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侃
摘 要:根據(jù)對中國網球運動現(xiàn)狀調查發(fā)現(xiàn),社會參與度低、網球設施不足、缺乏網球運動意識等因素是制約我國網球運動普及的主要問題。通過以改變體育思想理念,強化媒體的導向作用,提高和深化運動訓練水平拓展訓練范圍為手段和途徑,進而拉動網球運動市場的發(fā)展,為使其進入一個持續(xù)的良性循環(huán)過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網球;現(xiàn)狀;對策
一、中國網球運動的現(xiàn)狀
新中國成立后,網球運動在起點低、基礎差、交往少的情況下逐漸發(fā)展,1953年在天津首次舉辦了包括網球在內的四項球類運動會(籃、排、網、羽),1956年舉辦全國網球錦標賽,后來全國網球等級聯(lián)賽定期舉行,并實行升降級制度,還定期舉辦全國網球單項比賽、全國硬地網球冠軍賽、全國青少年網球比賽,近年來又搞起了巡回賽,另外,老年網球賽、高校網球賽、少年網球賽。這些競賽對促進網球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十年代以來,我國網球運動水平提高幅度較快。1986年第10屆漢城亞洲運動會網球比賽,我國李心意獲女子單打冠軍。1990年第11屆北京亞洲運動會網球比賽,我國運動員獲得三塊金牌、三塊銀牌和一塊銅牌(男子團體冠軍、潘兵獲男子單打冠軍、夏嘉平和孟強華獲男子雙打冠軍)。女子隊參加1991年聯(lián)合會杯網球團體賽,在58個參賽隊參賽隊中進入16強,李芳從國際網球排名200號位躍升到155位,夏嘉平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網球比賽獲得男子單打冠軍,這些成績說明我國網球運動有了長足的進步,令人鼓舞。當然,從世界角度看,我國網球水平存在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1. 網球人口少大眾基礎薄弱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經常打球的網球人口(實質性人口)只有6o萬人左右,網球愛好者(非實質性人口,包括不打球的喜好者)也僅在400萬人左右。即:網球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萬分之四點七,愛好者占萬分之三十一點六,這一數(shù)字與許多國家差距極大。如按體育在國人中的影響力排位,網球至少在第20位之后,在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中排末位,出現(xiàn)了曲高和寡的尷尬局面。
2. 網球競技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女單在世界網球排名100名內的僅有三人、而男單卻遠遠排在9OO名之外。即便是在亞洲,中國男女單打的排名也位居印度、日本、韓國等之后。今年澳網之前,我國運動員從未被列入“四大公開賽”的種子選手之列。職業(yè)選手的弱勢姿態(tài),不但難以獲得同國際高手對話的資格,而且在國人心目中長期處于低位。
3. 網球經濟舉步維艱
中國整個體育產業(yè)總值不到全國GDP的千分之二,按體育增加值算尚不到千分之一,其中的網球經濟更是微乎其微。而美國僅靠一年一度的“公開賽”,所得收益就超出我國網球經濟總量的幾十倍。1919年,當大多數(shù)中國的小腳女人足不出戶還在忍受纏足的巨大痛苦時,歐洲的朗格朗已經穿著裙子自由自在地上場比賽了。盡管新中國建立后不久中國網球協(xié)會(1953年)就成立了,但網球在中國真正興起只有1O年左右的時間。發(fā)展歷史的短暫還表現(xiàn)為:職業(yè)球手的收入低,許多球員月薪僅在6OO元左右,與足球等的高收入形成天壤之別,多數(shù)選手甚至入不敷出。這也使許多身材條件好的少年都離“網”而去,轉向“足”“籃”。另外,資金窘迫、教練水平低、缺乏科學的訓練方法、球員心理不成熟,國際大賽經驗欠缺、市場體制及人才機制不健全等等,也都是競技水平不高的制約因素。
二、 影響我國網球運動開展的因素
1.社會參與度低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網球的人數(shù)也越來越多,層次也越來越高。全國網球市場正以每年4o% 的速度增長,但是相比俄羅斯2 000萬的網球人口,中國還相差甚遠,群眾基礎還相當薄弱。每年的全國衛(wèi)星賽,觀看比賽的人數(shù)還很少。這說明網球社會參與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2.網球設施不足
網球設施的不足,尤其是網球場館的不足是制約網球社會化的重要因素。雖然同中國的網球市場一樣,中國的網球場地也以每年近4o% 的速度增長,網球場的數(shù)量也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以網球運動發(fā)展較快的上海市為例,平均每20萬人一塊場地。大部分的網球場館屬于個人經營管理,個人經營的網球場館往往偏重于經濟效益,使得參與網球運動的消費超過一般人群的經濟承受能力。在普通群眾的意識中,網球運動在一定程度上還停留在“貴族運動”的概念上。
3.培育運動員體制不合理
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幾乎沒有結合起來,青少年是學習的黃金時間,不顧他們的文化學習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也是我們堅決反對的,因此,一定要加強體教結合,努力培訓運動員的綜合能力.目前我國少體校學生幾乎都放棄文化學習,這是許多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入體校的重要原因.我們認為全國各市縣都應在重點中小學設置網球訓練基地,國家應把分配給體育系統(tǒng)的經費適當向中小學校訓練基地轉移,支持學校從事網球訓練.。積極鼓勵社會舉辦網球學校,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社會培養(yǎng)運動員的積極性,對非政府培育的運動員所取得的成績要給予更好的激勵.
三、關于我國網球運動的發(fā)展思路與對策
1.更新思想觀念,加強網球消費意識的引導
充分開發(fā)網球的各種“社會價值”。推進網球社會化、產業(yè)化,要把消費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擴大網球市場的消費群體。
2.深化體制改革
如何真正實現(xiàn)政府職能進一步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從微觀調控向宏觀調控轉變,從單純依靠行政命令向依靠法律、政策、經濟等多種綜合手段方向轉變;如何建立有序、競爭、高效的運行機制;如何建立政策引導、法律指導和檢查監(jiān)督機制;如何理順管理部門和協(xié)會等其他社會網球組織之間的關系。應當在改革探索的實踐中,積累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不失時機地進行體制創(chuàng)新和實踐,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體制。
3.健全和完善職業(yè)網球俱樂部體制
進入職業(yè)網球市場的俱樂部,應該是產權明晰、責權明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管理科學的企業(yè)法人。目前,我國的“職業(yè)俱樂部”與嚴格意義的職業(yè)俱樂部還有一定差距,應當從產權改革到規(guī)范化管理進行全面建設。
4.提高網球競技水平
競技水平是網球運動這種特殊“商品”的質量標志,要通過進一步改革競賽體制和訓練體制,處理好“練 賽”關系,要重視“塑”形象、創(chuàng)品牌、樹球星,有重點地培育網球球星,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重視吸取和借鑒世界上先進的訓練方法和經驗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優(yōu)秀女子網球運動員職業(yè)過渡階段年度訓練與參賽規(guī)律研究[J].董保健,陳正,崔騰宇.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05) .
[2]中國競技網球發(fā)展瓶頸及突破路徑選擇[J].朱偉偉,王三保.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