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湖南洞口縣長塘瑤族鄉(xiāng)瑤族“棕包腦”舞蹈考察記

2017-12-11 10:09周曉巖
藝術評鑒 2017年21期

周曉巖

摘要:“棕包腦”是瑤族人民的一種帶有宗教色彩的民間舞蹈,流行于湖南省洞口縣瑤族鄉(xiāng),每年正月十四、十五日進行表演,歷史悠久,迄今為止仍在民間流傳?!白匕X”表演的是古老的神話故事,山神送吉祥、財神送寶之類,寄托著瑤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其不僅是瑤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遺產,且已成為瑤族文化的重要符號。本文是對洞口縣瑤族鄉(xiāng)“棕包腦”舞蹈的初步考察,記錄洞口縣瑤族鄉(xiāng)“棕包腦”舞蹈的生存現狀與傳承情況。

關鍵詞:瑤族鄉(xiāng) “棕包腦” 祭祀舞蹈 田野考察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21-0092-04

一、洞口縣長塘瑤族鄉(xiāng)概述

瑤族是湖南省人口數量較多、分布較廣的一個兄弟民族。1956年10月,洞口縣長塘瑤族自治鄉(xiāng)宣告成立,迄今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長塘鄉(xiāng)位于湖南省洞口縣西部,地處雪峰山腹地,總面積約26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9000人,居住著瑤、漢、苗、侗、回等幾個民族,其中瑤族人口占總人口數的94%,自然資源豐富,景色怡人,堪稱一方風水寶地,旅游攬勝的絕好去處。

邵陽地區(qū)少數民族數量較多,民族音樂資源豐富、地方性色彩濃郁?!白匕X”舞蹈承載了瑤族音樂、舞蹈、宗教、民俗等多項內容,2006年,“棕包腦”舞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對“棕包腦”舞的專題研究并不多見。2017年春節(jié)期間,筆者專程前往洞口縣瑤族鄉(xiāng),進行有關民族音樂的田野調查,正月十五日,觀摩了民間“棕包腦”舞表演,并采訪了幾位民間藝人。下面,筆者將親眼見到的“棕包腦”舞表演情況,以及所了解到的傳承情況,做一簡要報告。

二、洞口縣長塘瑤族鄉(xiāng)老艾坪村“粽包腦”舞蹈個案研究

2017年農歷正月十五(公歷二月十一日),洞口縣長塘瑤族鄉(xiāng)老艾坪村的山民,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棕包腦”舞蹈表演?!白匕X”是當地瑤族傳統的民間祭祀舞蹈,據當地的民間傳說,古代有一個瑤族青年,母親被山里的怪獸虜去。青年為了搭救母親,勤奮練武。有一天,青年戴上棕樹葉制作的面具,上山尋找怪獸,終于將其制服,救出了自己的母親。長塘瑤族鄉(xiāng)老艾坪村一帶的民間舞蹈“棕包腦”,便是根據上述民間傳說演化而來。據《洞口縣地方志》記載,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兩日在瑤族鄉(xiāng)都會舉行大規(guī)模的“棕包腦”舞蹈表演。

(一)緣起——好奇使然

2016年7月,筆者供職邵陽學院之后,為了了解當地民間音樂的相關情況,曾幾次對洞口縣進行田野考察。2016年8月12日,第一次來到洞口縣檔案局,向工作人員了解一些當地的民俗及民間音樂情況。筆者了解到,當地瑤族鄉(xiāng)每年都要表演一種祭祀舞蹈——“棕包腦”,而且該舞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信息引起了筆者的極大興趣。2007-2010年,筆者曾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祭祀舞蹈“查瑪舞”,做了連續(xù)三年的田野考察,因此,聽到當地也有祭祀舞蹈表演,甚是歡喜,決定進行實地采訪,一探究竟。

從長塘鄉(xiāng)采訪回來,筆者立即查閱相關資料,尋找“棕包腦”舞蹈的文本記載。洞口瑤鄉(xiāng)的民間舞“棕包腦”已經入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南卷)。“湖南卷”中對“棕包腦”祭祀舞蹈從“概述”“造型、服飾、道具”“動作說明”“場記說明”四個部分都有詳細描述。

