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福
[摘要]愛沙尼亞是東波羅的海國家,其民族史詩《卡列維波埃格》世界聞名。這是一部誕生于浪漫主義時代,典型的“以傳統(tǒng)為導向”的英雄史詩,它由F.R.克列茨瓦爾德根據(jù)民俗資料,用古老詩體形式寫成。史詩的主人公形象在編寫過程中也經(jīng)歷了從森林巨人到文化英雄的轉(zhuǎn)變。本文試圖通過對這部史詩的產(chǎn)生時代、搜集整理過程以及文本內(nèi)容與主題等方面加以概述,來揭示英雄傳說史詩化的歷程,并討論史詩對于族群認同的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愛沙尼亞;《卡列維波埃格》;傳說;英雄史詩;浪漫主義
中圖分類號:C91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91(2017)06-0054-06
英雄史詩作為古老的敘事文類,一直以來是族群歷史記憶的縮影。史詩的存在對于歐洲現(xiàn)代民族國家建立的意義不可忽視,而這一點在當時經(jīng)濟并不發(fā)達的東北歐地區(qū)尤為突出。愛沙尼亞民族史詩《卡列維波埃格》的產(chǎn)生就是19世紀浪漫主義思潮與民族認同需求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犊芯S波埃格》是愛沙尼亞語Kalevipoeg的音譯,英語也可以拼成Kalevide,其本意為卡列夫之子(son of Kalev)。這部史詩講述了英雄卡列夫之子充滿奇幻的復仇與冒險經(jīng)歷。
一、浪漫主義思潮與愛沙尼亞的覺醒時代
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國土面積4.5萬平方公里,總?cè)丝趦H130萬,其中愛沙尼亞族占七成,官方語言為愛沙尼亞語,屬于芬蘭-烏戈爾語系。愛沙尼亞在歷史上曾被瑞典、丹麥、德國、俄國等多個歐洲強國所統(tǒng)治。1918年曾得到短暫獨立,后于1991年宣布恢復獨立。弱小民族如何在這樣復雜的歷史境遇中獲得生存發(fā)展,是愛沙尼亞面對的首要問題,而創(chuàng)編屬于本民族的英雄史詩,似乎已成為歐洲各國在民族獨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英雄史詩在愛沙尼亞的價值,不僅是學術(shù)的,更重要的是,其已成為民族的標志性符號。
從13世紀的十字軍征服開始,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居民,主要可分為兩類人,即外來的、成為上層統(tǒng)治者的波羅的海日耳曼貴族,和被奴役的愛沙尼亞土著農(nóng)民,他們的生活來源全部依附于莊園地主。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18世紀的北方戰(zhàn)爭。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在趕走了愛沙尼亞北部的瑞典人后,稱雄波羅的海地區(qū)。愛沙尼亞的領(lǐng)土也從此并入沙皇俄國,但波羅的海日耳曼地方貴族卻仍是直接的領(lǐng)導者,他們用手中的權(quán)力壓迫著土著農(nóng)民,維持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地位。這加深了愛沙尼亞人反抗殖民統(tǒng)治的民族情緒。在地方貴族階層看來,愛沙尼亞農(nóng)民是粗俗無知的鄉(xiāng)下人和野蠻人。但另一方面,隨著勢不可擋的浪漫主義運動的開展,這些上層精英又把那些異文化看成是值得記錄與研究的奇風異俗。
