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凡
摘 要 《黨的建設辭典》將群體性事件描述為對社會秩序與社會穩(wěn)定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各種事件。因此,探討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并完善其預防機制迫在眉睫。激發(fā)群體性事件的原因包括:利益訴求表達機制不完善,社會利益分配失衡以及政府公信力不足。建立科學的利益協(xié)調機制和公正的矛盾調處機制,以及努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完善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 群體性事件 成因 預防機制
作者簡介:王徳凡,重慶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博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922.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262
當前,我國正處于關鍵的變革時期,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不可避免地伴隨著變革而來,群體性事件的爆發(fā)正是各種尖銳的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的結果。鑒于群體性事件在我國不斷爆發(fā)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群體性事件的對策性研究成為了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群體性事件的對策性研究應該將預防機制研究與處置機制研究進行明確的區(qū)分,前者建基于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而后者建基于群體性事件的特點,二者的邏輯起點完全不同。因此,完善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的前提應該是對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進行科學的分析。《黨的建設辭典》將群體性事件描述為:“由某些社會矛盾引發(fā),特定群體或不特定多數(shù)人聚合臨時形成偶合群體,以人民內部矛盾的形式,通過沒有合法依據的規(guī)模性聚集、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群體活動、發(fā)生多數(shù)人語言行為或肢體行為上的沖突等群體行為的方式,或表達訴求和主張,或直接爭取和維護自身利益,或發(fā)泄不滿、制造影響,因而對社會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各種事件”。 本文基于此描述,即群體性事件對社會秩序與社會穩(wěn)定正產生著重大的負面影響,探討群體性事件的成因以及應如何建立并完善群體性事件的預防機制。
一、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研究回顧
學界在立足于理論與實證調查相結合的前提下,關于群體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群體性事件的特點、分類、成因以及對策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比較重要的進展。其中,群體性事件的對策研究是重中之重,而預防機制研究又是群體性事件對策研究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國家主要領導人認為,“群體性事件的預防機制應該包括科學決策機制、法律運行機制、社會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事前矛盾化解機制、社會自治機制、社會保證機制以及責任追究機制”。 清華大學課題組主張,“從完善信息獲取機制、利益凝聚機制、訴求表達機制、施加壓力機制、利益協(xié)商機制、調節(jié)與仲裁機制等方面著手,預防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 孫德超從“暢通群眾利益訴求渠道、健全前期處置機制、重塑政府公信力以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四個方面探討了應如何制定群體性事件的預防策略。陳月生則指出,“群體性事件的預防策略應該包括重視與把握利益關系和利益矛盾、全面深入了解輿情信息、制定預防措施、實施監(jiān)督決策”。
學界對于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的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諸多的借鑒。然而這些研究都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其一,缺乏對作用于事前的預防機制與作用于事中、事后的處置機制的明確區(qū)分,這為制定科學完善的群體性事件對策帶來困難;其二,關于如何構建群體性事件的預防機制的觀點比較零散,缺乏系統(tǒng)的整合;其三,提出的觀點大多比較抽象,對于具體操作的問題缺乏詳盡的論述,可操作性成為疑問。本文采取經驗分析與文獻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群體性事件的預防機制研究,首先,對與群體性事件相關的社會現(xiàn)狀進行分析,力圖剖析群體性事件的產生背景與成因;其次,重新審視現(xiàn)有的預防機制并提出新的觀點。
二、激發(fā)群體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群體性事件是各種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的社會現(xiàn)象,激發(fā)群體性事件的原因也是多樣的。然而,通過歸納和剖析群體性事件眾多繁雜的成因,不難發(fā)現(xiàn)都涉及兩個方面:一是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二是在社會運行中起主導作用的政府行為。因此,關于群體性事件的成因,雖然本文只列舉了三個,但實質上幾乎涵蓋了所有群體性事件爆發(fā)的誘因。