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祭祀舞蹈“棕包腦”,曾經在國內外舞臺上進行表演,為瑤族鄉(xiāng)贏得了榮譽。那么,“棕包腦”舞今日的發(fā)展狀況如何?傳承與保護狀況又怎樣呢?為了更好地進行考察,筆者決定不回家過年。確實,每年一次的大規(guī)模祭祀活動中,瑤族山民才表演“棕包腦”舞蹈,機會怎能錯過,必須安心坐等洞口瑤族鄉(xiāng)!2017年正月十四、十五兩日,筆者帶著疑問與好奇之心,終于看到了這個神秘的“棕包腦”祭祀表演。

(二)換裝——身份轉換

2017年春節(jié)剛過,筆者就已經對“棕包腦”舞蹈考察事宜聯系妥當。據了解,今年的表演是在正月十五那一天。筆者于正月十四日準時到達洞口縣,在當地非遺中心朋友的幫助下,聯系到了長塘鄉(xiāng)老艾坪村的村長,與村長約好第二天考察的具體時間、地點后,筆者提前趕到到老艾坪村,了解第二天表演的具體事宜。

2017年正月十五的早上7.05分(比約好的時間早了近一個小時),筆者已經到了村長家房屋外,開始調試采訪的設備。

7時27分。

筆者在屋外靜靜地等待,村長愛人看到了,便熱情的將筆者請進家里,與家人共進早餐。早餐是酒釀、自制米餅、臘肉、臘腸等。此時,村長去祭拜“棕包腦”已故的前四代師傅。祭祀儀式,只有村長一人。

7時46分。

村長回來了,與我們一起用過早餐,開始做“粽包腦”表演的各項準備。據村長介紹,參加“粽包腦”表演的人員,8時整在村長家屋外集合。

第一個來到村長家的“棕包腦”舞者是參加今年表演的成員之一,他身著瑤族傳統布褂、褲腳邊上刺繡花紋的直筒褲子;頭戴棕樹葉片縫制的“棕包腦”面具、手持一米出頭、直徑4-5厘米齊眉長的木棍,先做行了送財神的“棕包腦”表演。表演完畢,拿上村長贈送的米餅等食物,在院子里等待其他“棕包腦”舞者的到來。老艾坪村“粽包腦”表演隊的成員只有8-9位,人員數量很少的原因,一是選擇“粽包腦”傳承人的條件很高,候選人必須要尊老愛幼、人品端正、家庭和睦、還要有奉獻精神,二是現如今的年輕人很多都出去打工賺錢,很少呆在家里,所以愿意學習“棕包腦”的人也越來越少。

8時05分。

“棕包腦”舞隊八位成員全部到齊。村長本人是“棕包腦”祭祀舞蹈的領隊,也是“棕包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五代傳承人。成員們都已經到齊,村長開始布置任務,說明今天的表演路線等相關事宜。簡短碰頭結束,大家各自散去,開始換服裝。據村長介紹,他們換服裝是要到山上,或者屋子后面等比較隱蔽的地方,絕不可以讓別人看見,而且換好服裝后,尤其戴上棕片縫制的面具后,村民們便是“財神”的化身,絕不能與人有語言的交流了。棕樹葉面具即是人、神身份轉換的重要標志,他們的觀念里,戴上面具即為“神”,摘下面具便是人——普通的瑤族群眾。

表演的過程中,他們彼此之間也不交流。音色是每個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別人可以通過音色辨認出舞者的身份。所以,“棕包腦”表演者戴上面具后,一律嚴格禁聲,表達對神明的敬畏,表明人格已經出離,不是人們熟悉的某個人,正是通過禁聲的重要條件,達到區(qū)分人神界限的目的,保持著“棕包腦”舞蹈神秘、神圣的古老傳統?!白匕X”舞者的棕樹葉片面具、傳統的瑤族服飾、以及腰間所系的常青藤枝條等,都是“棕包腦”神格身份的象征符號,人神身份轉換與區(qū)別的重要標志。