以上種種背景促發(fā)了愛沙尼亞人探究本民族文化的渴望,這是他們保留民族認同的先決條件。當不能在戰(zhàn)爭中獲得獨立的時候,追求文化的強大也許就成為必然。愛沙尼亞學者雅各布·胡特(Jakob Hurt)有句名言,“如果我們不能在人口上成為大國,那么就在思想上成為強國吧?!币簿褪钦f,面對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情況,在強大的外國占領(lǐng)時期,真正把握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才是關(guān)鍵。也正是在這種心態(tài)的驅(qū)使下,那些富有責任感的知識精英們接受了18-19世紀以來歐陸興起的啟蒙主義運動和民族主義思潮。他們的出現(xiàn)對于民族語言的保護和民族文學的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與此同時,芬蘭人成功的例子也給愛沙尼亞人樹立了榜樣?!八袗凵衬醽喌闹R分子,不管是親俄的、親德的或?qū)@兩個統(tǒng)治民族都不相信的,都認為在教育中應該盡可能多地使用愛沙尼亞語,愛沙尼亞語至少應該擁有同等的權(quán)利,與作為政府部門用語的俄語一樣?!盵1]語言是史詩的載體,史詩也是展示民族語言最為豐富和綜合的藝術(shù)樣式。一部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口傳史詩是保護民族語言,提高民族自信的有力手段。因此,史詩的孕育和誕生,歸根結(jié)底不是個人的力量,而是強大的時代和民族推動力使然。
順理成章,19世紀后半葉愛沙尼亞迎來了在社會、文化和政治中具有多重意義的“覺醒時代”(Age of Awakening)。其中從1869年開始延續(xù)至今的歌唱節(jié)傳統(tǒng)影響最為深遠,而英雄史詩的創(chuàng)編也是覺醒時代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愛沙尼亞學者馬迪斯·阿魯卡斯克(Madis Arukask)認為,有兩個主要思想催化了史詩的產(chǎn)生,其一是歐洲的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思潮,它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就是各國不斷涌現(xiàn)出展現(xiàn)民族傳統(tǒng)的文學作品;其二是反映地方意識與主流精神的愛沙尼亞本國文化傳統(tǒng),二者缺一不可。某種程度上,那個時代的現(xiàn)實情境都可以透過《卡列維波埃格》的文本得以再現(xiàn)。[2]史詩在民族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關(guān)乎一個弱小民族的自我救贖,并成為民族精神變革的動力,毫無疑問,民俗傳統(tǒng)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是巨大的。
當時整個歐洲的浪漫主義民俗學者們“面對的最大部分是神話的歷史,偉大而高貴的民族希望重建的,主要是自身豐富想象的產(chǎn)品。他們實際上以他們認為曾經(jīng)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民族。”[3]的確,從格林兄弟開始的這場民間文化搜集運動的核心觀念就是,認為民族文化的根源就存在于質(zhì)樸的農(nóng)民生活中,只有通過發(fā)掘和整理,才能重新展現(xiàn)民族文化的深邃內(nèi)涵。這種理想化的民間文學意識所引發(fā)的搜集實踐,甚至影響了今天民俗學的取向。從中歐到東歐,特別是文化發(fā)展相對薄弱的地區(qū),知識精英們期望從這些原始的材料中尋找民族精神品質(zhì)的源頭。愛沙尼亞和其他國家一樣開啟了民族思想的啟蒙運動。傳統(tǒng)的農(nóng)民文化世界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認同,他們的美學思想和民俗信仰等也成為新的民族構(gòu)建的重要基石。
二、F.R.克列茨瓦爾德與史詩的搜集整理
《卡列維波埃格》的創(chuàng)編可以歸功于其整理者之一,或者可以直接稱為“作者”的愛沙尼亞學者F.R.克列茨瓦爾德(Friedrich Reinhold Kreutzwald)的卓越才能。整部史詩包括20篇詩章,超過1萬9千行,用民族傳統(tǒng)詩體完成。目前已經(jīng)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愛沙尼亞本國就有幾十個版本問世。盡管關(guān)于史詩的創(chuàng)編過程和人物形象仍存在著不少爭議,但毋庸置疑,它已然成為現(xiàn)代愛沙尼亞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endprint