(一)利益訴求表達機制不完善
基于歷史文化傳統(tǒng)以及制度設計的缺陷,我國社會不同的利益階層并不能流暢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的作用發(fā)揮極其有限。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某些群體依托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的努力占據著越來越多的經濟資源、政治資源以及文化資源,在事實上形成了社會中的優(yōu)勢階層。優(yōu)勢階層利用其掌握的資源更有效率地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然而,優(yōu)勢階層畢竟不占多數(shù),與其相對的弱勢階層因為自身占有的資源非常有限,即使想利用我國現(xiàn)有體制內合法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等利益表達方式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也顯得十分困難。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的報告,“我國目前最貧窮的階層當屬農業(yè)勞動者階層和城鄉(xiāng)無業(yè)、失業(yè)及半失業(yè)階層,這兩個階層在中國社會階層結構中幾乎占到了50%”, 屬于名副其實的弱勢階層。
由于現(xiàn)階段我國的政治民主化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因此能吸引廣大群眾參與政治民主協(xié)商對話的機制也未能形成。當弱勢階層無法通過體制內的合法途徑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時,便很可能選擇其他沒有合法依據的利益訴求表達方式。沒有合法依據的利益訴求表達方式往往比較激烈,總是以不同利益階層之間的利益爭斗為內在動因,以械斗、圍攻、絕食以及靜坐等成本高、代價大、對社會秩序與社會穩(wěn)定具有極大破壞性的極端行為為外在表現(xiàn)形式,從而引發(fā)群體性事件。
(二)社會利益分配失衡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社會階層結構由工人階級、農民階級以及知識分子階層構成。在這種簡單的階層結構之下,社會利益的分配一般比較均勻,利益關系格局有著明顯的均等化特征。而在改革開放之后,原有的利益格局不斷向體制內、深層次以及多領域的方向推進而被觸動,社會階層結構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分化,優(yōu)勢階層與弱勢階層的對立日益明顯。同時,由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初期,各項制度尚不完善,導致在社會利益分配的過程中充斥著大量不公平性、低效率性、非市場性甚至是非法性的因素,這些不利因素不斷地對社會利益分配起著負面的作用,導致不同社會階層間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為各種尖銳利益矛盾的產生提供了溫床?!拔覈幕嵯禂?shù)早在2003年便達到了0.53,不但高于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普遍標準,而且遠超出了國際公認的0.3-0.4的安全線?!?這種居民間收入的巨大差距還表現(xiàn)為了不同地區(qū)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endprint
目前,我國主要依靠稅收制度以及社會保障制度來調整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分配。但稅收制度并未能通過對優(yōu)勢階層實行高稅收來平抑不同階層間巨大的收入差距,而社會保障制度也未能夠在保障力度以及保障覆蓋面上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占社會階層結構約50%的弱勢群體仍舊很難充分享受到國家經濟發(fā)展帶來的紅利。因此,我國弱勢階層中的大部分人正處于相對剝奪的心理狀態(tài),“美國社會學家斯托夫曾提出相對剝奪理論,是指在與其他地位較高、生活條件較好的群體相比較時,個人或群體所產生的一種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倘若不及時改進社會利益分配失衡的現(xiàn)狀,弱勢群體的相對剝奪感將影響其情感意識,從而動搖社會賴以存在的合法性基礎,造成劇烈的社會沖突,釀成群體性事件。
(三)政府公信力不足
政府的權威來自憲法、法律的授予以及國家暴力機關的威懾,但政府的公信力只能來源于公民發(fā)自內心的信任。一方面,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往往導致在執(zhí)法的過程中缺乏群眾的配合,政府對于社會的管理能力大大降低,而一旦政府在貫徹國家意志的時候受到過于強大的輿論壓力甚至是行政相對者以行動為表現(xiàn)形式的阻力時,為了達成行政目的就不可避免地會與人民群眾發(fā)生矛盾,從而為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制造了條件。另一方面,隨著政府的信任危機不斷加劇,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可能會慢慢轉變成時刻擔憂受到政府欺騙的恐慌狀態(tài)。亞里士多德曾經斷言:“一切欺騙平民大眾的方法都永遠得不到信任?!?一旦人民群眾斷定了政府具有“欺騙性”或者“虛偽性”,為了保障自身利益,群體性事件的頻發(fā)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結果。
三、完善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的具體路徑