(三)表演——替“神”司職

“棕包腦”表演的成員們,迅速地換完服裝后,到村長家院子集合,等待出發(fā)。今年的表演路線是走老艾坪村和長龍村。八位表演者擠在一輛農用三輪車的拖車上,朝著長龍村方向開去。筆者和婦女主任,還有一位女研究生,乘坐另一輛三輪車緊跟其后。大約走了十幾分鐘的山路,便到了長龍村頭。三輪車停下來,“棕包腦”表演者們開始整理道具和服裝,做好進村表演的準備。

跟隨“棕包腦”進村子時,正好迎面走來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筆者與大爺打招呼問候,大爺很熱情的駐足、抬手友好的回應問候。

“大爺,您知道從那邊走過來的那些人是干啥的嗎?”筆者指著遠處走來的“棕包腦”隊伍問老人家。

“那是‘棕包腦呀!來送財神的!每年過年他們都來。”老人家靦腆的笑著回答說。

長龍村的標志性建筑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瑤寨——楠山,里面住著十幾戶人家,寨子里面的房子基本上都保留著原貌。

8時47分,“棕包腦”舞者們已經準備好,在楠山寨子外開始表演。此時,寨子里的人們也都聞聲出來觀看“棕包腦”表演。

1.敬財神:村寨廣場上的表演

楠山村寨的中部、楠山寨子的外面廣場上,“棕包腦”舞者們開始敬財神的表演。他們七個人圍成一個圓,中間有一個人進行單人表演。中間的那位表演者,手持齊眉棍、雙腿岔開比肩寬、呈外八字蹲馬步、時而深蹲、時而一條腿斜蹲、一條腿伸向斜前方,雙手舉過頭頂揮舞齊眉棍、指向左斜方、右斜方。圍成圓圈的舞者們,則左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左側,右手持齊眉棍,在身體的右前方敲擊地面,始終是 “× × ×”的節(jié)奏。

接著是雙人表演。四個人分成兩組,做雙人表演。兩個人用齊眉棍對打,主要動作就是進攻與防守,腿上動作以馬步為主,雙手緊握齊眉棍,時而進攻、時而退守,持棍向前、左低右高、左高右低,周而復始。

表演結束,舞者拍成一隊朝著楠山寨子走去,準備挨家挨戶地送財神了。

2.送財神:寨子內的表演

9時01分。

“棕包腦”舞者們走進山腳下的古老的寨子,向寨子中的人家送“財神”。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寨,整體呈正方形,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房子,房屋為木質結構,門樓的雕刻都保持著原樣,殘缺的圖文詮釋著古寨的滄桑。我們跟著“棕包腦”舞者們走進古寨,最先來到大院子靠南邊的人家門口。從南邊的房屋內走出來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奶奶,手里端著茶盤,上面放著糍粑、水果,笑著出來迎接“財神”,嘴里念叨著:“棕包腦”來了,財神爺來了!

瑤家將“棕包腦”視為吉祥的象征。每當“棕包腦”舞隊到了家門時,男女老少都出來熱情接待,口稱財神爺來了!而“棕包腦“并不答話,左手提棍,伸出右手的拇指與食指做一圓形,做幾個手勢,示意要粑粑。這時老奶奶便說:“要粑粑可以,請你耍套棍好嗎?”“棕包腦”舞者點頭答應,于是踏進堂屋,耍起棍來表演了一套單人動作。這位“棕包腦”耍棍子結束后,分別朝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雙手伸直,舉棍于胸前,面對隱形的財神,作九十度的深鞠躬,為這家的主人迎來了四面八方的財神。四面拜完,迎神結束,出門回到“棕包腦”的隊伍中。此時,主人加倍的贈送粑粑,以表酬謝。很快在古寨表演完畢,古寨送財神儀式結束。

“棕包腦”簡單、神圣的動作,主人的喜悅之情,真實地表現了人敬神,神佑人的關系。神與人的真誠交流,全靠肢體動作與眼神來完成,沒有語言和其他聲音,這也算是“棕包腦”祭祀舞蹈的特色之一。

