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立強
天樞穴,隸屬足陽明胃經(jīng)穴位,是陽明脈氣所發(fā)處。在這里,“樞”是樞紐的意思?!端貑枴ち⒅即笳摗罚骸疤鞓兄希鞖庵髦?;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張景岳注:“樞,樞機也。居陰陽升降之中,是為天樞?!碧斓貧庀嘟恢悬c,古人穴位并不是瞎編的,每個穴位都有獨到的含義。其實,天樞這個名稱已經(jīng)告訴我們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從這個穴位開始分成清與濁,清歸上,濁歸下。說白了,就是精微物質(zhì)變成血液,垃圾從大腸排出體外,是個中轉(zhuǎn)站。
仰臥時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即為天樞穴。事實上,天樞穴不僅是胃經(jīng)上的重要穴位,還是大腸經(jīng)的“募穴”。所謂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臟六腑之氣的胸腹部穴位。因為與臟腑是“近鄰”,所以內(nèi)外的病邪侵犯,天樞都會出現(xiàn)異常反應(yīng),起著臟腑疾病“信號燈”的作用。從位置上看,天樞正好對應(yīng)腸道,因此對此穴的刺激,能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增強胃動力。所以,腹瀉、便秘之類的疾病都可以找天樞穴來解決。
《靈樞·靈蘭秘典》云:“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是胃降濁功能的延續(xù),二腑以降為順,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司可影響及胃。大腸的功能失常就會引起腹瀉,六腑之病取其合,因此取大腸募穴天樞來治能取到非常好的效果。正如《勝玉歌》所說:“腸鳴時大便腹瀉,臍旁兩寸灸天樞。”當然,除了艾灸之外,還可以用按摩天樞的方式來治腹瀉。其方法為:先排便,然后仰臥或取坐位,解開腰帶,露出肚臍部,全身盡量放松,分別用拇指指腹壓在天樞穴上,力度由輕漸重,緩緩下壓(指力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持續(xù)4~6分鐘,將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離開皮膚),再在原處按揉片刻。經(jīng)過治療,患者很快就會感覺舒適,腹痛、腹瀉停止,絕大多數(shù)都能一次見效。
如果說天樞可治腹瀉說得通,那么為什么還能治便秘呢?要知道,便秘和腹瀉不正是相反的嗎?我們知道,經(jīng)絡(luò)養(yǎng)生也講補與瀉。同一個穴位,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
灸天樞治便秘的方法為:艾條懸灸,每次10~20分鐘,每日1次,5~7天為一個療程,間隔2日可進行下一療程。便秘兼有消化不良,大便并不干硬結(jié)塊,只是排便困難或者經(jīng)常三五天才有便意的,多屬于脾氣虛,可加灸脾俞穴。先灸脾俞穴,艾炷直接灸,每次3壯或10分鐘,然后再灸天樞,療程與天樞相同。
如果是便秘兼有腰膝酸軟、尿頻、素體怕冷等癥狀,或是老年患者,多屬腎陽虛,可加灸關(guān)元、腎俞。先灸關(guān)元、腎俞,艾炷直接灸(或隔附子灸),每次10分鐘,最后灸天樞。如果是身體健壯,便秘干硬結(jié)塊為主要癥狀,這多是陰虛熱盛引起的,可加灸照海穴,懸灸。每次10~20分鐘,先灸照海,再灸天樞,療程與天樞相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