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紅梅
摘要:對分子運動實驗進行改進,改進后的實驗具有環(huán)保、節(jié)約藥品、現(xiàn)象美觀、操作簡單、廢物利用、循環(huán)使用等特點。
關鍵詞:分子運動;綠色環(huán)保;微型化;現(xiàn)象美觀;循環(huán)使用
文章編號:1008-0546(2018)11-0095-01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8.11.031
一、問題的提出
人教版初中教材中關于分子運動的實驗是利用濃氨水和酚酞溶液在燒杯中進行的。課堂上學生實驗時,教室里充滿了氨氣的刺激性氣味,有的學生甚至咳嗽。并且藥品的用量較大,造成了浪費。因此,我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
二、改進后的實驗方案
1.實驗目的
探究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實驗儀器和藥品
酚酞溶液、濃氨水、蒸餾水、膠頭滴管、20mL注射器1支、5mL注射器1支、細鐵絲6根(1長5短)、橡膠塞1個、廢棄的塑料餅干罐、剪刀1把。
3.實驗步驟
(1)將5根細鐵絲對齊,用長的那根的下端將5根細鐵絲緊緊擰在一起。然后將六根鐵絲上端展開。每根鐵絲上串一團棉花,用剪刀將棉花團剪成小球形。在棉花團上滴幾滴酚酞溶液。將鐵絲的末端插入倒放的膠塞上,這樣鐵絲制成的“梨花樹”就做好了。
(2)將“梨花樹”輕輕送到廢棄的塑料餅干罐中。擰緊廢棄塑料餅干罐的蓋子。
(3)在通風櫥中用5mL注射器吸取0.5mL濃氨水,然后將針頭插在廢棄塑料餅干罐的壁上。用20mL注射器吸取15mL蒸餾水,然后將針頭插在廢棄塑料餅干罐的另一側的壁上。
(4)將注射器中濃氨水推入廢棄塑料餅干罐中,棉花團立刻變紅。然后將另一注射器中的蒸餾水推入廢棄塑料餅干罐中。
三、實驗創(chuàng)新點
1.實驗綠色環(huán)保:實驗時,廢棄塑料餅干罐處于密閉狀態(tài)。用注射器加入濃氨水,現(xiàn)象出來以后,用蒸餾水對多余氨氣進行處理。整個實驗過程沒有任何氣味。
2.實驗微型化:用注射器取0.5mL濃氨水,代替課本中燒杯中的5mL濃氨水。
3.現(xiàn)象美觀:濃氨水推入廢棄塑料餅干罐中以后,棉花團立刻變紅。仿佛瞬間“梨花”變“桃花”,非常美觀。在化學教學中進行了美育教育的滲透。
4. 操作簡單、裝置可循環(huán)使用:鐵制“梨花樹”裝置以后還可使用,一勞永逸。操作簡單,只需提前用注射器吸取濃氨水和蒸餾水。用時,將濃氨水和蒸餾水推入廢棄塑料餅干罐中即可。
參考文獻
[1] 張花,任劍輝.探究分子運動實驗的改進[J].化學教育,2013,34(12):79-80
[2] 叢萍,桑志榮.分子運動實驗的改進[J].化學教與學,201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