完善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建基于群體性事件的成因。無論是建立科學的利益協(xié)調機制還是公平正義的矛盾調處機制,目的都是為了緩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因為利益訴求表達機制不完善以及社會利益分配失衡而形成的利益沖突。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目的則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為了避免政府成為群體性事件的“推手”;二是促進政府在防范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一)建立科學的利益協(xié)調機制
1.完善利益訴求的表達機制
所謂利益訴求的表達,主要是指社會各階層中的個人、群體或者代表向執(zhí)政者(一般為行使公權力的主體)提出利益要求,并且希望要求得到滿足的行為。社會學家科塞曾經指出:“沖突是一種機遇,通過它,社會能在面對新環(huán)境時進行調整。一個靈活的社會通過沖突行為而受益,因為這種沖突行為通過規(guī)范的改進和創(chuàng)造,保證了他們在變化了的條件下延續(xù)下去?!?在現(xiàn)實中的許多情況下,群體性事件的爆發(fā)往往根源于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優(yōu)勢階層與弱勢階層之間的利益沖突。當弱勢階層無法通過現(xiàn)有的合法途徑表達利益訴求的時候,群體性事件爆發(fā)的“沸點”將大大降低。因此,只有完善利益訴求的表達機制,才有可能緩和不同社會階層間的利益沖突,將群眾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行為限制在合法、合理的范圍之中,從而預防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
(1)完善現(xiàn)行信訪制度。我國自古以來就注重民意表達的疏通,晉代統(tǒng)治者為了保證下情上達而專門設置了登聞鼓,而現(xiàn)有的信訪制度與登聞鼓的設置就頗相似。完善信訪制度是建立通暢的利益訴求表達機制的重要舉措,同時,當下的信訪部門實際上還承擔了社會工作的心理疏導功能,為群眾排解情緒提供了相應的通道。因此,信訪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信訪工作原則,對于信訪者所反映的職責范圍內的正當問題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高效合理地回應信訪者的利益訴求;對于非本部門職責范圍的信訪問題,應該及時引導并協(xié)助信訪者將問題轉交相關的職能部門,確保信訪者能夠及時表達利益訴求;對于偏執(zhí)型上訪者的無理要求,盡量進行溝通、疏導,排解群眾的不滿情緒;信訪工作人員對于信訪問題的處理必須做到合法合理,公平正義。
(2)強化社會組織的自治能力。在社會運行的過程中,政府起的是宏觀調控的作用,而對于社會中出現(xiàn)的各種復雜的狀況,難以做到事無巨細地應對以及面面俱到地處理。具有良好自治能力的社會組織能夠彌補政府的不足,幫助群眾與政府始終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內進行互動,同時能避免由若干攜帶過激情緒的個人臨時耦合形成的群體無序地表達利益訴求從而造成群體性事件爆發(fā)。一方面,社會組織本身來源于群眾,因此也最貼近群眾,能夠在公民表達利益訴求、尋求權利救濟時提供更多路徑。另一方面,社會組織能夠充當群眾與政府溝通的橋梁,社會組織本身植根于群眾,能最大限度地聽取群眾的意見,承認群眾的合法權益,幫助群眾有序地表達各種不同的利益訴求,然后通過合法的途徑轉達給政府。
各級相關職能部門應該積極扶持弱勢階層的維權組織,關注弱勢階層利益訴求的表達,促成社會維權的組織化。社會維權的組織化程度越高,市場經濟與公民社會的成熟度也越高。一方面,應該盡力引導弱勢階層利用我國現(xiàn)有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及政治協(xié)商制度,合法合理地表達利益訴求;另一方面,通過扶持弱勢階層的維權組織,幫助其充當表達利益訴求的主要角色。在我國現(xiàn)有體制內,保障一切法律賦予公民的表達利益訴求的權利,從根源上抑制群眾使用缺乏合法依據的表達利益訴求的方式。
(3)提升社會自治組織預防機制參與度。首先,對于充當群體性事件組織者的社會自治組織,必須要查明事實,及時追究有關人員責任,樹立各類社會自治組織參與預防群體性事件的清風正氣。其次,建立預防責任主體與各類社會自治組織之間有序暢通的橋聯(lián)措施,特別是要與群體性事件易發(fā)多發(fā)領域的自治組織保持密切聯(lián)系,確立下情定期上達制度并及時研判預警。最后,還應當將各類社會自治組織明確納入預防機制獎勵措施覆蓋范圍,增強其參與預防的積極性。
2.完善利益分配機制
階層利益的獲得量往往與該階層所掌握的經濟資源、政治資源以及文化資源有關,由于資源的不對等,社會中的優(yōu)勢階層與弱勢階層便無可避免地產生利益矛盾,而這種利益矛盾往往是對抗性的。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相關。” 社會不同階層的一切活動實際上都是圍繞利益而展開的,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分配以及相異的利益訴求經常會產生矛盾甚至激發(fā)沖突。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endprint
(1)以保障弱勢群體利益作為完善利益分配機制的基礎。農業(yè)勞動者階層和城鄉(xiāng)無業(yè)、失業(yè)及半失業(yè)階層在中國社會階層結構中幾乎占到了50%,身處這兩個階層的群眾是名副其實的弱勢群體?,F(xiàn)階段,我國弱勢群體無論是在政治領域還是經濟領域都處于相對不利的位置。一方面,弱勢群體的經濟收入不高,生活水平較低,無論是在就業(yè)、住房、社會保障還是子女入學等方面都沒有充分享受到國家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紅利;另一方面,在我國現(xiàn)有的政治制度之下,弱勢群體參與政治的門檻太高,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對于社會的影響力非常有限。自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一直是我國社會利益分配的方式,然而這種分配方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未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反而推動了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長此以往,必將加劇社會的不穩(wěn)定,為群體性事件的爆發(fā)提供條件。保障弱勢群體的利益并緩解貧富分化,應當從兩方面著手:
