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學場域中的異我情結(jié):馬來文學族群敘事中的他者建構(gòu)

2020-09-10 07:22莊薏潔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35期
關(guān)鍵詞:他者

【摘要】 馬來西亞的主要官方語——馬來語,其小說在多元族群敘事里顯示了特定的建構(gòu)意識,尤其在書寫異族他者建構(gòu)的層面上,既有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復雜性,又具有書寫主體本身的特殊性。有關(guān)他者建構(gòu)的視野暴露了特有的“符號權(quán)力”生成邏輯。其質(zhì)量的產(chǎn)生與“主觀精神”的形成,顯示了文學創(chuàng)作明晰的目的與發(fā)展過程。本文以法國社會理論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field)理論介入馬來文學的他者建構(gòu)分析,通過幾部經(jīng)典作品對于異族形象塑造的解讀,展現(xiàn)馬來文學場域的形成如何成為一種“言說他者的資本”,與此同時檢視馬來文學“異族情結(jié)”的社會意義。

【關(guān)鍵詞】 他者;異族;馬來文學;文學場域

【中圖分類號】I1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5-0027-05

一、導言

異族敘事所具有的時代性、社會隱喻以及其背負的“全民團結(jié)”的使命,使到馬來西亞文學的“書寫他者”,成為一個有效的觀察社會問題的入口?!八摺笔菄谊P(guān)于族群書寫的關(guān)鍵詞,也是不同族群之間巨大的“情結(jié)”。

馬來西亞經(jīng)由殖民主義的施政而形成了多元族群的社會,國家各語種的文學也在多元文化交匯之下,打破了自我族群觀照的局限,讓異族形象在自覺與不自覺當中納入各自的文學視野。在有關(guān)族群敘事的議題上,馬來文學作者群頻頻通過遵循或者顛覆既有的邏輯,實現(xiàn)主體對他者的建構(gòu)。 國家文學政策取向使到族群關(guān)系書寫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而馬來文學族群敘事的“他者化”過程,鑄成了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復雜內(nèi)涵。本文以布爾迪厄場域理論介入族群關(guān)系書寫的“他者建構(gòu)”分析,展現(xiàn)文學場域的形成如何影響作家的他者建構(gòu)。

二、 馬來學術(shù)界視野中的他者言說

馬來西亞學者周芳萍在其專著《馬來西亞國家文學中的多元社會》(Masyarakat Berbilang Kaum dalam Sastera Kebangsaan di Malaysia)當中,指出國家文學面臨重大的改變,是在70年代實行國家新經(jīng)濟政策以后,國家文學傾向于展示馬來族與非馬來族之間正面問題的小說。①有關(guān)族群關(guān)系書寫是在1930年后顯示負面的書寫傾向,幾位作者的小說明顯地出現(xiàn)了種族偏見和排斥外來移民的內(nèi)容。社會與政治批判是60年代以來馬來文學最具沖擊力的文學話語表現(xiàn)。先是政治禁忌的言說“浮出歷史的地表”,接著就是一連串與政經(jīng)文教問題與族群關(guān)系的話語實踐。馬來學者奧斯曼 · 布爹(Othman Puteh) 在《世界二戰(zhàn)后的馬來小說》(Cerpen Melayu Selepas Perang Dunia Kedua)論文集當中,②指出過于對于權(quán)力的追逐是有違馬來民族社會所奉行的生活原則。因此,在馬來文化的規(guī)約之下,權(quán)力意志和權(quán)力崇拜的表達勢必衍生指責話語。

作為激進的一種文學話語的實踐,一些作者的表達方式及其無所顧忌的極端姿態(tài),使到作品中的他者形象建構(gòu)具有驚世駭俗的感染力。馬來文學評論家馬那 · 西卡那(Mana Sikana)在評論集《馬來現(xiàn)代文學批評》 (Kritikan Sastera Melayu Moden)一書中也從“文學的鏡像論”說明作者是在政治批判上尋找心中的凈土樂園。

