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隊,也叫落伍。
如果稍事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基本事實:今天文學雜志界的“排頭兵”,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成名的那幾家老品牌,也就是說,從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經(jīng)歷了八十年代的文學繁榮之后,二十多年的時間,再沒有產(chǎn)生一家有廣泛說服力的新品牌雜志。而且文學雜志的現(xiàn)狀困難重重,缺乏生機,即就是享有聲望的那幾家老品牌,如今也離不開政府的“輸血”資助。說“文學邊緣化”也好,說“低谷期”也好,這個事實的核心是,在社會大轉型的重要變革時期,文學雜志整體上掉隊了,掉隊也叫落伍。
形成這樣的局面有外部因素,但文學雜志自身應反思內(nèi)因。我覺著,至少有兩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一,編輯傳統(tǒng)斷裂著。
經(jīng)歷過八十年代文學雜志繁榮的業(yè)內(nèi)人都會知道,那個時候,有一批文革之后“重操舊業(yè)”的老編輯,那些人學問底子厚實,案頭功夫扎實,更重要的是敬業(yè),有文化操守。不僅使當年的年輕編輯受益良多,今天年過五十歲的作家,尤其是著名作家,恐怕不會忘記那群編輯人的職業(yè)風范和人格光澤。2007年,《美文》雜志請王培元先生開專欄,憶寫了十二位老編輯家,具體有韋君宜、聶紺弩、秦兆陽、牛漢、馮雪峰、嚴文井、舒蕪、綠原、孟超、樓適宜、巴人、林辰,之后結集為《在朝內(nèi)166號,與前輩靈魂相遇》出版。這十二位大編輯,是那個時期里那個群體中的一部分,也可視為代表者。
大裁縫店是有大裁縫支撐局面的,一流雜志的基礎要有一流編輯。編輯是特殊的“技術工種”,因為生產(chǎn)精神產(chǎn)品,僅手藝活兒過硬還不夠,還須有文化做底子。大作家和大作品對一個時代是重要的,但應該認識到,優(yōu)秀的編輯,以及一個專業(yè)化的編輯群體對一個時代更重要,因為事關文學生態(tài)。但今天的編輯工作不僅不被重視,乃至被忽視,甚至缺乏年輕編輯成長的土壤和機制。
二,對社會深層次的變化趨勢認識不夠,呈現(xiàn)更不夠。
八十年代重要的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是先發(fā)表在文學雜志上,再由出版社出版。那個時期的文學雜志,基本呈現(xiàn)著那個時代的社會趨勢和精神風貌。九十年代之后,社會變革的節(jié)奏不僅多元,也在更深層次變化,作家們對社會的認知吃力了,更不要提反省和反思那個層面。文學雜志則顯得更加吃力,九十年代至今,中國社會前行的繁榮與復雜,明亮與艱難,而且發(fā)生了那么多大事件,但這一切在文學雜志中呈現(xiàn)式微。僅以散文寫作為例,這一時期,產(chǎn)生了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但從整體上看,寫山水花草,休閑飲食,故鄉(xiāng)親屬一類的文章占著多數(shù),這些內(nèi)容貼近人情物理,讀著親切,但如果成為一個文體的主要,就應該被警惕了?!豆盼挠^止》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散文選本,全書221篇文章,收錄《史記》《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等“歷史散文”90多篇,收錄的文章大家也是以醒世醒心的內(nèi)容為主,如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蘇等,均是多篇文章入選。這部選集中寫山水游記一類的文章僅十幾篇,不足全書的十分之一。文章千古事,脫離了對社會思潮的直視和審視的文學,是偏離文學主航道的。
《式微》是《詩經(jīng)·邶風》里的一首詩,“式微,式微,胡不歸”,天都這么晚了,怎么還不回家。“胡為乎泥中”,是陷泥潭里了吧。進入新時代,文學雜志應該有所作為,而有所作為,應從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開始。(此文為文學期刊聯(lián)盟第三次理事會上的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