(一)F.R.克列茨瓦爾德生平
弗雷德里克·萊因霍爾德·克列茨瓦爾德(1803-1882),出生在愛沙尼亞北部的一個村莊,父母都為莊園主工作。他1823年通過了私人教師考試,一度在塔林和圣彼得堡生活。1826年,他開始在塔爾圖大學學習醫(yī)學,從1833年畢業(yè)到1877年,他一直工作生活在愛沙尼亞南部的沃魯小鎮(zhèn)。他生命的最后五年住在塔爾圖女兒的家里??肆写耐郀柕滦r候的語言環(huán)境是愛沙尼亞語,上學后變成德語,因為那時的學校都要求用德語授課。他娶了一個德國太太,所以德語成為他生活中的重要語言。他的大量文章也都是用德語寫的。克列茨瓦爾德既是民族史詩之父,也是眾多童話故事的作者。[4]總的說來,除了作為《卡列維波埃格》的作者被人熟知外,他的主要成就集中在愛沙尼亞語言文學的學術(shù)研究上。他也搜集各類民俗材料并推動相關(guān)著作出版。此外,他的研究領(lǐng)域還涉及民俗文化的多種文類,如民歌等。正因如此,克列茨瓦爾德也被譽為架在愛沙尼亞語與德語文化之間的橋,同時也是關(guān)聯(lián)民俗材料與民俗學研究的紐帶。
值得一提的是,克列茨瓦爾德非常重視辨析民俗材料的屬性,并善于洞察其歷史價值,這一觀點基于他對民間敘事分類的深入反思。他起初用ennemuistsed jutud,即古老的民間故事來泛指在德語語境中,所謂的全部童話故事和傳說一類的體裁。后來,他將傳說從中分離出來,并加上了paiklikud一詞,強調(diào)其地方性。這是他從愛沙尼亞民間敘事邏輯和大量民俗文本的基礎(chǔ)上出發(fā)得出的結(jié)論。他把愛沙尼亞的傳說分為兩類,一類是神奇性的,帶有超自然和幻想的故事;另一類則是歷史傳說。他把民間故事當作某種歷史研究的材料。這對于他整理關(guān)于卡列維波埃格的傳說,并付諸于國家的地理景觀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二)史詩的整理與出版
在席卷歐洲的民族主義思潮下,愛沙尼亞出現(xiàn)了一批反對被任何異文化同化的知識精英,他們強烈希望通過各種方式整理,甚至再造傳統(tǒng)。前現(xiàn)代詩人彼得森(Kristjan Jaak Peterson 1801-1822)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影響深遠。他通過詩歌對愛沙尼亞文化的前途做出了思考。他追尋古體,用愛沙尼亞語寫詩,大多詩作表達了公眾的意見。但因為過早的離世,他的精神遺產(chǎn)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彼得森的另一重要功績在于翻譯了芬蘭神話選,他還在翻譯中加入了自己的評論,讓芬蘭的材料進入了愛沙尼亞的神話領(lǐng)域。這也激勵了不同領(lǐng)域內(nèi)文化史的建構(gòu)活動。
1838年在塔爾圖成立的愛沙尼亞學術(shù)協(xié)會,是當時搜集和整理民俗資料的中心機構(gòu)。許多民俗學家都加入其中。1839年,協(xié)會發(fā)起者之一F.R.菲爾曼(Friedrich Robert Faehlmann 1798-1850),發(fā)表了一篇關(guān)于神話英雄與巨人卡列維波埃格傳說的演講,勾畫出未來的史詩雛形。雖然演講用德語,但其中包含不少愛沙尼亞語言傳統(tǒng)的慣用表達和程式。當時出訪芬蘭的學者帶回來了1835年剛出版的《卡勒瓦拉》和“給人民以史詩和歷史,所有困難都能克服”的口號。這些朦朧的編輯史詩的沖動,使菲爾曼成為了史詩編輯進程中的第一位關(guān)鍵人物。和克列茨瓦爾德一樣,菲爾曼也是醫(yī)生出身,對民間文化充滿了熱愛。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寫作散體的卡列維波埃格故事,但不幸的是,菲爾曼在1850年突然去世。于是,作為學會成員的克列茨瓦爾德就接手了這項艱巨而意義重大的史詩編寫工作。巧合的是,他在1836年曾用德語寫了一首叫做《卡列夫之子》的詩,素材源于一個愛沙尼亞傳說,早期卡列維波埃格的形象是危險的強盜和野蠻的森林巨人,與現(xiàn)在史詩中的文化英雄大相徑庭。但在后來資料整理中,這位叢林巨人的怪獸形象也慢慢地變成了民族的英雄和領(lǐng)袖。