另一名馬來學者瓦合 · 阿里(A.Wahab Ali)在1989年出版的馬來文學評論專著《文學中的人物形象》(Imej Manusia dalam Sastera)中,③對60年代馬來小說里面的人物形象塑造進行研究,指出特定時期都有屬于其社會文化語境下的人物形象塑造,而且是現(xiàn)實人物的畫像。作者表明白自己在特定的解讀視角上,試圖探尋人物形象背后折射出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我們可以從中推斷,這些被建構(gòu)的他者身上被賦予的思想內(nèi)涵之深刻性,一定程度上高于其作為藝術(shù)形象本身的價值。

瓦合 · 阿里在專著中另辟章節(jié)討論“非馬來族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見創(chuàng)作者開始以自身的經(jīng)歷為出發(fā)點來關(guān)注“他者”,在多元復雜的文學場域中展開了自我鏡像的探索。毫無疑問的,異族形象書寫在未發(fā)生政治決策導致文學轉(zhuǎn)向以前,已經(jīng)成為許多書寫主體的隱喻,一種表達“自我”意識、建構(gòu)階級,還有作為身份話語的媒介。有關(guān)研究雖然涵蓋的文本范圍只限于60年代的馬來小說,尚不能成為國家政治轉(zhuǎn)型后的他者建構(gòu)的直接對照,但是卻為馬來我文學異族他者建構(gòu)的討論,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依據(jù)和可闡釋的維度。

三、 改版的“動物莊園”:符號權(quán)力之下的他者建構(gòu)

在族群關(guān)系的敘事上,部分馬來小說的“他者”建構(gòu)以“政治”為隱線,而且總是政治寓言內(nèi)的“動物化身”,依托動物非人性的特征彰顯異族的負面行為,利用獸性的欲望表現(xiàn)“掠奪者”引發(fā)的爭斗和殺戮,以便對自己族群的生存威脅制造更大的張力。雖然作品的藝術(shù)敘事仍然有可取之處,然而其種族主義的他者建構(gòu)視野已然暴露一場“符號權(quán)力”的生成邏輯。60年代以后的馬來文學異族形象,幾乎是以政治性為內(nèi)核的社會全景化形象復合體。

《福鼠》(Tikus Rahmat)和《部長》(Menteri)這兩部小說最能體現(xiàn)馬來作家如何在族群關(guān)系的書寫里進行“排異實驗”與展現(xiàn)“弒華情結(jié)”。

如果說書寫可以看成是符號傳播的一種過程,不同群體以符號形式進行傳播之時,其特征也跟著被符號化,一定程度上成為一種“符號權(quán)力”。布爾迪厄在語言實踐理論里認為:“符號是創(chuàng)造世界的力量(world making power),因為它包含把關(guān)于社會世界及其分化的合法觀點強加于人的能力。” ④馬來文學構(gòu)建的異族書寫場域,是一個“高度配對”關(guān)系性型結(jié)構(gòu)。其中,作者的立場與書寫姿態(tài)的取向,操控著與改變著他者位置的邊界。其文學場域中“異族”的身份被拉抬到與本民族對比的文化場域,異化成另一種對本民族產(chǎn)生威脅的“符號資本”。

1963年初版的《福鼠》,以荒誕的寓言重申異族形象,把馬來社會的“排異實驗”作了最大膽尖銳的坦露。故事中的每一種鼠類都有其象征的典型意義,雖然不能絕對性的將每一種鼠類對號入座指向某一族群,但這些“物種”在作者眼中,是在特定歷史階段參與、推動和影響著社會發(fā)展的族群與人物。雖然作者也以幾種鼠類抨擊不同階級的馬來社會代表,但是作為對立面的“異族鼠類”,無一不被丑化成爭奪“地主”資源的象征性階層。

一群巧取豪奪的高手,在饑餓當頭時候讓其他族群陷入不平等物質(zhì)交換的圈套;一群陽奉陰違的國民,在國庫積極建設當兒竭盡所能從中貪鄙營私。各種鼠類在國庫囤米糧的建設過程中原形畢露?!疤锏厥蟠蟛糠侄紝⒌久装徇\到各自的洞穴里面,沒有留給國家倉庫,只是它們的人數(shù)太多所以不明顯?!?⑤在作者的反烏托邦世界里,當權(quán)者實施奴役政策,妖言惑眾,而投機者則以非常手段,弱肉強食,自立門戶。在眾多鼠類中,“田地鼠”是作者最“大費周章”建構(gòu)的異族形象——也是一種意象,作者賦予這群鼠輩過人的生理特征、智力水平與生存技能:

