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尹暄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肌肉功能及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
焦尹暄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康復護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肌肉功能;神經功能
缺血性腦卒中是指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突然發(fā)生中斷或減少,停止供氧、供血、供糖等,導致局部腦組織發(fā)生崩解破壞[1]。該病起病急、病情發(fā)展快,導致患者出現(xiàn)神經、認知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常規(guī)藥物治療只能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對患者生活質量改善不明顯。因此,實施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極為必要[2]。筆者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旨在觀察護理對患者肌肉、神經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7例。對照組男24例,女13例;平均年齡(68.79±7.11)歲;平均病程(21.17±4.81)d。觀察組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齡(68.91±7.11)歲;平均病程(21.01±4.97)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給予標準常規(guī)藥物治療。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護理,包括告知治療注意事項、運動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運動指導等。
觀察組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護理方法如下。
1.心理康復護理。同患者進行溝通,掌握其心理狀態(tài);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幫助其舒緩負面心理情緒。
2.認知康復護理。對患者進行腦卒中相關知識、治療方法的健康教育;糾正錯誤的疾病觀念,使患者意識到康復護理的重要性。
3.功能康復。①運動功能: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為其制訂運動計劃,從手指運動開始,過渡到手臂、踝關節(jié);最后指導其行軀體運動,運動量不可過大,應循序漸進。②肌肉功能: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肌肉康復鍛煉,剛開始可對其進行幫助鍛煉,后逐漸讓患者自行完成,包括拿東西、翻書、踢腿等動作訓練。③認知功能:對患者進行數(shù)字、語言等功能訓練,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采用圖表形式鍛煉患者基礎事物的判斷力。
4.家庭社會支持。護理人員同家屬溝通,并指導建立良好的社會、家庭支持系統(tǒng),使患者感受到家屬的關心支持,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調動其主動性,改善其負性心理狀態(tài),促進康復。
觀察指標:采用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CSS)對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進行評估比較,包括意識水平、言語、肢體等8項評分標準,總分為45分,分值越高神經功能越差[3]。采用Ashworth痙攣評定量表對患者肌張力進行評定,量表評級計1~6分,分值越高肌肉功能越差。
1.神經功能比較。護理后,觀察組神經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CSS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2.肌肉功能比較。護理后,觀察組肌肉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肌肉功能情況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腦卒中患者腦動脈血流中斷后,若中斷時間持續(xù)超過5 min,神經細胞則開始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害,導致腦梗死。腦損傷中心區(qū)周圍的神經元細胞出現(xiàn)半暗帶,若對患者及時行早期康復治療,可促進部分損傷細胞的復活。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局灶性神經出現(xiàn)缺損,常導致患者感覺和運動出現(xiàn)障礙,造成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4]。常規(guī)護理模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癥狀,控制其病情穩(wěn)定,預防進一步發(fā)展,并不注重對患者康復訓練的加強,導致患者預后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較差[5]。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給予早期康復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神經功能及肌肉功能均優(yōu)于對照組。該結果與鄧莉[6]研究結果相似。由此提示,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可促進其神經功能康復,改善患者肌肉功能。其原因在于,早期康復護理不僅注重對患者日常的常規(guī)護理,更注重對患者行早期康復訓練。最后給予患者家庭及社會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及護理配合度[7-8]。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使患者肌肉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神經功能康復情況好,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1]陳曉莉.老年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9):2308-2310.
[2]羅宏丹,劉水紅.二級預防護理干預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19(2):299-302.
[3]邵愛艷,陳梅.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體溫管理及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20):2900-2902.
[4]王珊珊,浮榮莉,王培席.急性期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619-4621.
[5]張黎,姜曼,馮雪艷.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6):671-673.
[6]鄧莉.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效果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13,34(3):470-472.
[7]陳愛紅,曹利民,裴靜波.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依從性、神經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22):111-114.
[8]謝歌,于小萌,田惠杰.延續(xù)性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6,30(17):2079-2082.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