此外,史詩的出版也是破費周折。其實早在1835年,克列茨瓦爾德曾先知先覺地編寫過散文體的卡列維波埃格故事,但因為沙皇俄國的審查制度問題,而沒有得到出版。同年,克列茨瓦爾德在先讀到了德文版的《卡勒瓦拉》后,下決心重新寫作成古老的韻體形式。在真正接手菲爾曼的工作后,他在1853年先完成了前十二首詩篇,后來又不斷補充材料,豐富情節(jié)。最后,他的這個版本在1857-1861年的愛沙尼亞學術(shù)協(xié)會的會刊中分期連載出版,因為是出于學術(shù)目的的雜志,所以較容易通過審查。但這種情形并不能證明史詩本身實現(xiàn)了激勵民族大眾,在更大范圍內(nèi)傳播的意義。真正做到這一點的是1862年的愛沙尼亞語-德語版,這次是在芬蘭出版,1875年該書得到再版。之后,克列茨瓦爾德又在1869年出版了精讀版本。直到19世紀末,史詩才真成為影響愛沙尼亞年輕人民族認同意識的文學作品。
塔爾圖大學于魯·瓦爾克(lo Valk)教授總結(jié)了克列茨瓦爾德作為史詩作者的主要貢獻有三個方面:從散文到傳統(tǒng)韻文的改寫;中心人物形象的轉(zhuǎn)變;人物傳記模式的敘事。另外,作者在加工編輯史詩方面也有四個具體做法,即連接故事的不同情節(jié);混合相互矛盾的異文;放棄一些不能整合的部分;固定史詩事件發(fā)生的地理位置。[5]克列茨瓦爾德實現(xiàn)了作為作者身份的編輯整理工作,古老的叢林巨人傳說也成功轉(zhuǎn)變成了民族的英雄史詩。作為民族史詩的《卡列維波埃格》與芬蘭的《卡勒瓦拉》、拉脫維亞的《拉奇普列西斯》(Lācˇplēsis)等史詩的實質(zhì)差別并不明顯。這種源于口頭傳統(tǒng),又經(jīng)過學者加工整理的半書面化的史詩在歐洲一些民族中都有發(fā)現(xiàn)。
三、《卡列維波埃格》的主題特征
現(xiàn)在,民族史詩《卡列維波埃格》已然成為愛沙尼亞文學中的經(jīng)典。詩人、雕塑家和音樂家等等都從中汲取養(yǎng)分,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史詩賦予了他們藝術(shù)創(chuàng)作無盡的主題和原型。可是在史詩創(chuàng)編時國家的現(xiàn)狀,卻并不如人意。在面對異族壓迫的時代里,人民不得不通過完成這部史詩以獲取民族的精神力量,并抱有對未來的希望。就如史詩的最后一節(jié)中寫到的:“終有一天時代降臨,那里所有束縛將會,火星噴濺燃燒起來;火焰熊熊徹底切斷,解開手上石頭鐐銬:小卡列夫必能還家,帶給他的人民幸福,重新建設愛沙尼亞?!眅ndprint
卡列維波埃格的反抗意志被塑造成了史詩的主旨??梢韵胂?,人民在史詩引導下的向往和憧憬。雖然卡列維波埃格超越常人的能量和戰(zhàn)無不勝的勇氣并沒有改變其多舛的命運,而這似乎也是當時愛沙尼亞狀況的一種暗示,但即便最終卡列維波埃格失去了一切,成了地府守門人,作者也要在最后一節(jié)呼喚英雄歸來。
(一)克列茨瓦爾德與倫洛特的比較
討論愛沙尼亞史詩,就不能不提到隔海相望的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的影響。兩部有著眾多相似性的史詩的主要“作者”,克列茨瓦爾德和埃利亞斯·倫洛特(Elias Lnnrot 1802-1884)也有著諸多相同之處。對他們的比較,可以更好地把握史詩文本化過程的諸多細微之處,雖然這種創(chuàng)編方式曾一度被某些學者詬病。另外,作者不同的立足點也是造成兩部史詩差異的所在。
克列茨瓦爾德和倫洛特的共同點有很多。首先,他們兩個人生活的年代相同,都是從19世紀初到19世紀80年代,感受著同樣的歷史浪潮;其次,他們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本國人,都學習醫(yī)學,并在當?shù)匦℃?zhèn)上當過很長時間的醫(yī)生,在那里編輯史詩;再次,在1833年,他們也都從小鎮(zhèn)出發(fā)開始了自己搜集民間文化的旅程。最后,因為這兩部史詩,他們獲得無數(shù)贊譽,但也遭到批評。
