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夾江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克林霉素治療奶牛腐蹄病的效果觀察
□徐波
/夾江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克林霉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藥,已廣泛用于獸醫(yī)臨床,本品對厭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筆者選擇了在自然條件下感染病菌導致腐蹄病的奶牛,來確定克林霉素的治療效果,為指導臨床用藥提供依據(jù)。
1)試驗動物。選擇某牛場經(jīng)臨床檢查為剛患腐蹄病的40頭成年奶牛作為試驗動物,其品種、體重、合群性等須一致。
2)試驗設計。將試驗牛只隨機分成克林霉素治療組和奶牛場常用抗生素治療的對照組,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0頭。并對每頭奶牛進行編號,觀察每頭奶牛用藥前后的臨床反應。
3)藥品和用法。試驗組藥物為克林霉素;對照組藥物為奶牛場常用治療腐蹄病的抗生素。克林霉素使用劑量為10 mg/kg,一次頸部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用4 d;對照組藥物使用方法按照奶牛場常用抗生素類方法使用。
1)臨床觀察,試驗組以10 mg/kg劑量投藥未見臨床藥物反應。奶牛體溫、脈搏和呼吸均正常,且精神、食欲、產(chǎn)奶量和行走障礙有很大改善。
2)克林霉素治療奶牛腐蹄病同該場常規(guī)治療相比較,有明顯的三大特點:一是臨床癥狀如蹄冠紅腫、跛行得到很大改善,同時產(chǎn)奶量也得到最短時間的恢復;二是療程明顯縮短;三是治愈率明顯提高。療效和經(jīng)濟效益比較見表1、2。
1)奶牛腐蹄病是蹄間皮膚和軟組織具有腐敗、惡臭、真皮壞死與化膿,角質溶解,疼痛,跛行的運動障礙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稱為蹄間腐爛、指(趾)間腐爛、傳染性真皮炎、蹄間蜂窩織炎或壞死性蹄間真皮炎。在奶牛腐蹄病的病原學方面,意見尚不十分統(tǒng)一,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壞死厭氣絲桿菌是該病的主要病因,但膿性棒狀桿菌和其他化膿性細菌、結節(jié)狀擬桿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組織涂片中發(fā)現(xiàn),此外還有梭菌、牛足腐蝕螺旋體和病毒等。而克林霉素為窄譜抗生素,對革蘭陽性球菌作用強,特別對厭氣菌、金葡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其作用機制和紅霉素相似,屬抑菌劑。主要抑制細菌細胞蛋白質的合成,臨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種感染,如肺炎、蜂窩織炎、扁桃體炎、丹毒、癤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由于本品可進入骨組織中,和骨有特殊親和力,故特別適用于厭氣菌引起的感染。故克林霉素對腐蹄病有較好的療效。
2)由于克林霉素對厭氣菌特別有效,所以腐蹄病發(fā)生后及時使用該藥能在短時間內把炎癥控制下來,才會出現(xiàn)蹄冠紅腫、跛行等臨床癥狀得到較快較大改善的現(xiàn)象。而該場常規(guī)治療腐蹄病使用的抗生素如青鏈霉素為廣譜抗菌藥物,對腐蹄病的厭氣菌缺乏針對性,故在短時間內不能把炎癥控制下來,直接影響了它的療效。
3)經(jīng)過奶牛腐蹄病療效觀察,克林霉素可以在實際生產(chǎn)中大量使用。
表1 療效比較
表2 經(jīng)濟效益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