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兮
在俠世界·中州之上,有這樣一群豪杰,他們不從屬于任何一方勢力,他們行走江湖,只為以武會友、快意恩仇,時人慕其風采,稱其為“游俠”。然則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終有一日,游俠中有人振臂一呼,應者甚眾,始建江湖盟。
·以成立時間而言,江湖盟是所有勢力中成立時間最短的一個,約一百五十年左右。但在江湖盟成立之前,江湖中游俠亦有聯(lián)系,只是尚未形成固定組織。
·江湖盟前期人數(shù)較多,最多時約有兩百出頭,后期減少,人數(shù)最少時不到一百人。
·江湖盟是所有勢力中唯一確定沒有異獸之卵的組織。多位盟主公開表示行走江湖當靠個人實力,依靠外力非丈夫所為。
但私下里他們說的是“行走江湖重在快意,帶顆蛋在身上還怎么快得起來?”
·加入江湖盟的條件:由江湖盟中任意一人推薦,盟主同意后便可進入。
但若盟中其他人對此人有異議,盟主須對此人進行調(diào)查,獲得可靠證據(jù)后再決定此人加入與否。
規(guī)則
一、 不可為有違道義之事;
二、 同盟之人不得互相殘殺;
三、 若有人違背第一條其他人可不用遵守第二條。
盟主
前期主要由比武產(chǎn)生,武功最高者可當選盟主。若盟主有心卸任,便可再度召開比武大會,選出新任盟主。
后期時,因經(jīng)歷與北方異族作戰(zhàn),盟中人數(shù)驟然減少,風氣也更為自由。盟主時常一年輪換一次,也不必特意召開比武大會。而是由現(xiàn)任盟主與選好的下任盟主對打一次,儀式性居多,其結果必定是現(xiàn)任盟主(或真或假的)落敗,隨后新任盟主上任。
白羽令
江湖盟的信物為白羽,因此江湖盟又稱“白羽盟”。
盟中每一個人均有發(fā)出白羽令的權力,普通盟眾可發(fā)出一枚白羽,若有急事可發(fā)兩枚,盟主有事是三枚。若盟中有十萬火急的大事,可一次發(fā)出五枚白羽。
江湖盟中,發(fā)出五枚白羽的一共只有三次:第一次是為抵御北方異族入侵;第二次是對抗秘教;第三次是有一次某個盟主喝多了。
白羽只是普通白色羽毛,江湖盟中人發(fā)白羽令,很有可能是隨便從路邊天上的隨便什么飛禽身上拔下來的,插在路邊樹上作為標記。但羽毛上有盟中特有香料,江湖盟中人可根據(jù)白羽所插方向,判斷發(fā)出白羽令之人所在位置。
后期,白羽令散發(fā)得更為隨意,有一半左右的白羽令,是盟中游俠想找個一起喝酒的對象,插白羽看看附近有沒有同盟中人。
分界點
以北方異族入侵為分界點。
前期人數(shù)較多,雖然盟中組織亦是松散,但相對嚴明。
后期人數(shù)較少,風氣更為自由,盟主的選定方式也發(fā)生變化。
南北派
江湖盟中,其實也可分為南北兩派。北方多游俠,江南多浪子。平時經(jīng)常也打打嘴仗,互相吐槽,論證一下豆花到底該是甜的還是咸的,甚至因此玩笑性的決斗過。但大是非前,南北兩派從未起過紛爭。
·一百五十年前,裴顏成立江湖盟。
·一年后,程云染接任第二任盟主,白羽令、江湖盟三條規(guī)則都是程云染在任時制定,也是在程云染任職期間,江湖盟正式成為江湖中的重要力量。
·北方異族入侵,時任盟主謝星連發(fā)五枚白羽,召集群雄抵御外虜。經(jīng)此一役后,江湖盟中人半數(shù)犧牲,此事亦是江湖盟前期與后期的分界點。
·后期,因江湖盟規(guī)模收縮,一度為江湖中人輕視。后來江湖盟中一名普通盟眾肖通被秘教左使所殺,時任盟主寧燃武功不算一流,卻由江北至江南,使盡各種方法千里追殺左使,并最終成功。此事之后,江湖盟地位再度上升,江湖中再無人敢對其輕視。
裴顏
江湖盟第一位盟主,第一位真正將江湖游俠這股力量聚集起來之人。
世家出身,不懂武功,但精通武功之外一切江湖雜學,擔任盟主一年之后病逝。
程云染
江湖盟第二位盟主,真正為江湖盟制定規(guī)則之人。
原本是江南賭坊的老板。被裴顏看中接位。在他擔任盟主期間,江湖盟真正成為一支可以與江湖其他勢力相抗衡的力量。
程云染卸任盟主之后出海探險,一去不歸。有傳言說他從此居于海外,也有傳言說他死于風浪之中。
師華年
江湖盟第一位女盟主,繼任者即是率領江湖盟對抗北方異族的謝星。
通兵法,擅謀略,謝星對抗北方異族時,師華年擔任軍師職務,出謀劃策。這一役之后,武功全廢,歸隱山林,頗受江湖眾人敬仰。
江湖中常有人疑惑師華年與謝星之中互有情愫,但其實這兩人之間確實是再正經(jīng)不過的搭檔關系,互相欽佩,但與情感無關。
謝星
“小天星”一派最后一位傳人,武功高超,性情剛烈。
曾連發(fā)五支白羽令,率江湖盟中人對抗北方異族,江湖盟過半人數(shù)折于這一役中,謝星亦是身死,但終取得慘勝,初出茅廬的江湖少年,往往把謝星看作他們心中的榜樣。
因謝星身死,小天星一派至此失傳。
一念禪師
謝星身死、師華年退隱之后,盟中一度后繼無人。謝星友人一念禪師暫時接過盟主之位,江湖人數(shù)嚴重收縮,進入后期階段。
唐山
原為唐門中人,浪跡江湖期間亦曾擔任過一年盟主,但他當時隱姓埋名,江湖中也少有人知道這段歷史。
寧燃
北方游俠出身,擔任盟主期間,江湖盟眾肖通被秘教左使所殺。當時秘教背景深厚,神秘莫測,左使則是秘教中唯一一位常在江湖中行走的高位人物,武功之高,當世罕見,江湖中人皆避其鋒芒,唯有寧燃不辭千里一路追殺,最終斬殺左使,為肖通復仇。
此事之后,江湖盟的江湖地位再次上升。
羅林斯宗三郎
出身于西洋與東瀛的兩位劍客,來中原游歷,在江湖盟后期各擔任過一年的盟主。這也是異國人能擔任一方之主的罕見例子。
羅林斯后來歸國,妻子亦是中原劍手。
宗三郎則一直留在中原,并開宗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