美國民俗學家阿蘭·鄧迪斯就曾專門討論過芬蘭《卡勒瓦拉》的偽民俗(fakelore)特質(zhì),并在文章中也指出,愛沙尼亞人的民族史詩《卡列維波埃格》產(chǎn)生的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卡勒瓦拉》的激發(fā),并直言其真正源于口頭的傳說很少。他把這些類似的成果看成是浪漫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影響。盡管提出質(zhì)疑,但他在文章最后也緩和地談到如何對待此類“民俗”的問題,“不如接受這一事實,即偽民俗或許跟民俗一樣同為文化必需的一個成分。與其先入為主地把偽民俗看作不純不實之物加以抵制,我們不如以一個民俗學家的身份,利用民俗學方法來研究它?!盵6]這兩部史詩的民族性或許很難接受不同的聲音。為此,芬蘭民俗學家勞里·航柯曾撰文算是一種回應。他談到《卡勒瓦拉》這類史詩的文本化過程是有科學性的,其中整理者本人的“大腦文本”(metal text)至關(guān)重要。“事實上,大多數(shù)的實例也是介于口頭和書面史詩之間的文類。對于任何懷疑這個論證的人,應該給他們兩到三萬口頭詩歌的詩行,并讓他們用書寫來演述史詩。這樣很快就會證明,沒有個人的詩歌視野和系統(tǒng)發(fā)展的大腦文本,工程就會失敗,而剩下一堆混亂的材料?!盵7]不管怎樣,我們都不能忽略兩位學者對民族史詩所做的卓越貢獻,他們的功績也不會因此磨滅。
誠然,《卡列維波埃格》與《卡勒瓦拉》是相同類型的史詩創(chuàng)編,但其文本化過程中“作者的聲音”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托馬斯·杜波依斯(Thomas A. DuBois)在分析兩部史詩中作者角色時,敏銳地發(fā)現(xiàn),盡管兩部史詩在創(chuàng)作方式、意圖上有諸多相似之處,但如何定位作者的角色以更好地實現(xiàn)民族精神的寫作策略中,如何整合民俗資料上,卻不盡相同。[8]
首先,就語料來源來說,《卡勒瓦拉》的搜集更體現(xiàn)出源于口頭的性質(zhì),而最終的詩體形式也的確是芬蘭-卡累利阿地區(qū)民眾中廣泛流傳的歌謠類型,其中不少的段落是真正由歌手演唱的關(guān)于主人公萬奈摩寧的傳奇故事。顯然,克列茨瓦爾德在寫作中參考了《卡勒瓦拉》的成功范式,從魯諾(runo)到regilaul詩體變化不大,作為同一語系的愛沙尼亞語和芬蘭語在詩歌押韻方面自然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此外,對于是否有歌手曾經(jīng)演唱過卡列維波埃格的故事,學者們也是各執(zhí)一詞,但始終并沒有找到可靠的證據(jù)。也即是說,《卡列維波埃格》中的大量詩行的確是作者個人的創(chuàng)編,并沒有口頭來源佐證。
其次,兩位作者對于材料的取舍也有差異。經(jīng)過愛沙尼亞學者的考證,《卡列維波埃格》只有12.5%的內(nèi)容源于真正的口頭材料,而《卡勒瓦拉》則要高出很多。但前者中有近九成的內(nèi)容來源于北歐的民俗生活,而其中的75%的情節(jié)來自愛沙尼亞本國。這樣,整理者的工作則不能被認定為原創(chuàng),而算是對現(xiàn)有語料的重構(gòu)和改編。這些也許曾經(jīng)流傳于愛沙尼亞東部的口頭傳統(tǒng),在克列茨瓦爾德的筆下,勾連成完整的史詩情節(jié)脈絡,并與本國的固有景觀(landscape)緊密相連,強調(diào)了史詩的歷史因素和地方性。史詩中描寫的山川、河谷、小溪、沼澤、森林和道路等都可以與之相對應。相反,《卡勒瓦拉》則像是發(fā)生在某個遙遠而魔幻的“英雄國”。
(二)史詩的基本內(nèi)容
《卡列維波埃格》史詩開篇講述的是英雄卡列夫乘著老鷹,從北方來到愛沙尼亞,建立了自己的王國。
在那片土地上,有一個老婦人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只母雞、一個雞蛋和一只烏鴉,它們分別變成了薩爾梅、琳達和女仆。琳達嫁給了國王卡列夫。后來老國王去世,留下了個遺腹子,那就是英雄卡列維波埃格。琳達為此痛哭了七天七夜。她的眼淚匯成了湖泊。作為最小的兒子,卡列維波埃格在力量和智力上都強于哥哥們。
一次,兄弟們出去打獵,只留下母親琳達在家。來自芬蘭的巫師用魔法騙走了琳達??芯S波埃格為了尋找母親,獨自游泳去了芬蘭。但這個旅途并不順利,一些命運的惡果正等待著他,為此他也背負了兩個血債。在一個島上,他遇見了一位少女,史詩中暗示了這個姑娘可能是.他的姐姐,他勾引了少女并導致后來少女跳海自殺。另外,他又用寶劍殺了芬蘭鐵匠的大兒子。那把劍是鐵匠為卡列夫打造的,現(xiàn)在賣給了卡列維波埃格。于是,鐵匠詛咒了他,讓他自己也死于這把劍?;丶抑螅芯S波埃格參加了一個投石比賽,打敗了哥哥們,從此當上了國王。