首先,提高農業(yè)勞動階層的收入水平,減輕其負擔,保障其合法利益。第一,政府應當通過主導農產品市場的開拓、加強農業(yè)勞動力的職業(yè)技能培訓以及引導農民生產等方式充分釋放農業(yè)經濟的活力。第二,對于能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政府應該在政策上予以充分的扶持與引導。第三,對于極端貧困的地區(qū),政府應當建立有效的救助機制保障當?shù)厝丝诘幕旧?,為其開辟更多的收入途徑。第四,應該重視保護農民工的各種合法權益,逐步解決農民工的平等就業(yè),其子女的平等接受教育等問題。
其次,應該重視城鄉(xiāng)無業(yè)、失業(yè)及半失業(yè)階層的就業(yè)問題。我國的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yè)的比重不斷上升,隨之而來的是產業(yè)的轉移,勞動密集型的產業(yè)正向我國中西部甚至是國外轉移,而東部沿海地區(qū)則逐漸以發(fā)展服務業(yè)為主。政府應該在發(fā)揮市場主導作用的基礎上加強宏觀調控,其一,鼓勵企業(yè)增加勞動崗位,與企業(yè)聯(lián)合開展各種崗位就業(yè)培訓;其二,建立就業(yè)困難救助機制,為就業(yè)困難群體提供如指導就業(yè)、失業(yè)救助等實質性的幫助;其三,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的法律援助制度不但能夠幫助和引導弱勢群體在合法的框架內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還能將各種社會矛盾與利益沖突限制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協(xié)商,從而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與團結。
(2)政府科學主導對社會利益分配的調節(jié)以縮小貧富差距。政府在社會利益分配過程中所起的主導作用必須得到強化,主要體現(xiàn)在分配的調節(jié)與統(tǒng)籌上?,F(xiàn)階段,我國在社會利益的分配上一直堅持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中,效率總是被過分優(yōu)先,公平則沒有得到有效兼顧。政府應該在主導落實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的基礎上同時規(guī)范利益分配秩序。通過宏觀調控的方式,改變現(xiàn)階段過分注重按生產要素分配而弱化按勞分配的現(xiàn)狀,遏制不同階層收入差距過分擴大的現(xiàn)象。政府需要加強對分配結果的監(jiān)管,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堅決取締各種違背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的分配方式,維護合法權益,緩解社會矛盾。一方面,政府應當充分發(fā)揮稅收制度的作用,特別是個人所得稅制度在調節(jié)社會財富分配上的關鍵作用,讓高收入人群在依靠國家政策獲得巨大社會財富的同時承擔更多的社會義務,真正盡到帶動后富的責任。另一方面,實行科學稅收制度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使社會保障體系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政府通過增強社會保障體系的針對性以及覆蓋面,才有可能讓我國廣大弱勢群體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從而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
(二)建立公平正義的矛盾調處機制
1.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社會的公平正義對于社會的穩(wěn)定極其重要,而社會的穩(wěn)定則是預防群體性事件的重要前提。根據政治學家南茜·弗雷澤的正義理論,“正義的要求包括了政治正義和經濟正義”。 因此,社會的公平正義應該體現(xiàn)為政治領域的公平正義以及經濟領域的公平正義。
維護政治領域公平正義的前提是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尊嚴和基本政治權利。政治領域的公平正義離不開社會成員對政治的參與,只有保護社會成員合法參與政治的權利,才能使其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以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方式對立法機關以及政府的決策產生影響,從而增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政策的科學性。
經濟領域的公平正義則必須建立在為社會成員提供平等的經濟機會的基礎上。市場具有盲目性和滯后性的缺陷,社會成員由于所處的經濟地位不同,很難獲得平等的經濟機會。政府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調控作用,一方面為社會成員提供平等的經濟機會,為其打通上升的渠道,得以在較高的層面上獲得發(fā)展;另一方面通過對社會利益分配的調節(jié),加強對弱勢群體的經濟支持,使其在參與經濟活動的過程中,基本經濟利益能夠得到保障。
2.科學拓展矛盾調解范圍
