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坤 編輯/林鋒
國際金價面臨下行風險
文/申坤 編輯/林鋒
在全球貨幣政策轉向、政治風險日趨降溫的背景下,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從黃金市場抽身,黃金價格在短中期內將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已經在1200到1300美元的寬區(qū)間內走了三個來回(見附圖),其波動的原因值得探討。從基本面來看,黃金供過于求的基本面情況并沒有顯著變化,對金價走勢的影響較弱;相比之下,全球貨幣政策走向和政治風險兩大因素則主導了上半年的黃金價格走勢。
年初,國際金價一路從1150美元的低位反彈,其背后主要的推動因素是市場對于前期“特朗普交易”期間建立頭寸的平補。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后,市場人士認為特朗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稅改計劃以及擴大基建投資等施政綱領將極大利好美國經濟增長,推動通脹率上行,因此美元指數快速攀升,金價受到打壓。然而,今年開年之后,很多投資者意識到可能對于特朗普的期待過高,市場走勢開始反轉,黃金價格快速上漲。3月,美聯儲年內第一次加息,金價回調;然而緊接著,特朗普醫(yī)改法案受阻,同時美國轟炸敘利亞以及朝鮮局勢日趨緊張,政治風險日益升溫,金價迎來年內第二波上漲。此后,美聯儲重申年內加息三次以上的立場,再加上法國大選塵埃落定,政治風險冷卻退潮,黃金價格回調。5月上旬,特朗普突然解雇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深陷“通俄門”政治危機,黃金受到避險情緒推動,年內第三次上漲,在1300美元關口遭遇阻力。隨后受美聯儲6月“鷹派加息”的影響,金價再次下挫。目前,黃金價格又回到了1200美元關口這個關鍵點位附近。
總結起來,特朗普執(zhí)政能力的不穩(wěn)定性,以及其他地緣政治風險因素是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因之一;而黃金價格的數次下跌,都與美聯儲的鷹派態(tài)度或者加息舉措息息相關。筆者認為,在金價基本面短期難以出現明顯改善,且對金價影響力依然較弱的背景下,當前全球貨幣政策動態(tài)和政治風險,將會繼續(xù)主導金價走勢。那么,未來這兩方面的因素將會如何演繹?金價是再次觸底反彈,還是面臨著潰敗的風險?以下,筆者將對此進行分析。
寬松的貨幣政策是過去十年來全球央行的主要政策方向;但當前,寬松的貨幣政策環(huán)境可能已經迎來拐點。
2008年底,美聯儲開啟了第一輪量化寬松,隨后是第二輪量化寬松、第三輪量化寬松;2013年,日本央行推出了新的量化寬松計劃;2015年初,歐洲央行也推出其量化寬松計劃。而2015年底,美聯儲的第一次升息開始,美國在主流經濟體中第一個開啟了收縮貨幣政策的日程。此后,每一次聯儲加息都給黃金價格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黃金價格和美元指數也保持了較強的反向相關性。
不同尋常的是,近期黃金價格和美元指數的反向相關性開始減弱,出現了二者共同下跌的局面。筆者認為,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于其他主流經濟體亦將逐步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提升,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環(huán)境或迎來拐點。
近期,全球多家央行行長表達了收緊貨幣政策的意愿。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6月底表示,歐元區(qū)經濟的再通脹為縮減QE規(guī)模提供了空間。市場據此預計,在9月的議息會議上,歐洲央行可能宣布削減購債規(guī)模。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稱,英國通脹率高企,可能需要開始提高利率,并將在未來幾個月就此討論;加拿大央行行長在7月的議息會議上宣布了2010年以來的首次加息;日本央行雖仍堅持維持寬松政策的表態(tài),但是細心的投資者發(fā)現,今年以來日本央行的實際購債速度要低于其承諾的目標水平。
