均為罕見珍品。見圖50-圖53。
圖49 建國通寶楷書、篆書
圖50 圣宋通寶行書
圖51 圣宋通寶篆書
22.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崇寧元寶:為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所鑄造,崇寧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二個(gè)年號,其取繼承北宋神宗常法熙寧之意。共有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和崇寧元寶三種。崇寧通寶錢文為徽宗親筆手書御書錢。該錢文書法勁秀得骨、鐵劃銀鉤,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代表之作,為廣大泉友及書法愛好者所追捧。“寶、寧”二字冠點(diǎn)稍長且微向左傾;長點(diǎn)“崇”字;斜丁“寧”字;高走之“通”的字均為其重要特征,版式多變。崇寧重寶為隸書銅、鐵大錢,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較多。崇寧重寶錢文隸書,雅致莊重,古樸方正,法度嚴(yán)謹(jǐn)。崇寧元寶鑄量甚少,此錢字體精美,字口深峻,鑄工上成。見圖54-圖56。
圖52 圣宋元寶行書
圖53 圣宋元寶篆書
圖54 崇寧通寶
圖55 崇寧元寶
23.大觀通寶:為北宋徽宗趙佶大觀年間(公元1107—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按笥^通寶”四字,筆畫數(shù)目繁簡相宜,謝赫“六法論”中所說“經(jīng)營位置”,體現(xiàn)尤為突出,在圓錢上本不易處理妥帖,但大觀通寶的錢文經(jīng)營位置恰到好處,令人賞心悅目。在圓形方孔錢上安排四個(gè)瘦金體文字,加上狹緣雋秀,搭配和諧耐看。宋徽宗寫崇寧通寶時(shí)才二十五歲,所謂“鐵劃銀鉤”,就是對他這一時(shí)期充滿活力作品的評價(jià)。而寫大觀通寶時(shí),他也才三十歲,字已經(jīng)顯得非常老練和成熟。見圖57。
24.政和通寶、政和重寶:為北宋徽宗趙佶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7年)所鑄造。政和通寶版別甚多,錢文篆書、隸書兩種書體。特色之處是隸書中雜有楷意,也被一些人稱作楷書。政和重寶為楷書,錢文瘦金體,直讀光背。見圖58-圖60。
25.重和通寶:為北宋徽宗趙佶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鑄造,鑄行時(shí)間不滿3個(gè)月。面文“重和通寶”對讀,有篆、隸兩種書體,錢文篆書者少于隸書。重和通寶鑄造精美,僅見一種版式,因鑄造期限極短,加之南北宋交替時(shí)期戰(zhàn)亂頻繁,故此錢量少難覓,是北宋錢的名品之一。見圖61、圖62。
圖56 崇寧重寶
圖57 大觀通寶
圖58 政和通寶隸書
圖59 政和通寶篆書
圖60 政和重寶
圖61 重和通寶隸書
圖62 重和通寶篆書
26.宣和元寶、宣和通寶:為宋徽宗趙佶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所鑄造,“宣和”乃皇上常處“宣和殿”命其年號。宣和元寶分篆書、隸書二體,直讀;錢文為瘦金體,篆書旋讀,大字大樣,“宣”字長“寶”字蓋,中“日”回旋,富有神韻。隸書兼有楷書韻味,端方大氣。宣和通寶,錢文分篆書、隸書二體,直讀,書體與宣和元寶相似,另有宣和通寶背陜版,存世稀少,為瘦金體。見圖63-圖66。
圖63 宣和通寶隸書、篆書
圖64 宣和元寶隸書
圖65 宣和元寶篆書
圖66 宣和通寶背陜
圖67 靖康通寶楷書
圖68 靖康通寶隸書
27.靖康元寶、靖康通寶:為北宋欽宗時(shí)期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鑄造,欽宗是徽宗之子,僅僅在位16個(gè)月就被敵軍擄往北方。所以,靖康元寶和靖康通寶存世極少極其罕見。靖康元寶,錢文為篆、隸二體,錢文旋讀,此錢量少難覓,版別繁多,尤以小平錢最為珍貴。靖康通寶,錢文有篆書、楷書和隸書三書體。元寶篆隸成對,通寶篆真成對。書體蒼勁、渾厚、多變,版式繁多。見圖67-圖71。
圖69 靖康通寶篆書
圖70 靖康元寶篆書
圖71 靖康元寶隸書
書法藝術(shù)是中華浩瀚文化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燦的明珠。在錢幣的方寸天地之間,不乏書法藝術(shù)精品,為人們展示著無窮魅力。錢幣上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歷史軌跡也客觀印證了中華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過程和歷史成就。中國錢幣的形式美和內(nèi)在美是高度統(tǒng)一的,集紋飾、圖象、文字的意象美學(xué)之大成。由于多種歷史因素,宋代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美學(xué)的巔峰時(shí)期。而宋代的錢幣在數(shù)量上、種類上、工藝上都堪稱古錢之最,在藝術(shù)高度上也秉承了美學(xué)巔峰時(shí)代的諸般藝術(shù)特征,遠(yuǎn)超歷代前朝,而后世也難以與之比肩,同時(shí)又開創(chuàng)了“御書錢”之先河。而本文的研究重點(diǎn),北宋時(shí)期錢幣上的書法藝術(shù)更是整個(gè)宋代美學(xué)巔峰中的明珠。兩宋錢幣承載著中華民族在那個(gè)時(shí)代的經(jīng)濟(jì)、政治、藝術(shù)、文化、民俗為一體的歷史精神,兩宋錢幣上的書法藝術(shù)瑰麗雄奇、光輝永曜。
[1]劉秋韻.淺論宋代錢幣書法藝術(shù)[J].書法與篆刻,2016,(3).
[2]趙洪,李成飛.民國十七年吉林永衡官帖研究[J].長春金融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bào),2017,(3).
[責(zé)任編輯:楊曉丹]
CalligraphyArt on the Coin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LI Cheng-fei1,2
(1.Jilin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earch Center,Changchun 130028,China;2.School of Finance,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Changchun 130028,China)
Calligraphy of coins befor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the seal script and official script.These two calligraphy strokes feature is cautiously,law-abiding,but cannot well reflect the flexible and elegant calligraphy art.Coins in the number,type,the process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the most ancient money,there are great changes on money on calligraphy,it takes the seal,scribe,Kai,lines,grass height in the variety of books.They inherit all art aesthetic features of peak times,were loved and treasured by later generations.
calligraphy;coin;Northern Song Dynasty;word of coin;art
F832.9 [文獻(xiàn)識別碼]A
2017-08-31
1671-6671(2017)06-0036-09
2017年長春金融高等??茖W(xué)?!笆濉笨蒲匈Y助項(xiàng)目(2017JZ002)
李成飛(1984-),男,遼寧朝陽人,長春金融高等??茖W(xué)校金融學(xué)院助教,研究方向:金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