現(xiàn)有的矛盾調處機制必須科學地拓展調解范圍,才能化解層出不窮的社會矛盾,發(fā)揮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以及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從而避免群體性事件的爆發(fā)。具體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拓展調解范圍。橫向上,應該著重構建各利益相關方的協(xié)商對話平臺,擴展調解主體的范圍,廣泛吸納社會群眾,特別是具備相關專業(yè)知識的群眾,如律師、專家等,參與到調解活動中。現(xiàn)階段多數(shù)有重大影響的疑難調解案件總是依賴公權力機關主導進行調解的狀況必須得到改變,各級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職能,與群眾代表、人民團體密切合作,積極參與到人民內部矛盾的調解過程中,依靠人民群眾自身的道德良知,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框架內化解人民內部矛盾??v向上,必須重視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化解社會矛盾。我國現(xiàn)有的矛盾調處機制主要依賴司法調解與行政調解,而社會調解與人民調解應該被納入到調處機制當中,力圖在一個更大的調解格局下,根據矛盾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調解方式,從而達到整合各方力量優(yōu)勢互補、提高調解效率的目的。
3.構建新型利益矛盾關系化解機制
當前,在經濟迅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了很多因法律滯后而來不及規(guī)制的新型利益關系,因此而產生的矛盾關系在法律屬性上應屬于待定,而不應當擅自認定合法或違法,這會導致雙方利益關系根本失衡,從而誘發(fā)群體性事件。構建新型利益矛盾關系化解機制,一是需要盡快供給緩和利益矛盾關系的制度規(guī)范;二是完善相關方利益平衡對話機制,化解不確定利益矛盾關系,需要雙方當事人代表、相關行業(yè)協(xié)會和行業(yè)主管部門共同參與、平等協(xié)商,同時,要執(zhí)行群體性事件預防責任主體先行參與制度,便于掌握各方利益商談進展狀況,評估突發(fā)事件的可能性程度。endprint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
1.推進政府誠信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以及司法誠信的建設,政務誠信建設的重點是政府誠信的建設。政府誠信的建設是社會誠信建設的重要基礎,起著導向性的作用。如果政府缺乏誠信,在施政的過程中則無法得到民眾的配合,因為誠信是政令可以順利施行的保證,政府唯有取信于民才能起到引導公眾預測未來社會行為以及評判社會價值的作用。
2.推進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
近年來,群體性事件、重大責任事故背后的腐敗案件頻發(fā),腐敗已經成為激發(fā)群體性事件的重要誘因。因此,對于反腐倡廉必須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對公權力的行使要做到嚴格的規(guī)范與監(jiān)督。政府應該自覺公開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該公開的政務信息,真正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及重點領域要進行深化改革。一方面,相關職能機關應該加緊建立與完善專門應對腐敗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對廉政的風險進行有效防控,謹防產生其他不必要的利益沖突,對腐敗的防治要做到科學有效。
四、結語
近年來,頻發(fā)的群體性事件對我國的社會秩序與社會穩(wěn)定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本文通過分析群體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完善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的具體進路??傮w而言,群體性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三個:第一,利益訴求表達機制不完善;第二,社會利益分配失衡;第三,政府公信力不足。而針對上述三種原因,完善群體性事件預防機制的具體進路包括以下三條:第一,建立科學的利益協(xié)調機制;第二,建立公正的矛盾調處機制;第三,提升政府公信力。
注釋:
葉篤初.黨的建設辭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868.
編寫組.預防與處置群體性事件黨政干部讀本.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2-8.
清華大學課題組.以利益表達制度化實現(xiàn)長治久安.學習月刊.2010(23).28-29.
孫德超、曹志立.群體性事件的新趨勢、成因及預防策略.東北師大學報(哲學).2015(5).58-62.
陳月生.群體性突發(fā)事件與輿情.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228-250.
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22-23.
王偉光.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學習讀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84-91.
李俊.相對剝奪理論的價值論視角.學海.2005(4).175-178.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高書文譯.政治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35-36.
[美]劉易斯·科塞著. 孫立平,等譯.社會沖突的功能.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114.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魯春霞.南茜·弗雷澤正義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1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