后來,他去世界盡頭游歷,去地獄探險,經(jīng)歷一系列與魔鬼的戰(zhàn)斗,保護了人民。其中最主要的敵人是一個長著角的惡魔??芯S波埃格最終囚住了它,并從牢籠中解救了三個少女。她們嫁給了卡列維波埃格的好伙伴,奧列維、阿萊維和蘇列維。史詩最終的戰(zhàn)斗異常慘烈,阿萊維和蘇列維戰(zhàn)死??芯S波埃格心灰意冷,把國家交給了奧列維后,孤獨離開??僧敓o意中踏進了曾經(jīng)丟失寶劍的溪水時,忘記了原來的咒語,“任何進入溪水的人都會被寶劍砍去雙腳”。endprint
這樣,卡列維波埃格也死了,他的靈魂升入天堂。由于其不可估量的功績而獲得永生,但他的雙手必須被嵌在石頭中,成為地獄的守門人,看管那里的惡魔。
(三)史詩的主題解析
關(guān)于史詩的主題定位,克列茨瓦爾德有著自己的理解。在初版附錄中,他援引雅各布·格林的話,“曾經(jīng)渴望在民族傳說中做些改進,但終沒有完成??v使以片段的形式呈現(xiàn),補充的企圖也是要不得的,因為這會毀掉它的魅力,就像在古老遺跡上涂抹白灰一樣?!笨肆写耐郀柕虏⒉环裾J作者的身份,也力圖遵從民間敘事傳統(tǒng),但不可避免地在諸多結(jié)構(gòu)上造成疑問。人物形象的大幅度轉(zhuǎn)變、史詩的奇特結(jié)構(gòu)與文類的轉(zhuǎn)換等方面,從史詩誕生開始就存有爭論。卡列維波埃格的故事雖然深深刻在民眾心中,愛沙尼亞人在小學的課本中就會讀到了這個古老英雄的傳奇經(jīng)歷,但他們對叢林巨人原型有時魯莽和野蠻的行為并不完全理解,甚至感到困惑。由于語言文化等差異,筆者無力在此深究,但其他關(guān)于敘事結(jié)構(gòu)影響史詩主題的討論或許對于國內(nèi)史詩學研究更有實際價值。
簡言之,從英雄傳說到英雄史詩的文類轉(zhuǎn)化,其難點就在于保持敘事結(jié)構(gòu)的一致性和上下文銜接的關(guān)聯(lián)性上,這也是宏大敘事文類所必須擁有的基本特征。而據(jù)此分析,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卡列維波埃格》史詩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
其一是英文版譯者尤里·庫爾曼發(fā)現(xiàn)的關(guān)于史詩存在兩個詩系(two cycles)的問題。[9]他談到,前十個故事與后十個故事在敘事上有很大不同,描寫的是不同類型的英雄。前一部分,是神化的人的形象,即便充滿了超能力,克服了常人的缺點,但本質(zhì)上還是人性的。而史詩的后半部分,則連敘事結(jié)構(gòu)也發(fā)生了變化,從第十一個故事開始,情節(jié)不再是完全有頭有尾地按時間順序發(fā)展,而更像是一個系列故事。每一段都包含幾乎完整的情節(jié),基本模式是一個超級英雄的魔幻冒險旅程,主人公的神性也更突出。
其二是菲利克斯·奧伊納斯(Felix J. Oinas)指出的史詩之結(jié)局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微型史詩(an independent epic in miniature)的論斷。[10]他認為,史詩在卡列維波埃格的靈魂升入天堂,獲得榮耀就可以結(jié)束了,因為他已經(jīng)償還了欠下的血債,沒有必要再將他束縛在地獄門口,并等待再次重生,解救人民。這樣反倒使得整個情節(jié)的邏輯有些混亂,前后矛盾之處很多。目前的史詩的確存在主要部分和結(jié)局部分不協(xié)調(diào)的情況。同時他也強調(diào)了卡列維波埃格犯下的惡行可能取材于芬蘭民俗中奴隸庫列沃(Kullervo)的形象原型。毫無疑問,成為地獄守門人又是另一種懲罰,否則他也不用繼續(xù)為自由而抗爭。這樣看來,結(jié)局似乎是對另一個傳說的片段記憶,或者說是被大幅度地壓縮了的一個長篇故事。許多學者都闡發(fā)了自己的見解,認為是克列茨瓦爾德受困于精力等因素,不得已為之。不管怎樣,這部史詩在宏大敘事和古詩風格上并不遜于歐洲的其他史詩作品。
四、結(jié)語
