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希望有一個安靜幽雅的讀書環(huán)境,然而,這種環(huán)境條件是不容易得到的,實際上,我們常常必須在喧鬧嘈雜的情況下工作、學習。這就要求我們練就一套鬧中求靜的本領。
在這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有一手“絕招”。他在《讀書生活》雜志社工作時,工作負擔非常重。家里人怕他累壞了,就借來一架留聲機放在他的辦公桌上,希望他能在美妙悅耳的樂曲聲中松弛一下繃得太緊的神經(jīng)。卻不料盡管音樂聲再大,他壓根兒就聽不見,仍然埋頭工作,就像沉睡在夢境不能醒來一樣。
這種鬧中求靜的本事的優(yōu)越性是顯而易見的,有了這種本事,無論在多鬧的情況下都能靜下心來讀書、工作,這就能比別人贏得更多的時間,終生受益。鬧中求靜,實際上是意志力的體現(xiàn),意志是靠磨練出來的。
艾思奇從小就注意這方面的鍛煉。他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上學時,就常常故意到亂哄哄的街市邊上或操場上去讀書。后來他到日本求學,課余時間,別的同學都在聊天或是唱歌跳舞,好不熱鬧,而他卻一個人坐在墻角,埋頭看他的書,仿佛周圍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有個同學懷疑他是否真的能夠讀進去,就一把搶過了他的書,問道:“剛才讀的是第幾頁?什么內(nèi)容?”艾思奇竟能對答如流,回答得既準確又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