當交易進行時候,田地鼠從中搜刮利益。田地鼠比較聰明,拐彎抹角和欺騙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血肉。從一出世它們就以此為根本教育,長大以后就更加純熟了,這是生生不息的。⑥ (中文翻譯)

作者哈山 · 伊布拉欣(Hassan Ibrahim)指出田地鼠是極其邪惡的,而直接深受其害的就是象征馬來族群的“谷中鼠”。這種民族集體化心理猶如久久壓抑的無意識此時毫無禁忌地打開了閘口,在馬來政權(quán)確立后更成為其大肆宣揚的理由。馬來族群在殖民政策的保護之下,從事稻耕農(nóng)業(yè),為了平定局面,殖民政府從1913年起逐步在各個馬來土邦實施馬來人保留地政策,限制和禁止其他族群,特別是華僑購買土地從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⑦其中反映了馬來族群當時貧困處境的根源。另一方面,借助種族政策的話語資本,馬來作者具有壟斷話語場域的“符號權(quán)力”,他們所表述的思想內(nèi)容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族群話語帶有強大主觀性的依據(jù)。

在小說中,“物質(zhì)”變成了華族最豐裕的神話,“謀利”成了華族的最顯著的精神特征。如果哈山只是說了一個田地鼠“逆?zhèn)悺钡呢澙放e動,并不足以凸顯抨擊華族的激進性。作者對田地鼠的張貼一個悖謬的巨型諷刺符號,才讓閱讀“騙局”提升到極致:

他們繁衍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似乎未曾中止。最后他們一定在興邦鼠國定居。永遠!永遠?、啵ㄖ形姆g)

如果將孤立地看待這個情節(jié),它是馬來西亞華族移民歷史的部分寫照,那就是18世紀中葉開始,許多中國人以“契約勞工”的身份移民馬來西亞的華僑,將此地視為打工賺錢的居留點,把中國作為最終的歸屬,不斷匯款回國,養(yǎng)家糊口和置產(chǎn)業(yè)。⑨然而徘徊在原鄉(xiāng)中國與經(jīng)過英殖民洗禮的居住地之間,原先躊躇的華族最后選擇歸屬新興國,建立另一種“華”的身份。

四、從移民到政客: “想象”與“消費”外來他者的敘事

對馬來族而言,非馬來族尤其是華族在國家經(jīng)濟改革中成為既得利益者,由始至終用不道德途徑攫奪財富資本,于是在具有種族偏見的文學實踐中,華族往往充當了馬來西亞歷史上的“投機他者”。可以看到當所謂的“民族主義”——實則是馬來霸權(quán)主義露出端倪以后,文學表述已經(jīng)從“想象異族”過渡到“消費異族”的創(chuàng)作意識和敘事里。馬來族群在現(xiàn)實中無法達到的控訴欲望,轉(zhuǎn)移到寓言中,到動物世界里完成。

瓦合 · 阿里在專著《文學中的人物形象》(Imej Manusia dalam Sastera)也認同《福鼠》里,象征非馬來族的陸地鼠、田地鼠和家鼠,是欺凌弱勢的谷中鼠——馬來族的角色。⑩ 有關(guān)指涉雖有主觀元素,但其中曖昧的“影射”成分,讓作者與讀者,當事者之間拓展了各自的追求權(quán)力——創(chuàng)作自由以及想象的自由,還有個人隱私的保留。如果再進一步看待,這甚至可以是文學建構(gòu)以及政治意欲之爭。

小說中另一類主要受抨擊的他者就是象征印度族群的“家鼠”, “他們最終把選票投給比較尊敬他們的白鼠”。?作者對于家鼠建立的寓言式的歧義,很明顯的就讓知情者跟現(xiàn)實歷史聯(lián)系起來:19世紀以后,英國人在馬來西亞興辦理種植園和開礦,從印度招募大批勞工。?后來印度族群自覺從移民過程獲得了謀生機會與生活福利,對這片土地有了歸屬感。然而在獨立后馬來西亞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的過程中, 種植業(yè)不再是印度人當年的保護傘,毫無技術(shù)優(yōu)勢階層的印度族群被迫參與激烈的社會競爭, 導致貧困交加,最后部分印度族群淪為馬來西亞社會經(jīng)濟活動中的弱勢群體。?