全球貨幣政策由松轉緊的拐點初現端倪,推動各非美貨幣普遍走強,打壓了美元指數;同時,在貨幣政策全面收緊的環(huán)境下,黃金價格承壓,進而導致了美元指數和黃金價格共同下跌的局面。那么,如果全球貨幣政策由寬松向緊縮的拐點真的到來,黃金價格將會受到多大程度的負面影響?筆者認為,如果技術面上黃金價格跌破1200美元的關鍵點位,加上如此重大的基本面利空因素,黃金價格將面臨巨大的下行風險。
與此同時,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聲音。有觀點認為,各國央行不一定會真正走上貨幣政策收緊的周期,因為經濟復蘇的程度,尚不足以支撐央行完全退出其刺激政策。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雖然失業(yè)率早已達到美聯儲目標水平,但是薪資增長一直未達到預期,GDP和通脹數據也沒有出現明顯的起色。因此,部分市場參與者并不相信美聯儲可以將利率提升到2%以上,甚至認為,如果經濟數據沒有更多的起色,美聯儲加息周期可能會半途而廢。
對此,筆者認為,美聯儲加息的步伐比以往更加堅定,加上其他發(fā)達經濟體央行逐步跟進,短期到中期內,黃金價格無疑將承受巨大的壓力。即使經濟數據后續(xù)出現惡化而阻止了央行們的加息步伐,這個轉彎的過程也需要時間。而在此之前,黃金的表現將不容樂觀。
今年年初,市場普遍認為,今年是全球政治風險極高的一年:前有非傳統形象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有歐洲大選年,再加上全球各區(qū)域的地緣政治沖突接連不斷,“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暗潮涌動,等等。但從年中的情況看,市場對全球政治風險的預期已有所降低。
美國方面,特朗普的執(zhí)政過程確實不太順利:其上半年的主要努力方向“醫(yī)改法案”甚至沒能夠通過眾議院投票;重頭戲“稅改法案”至今還沒有明確的提案,市場預計稅改的出爐不會早于明年;而其自身也一直深陷負面新聞和政治危機的泥潭。最近,“醫(yī)改法案”盡管通過修訂獲得了眾議院的通過,但是再次在參議院受阻。相比于3月“醫(yī)改法案”初次在眾議院投票失敗時的市場反應,此次的醫(yī)改法案再次受阻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這表明,市場已經降低了對于特朗普執(zhí)政能力的預期。而預期的降低,將從市場波動的角度降低美國政策風險的影響。
歐洲方面,法國大選已經塵埃落定,9月德國大選即將上演。此前民調顯示,默克爾受到移民政策的影響支持率有所下降,但是考慮到德國人認真嚴謹的性格以及德國近期良好的經濟增長,德國大選出現戲劇性變化的可能性較小。因此,歐洲發(fā)生政治風險的可能性也有所降低。
不可忽視的是,地緣政治沖突依然此起彼伏:美俄剛剛就敘利亞達成了停火協議,實際落實情況仍然有待觀察;朝鮮在試射導彈的道路上再近一步,宣布試射洲際導彈成功;伊朗和中東各國的緊張局面仍未緩解,這些都值得高度關注。
整體而言,全球政治風險的緊張程度正在逐漸下降,這不利于黃金價格保持堅挺。
6月26日,黃金價格出現閃崩。這一事件是近期市場難以忽視的熱點:當日16∶01分,金價一分鐘內暴跌近20美元,CME期貨市場的成交量達到了驚人的18149手,也就是大概22億美元。當時并沒有重大的突發(fā)新聞事件,其他非美貨幣波動也不大,因此很多人把這次金價閃崩歸結為“胖手指事件”(即錯誤的大額交易指令)。然而蹊蹺的是,和一般的胖手指事件不同,事后金價并沒有立即迅速反彈。對此,筆者認為,這次事件更有可能是有實際的賣盤支撐而并非是一個簡單的操作錯誤。在目前貨幣政策緊縮而政治風險日趨降溫的大環(huán)境下,投資者選擇戰(zhàn)略性退出黃金多頭頭寸或者借勢做空,都是可以理解的選擇。
作為全球最大的黃金場內交易市場之一,COMEX黃金期貨的投機性凈多頭持倉狀況一直是市場參與者們高度關注的風向標。一般來說,該頭寸的方向和總量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市場投資者在黃金市場的頭寸情況??梢钥吹?,自6月上旬以來,COMEX黃金投機性凈多頭持倉銳減,目前已經觸及今年年初的水平。這也一定程度地表明,當前市場情緒對于金價未來走勢的看法已并不樂觀。
整體上,全球貨幣政策和政治風險仍是影響接下來黃金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筆者認為,在全球貨幣政策轉向與政治風險有所趨緩的背景下,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從黃金市場抽身,至少在短期和中期內,黃金價格將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
作者單位:中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