9時25分。

“棕包腦”舞者們離開古寨,朝著半山腰的幾戶人家走去。

筆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家里有老人家的家庭,對“棕包腦”了解很多,并且愿意迎接“棕包腦”。但那些與老人分開生活、或者已經沒有老人的家庭,則對“棕包腦”的了解很少,有的根本就不了解。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呆在寨子里,很多人都跑到廣州、深圳等城市去打工謀生,他們只有過年時才回到寨子,過完年早早的又回到打工的城市去賺錢。難怪,寨子里有很多家的門上落著鎖。正如村長所說,現在“棕包腦”傳承很艱難,年輕人都不愿意學,認為學習“棕包腦”沒有什么用,出去打工賺錢更實際。其實,全省很多民間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都面臨著同樣的困難,也是“棕包腦”舞蹈傳承面臨的尷尬局面。

3.財神退:表演隊伍撤離

9時47分。

“棕包腦”舞者們繼續(xù)到半山腰的人家送財神。連續(xù)四、五戶人家都大門緊鎖,院子里一片靜悄悄,外面也沒有見到溜達覓食的雞鴨,顯然,寨子里的村民要么過完年都出去打工了,要么就是搬到城里居住了,很少回來居住村里的房子?!白匕X”舞者們在長龍村轉完了一圈,預示著“送財神”的活動已經完成,“棕包腦”的表演也就結束了。

10時06分。

“棕包腦”舞者隊伍下山,回到老艾坪村,準備為自己村子的人家送財神、送吉祥。這種由遠而近,由外到內的路線圖,筆者認為是非常合理的。

三、“棕包腦”——祭祀舞蹈的“活化石”

筆者認為,瑤族“棕包腦”舞蹈,帶有原始舞蹈的鮮明特點。首先,從其佩戴棕樹葉子制作的假面具來看,無疑是古代“儺”的遺存,屬于薩滿教巫舞系統,總體上看,似乎與湖南湘西土家族的祭祀舞蹈“茅古斯”有些相近。其次,從其題材內容上來看,“棕包腦”舞蹈曲折地反映著氏族部落時代的“搶婚”習俗。北方游牧民族的英雄史詩里,被搶的往往是部落可汗的妻子,“棕包腦”中被搶的則是青年的母親,但其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氏族部落“搶婚制”的具體體現。

中國古代的歌舞表演中,早就有類似內容。例如,唐代的歌舞戲“缽頭”,又作“撥頭”,就是表現“殺虎報仇”的故事。據《樂府雜錄》:“昔有人父為虎所傷,遂上山尋其父尸。山有八疊。戲者被發(fā)素衣,面作啼,蓋遭喪之狀也。”①胡人后來找到那只猛虎,便與虎格斗,終于把虎殺死,替父親報了仇。由此可知,瑤族“棕包腦”舞蹈,遠在唐代即已有其蹤跡可尋,堪稱源遠流長,對于研究湖南少數民族的古代舞蹈史,具有不可取代的資料價值。

四、“棕包腦”舞蹈的藝術價值分析

古代原始藝術——包括原始舞蹈在內,帶有古樸幼拙,簡潔狂放之美,因此,我們不可以用今天的流行藝術審美標準來衡量?!白匕X”這樣的原始舞蹈,雖然不能為廣大觀眾所接受,但其“活化石”般的文化內涵,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

(一)倫理道德價值

“棕包腦”的主旨是宣揚“孝道”,屬于帶有祭祀性質的民俗舞蹈。據民間傳說,古時有一位瑤族青年,認真習武、頭戴面具、上山從怪獸那里救出母親,這一感人的故事流傳至今,廣為人知?!鞍偕菩橄取?,“棕包腦”宣揚瑤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使之在瑤族村寨中代代相傳。特別是對“棕包腦”傳承人高尚品德的要求,更體現了瑤族村民的德操,對教化瑤族民眾繼承傳統、發(fā)揚美德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瑤族民眾良好民族風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體現,符合現今所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藝術功能價值

