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詩歌這種文學樣式,語言最洗練,結構最嚴謹,內涵最豐富。它傾瀉著詩人的感受與體驗,流露出詩人的情感與思想;它集內在美與外在美于一爐,閃爍著豐富的人文性,彰顯著表達的藝術性。初中語文教材中精選了一批經典的現當代詩歌,教師應珍視這一寶貴的教學資源,以此為依托,努力優(yōu)化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及人文素養(yǎng)。
一、貫徹《課程標準》思想,強化“口誦心惟”,促進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整體感知”的思想,然而,在應試教育陰影的籠罩下,教師總是喜歡運用條分縷析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字、詞、句、段、篇,面面俱到,生怕遺漏了某一知識點,而影響考試分數。教師講得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與體驗,更不用說培養(yǎng)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了。詩歌教學帶給學生的感受是味同嚼蠟,朗讀缺失了動力與激情。這是因為詩歌的人文性及整體美皆被教師給無情地肢解了,蘊含于其中的思想、道德、情感、價值觀等人文因素慘遭破壞,呈現在學生眼前的只是一個個孤零零的“知識點”,而學生根本沒有經歷“整體感知”的過程,品味不到詩歌的語言之美、結構之美、內涵之美,內心生發(fā)不出對美的憧憬與向往,于是,詩歌失去了本身應有的啟迪、熏染、陶冶等作用。這種現象著實違背了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成為閱讀教學的一大遺憾。
為改變不利于學生能力發(fā)展及身心成長的不良現狀,教師務必格外重視詩歌的誦讀教學,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閱讀活動的設計,不能只著眼于某一句或某一節(jié)詩,而應注重各節(jié)詩之間的銜接,由句到節(jié),由節(jié)到篇,即遵循“由部分到整體,再由整體回到部分”的思路來領略詩歌的思想感情、語言風格及構思特點,據此確定誦讀基調及技巧,步步為營地引導學生以讀促悟,以悟促讀。比如,教學余光中的《鄉(xiāng)愁》,筆者要求學生默默地用心品讀,再把自己的心放到詩歌中去放聲誦讀,通過這種方式去觸摸詩人的劇烈的心跳,把文本語言變成個人的心聲,借助個人的心聲傳達詩人的情感。通過交流、討論、匯報,有的學生說出了詩歌的時間線索,即本詩是以“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的時間順序來寫的;有的同學認為詩歌中的“這頭”“那頭”“外頭”“里頭”幾個方位詞用得特別到位,讓讀者感受到了空間的變化;有的學生說自己透過詩句看到了四幅生離死別的畫面,即“母子之別”“夫妻之別”“生死之別”“故國之別”;有的學生還從詩句中拎出了四個能夠引發(fā)人無限聯想的意象,即“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并感悟到詩歌似乎在通過繪畫抒發(fā)濃烈的思鄉(xiāng)念國之情……這些學習成果告訴我們,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從不同角度對詩歌進行整體感知,其思維及概括能力都獲取了應有的發(fā)展。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與憑借,思維能力乃語文能力之核心,而誦讀活動恰好伴隨著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它有助于幫助學生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鍛煉語感,培養(yǎng)感知、理解、分析、歸納、概括及語用能力。以誦讀為切入口,詩歌教學便可實現“口誦心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理想效果,較好地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的發(fā)展及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其中,語感能力是聽、說、讀、寫的基礎,它屬于直覺思維,是人們對語言的內容及形式的直接把握。《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誦讀活動中,學生需要動眼、動口、動腦、動耳、動心,綜合調動感官,確???、讀、聽、思、辨同步進行。誦讀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誦讀活動搞得越扎實,語感能力提高得越快;反過來,語感能力提高了,又能促進誦讀感悟,提升理解能力,并漸漸地激發(fā)對誦讀的興趣,進而發(fā)展為情趣、志趣、樂趣,產生自我陶醉的感覺,增強自主誦讀的意識,拉近學生與詩歌的距離。
二、運用“不拘一格”的誦讀形式,實現“以聲傳情”“以情怡人”
誦讀,是詩歌教學的手段,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之一。可以說,一首詩歌若學生讀得繪聲繪色、聲情并茂,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詩歌教學應當“讀”占鰲頭、誦讀當先。這是因為詩歌的語言再優(yōu)美,立意再高遠,構思再精巧,倘若不去誦讀,那么仍然只是一行行靜止的、緘默的方塊字而已;而誦讀則可以把“死”的變成“活”的——不僅在讀者的口中“活”了起來,在心上也“活”了起來,即實現了“以讀揚聲,以聲傳情、以情怡人”的創(chuàng)造及陶冶功能。從傳達思想情感這一角度來看,詩歌誦讀其實就是為詩人“代言”。比如,朗讀《沁園春·雪》這首詞,就要借助自己的情感和朗讀技巧傳達出詩人領袖毛澤東的豪放情懷,表現出意境的雄渾與壯美,讓讀者和聽者都得到美的享受;朗讀《鄉(xiāng)愁》,就要突出其中的四個直觀而又能令人產生豐富聯想的意象,傳達出詩人由家鄉(xiāng)之愛升騰祖國之愛的情感變化。