故事中描寫后來田地鼠在選舉中因為財勢雄厚而在選舉中大獲全勝的描述,印證了馬來族對于華族執(zhí)政黨曾經(jīng)獲勝的記憶枷鎖。田地鼠從一無所有的“移民”一躍成為“政客”,反映“外來者”在馬來西亞統(tǒng)治結(jié)構(gòu)處于充滿變數(shù)之際,伺機抓住了群眾的弱點,成功實現(xiàn)了他們的政治投機夢想。因此田地鼠作為“投機政客”的典型代表,只是作者在暴力化符號下的“虛構(gòu)形式的必然性”,以實現(xiàn)其政治寓言性的框架。有關(guān)他者異族的言說就在這個被異化了的框架中,鞏固了作者自身族群破碎的歷史意義。

五、饑餓的鼠地:“吃人”的他者展示

對作者哈山,饑餓的異族成為“吃人”社會中另一種弱勢者的最佳代言人?;始覀}庫在缺乏人力資源之下,毫無一技之長卻狡猾的白鼠,獻議掌權(quán)的“兇鼠”? 雇傭從“饑餓的鼠地” 來的田地鼠,因為他們“只要微薄的薪水就接受雇傭”,“他們不分晝夜地勤奮工作”?!八麄円贿呥\輸?shù)久滓贿呁滔伦约旱母怪小保敖弑M所能的吃”,“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如此富足過”,對他們而言“鼠國是何等的豐饒!” ?“饑餓”作為一種異族形象表征,同時也是形成一套“形式學”(typology)。從自然災害造成的身心苦難,到意識形態(tài)造成的“革命”,含義耐人尋味。作者借由“饑餓”建構(gòu)他者,證明華族已被物化為這一被動的符號。相對于匱乏的虛耗,饑餓可以暗示貪婪放縱,也明喻了一種不知饜飽的欲望。因此哈山所構(gòu)思的饑餓論則帶有另一種異族消費情結(jié)。

哈山以“饑餓的田地鼠”的華族形象建構(gòu),一抒心中的政治塊壘,讓人想起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有關(guān)魯迅小說“吃人”的控訴。因此可以說以“鼠輩”建構(gòu)他者,是為了鼓動本族群自我保護“主權(quán)”所生產(chǎn)的“糧食”,同時回應馬來民族主觀上的“人吃人”的問題。只是哈山無法驅(qū)除種族主義的魔障,最終成就了一種主觀性強烈的馬來民族主義斗士姿態(tài)。

布爾迪厄指出“文化資本總是被烙上最初獲得狀態(tài)的烙印。無論如何竭力掩飾,都無法徹底抹去個體最初的社會文化身份,無法逃開這個身份的社會位置潛移默化地給他的一切?!?? 如果說華族形象在馬來文學中的建構(gòu)來自華族“文化資本的傳承”的被顛覆,被武斷的負面看待,那么這種文學的政治實踐雖然擺脫了政治力量的操縱,卻未清除所有社會實踐必然帶有的利己印記,“只不過這一種類型的政治實踐服從文化、文學生產(chǎn)的場域的特殊邏輯而已。因此看待作者的政治性的書寫實踐必須其放在生成的社會歷史之中,既觀察政治實踐的自主邏輯,又考慮歷史的維度相聯(lián)系。” ?

