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奎
【摘要】對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學習,可以有效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在小學階段便具備一定的語文能力。因此,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設計與創(chuàng)新路徑思考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古詩詞教學設計以及創(chuàng)新路徑的策略給出了指導與建議。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教學設計 創(chuàng)新路徑當前,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貫徹與深入,在小學語文的日常授課過程中,要重新塑造古詩詞當中的經(jīng)典,最大程度的將古詩詞當中的價值挖掘出來,并傳達給學生,用詩歌當中的情感和內(nèi)涵啟發(fā)學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小學古詩詞的教學設計以及創(chuàng)新路徑的思考給予高度的重視,以便教學能夠更加迎合學生的發(fā)展要求。
一、運用背景故事,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詩人在對詩歌進行創(chuàng)作時,一定會有一段背景故事,所以詩人才會寫出富有感染力的詩歌,或表達內(nèi)心的無奈、或表達內(nèi)心的歡喜等。詩歌是一種表達作者情感的藝術(shù)形式,學生在對詩歌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會從中領(lǐng)會到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陋,應該弘揚什么,應該摒棄什么。同時,在對詩歌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又獲得一些文學知識,對學生的學生和成長均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學生有時會不注意聽講,對古詩詞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但是一旦有故事聽的時候,學生便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所以,在授課中,教師可以充分的應用這一特征,運用背景故事,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當中《贈汪倫》的學習,教師便可以借助背景故事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學生對于背景故事一定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這樣教師便可以引出背景故事:李白是我國非常有名詩人,不但喜歡作詩,還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先生想和李白成為好朋友,便寫了一封信給李白,上面寫到:“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但是,當李白到那里準備欣賞美景時,卻什么都沒看到,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崩畎谆腥淮笪?,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汪倫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shù)氐拿絼倬?,一同飲酒作詩,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所打動,便吟詩一首《贈汪倫》。這樣學生在體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情誼,理解李白內(nèi)心的不舍情感。
二、重視創(chuàng)新,結(jié)合學生實際生活
在對古詩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和指導下,能夠?qū)υ娋溆兴斫獗憧桑恍枰肿志渚涞倪M行深入探究。例如,人教版教材《小池》的學習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路徑,應用全新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古詩詞。這首詩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熱愛。所以,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環(huán)境,讓學生反復讀這首詩,想象自己來到了詩人所描寫的小池邊,有小池塘、有泉眼、有樹蔭、有生機盎然的荷葉還有停落在上面的蜻蜓。之后,請學生們拿起筆,將自己心中的畫面畫出來,以便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緒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結(jié)合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從內(nèi)心深處體會“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詩意。
三、擴展延伸,幫助學生感悟意境
對小學生審美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且提升他們對意境進行感悟的能力,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之一。因此,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對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延伸,通過古詩詞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培養(yǎng)。我國詩歌的題材涉及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但是由于作者生活的年代不同,對同一題材的內(nèi)容,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也就不同。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借助題材比較相近的詩詞,通過對比的形式,指導學生對其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幫助學生提升對詩歌的理解,能夠更深層次的感受詩歌的意境。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會學習到蘇軾寫的《浣溪沙》,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給出晏殊的《浣溪沙》,以便學生進行一些拓展的練習,掌握更多的拓展知識。同時,學生在對比學生的過程中,會感受到不同的詩人,對詩歌的表達手法以及表達形式的差異,學習不同詩人的表達手法。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古詩詞是學生必須要學習知識,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審美的能力,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等。同時,更加深了學生的文學功底,鍛煉了理解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80.
[2]劉莉.關(guān)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43-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