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李金柱
摘要:針對目前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項目化教學特點與適用性,借鑒“教、學、做”一體化思路,提出并實施基于項目學習模式的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構建基于課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項目任務,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理論課程組織體系和課程考核方式。實踐表明,課程項目學習模式改革能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融會貫通,學生認可度較高。
關鍵詞:道路勘測設計;教學改革;項目學習模式;項目任務;課程考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0;TU99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7)06-0059-05
道路勘測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yè)道橋方向或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yè)的一門主干專業(yè)課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公路與城市道路線形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道路勘測設計程序、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能較熟練地運用道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程和規(guī)范,從事一般的道路勘測設計工作[1]。作為學生接觸“道路設計”的第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道路勘測設計課程不僅承擔知識傳授任務,而且承擔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擔。由于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大部分高校均設置了單獨的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但傳統(tǒng)教學存在課時緊張、理論教學與實踐環(huán)節(jié)脫節(jié)、教學手段貧乏、學生被動學習等各種問題[2-4]。在分析現有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不足的基礎上,提出借鑒項目化教學思路,構建道路勘測設計課程項目學習模式教學改革。
一、現有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的實踐性較強,一般在課程中應設置野外勘測實習或課程設計,但往往因無合適的野外實習場地,大多高校僅設置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課程設計指導模式為:任課教師發(fā)放課程設計任務書(或連同設計指導書),講解設計環(huán)節(jié)和具體做法,學生獨立或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設計計算,任課教師集中輔導檢查,期末學生上交設計成果,教師評定成績。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暴露出一系列問題,主要表現在:
(1)理論授課與課程設計的融合性不足,缺乏“邊學理論邊實踐邊思考”。
(2)現有課程設計未能全部覆蓋課程的主要知識點,對道路選線、定線的訓練不足。
(3)整個課程設計按照任課教師的任務書要求和過程指導一步步進行,學生被動完成,缺乏自主思考,理解程度不高,綜合設計能力提升有限。
(4)由于學習習慣、學習難度等原因,部分學生對待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未真正做到勤思考,而任課教師的監(jiān)督手段有限。
(5)設計成果成績評定往往以最終學生上交成果為評價依據,可能會掩蓋學生在設計中的付出以及獨立完成的程度,導致成績評價不客觀。
因此,有必要繼續(xù)深入開展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探討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有效組織,并研究后續(xù)與道路設計類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銜接等問題。
二、項目化教學的特點與適用性
項目化教學是以項目形式組織教學的一種模式,是一種探究式教學模式?;陧椖康膶W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教師充當啟發(fā)者、引導者、咨詢者角色。項目化教學特點包括以項目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目標,強調學生為中心,“教學做”一體化等[5-6]。
項目教學法最先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推廣,近年來,隨著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推進,在本科教學中,項目教學法也不斷被采用。已有的應用表明項目化教學具有普遍適應性,能提高課程吸引力,加深學生對工程設計整個過程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7-8]。新形勢下,土木工程專業(yè)課程教學任務重但課時相對較少,基于項目學習模式的專業(yè)課教學能解決這些矛盾,具有普遍應用性[9]。道路勘測設計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適用性和優(yōu)勢有以下幾點:
(1)課程的特點所決定。本課程主要教學內容龐雜,學時相對較少,根據項目教學的特點,能通過一個完整的某段道路設計項目,串起各部分教學內容,涵蓋幾乎所有的知識點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要求,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的目的。以公路設計為例,項目設計任務見表1。
(2)課程的教學目標所決定。傳統(tǒng)課程設計方式,學生基本上按照教師指導完成設計,但對設計的理解不深,學生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有效發(fā)揮,而項目教學法能有效彌補這些不足。
(3)學生的學習習慣所決定。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式下,部分學生習慣依賴教師引導,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和再提升,而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發(fā)揮自主性,迫使學生改變學習習慣,熟練運用相關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程和規(guī)范等。
三、項目學習模式教學探索與實踐
項目教學法的主要流程包括明確項目任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和歸檔或應用。結合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特點,制定的項目化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與流程見圖1。根據項目教學的基本要求,主要開展了以下4個核心問題的探索與實踐。
(一)基于課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項目任務篩選與設計
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設置項目任務,一門課程中,可以設置一個或者多個項目任務。對于本課程,可選擇一個實際工程設計項目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時,要求地形圖和地質環(huán)境條件的復雜程度得當,選擇能使學生自主發(fā)揮、體現創(chuàng)新的設計任務。此外,項目設計任務要求覆蓋課程教學內容的同時兼顧后續(xù)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教學。
通過對課程特點和學生能力的分析,提出以一個實際的二級或三級公路工程設計項目貫穿道路設計類課程的理論教學、課程設計、實驗和校外實習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最終選擇的項目任務包括以下八大模塊:選線與定線模塊、平縱路線設計模塊、路基橫斷面設計模塊、交叉口設計模塊、路基防護與加固模塊、路面結構設計模塊、路基路面排水模塊、路基路面施工模塊。