六、“龍”的隱喻:敵我他者的表述

另一部長篇小說——沙濃 · 阿末(Shahnon Ahmad)的《部長》 (Menteri),? 在對于本民族當權(quán)者化身的批判上,也不放過對“華”的他者負面建構(gòu)。資源的分配往往是族群關(guān)系建立的基礎?!叭A”的出現(xiàn),不僅僅是異族的參與,而是一個關(guān)涉馬來族群利益和社會秩序的困境。“龍的傳人”以令人畏懼的形象出現(xiàn)在馬來部長的噩夢之中,隱示了馬來族群“生存的恐懼”。這種恐懼只好托付“龍”的隱喻來進行批判。于是,意識形態(tài)下的華族必須按本族群模式、本族群的“套話”來塑形,以便喚醒本民族防備與抵抗的意識:

從北部巴哈多再靠近觀察這一群塌鼻子的人種。他是如此的驚奇。幾個游行隊伍正在前進,這些前進的臉孔都有龍的圓眼睛和大嘴巴,還有好像什么似的搖晃著的大頭部。橫掃左右的尾巴是如此的兇猛。?(中文翻譯)

這種“套話”是“形象的一種特殊而又大量存在的形式”,是“單一形態(tài)和單一語義的具象”,“這個具象傳播了一個基本的、第一和最后的原始“形象”。?對于馬來族而言,“龍”“黃種人”這一類看起來不太具有貶義的套話,雖然在國內(nèi)不太普遍或者公開應用, 但可以視為馬來族對于華族的首要印象和最直觀的反應。

《福鼠》的哈山與《部長》的沙濃筆下的華族形象,表面看來有區(qū)別,而事實上兩者的建構(gòu)卻有著異曲同工的心理背景和目的。雖然小說被責難的當權(quán)者隸屬馬來族,但是一邊又將責任歸咎于外來異族掠奪資源的欲望。有關(guān)他者不堪入目的建構(gòu),則暴露了自身焦灼的精神狀態(tài)和隱秘的勝利渴望。

作家的群體意識給主流文學的族群話語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將異族作為他者,與本族群進行兩極相對比,使得在本身族群在小說中變成自我辯解的角色功能,是一種符號資本的運用,也是符號權(quán)力的文學實踐。

七、宏大的“民族史詩”:“啟蒙式話語”的他者角色確定

馬來文學評論家馬那 · 西卡那(Mana Sakina)在專著《馬來現(xiàn)代文學批評》(Kritikan Sastera Melayu Moden)中論述文學如何作為社會的鏡像之時,強調(diào)了馬來文學務必具備的特質(zhì),就是在借助“鏡像”的原理之下,將維護族群的特權(quán)和民族主義的激發(fā)展開有效的社會實踐。只是文中刻意規(guī)避了現(xiàn)實作品的舉證。文學與馬來民族主義的建制度存在著共謀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不是新鮮的觀點,只是1969年發(fā)生種族流血事件以后, ?在馬來文學一般向著“民族團結(jié)”方向變化之際,卻更清楚地看到種族論的符號資本的復制模式,如何深刻地體現(xiàn)在他者的建構(gòu)之上。

阿都拉 · 胡先(Abdullah Hussain)撰寫于1967年的《連環(huán)扣》(Interlok),? 在1970年獲得年獲得“國家獨立十年文學創(chuàng)作獎” 于1971年獲得國家圖書出版局出版,后來于2006年修訂成學生課文版,50年期間這部小說受馬來文學界認可的程度節(jié)節(jié)上升,獲得了極高的贊譽。《連環(huán)扣》在其“詩史式”的經(jīng)典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他者建構(gòu)實踐作為時代的表意形式,傳達了建國之前民族的精神狀態(tài)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意圖。

作者以馬來主權(quán)論的意圖,結(jié)合各族群“啟蒙式話語”出發(fā),以現(xiàn)實主義手法重新確定了個族群的社會角色與定位。有關(guān)著作是一部“偉大”的族群圖譜,也是政權(quán)實踐的經(jīng)典作品:故事在開始時,主觀情感意向已經(jīng)明確地突顯,既所有認同馬來族,認同國家全民團結(jié)理念的角色才是正面人物。為了將族群關(guān)系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推向更高的層次,作者公然以長篇的“國族寓言”,輔以史實考究的敘事方式,向異族宣示馬來族群的心中塊壘。話雖如此,作者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言論并不能代表所有馬來族群的立場。

