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銳
中圖分類號:G852.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散打是中華武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開展教學與訓練工作以來,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為繼續(xù)弘揚中華優(yōu)秀體育文化,使中國的武術散打更好地走向世界,文章結合日常教學工作實踐,認為應注重樹立正確教學理念、甄選與整合教學內容、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加強武德教育與完善教學評價方案。
關鍵詞 散打教學 中華武術 青少年 注重
散打是中華傳統(tǒng)武術中的精華部分,也是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民族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青少年學練武術散打可以在強身健體,磨練意志的同時,傳承民族體育文化與振興體育強國之夢。但在實踐教學中,為使學年武術散打的青少年做到領悟中華武術的精髓,做到崇武尙德、內外兼修也不是容易之事,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方法與評價方案等維度應注意幾個方面。
一、樹立正確教學理念
青少年學練武術散打與職業(yè)隊所學的競技散打不同,廣大青少年不是為了提高競技水平為國爭光,而是圍繞掌握武術散打基本知識與技能而開展的,其終極目標是完善人格、健體強身、磨練意志,并在此基礎上以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旨歸。因此,在對青少年進行開展武術散打教學時,先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遵循教育規(guī)律,從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崇武尙德、個性的全面發(fā)展等方面來開展武術散打教學,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注重教學內容、方法等的選擇,指導青少年在掌握散打運動基本技術技能的基礎上,把培養(yǎng)青少年武術興趣,激發(fā)青少年愛國情感、民族精神和秉承民族體育文化的責任和義務放在第一位。
二、甄選與整合教學內容
調研發(fā)現(xiàn),目前有部分青少年不喜歡上武術散打課的原因之一是教練員在我們所傳授的散打內容比較傳統(tǒng)守舊。教練員總是把教科書上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程式化地傳授,從基本的拳法、腿法與摔法開始,然后再指點技戰(zhàn)術的運用,青少年感覺很枯燥乏味,一堂課下來已經筋疲力盡,甚至有些體能不太好的青少年會對武術散打課感到是一種心理上的重負。所以我們應該結合青少年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特征與心理特點,并結合當前國際武術的最新發(fā)展趨勢,對進行內容進行靈活設置,做到甄選一部分、整合一部分內容,二者有機結合,貼近時代、貼近青少年的生活。為此,教練員要參照教學大綱,依據(jù)青少年學生的興趣,遵循青少年接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一些他們喜歡的技術動作,讓青少年進行學練,在他們心理樂于接受的基礎上,然后再逐步增加教學內容的難度,在循序漸進、分層施教中提高青少年的學習效率。
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中華武術也正在走出國門。青少年是我國優(yōu)秀體育文化的傳承者,為使中華武術散打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在散打教學方面,應加快改革的步伐,克服制約傳統(tǒng)競技散打教學中的藩籬。在武術散打中堅持以“愛國思想與民族精神”為核心,突出快樂體育思想,將散打技術的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以期實現(xiàn)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在武術散打的對抗性中也要滲透出一種休閑性與娛樂性;以“強調目的、突出過程、淡化技術”為基本教學思路,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主要是老師示范,然后分解動作,青少年模仿,然后通過多遍的重復性練習來達到鞏固動作技能的目的,青少年處于一種被動“學”的態(tài)勢,很容易導致青少年學的興致下降,逐漸對散打課失去興趣,甚至一上散打課就產生一種心理壓力。所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建議在武術散打課上通過設計一些青少年喜歡的、帶有一定娛樂性的游戲等來輔助教學,以此提高他們學練的積極性。此外,在課前還可以運用多媒體青少年播放一些國內外比賽視頻,以此加深對所學技術動作的印象,進而學練新的技術動作。
四、注重加強對青少年進行武德教育
俗話說的好,習武無德者是危險品。因為武術散打作為一種近身格斗形式的搏擊之技,亦有雙刃劍之稱。眾所周知,有武德之士,利用所學可以強身健體、保家衛(wèi)國、除暴安良;若武德缺失,可能會模仿江湖斗狠、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甚至貽害一方。為此,在習武之前與習武過程中,都要加強對青少年進行武德教育,滲透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武德精神,教育廣大青少年要做到“遵紀守法、修身養(yǎng)性;踏入社會后要奉獻社會,樹立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時刻刻要警醒自己、用習武格言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內外兼修、以德為主,現(xiàn)實對武德精神的傳承。
五、完善教學評價方案
不斷地完善教學評價方案是武術散打課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環(huán),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案可以激勵不同基礎的青少年,在教練員的引導與指教下,穩(wěn)中求進,不斷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我??茖W合理的評價方案從教練員的視角可以幫助教練員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學練情況、掌握青少年對武術散打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考核得分,然后調整教學思路、教學模式與方法,使教練員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青少年的學更具有積極主動性、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實效性。對青少年的評價考核,決不能停留在期末考試中單個、或者組合的基本技術動作上,應該全面地、綜合地進行考核,要兼顧青少年的武德修養(yǎng)、武術基礎、學習態(tài)度、進步幅度、技術動作創(chuàng)新程度等,最好分層進行考核,以激勵為主,在規(guī)定技術動作中,適當給青少年留有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高亮等.學校武術散打教學中保證學生安全性需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學校體育.2006.12.
[2] 鐵斐祎.中小學開展武術散打教學的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2.2.
[3] 陳紅梅.中小學開展武術散打運動的重要意義及可行性探究[J].中州體育(少林與太極).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