誦讀,既然是為詩人代言,那么讀者就要立足于詩人的立場,感同身受,將自己的心跟詩人的心放在一起,達到“心”與“心”的共鳴,“情”與“情”的融合,以至于不知不覺間產生“我就是詩人”“詩人就是我”的亦真亦幻的感覺。為此,教師可選擇不同的誦讀形式來實施教學。就參與的主體來劃分,誦讀可分為“教師讀”和“學生讀”?!敖處熥x”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深入地感悟詩歌的內容美與形式美,以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對誦讀活動的興趣,給學生提供好的示范和借鑒,促進學生邁開誦讀創(chuàng)新的步伐,讓學生聽后頓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產生“我要讀”“我會讀”及“我能讀好”“我要小試身手”的愿望與自信?!皩W生讀”的形式更是花樣百出,如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輪讀、個別讀、接力讀、唱和讀、男女分讀、合讀,等等。誦讀時也可有別的元素介入,如配上合適的音樂、配上跟詩歌內容有聯系的圖畫、配上表情、動作、道具,等等,這樣可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誦讀興趣。比如特級教師余映潮在教學《安塞腰鼓》時,根據文本內容及表達上的特點恰到好處地運用了“男領”“女領”“男女領”“眾合”等形式,學生誦讀得興致勃勃,如臨其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這篇經典散文的情感,收到了出奇制勝,以聲奪人的效果。
三、讓“自主、合作、探究”之花綻放在課堂,鍛煉學生詩歌欣賞能力endprint
詩歌教學是改變學習方式的沃土,教師要立足這方沃土,堅持用自己的智慧澆灌出“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之花。首先,在詩歌閱讀課堂上教師要拒絕生硬的灌輸與說教,多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誦讀,以獲取個性化的體驗與表達,促使學生獨立學習而不依賴老師。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走向“互助”“互促”“共享”的境界。如分角色讀、男女領讀、男合、女合、接力賽讀等形式,就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再次,要切實開展好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對詩歌的反復默讀、誦讀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鍛煉感知、感悟及欣賞能力。
比如教學《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筆者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誦讀感知詩歌可分為兩部分,分別抒發(fā)了“深切關注”和“深情贊美”的情感;然后,體會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祖國土地時的種種感覺,體會到詩人內心深處由“凄楚憂憤”到“熱切期盼”的情感變化;接下來,配樂朗讀并進行合作研討。此環(huán)節(jié)交給學生的任務是標畫出詩歌中修飾性的詞語,體會其表達效果。研討的主題是“積極的、暖色調”詞語和“消極的、冷色調”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通過討論交流,學生達成了共識:原來詩人這樣調遣詞語的目的,是為了更加鮮明地表達交織在內心深處的強烈的愛恨之情,冷暖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的感情傾向抒發(fā)得酣暢淋漓。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對“冷暖色調”詞語的探究,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帶著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詩句,進而走進了詩人的情感世界。
實踐證明,探究是知識形成過程中的體驗與反思,能有效地促進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產生質的飛躍;同時,它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探究指向的是未知世界,需要學生情感與動力的參與,而不是被動地循規(guī)蹈矩、裹足不前,迷信權威與教科書。因此,教師要切實研讀教材與學生,依據所教詩歌的特點,精心設計富有思維含量和統(tǒng)領性的核心問題,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去進行思維碰撞,以實現成果共享。
綜上所述,在詩歌教學活動中,理直氣壯、扎扎實實地開展好誦讀活動,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語感,積淀審美素養(yǎng),彰顯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為此,教師要繼承傳統(tǒng)教法,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口誦心惟、含英咀華,努力做到“立教原在語言中,咬定文本不放松;千誦萬讀入意境,情感波瀾蕩心中。”
參考文獻:
[1]李然.小學四年級閱讀教學課堂朗讀活動的觀察與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2]黃厚江.語文課堂教學診斷[M]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2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