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生
摘 要:本文主要以高中生德育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研究和分析高中學校教育進行德育教育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德育教學;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一、 引言
高中生德育教育作為一種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高中生良好思想品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高中生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階段。
二、 高中生德育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銜接已經(jīng)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重要標志。通過家庭教育的方式,幫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思想認識,而后通過學校教育的方式對青少年的思想認識、行為道德加以強化,使青少年的各個方面,更加康健。但是,在高中階段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的地位變得極為薄弱。在家庭中,許多家長過于注重應試教育的作用和意義,以學校教育作為主導,忽視子女家庭教育,或者其教育形式只停留在管教方面,從而出現(xiàn)重知識輕能力,重智育輕德育的情況。另外,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對,過分寵溺,導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出現(xiàn)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問題。
2. 學校教育的不足
學校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教育體制、教育觀念等方面的影響,實施相應的德育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過于傳統(tǒng)化,教師往往是以課本作為主要施教媒介,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灌輸,而忽視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接受能力。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認識只停留在思想上,無法付諸行動,根本達不到德育的目的和效果。第二,是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形式過于單一,學校盡管知道德育教育對學生的作用和意義,但是由于高考的壓力,導致德育教育的目標根本無法徹底地貫徹到課程教學、教學管理、教學實踐等各項工作中,同時也不注重實踐活動對思想道德的貫徹,單純地憑借幾節(jié)德育課或簡單的主題活動是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的。
3. 社會教育較薄弱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信息傳播渠道、形式的多樣化和復雜化,一方面為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現(xiàn)代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有些傳媒和出版商由于利益的驅使,極力向未成年人傳播和兜售充斥暴力和黃色的音像制品,嚴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未成年人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三、 高中學校教育進行德育教育的相關策略
1. 做好班風建設
學校教育作為高中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班級,在學生眼里,是屬于一個大家庭,把班風管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行,因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顯得尤為重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改變學生的行為、舉止、言談、態(tài)度等方面,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就是抓好班風的建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品行的提升。一般而言,班風好的班級后進生少,就是因為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了后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同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運用適當?shù)姆绞剑囵B(yǎng)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通過競爭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行。
2. 做好實踐教育活動
在德育教育的實踐中,班主任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特點,精心組織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以實踐活動作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德育的實踐活動,應該從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生的感官上出發(fā),通過觀察、講解、動手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誠信教育,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行。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電腦技術等現(xiàn)代化技術,為學生播放近現(xiàn)代的好人好事,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自我領略和學習良好的思想品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行奠定扎實的基礎。當然,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聆聽程門立雪、精忠報國等傳統(tǒng)故事并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感受、思想進行交流與分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征文比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贊美美的優(yōu)良品行。
3. 將德育教育融入生活中
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就應該緊密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通過日常生活的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生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學生轉變以往的不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思想情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思想品行。例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相應的大掃除活動,使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出互幫互助、勇于承擔的良好行為和習慣。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參與植樹活動、關愛老人等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勞動的情感,從生活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行。教學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鼓勵學生在家中為父母分擔相應的家務,從而提升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另外,在板報中布置一些關于道德行為圖片,在班內開創(chuàng)值日生角區(qū),讓學生輪流當組長,根據(jù)值日生的行為表現(xiàn),利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來進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認知的教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當然,在家庭教育方面,教師應該做好與家長思想溝通工作,使家長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品行。
四、 結語
德育教育,作為教學實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與學校教育有關,又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關。但是,學校作為德育教育的主戰(zhàn)場,不可否認,對德育教育的實施有著主導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要做好班風建設,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思想品行培養(yǎng)氛圍,其次要通過實踐活動和生活體驗等方式,讓學生深刻領悟和學習良好的思想品行,從而達到內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艷玲,法桂菊,李偉.優(yōu)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15):49.
[2]牛海麗.誠信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2014,25(14):123-125.
[3]孔娜.高中生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國教育實踐,2014,15(22):388-3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