(二)基于項目學習模式的理論課教學改革
項目教學的中心是學生,教師指導學生開展活動,但并不是說取消理論教學。項目學習模式的教學改革重點之一是提出與“項目化、任務型”教學模式相適應的理論授課方式,將項目設計與理論授課穿插進行,相互融合,為此開展了下列工作。endprint
(1)按照項目任務模塊梳理現有的理論授課內容,科學分配每個模塊的教學時數,圍繞項目任務確定理論講授的重點和難點。
(2)將項目任務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使其與理論授課有機結合,穿插進行,邊做邊學。
(3)實施問題教學法。理論授課前或授課過程中,預留思考題,將理論講解與項目任務有機融合。
(4)每章講授結束后,要求學生圍繞項目任務,將涉及的知識如設計內容、設計參數確定、方法步驟、預期成果圖表等歸納整理,形成書面稿并討論交流,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為后續(xù)正式開展項目設計奠定基礎。
(三)工作過程的項目實施與檢查環(huán)節(jié)設置
項目化教學中,任務分解、計劃制定和任務開展的主體是學生。盡管采用總任務、總目標控制,但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要監(jiān)控整個項目實施進展,重點檢查任務是否高質量完成,工作方法是否得當,關鍵設計參數是否合理等。
根據兩屆土木工程專業(yè)(道橋方向)學生的反饋,項目實施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使用工具書、查找資料、正確使用新規(guī)范和標準圖集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能力。根據學生學習習慣,還需進一步強化案例教學。選擇2~3個與項目任務相近的實際工程案例,與理論授課相結合,或與項目設計輔導相結合,向學生展示、分析實際工程案例的設計成果,保證項目設計順利開展。
(四)項目化教學的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改革
課程以往的評價方式由期末考試成績、設計成績、平時成績三部分構成,設計評分由教師根據學生上交的設計成果直接完成,屬于“終結性成績評價”。改革后,提出了一套與項目學習模式相適應的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課堂內外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一是建立設計過程中學生的工作任務分解、計劃制定、小組協(xié)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量化考核指標;二是將每章節(jié)結束后與設計相關的知識整理以及課程討論納入過程性考核;三是開展公開答辯和點評,邀請學生代表點評;四是要求學生開展項目任務實施總結和自評價,書面總結納入考核評價。經過兩屆學生實踐,最終采用了期末考試成績(40%)、項目設計(40%)、平時成績(20%)的總評架構。實施結果表明,設計成果評價采用“學生介紹+提問與答辯+師生共同點評”的模式,進一步提高了成績的客觀性和公平性。
四、實施效果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項目學習模式教學改革已在土木工程專業(yè)(道橋方向)實施。為調研改革成效,并為今后進一步改進提供資料,以選擇題形式設計了《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情況問卷》,2015—2016學年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結束后,面向2013級土木工程(道橋方向)學生共發(fā)放問卷41份,回收37份。部分調研問題的統(tǒng)計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針對教學改革,學生認可度較高,普遍收獲較大。項目化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本質區(qū)別,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真正意義上的項目化教學,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均是挑戰(zhàn)。對于教師,“教”的方法和對“輔助角色”的把握是難點;對于學生,探究性自主學習的要求與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相矛盾。問卷中,73%的學生選擇“強調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知識的應用,適合在所有課程中采用”,但有 21.6%的學生選擇“不能接受項目教學法,習慣以教師講課為主”,56.8%的學生認為“最好借鑒項目教學法的一些思路,采用介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項目教學法之間的一種模式”,因此,實施項目化教學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可先借鑒項目化教學的一些思路,逐漸過渡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的項目化教學。
今后的項目化教學改革中,還需進一步探討項目任務的設置問題,項目任務是項目化教學模式的關鍵,任務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改革的成效,項目任務除了必須考慮課程內容的覆蓋性、實用性、學科前沿性等特點,還要反映課程培養(yǎng)目標甚至整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必須突出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而不是知識培養(yǎng)目標。
五、結語
(1)在應用性本科高校建設和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需求背景下,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前景廣闊。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中,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好適用性,應用優(yōu)勢明顯。
(2)現有的本科教學模式和組織體系下,考慮到學生能力特點和學習習慣,可先借鑒項目化教學的一些思路,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上適度改革,直到逐漸過渡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的項目化教學。
(3)道路勘測設計課程項目學習模式改革關鍵在于基于課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項目任務設置、課程理論教學改革、項目實施過程控制和課程考核評價方式。
(4)應用結果表明,道路勘測設計課程項目學習模式教學改革在學生中認可度較高。通過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素質和綜合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隋永芹,陳建兵.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和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2,11(4):36-37.
[2]於永和.大土木工程專業(yè)《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教論壇,2006(4):52-53.
[3]張秀成.在“道路勘測設計”課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5):126-127.
[4]崔亞楠,高利平.《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8(1):103-105.
[5]蔣桂梅.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4):78-80.
[6]李新凱,王龍.道路勘測設計課程項目驅動教學改革研究與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5):53-56.
[7]周云艷,孫劍,寧仁霞.基于項目學習法的低頻電路教學設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2(21):42-44.
[8]王雪蓮.基于“工作過程”《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4):130-132.
[9]馬萬經, 楊曉光.基于項目學習模式的交通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105-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