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淑霞(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東院藥師) 編輯/暖陽
阿膠進補,你吃對了嗎?
文/田淑霞(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東院藥師) 編輯/暖陽
秋冬時節(jié)是給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jié),特別是在江浙一帶有冬令進補阿膠的習慣。阿膠味甘、性平,功能為補血止血、滋陰潤肺,是秋冬滋補佳品。
烊化法:將阿膠砸成黃豆大小的小塊,放入杯中,浸泡一夜,加冰糖少許,用適量沸水或藥汁沖開,攪拌、放冷后即可服用。
用蛤粉或者蒲黃炒成珠者稱阿膠珠。
制作方法:將阿膠微烘至軟,切成大小均勻的小丁塊,取蛤粉適量置鍋內(nèi),先用武火加熱成顯靈活狀態(tài)時,撒布阿膠丁,不斷翻動至鼓起成珠。待全部膠珠無氣體放出,且珠色漸成黃棕色或灰棕色時即可出鍋。炒好的阿膠珠完全涼后置陰涼干燥處或石灰缸中加蓋備用,可保持兩年左右的時間。
阿膠用蛤粉炒成珠后,降低了滋膩之性,便于粉碎,也可入湯劑煎煮。同時矯正了其不良氣味,降低了對胃的不良反應(yīng),增強了養(yǎng)陰潤肺作用。蒲黃炒的作用基本同蛤粉炒,但偏于止血安絡(luò)的作用。家庭可以用面粉來炒制阿膠。加工成的阿膠珠可以直接服用,香酥可口。
阿膠糕是用阿膠、黑芝麻、核桃仁、桂圓、冰糖、黃酒等制成的食品。具有補血養(yǎng)氣、美容養(yǎng)顏、潤腸通便、提高免疫力的綜合保健功效,是老少、孕婦皆宜的具有復(fù)合保健價值的補品。對男子身體虛弱、貧血性心悸、頭暈、氣急療效較好,也能改善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等癥狀。
制作方法:在干凈的搪瓷鍋內(nèi),倒入阿膠粉,加入黃酒,文火煎煮,去除腥味,待阿膠全部烊化并起泡沫時,加入紅棗、桂圓肉、核桃肉、冰糖以及黑芝麻,不停地攪動拌勻,防止粘著鍋底。
大約半小時后,觀察到紅棗顏色變成紫黑,而且鍋里的東西黏稠如膠,此時,阿膠糕已經(jīng)熬成。
選擇干凈、沒有水分的器皿或者保鮮膜,把熬成的阿膠糕倒入其中,用力擠壓。待冷卻凝固后,切成各種形狀的糕,阿膠糕便制成了。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jù)自已的喜好,在做飯、炒菜、喝水時,加入阿膠食用。
①阿膠粥
取糯米100g煮熟,然后加入15g打碎的阿膠,稍煮,攪拌使其烊化即成。
功用:養(yǎng)血止血,滋陰潤肺安胎。
②阿膠雞蛋湯
將適量阿膠燉化加蜂蜜一匙,沖雞蛋一只,每日早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主治:咳喘不止、久咳不愈及哮喘等癥。
③阿膠蔥白蜜
用新水煎蔥白三片,去蔥,入阿膠二錢、加蜂蜜二匙溶開,食前溫服。
功效:養(yǎng)陰生津,潤腸通便。
主治:大便秘澀。
④阿膠甜肉
瘦肉250g洗凈切塊,先燉肉,成熟時放入阿膠20g、白糖50g、花椒5粒燉至熟,火靠濃汁。
功用:治貧血。
⑤阿膠酒
將阿膠80g切成小塊(或砸碎),置小壇內(nèi),先倒入適量黃酒,將壇放在文火上煮沸,然后邊煮邊向壇內(nèi)續(xù)添黃酒,直至酒添盡,阿膠化完,藥酒約有500ml時可取下放冷,收入瓶中。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20~30ml。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肺。
主治:血虛萎黃,虛勞羸瘦,面色無華,眩暈心悸,陰虛咳嗽等。
⑥阿膠煮紅棗
取大棗10枚置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熟,加入搗碎的阿膠6g,溶化,用紅糖適量調(diào)味,飲湯食棗。
功效:養(yǎng)血健脾。
主治:心脾兩虛,心悸失眠等。
阿膠雖好,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服用的,尤其老年朋友要遠離阿膠。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不宜阿膠滋補的幾類人群。
1.月經(jīng)來潮時和處于月經(jīng)期的女性,不要吃阿膠,否則會造成經(jīng)量過多,需待月經(jīng)干凈后方可服用;流產(chǎn)或產(chǎn)后出血的人群。將阿膠作為產(chǎn)后調(diào)理的補品,要等惡露干凈后才能服用。
2.患有外感表證的人群,不宜服食阿膠。
3.陰虛陽亢體質(zhì)的人群,需要酌情減量,防止出現(xiàn)上火。
4.高血壓伴動脈硬化及高脂血癥者應(yīng)慎服阿膠。因為阿膠能使血流速度減慢,使血脂微粒沉積在血管壁上而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
5.脾胃功能不足者慎用。脾胃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再好的藥物人體也無法消受,簡單講就是腸胃不好的人,吃了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