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群
今年7月,在江蘇昆山舉辦的第四屆《教師博覽》讀書論壇,是一次讀書人的盛會,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更是一顆顆靈魂的相遇。它讓我對讀書、寫作、教育的理解變得更純粹,更澄明,也更理性。
費爾巴哈說:“人就是他自己所吃的東西?!边@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選擇什么樣的道路,取得什么樣的成就,無關他人,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選擇和修為。
讀書:一輩子的修行
曾經(jīng),我總是因貧窮而自卑,因迷茫而空虛,因虛度光陰而后悔不已。直到有一天,我重新拿起了書本,開始了閱讀,才找到了心靈的家。在本次讀書論壇上,我有幸聆聽了著名教育專家王開東、生命化教育發(fā)起人張文質、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朱永新、全國知名班主任李迪、著名作家范小青、著名書法家張志和的講座,以及來自江蘇、江西、安徽、遼寧、浙江等地9位優(yōu)秀教師的專題分享。他們的成功,無一例外的都受益于閱讀。在講座中,王開東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他曾經(jīng)的閱讀歷程。從他的歷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對閱讀的狂熱,對知識的渴求。曾經(jīng)的他,也是那么貧窮,那么無奈,也曾有過迷茫和彷徨,但他讀書的愛好和習慣一直近乎偏執(zhí)地保持了下來。他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讀書的種種好處,那就是:讀書可以開眼,可以治愚,可以解惑,可以變得無畏。
張文質老師也通過堅持閱讀,賦予自己豐盈的內心和充足的勇氣,并用行動贏得了卓越的存在。他通過閱讀,提煉出自己的人生信條,詮釋了“有所為,有所不為”“要自覺地邊緣化”“要把更多心思花在自己所愛的事業(yè)上”“要有勇氣放棄應得的名利”對于修煉美好人生的重要作用。張文質老師由于有所舍棄,才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從而成就了現(xiàn)在的張文質。
朱永新先生在談到閱讀時說,人類最重要的知識,最偉大的智慧,最偉大的思想,深藏在那些最偉大的書籍之中,因此閱讀的力量是無與倫比的。書籍的生命,是被閱讀“吻醒”和激活的。寧波王梁老師的專題演講平和自然,沒有煽情成分,他對閱讀的真知灼見與分享的一系列閱讀微舉措讓我受益匪淺。湖南益陽的王芳老師分享的主題是“讀書足以慰平生”,她說:“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容貌、心性和收獲幸福的愛情。閱讀似一條清流,洗滌蒙塵的思想、平靜浮躁的心靈、安慰彷徨的往昔。”閱讀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王開東老師說:“你所有讀過的書,終有一天會爬起來,參與我們全部的生活?!泵钤眨搜?!我們的容顏可以一天天老去,我們的生命可以卑微,但只要我們堅持讀書,那么我們的靈魂將永遠高貴,我們的內心將永遠強大!讀書,是我們一輩子的修行!
寫作:不辜負生命
朱永新先生說:“與文字打交道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讀書的人,一種是寫作的人。讀書的人是幸福的,因為讀書的人可以欣賞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最美麗的精神風景;寫作的人自然更是幸福的,因為他不僅可以欣賞美,還可以創(chuàng)造美?!倍嗄陙?,朱永新先生正是在持續(xù)的閱讀和寫作中不斷提升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教育神話。在新教育實驗中,他一邊思索,一邊分享,一邊推廣,一邊收獲,全國各地,大江南北,到處留下了他堅實的足跡。而王開東老師對寫作的鐘愛更是達到了癡狂,他時時觀察,處處思考,用心閱讀,用心記錄。在他看來,寫作是讀書人的一種責任和擔當,他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每天定時更新文章,把對教育、對生活、對事件的思考,通過優(yōu)美而又有力的文字無私地分享給讀者,讓讀者得到啟迪,讓世界聽到個體的發(fā)聲。有人問他,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一直堅持寫作,而且做到不論嚴寒酷暑,不管身體狀況,也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每天更新,他說:“每一個不曾記錄的事件,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彼延涗?、思考、寫作當成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他怕自己失去這種敏銳和擔當,說:“如果有一天,我放下了筆桿,也許就再也提不起來了。”而朱永新老師也在他的講座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此時此刻,我猛然驚醒:原來,優(yōu)秀就是這樣煉成的!我們也許仍將平凡,也許仍將清貧,也許仍將默默無聞,但只要我們抱著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態(tài)度,專心做好該做的事,就能到達詩意的遠方。
教育:相互的澆灌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還有人說,教育就是一個人或一群不完美的人領著另一個或另一群人追求完美的過程。這些話語,道出了教育需要奉獻,需要情懷,需要感染,需要引領的事實,但放大了教育的單向作用,還是沒有道出教育的本質。
在這次論壇上,專家和老師們的講座仿佛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對教育有了新的理解。王開東老師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條完整的河流,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河流的開拓者,教師的生命河流和學生的生命河流互相融合交錯,才能成就彼此的波瀾壯闊。教育就是師生生命的互相灌溉,因為互相澆灌,才有了師生的共同成長;因為互相澆灌,才讓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因為互相澆灌,才成就了學生的優(yōu)秀和教師的卓越;因為互相澆灌,才催開了一朵朵艷麗的教育之花。
李迪老師說:“成熟的標志,不是一味地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即使在認為自己對的情況下,也要耐心地聽聽孩子的心聲。”在她看來,傾聽就是澆灌,共情就是澆灌,認同就是澆灌,鼓勵就是澆灌。
安徽的汪瓊老師說,在教育的路上,如果你無法真正看見、懂得孩子,再多的努力也不過南轅北轍;而僅僅看見與懂得,還遠遠不夠,還要給孩子一點點的機會,一步步地成全。在她看來,澆灌就是彼此的看見、懂得,給予孩子機會,成全他們的成長。她正是對每個孩子充滿信心與信任,將教育當成信仰,才讓不一樣的孩子走向各自的遠方。
江西九江同文中學冷文義老師認為澆灌不能孤犢觸乳,不能李代桃僵,不能獨斷專行,不能各執(zhí)一詞,不能暴風驟雨,不能拔苗助長,不能一葉障目,不能一蹴而就。
張志和先生認為澆灌就是彼此的謙和與仰慕。
其實,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澆灌別人,也是在澆灌自己,成全了別人,其實也是在成全你自己。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辩姽酿傆癫蛔阗F,唯有思想成其名。讓我們在自己的領地,當上自己的國王,駕馭自己的思想,扇動思維的翅膀,在讀書、寫作和教育的天空中翱翔!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響水灘鄉(xiāng)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 萬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