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中
當代知名女作家張潔在散文《我的四季》中這樣寫道:“我決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耕種的土地?!笔前。谶@世界上人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這塊土地不論貧瘠還是肥沃,我們都無從選擇;但荒蕪還是繁茂,卻由我們自己決定。對我來說,這塊“必得由自己耕種的土地”便是深深扎根在我心里的“教育夢”,或謂之“園丁夢”。
2003年8月,懷揣著夢想的我,背起行囊,從遙遠的長江之濱來到了神往已久的南方大都市——廣州,開啟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次逐夢之旅。不經(jīng)意間,我已在廣州度過了十四個春秋。身為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我的夢想談不上偉大,我只想用自己的努力,在教育的畫卷上繪出一些絢麗的色彩,寫下一點燦爛的詩句。因此,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誡自己,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責任。
轉(zhuǎn)眼間我已在教育的崗位上耕耘了30年。30年,我的年齡在變,我的能力在變,我的心態(tài)也在變;唯獨不變的,是我那顆懷抱著的對教育夢想的執(zhí)著和守望的“初心”。
至今還清楚地記得20年前發(fā)生的那件事。那是晚自習剛開始的時候,當我一如既往地清點學生的名單時,發(fā)現(xiàn)坐在教室后邊的那位性格內(nèi)向,平時寡言少語的女生不見了。這位女生平時學習很認真,上課從不遲到,晚自習也從不缺席,今天為何突然不見?我立刻著手調(diào)查該生的去向及缺席晚自習的原因。經(jīng)過查詢,我得知:原來,午休時分,這位女生和另外一位女生因為一件小事在宿舍里發(fā)生了爭吵??赡苁浅鲇趹嵟?,午休結(jié)束后,當大家紛紛走往教學區(qū)準備上課時,她卻悄悄地離開學校了。當時的交通條件極其落后,更談不上什么通訊工具。為了對學生本人負責,也是為了對家長、對學校負責,我迅速騎上了自行車,奔向了數(shù)十里外的學生家。
當我走進學生家,見到這位女生,并勸妥該生答應第二天就回班上課后,我的這顆一直懸掛著的心才放了下來。而當我騎著自行車趕回學校時,已是夜半時分。一年之后,這位女生也如愿地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學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的付出在于行動,學生的回報也在于行動。而我愿在教育的崗位上,永存初心,繼續(xù)前行。
本欄責任編輯 王思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