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澤 高 璐
何云
——中共華北抗戰(zhàn)新聞業(yè)的拓荒者
◎王潤澤 高 璐
何云烈士(1905~1942)是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業(yè)的負責人之一,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報《新華日報》華北版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華北總分社社長。他領導的《新華日報》華北版是“全國各大報紙在敵人后方發(fā)行地方版的創(chuàng)舉,是在中國新聞事業(yè)中推進敵后工作中的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是完全適合于華北英勇抗戰(zhàn)軍民需要的,對于堅持華北抗戰(zhàn)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重慶《新華日報》1938年12月19日社論 《本報華北版出版》)朱德曾評價說,“一張華北版 《新華日報》頂一顆炮彈,而且天天和日寇作戰(zhàn)”。(宋好 《敵后新聞事業(yè)的先鋒戰(zhàn)士》,《軍事記者》2015年第7期)
何云原名朱士翹,出身于浙江上虞縣一個沒落的書香家庭。1928年考入復旦大學,1929年后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經(jīng)濟系,后轉入鐵道學校讀書?!熬乓话恕笔伦儼l(fā)生后,何云回國參加抗日救亡,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3年3月,他任上海國民御侮自救會的宣傳部長以及《中國論壇》編輯,協(xié)助宋慶齡、何香凝等人領導的“民族解放大同盟”工作。同年6月何云被捕,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經(jīng)黨組織營救,何云出獄參與漢口《新華日報》籌辦與編輯工作。
1938年 8月,吳敏(楊放之)、何云帶領15個工作人員抵達西安準備籌辦《新華日報》西北版,遭到國民黨阻撓。隨后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由何云去太行山負責籌辦 《新華日報》華北版。1939年1月1日《新華日報》華北版在河北沁縣后溝村創(chuàng)辦,何云任社長兼總編輯。
為解決新聞人才匱乏,何云與中共中央北方局商議后決定把冀魯豫區(qū)黨委出版的《中國人報》合并到《新華日報》華北版;同時,培訓新聞記者和干部,辦起了100多人的新聞記者訓練班?!缎氯A日報》華北版創(chuàng)刊初期,物資極度匱乏,印報用的是一臺四開鉛印機,沒有動力,全靠人力搖把。四個小伙子輪著搖,一個鐘頭只能印500份左右,一期報紙需要用十幾個小時才能印制出來;而且由于鉛字少、沒有鑄字設備,報紙的印刷質量較低。報社人員因陋就簡,砍松枝、采蓖麻、密陀僧(氧化鉛)造油墨、小毛驢推磨磨紙漿,用自制的土紙代替白報紙,用廢紙打紙板,沒有銅模,就手工刻鉛字,需要的大字標題基本上都是木刻的。憑著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何云領導報社工作人員很快建立起采購站,文具制造廠、交通運輸隊和發(fā)行網(wǎng)。
日本侵略軍對華北抗日革命根據(jù)地采取封鎖和掃蕩的政策,戰(zhàn)事頻發(fā)。何云帶領報社開創(chuàng)了 “背起報館打游擊”的戰(zhàn)地辦報模式,他們將報館裝備輕型化,全部印刷器材,連同電臺、紙張、油墨,只需要三四頭騾子就能馱走。他將工人和編輯人員組成連隊,配備武器,一面與日軍周旋,一面出版報紙。1939年日軍大掃蕩時,何云將報社人員化整為零,出版了東線版、西線版、南線版、北線版,戰(zhàn)斗中堅持出報。從1940年冬季晉東反“掃蕩”中繳獲的日軍文件中可以看到,摧毀《新華日報》華北分館成為日軍的目標之一。東京《朝日新聞》、天津《庸報》等敵偽報紙都曾宣傳“毀滅”了華北《新華日報》,將其歸為掃蕩的第二大“成績”。
何云(1905~1942)
《新華日報》華北版組建了通訊聯(lián)絡科,還在報紙上公開招請“抗日救國通訊員”。到1939年年底,發(fā)展通訊員720人,特約記者約20人,分布在太行、太岳、冀西、豫北等地,報道范圍逐漸擴大到華北各地。何云親自約請北方局、八路軍總部等黨政軍機關和群眾團體的領導人為報紙撰寫文章。1941年何云當選為晉冀魯豫臨時參政會參議員,1942年他和另一位參政員一起提交《新民主主主義的新聞政策》,獲得通過。
《新華日報》被北方局宣傳部長李大章稱為“華北人民的聰耳、慧眼與喉舌”。(甄壽英 《華北抗戰(zhàn)新聞事業(yè)的開拓者》,《采寫編》1998年第10期)1940年8月百團大戰(zhàn)中,何云隨八路軍總部和129師奔赴前線組織戰(zhàn)地新聞采訪,在前線編輯、審稿、刻印、發(fā)行,以最快的速度把戰(zhàn)斗消息傳播出去。該報關于華北抗戰(zhàn)的報道引發(fā)國際社會注意,美國《今日中國》雜志、蘇聯(lián)外交人民委員會長期訂閱該報。
1942年5月,日軍集結大批軍力向太行山地區(qū)“鐵壁合圍”和“篦梳式”大掃蕩,企圖摧毀八路軍前方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首腦機關。何云將報紙改為戰(zhàn)時小報出版,輕裝工作。被圍中,何云帶領報館人員三次突圍未果,隊伍被敵人的火力沖散。5月28日,何云不幸中彈犧牲。在這次敵人的掃蕩中,《新華日報》華北版有46位同志慘遭不幸,成為共產(chǎn)黨新聞史上最悲壯的一頁。
9月1日,延安舉行了“第九屆記者節(jié)暨追悼青記總會北方辦事處主任何云及全體新聞界殉國烈士紀念會”。《晉察冀日報》總編輯鄧拓聞訊何云犧牲,寫下挽詩《哭何云同志》:“文章浩蕩衛(wèi)神州,血濺太行志亦酬。黨報事艱來日永,同儕心痛老成休。云上遙祭揮無淚,筆陣橫開血大仇。后死吾曹猶健在,不教胡語亂啾啾?!?/p>
(王潤澤: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高璐:該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