作為英雄傳說史詩化的成果,《卡列維波埃格》構(gòu)建起了一個民族的標志性文化。它成為苦難頗多的愛沙尼亞人的精神寄托和抗爭支撐,全國各地紛紛樹立其雕像加以紀念。圍繞著一個英雄人物的傳說,通常是分散凌亂的,甚至存在矛盾沖突,但其聚合的張力也是無限的,是最有可能轉(zhuǎn)變?yōu)槭吩姺独臄⑹麦w裁。轉(zhuǎn)換增強了主題表達的力度,這是其他文類不具備的。“盡管史詩不是唯一能夠勝任表達特定群體內(nèi)部認同的敘事(例如神話也往往具有類似功能),但它無疑是最為擅長表達這種認同的文類。史詩所具有的體量宏大、內(nèi)容嚴肅崇高、藝術(shù)魅力巨大、歷史淵源久遠等屬性,都令其傲視同儔?!盵11]從英雄傳說到民族史詩的文本化過程映射出了民族文學的發(fā)展史,換言之,也是民族精神史的真實寫照。與口傳史詩不同,由短篇整理成長篇的書寫文本中,更加彰顯出作者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上高超的銜接方法,對人物形象統(tǒng)一化的整體把握和對史詩化創(chuàng)作中文化隱喻的闡釋能力,畢竟直接寫作是要經(jīng)得起文字推敲的??傊瑐髡f被放置在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之間,取舍皆來自于當事者,其史詩化的過程也不僅是文學結(jié)構(gòu)的突破,族群的認同與凝聚力也得以增強。
參考文獻:
[1][美]凱文·奧康納.波羅的海三國史[M].王加豐,等,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2]Madis Arukask. The Estonian National Epic, Kalevipoeg: Its Sources and Inception. Triinu Pakk,Transl. Matthew Campbell and Michael Perraudin ed, The Voice of the People:Writing the European Folk Revival, 1760-1914, Anthem Press, 2012, 124.
[3]劉曉春.從維柯、盧梭到赫爾德——民俗學浪漫主義的根源[J].民俗研究,2007,(3).
[4]Tiiu Jaago. Friedrich Reinhold Kreutzwald and the Cultural Bridge. Kristin Kuutma and Tiiu Jaago ed, Studies in Estonian Folkloristics and Ethnology: A Reader and Reflexive History, Tartu University Press, 2005, 19.
[5]lo Valk. Authorship and Textuality: The Kalevipoeg as epic landscape. Lauri Honko ed, The Kalevala and the Worlds Traditional Epics, Studia Fennica Folkloristica 12, 2002, 408-409.
[6][美]阿蘭·鄧迪斯.偽民俗的制造[J].周惠英,譯.民間文化論壇,2004,(5).
[7]Lauri Honko. The Kalevala as Performance. Lauri Honko ed, The Kalevala and the Worlds Traditional Epics, Studia Fennica Folkloristica 12, 2002, 24.
[8]Thomas A. DuBois. The Narrators Voice in Kalevala and Kalevipoeg[J]. Oral Tradition, 2000, 15/1.
[9]Kreutzwald. Kalevipoeg, The Estonian National Epic. Triinu Kartus, Transl. Eesti Kirjandusmuusem, 2011, 495.
[10]Felix J. Oinas. Studies in Finnic Folklore: Homage to the Kalevala. Suomalaisen Kirhallisuuden Seuran Toimituksia 387, 1985, 72-74.
[11]朝戈金,馮文開.史詩認同功能論析[J].民俗研究,20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