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詞《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賞析
文/冉顯禮 鄂君威,銅仁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
納蘭性德被稱為“清初第一詞人”,他的詞真純、自然、深婉、凄美。《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是其于康熙年間所創(chuàng),全詞通過寫景來營造氛圍,抒發(fā)了作者的惆悵之情。全詞景清情切,令人動容。
納蘭性德;《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賞析
宋之后,最為著名的詞人得算清代的納蘭性德了,他與當(dāng)時的陳維崧以及朱彝尊并稱“清詞三大家”。納蘭性德,字容若,清代大學(xué)士納蘭明珠的兒子,納蘭是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他母親是努爾哈赤的親孫女,他曾爺爺?shù)挠H妹妹是皇太極的母親、康熙的曾祖母。作為“清初第一詞人”的納蘭,雖然生于豪門,但是一生卻兒女情長悲悲切切,天生就是一個情種,一生深愛過的女人包括其表妹、妻子盧氏、盧氏死后繼娶的官氏、側(cè)氏顏氏外,還曾鐘情于江南才女沈宛,納蘭為他深受的這些女人們寫下了很多千古名篇。然而,天妒英才,31歲的時候因病去世。
納蘭的詞以“哀感頑艷”“長愁傷感”而出名,其創(chuàng)作獨具“純情銳感,不假工力,直指本心”,王國維贊揚他的詞“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顧貞觀評價納蘭的詞說:“容若詞一種凄婉外,令人不忍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或許,這正是現(xiàn)在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紛紛迷醉于納蘭詞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吧。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是納蘭的一篇經(jīng)典之作,看作是其代表作也不為過。該詞寫于康熙年間,全詞借景抒情,上片描寫清冷的夜景,下片借著上片清冷的雪景抒發(fā)作者的惆悵之情,讓人讀了覺得凄婉動容。
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在這里我們對納蘭的這一首詞作一個簡單的賞析。
從上片的“殘雪”、“落梅”可以看出,這首詞所的季節(jié)是冬末初春,而且寫的是夜景:殘雪未消,玉輝斜照,月光和雪光互相映照,天地越發(fā)一片冷白。一個“冷”字最為突出,切合了作者當(dāng)時的心境,作為詞眼引出下片,這是靜景。在上片,作者動靜結(jié)合,一個“橫笛”寫出了寂寞雪夜的凄冷。在這樣滿是殘雪、落梅的深夜,笛聲如泣如怨地響起,吹著《梅花落》。作者納蘭生活的是北國,北方的春天應(yīng)該是沒有梅花的,只有江南在這個季節(jié)才有梅花,那么從這里我們可以猜測,作者在這樣的夜晚,身在北國,寫到江南的落梅,是不是思念了當(dāng)年南國那個曾經(jīng)和他一起在花下賞梅的女子沈宛,勾起了自己對人生的感嘆。我們讀詞的時候,總以為作者皆是有感而發(fā)的,是為某個人而作的。以為詞里寫的事都是真的,抒發(fā)的情都是真的。其實,正所謂“為賦新詞強說愁”,真正愁的人,反而說首“天涼好個秋”?;蛟S,這首詞也只是詞人納蘭容若在頭腦中為了寫詞而想像出來的一種意境,與他深愛的那個南方才女沈宛無關(guān),我們只要欣賞納蘭的詞,他的詞給我們帶來美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句句都對號入座。
在這首詞里,作者納蘭寫三更半夜聽到外面有人吹笛,不禁感懷身世,熱淚縱橫。這有可能是納蘭想象出來的境界,就如現(xiàn)在許多作家喜歡在小說里虛構(gòu)一樣,納蘭也喜歡在詞中虛構(gòu)一種憂傷浪漫的場景。我們是為了美而寫詞,現(xiàn)實不夠美,就只好到詞里去完成我們的夢境了。但一個人的氣質(zhì)往往決定了他喜歡在詞里虛構(gòu)什么樣的意境。
總的來說,詞的上片整體比較平實,主要下力在于營造氛圍上,點明環(huán)境、地點和時間。先寫視覺,然后由視覺又轉(zhuǎn)換到聽覺上。這句通過 “殘雪”、“凝輝”、“落梅”、“三更”、“月朧明”等字句,營造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大有“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感,而這種感覺大抵只能給人帶來痛苦和茫然。
下片在上片的情感氛圍籠罩下,突然情感爆發(fā)出來。“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問句,可謂起的妙絕。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傷身世的哀嘆。這兩句中似乎有相對的主體,一個是“我是人間惆悵客”的“我”,另一個是“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君。但從詞意看來,更應(yīng)該是靈犀暗生的獨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間當(dāng)面的對談傾訴。所以說,這個“君”指的是容若自己。當(dāng)一個人倦了,累了,苦了,傷了的時候,便不禁會忍不住地自言自語,自怨自艾,自問自答,何況是納蘭這樣的至情至性之人。
最后一句“斷腸聲里憶平生”更是點睛之筆,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淚下。見慣了哀而不傷,隱而不發(fā),反而更容易被這樣痛徹心扉的凄絕之美打動。閉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詞人在那一片斷腸聲里,落淚傷神。這句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聯(lián)系了上片下片,將夜半笛聲同憶平生結(jié)合起來;另一方面,用一個結(jié)尾來營造一個新的開始,也就是“憶平生”三個字,這三個字能引導(dǎo)人們聯(lián)想到詞人的生活,去思考更多的東西,可以說是個很好的留白。
聲稱“我是人間惆悵客”的納蘭是一個活在文字世界的人,活在文字里的人對精神世界的需要過高,而現(xiàn)實往往提供不了這樣的精神需求。比如,愛情、友情、人際關(guān)系,現(xiàn)實中的這一切都帶有某種功利性和復(fù)雜性。而依納蘭的性情,他是這種功利性的。于是,便常常覺得人間不是自己所居之處。身為富貴公子,納蘭所缺的只是理解。納蘭需要理解,需要愛情,但這兩樣?xùn)|西是錢買不到的,這也是為什么納蘭一生都覺得不幸福的原因。
[1]宋墨.人間至美納蘭詞[M].北京: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