“棕包腦”舞蹈作為一種集儀式、舞蹈、民俗于一體的綜合性表演形式。齊眉棍敲擊的節(jié)奏貫穿始終,引導舞蹈表演,控制舞蹈速度和動作的變化。通過約定俗成的舞蹈動作表達拜神、送神的過程?!白匕X”舞蹈表演過程,只有齊眉棍敲擊出來的聲音,構成固定的節(jié)奏型,表現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變化。通過單人、雙人表演不同的舞蹈動作,表達請神、敬神、送神的儀式過程。節(jié)奏與舞蹈動作的緊密結合,營造出儀式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氣氛,同時也詮釋了“棕包腦”舞蹈要表達的送財神的含義。

(三)審美價值

“棕包腦”祭祀儀式及其舞蹈,集中展現出瑤族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成果。首先,從精神文明方面來看,民間故事演變而來的“棕包腦”舞蹈,傳遞著“孝道”之美,走村串戶送財神的“棕包腦”舞者們,傳遞著博愛之美。“棕包腦”舞者所到之處,受到村民熱烈歡迎,體現著瑤鄉(xiāng)“和諧”之美。其次,從物質文明方面來看,“棕包腦”舞者穿著的是瑤族傳統服裝,制作工藝精湛,民族特色濃郁,堪稱是瑤族服飾文化的典型代表。這些服侍飾都是瑤族婦女手工縫制的,從裁剪、縫制到精心刺繡,處處體現著瑤族婦女心靈手巧、勤勞賢惠之美。至于主人迎接財神時所贈送的糍粑等食品,則體現著當地人的飲食文化之美??梢哉f?!白匕X”舞蹈從內容到形式,構成瑤鄉(xiāng)山區(qū)一幅美的圖畫。

五、“粽包腦”的現代傳承的思考

筆者對“棕包腦”舞蹈進行兩天的跟蹤考察后,產生了如下幾點想法。湖南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棕包腦”舞蹈,將其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經濟上、政策上予以大力扶持,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令人鼓舞。然而,筆者覺得當前“棕包腦”舞蹈所面臨的問題,其實是如何進行搶救,使之避免走上失傳道路的問題?,庎l(xiāng)政府、甚至到村政府,應該嘗試尋找多樣化的發(fā)展道路,解決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尋求適應當代生活的發(fā)展道路,才是長期保存“棕包腦”舞蹈的關鍵所在。

根據筆者調查的實際情況,長塘瑤族鄉(xiāng)作為“棕包腦”的發(fā)源地與重要傳承基地,尋求更多的發(fā)展出路才能保障這個千年樂舞世代相傳,永不消亡。但是,如何傳承?如何讓更多的瑤族民眾自覺的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來呢?就此問題,筆者有如下思考:

首先,村、鄉(xiāng)、縣等各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鼓勵全民參與。例如,做出專項預算,讓所有參與傳承的村民在經濟上得到一些補助,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

其次,每年舉辦固定的培訓活動,放在農閑、過年前后的時間。沒有生產壓力的時間段里,鼓勵大家學習傳統文化,既可以豐富瑤族村民的農閑生活,又可以促進民族遺產的傳承。平日學習形成習慣,遇到節(jié)慶等重大活動,很容易組成表演團隊。

再次,傳承要工作要從娃娃抓起。大凡保護非遺工作做得好的地區(qū),民俗、民歌、民族語言都是從孩子抓起的。例如,村里有自己的幼兒園,幼兒園里的孩子不僅要學習其他公立幼兒園所有課程,更重要、更有特色的是可以學到生活中常見的生產工具的功能、民族食品的制作、民俗禮儀、民歌與民族舞蹈等,幾乎涵蓋本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那么,在瑤鄉(xiāng)是不是也可以借鑒這種比較成熟、又很受歡迎的模式呢?是不是可以在幼兒園、小學、中學課堂加入民俗文化課程,培養(yǎng)孩子們民族意識,培養(yǎng)他們尋找自己的文化認同感呢?筆者覺得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最后,還要尋求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點,讓更多的其他民族民眾也能夠看得懂、也能夠知曉這種傳統文化。那就要考慮怎樣講傳統舞蹈改編成現代舞臺劇目,可以以舞劇的形式講述、宣傳民族傳統文化。

注釋:

①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1年版,第152頁。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南卷)[M].北京:中國舞蹈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