異族人物的塑造成了這部小說最受爭議之處。華族三代父子從中國農(nóng)村到南洋謀生與創(chuàng)業(yè)的血淚斑斑,在馬來亞成家立業(yè)后與其他種族的紛紛擾擾,爾后遭遇日本帝國、英殖民侵略而家財毀盡的滄桑,再到兒子加入共產(chǎn)革命行列的震撼,華族精神面貌如何傳承與變遷,反映了普遍上馬來社會看待異族的完整觀念;也在作者以歷史和藝術(shù)來把握現(xiàn)實的苦心鉆營中,投射出馬來文學構(gòu)造他者甚至“敵我”矛盾的對立法則。

小說中來自福建省山區(qū)的農(nóng)夫金樂(Kim Lock),設想走個人發(fā)家致富的道路,于是以南洋歸來的勞工中介“百萬國龍” (Paman Kok Leng)為榜樣也為依托,帶著小兒子錦發(fā)離開農(nóng)村到南洋尋找黃金機會。以當三輪車夫、茶餐室助手、礦工謀生,從中衍生出跟當?shù)禺愖褰患木硾r。只是這一些想通過勞動致富的華族,大都被描寫成金錢至上和貪婪褊狹的人?!鞍偃f國龍”千方百計利用人脈謀私利,甚至涉及強行販賣人口,費盡心思想把金樂的兒子錦發(fā)買給茶餐室老板。勤奮顧家的金樂卻在言辭中表現(xiàn)對馬來族與印度族的蔑視,長大后成為暴發(fā)戶雜貨店主的錦發(fā),更是對弱者馬來族施壓逼迫,利誘貧困的馬來族以土地抵押作為借貸條件。錦發(fā)為了投愛人所好而染上鴉片毒癮,辜負在唐山的發(fā)妻,還反對兒女與馬來族友好交往。作者極力在人物身上投射對國家政治冷感的華族形象。大部分華族都被描寫成國民走向團結(jié)的阻力,他們是只顧及個人利益的典型僑民,沒有為國家和社會貢獻的觀念。

小說中只有身為第四代華族的耀成、寶英——錦發(fā)的兒女,被作者當成主流意識喜愛的新人物形象來塑造。他們善良、正直,有種族平等觀念和政治理想的新一代華族代表,只是后來他參加森林游擊隊與殖民者對抗,卻成為馬來社會聞之喪膽的敵人。第三代華族兒女在作者筆下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年輕一輩華族光輝的思想和品格的先進性。很顯然,作者不可避免地將政治主權(quán)意識形態(tài)對異族的期望來刻畫這一類他者,以此表明在出生地馬來亞接受當?shù)囟嘣缘慕逃?、接受多元文化熏陶的必要性?/p>

整體而言,眾多的華族角色,始終沒能在小說中成為全面被突出表揚的人物。小說在寫實風格下進行敘事,以“真實可信”來建構(gòu)他者,這是馬來作者對他者的命名,也是獲取書寫歷史權(quán)力的借口。人物的性格本質(zhì)也是被政治先驗性的決定,只有返回先驗決定的本質(zhì)性概念中,其真實性才有依據(jù),否則就不能憑著現(xiàn)實主義的建構(gòu)成為真實的依據(jù)。

不同群體以符號的形式進行傳播的同時,其自身的屬性和特征也會符號化,演變成符號權(quán)力。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聚焦,使大部分華族被形塑了一種無法自辯的“公敵”身份。

作為當時無法融入本土的華族,有關(guān)語義不斷被擴大。相對于當時缺乏資源競爭技能的馬來族,他們卻在潛意識中代表了國民的權(quán)利,是被欺壓的弱者但也是道德正義的化身,而與馬來族發(fā)生矛盾的華族則被推至了人道主義認同的對立面,文學的敘事“符號化”了兩族的緊張關(guān)系。

比較起華族而言,印度族群的他者建構(gòu)似乎更加真實可信,除了用貶義詞形容印度族群的卑微處境之外,主要人物——馬念這個勤勞務實,和善卑微,但是因為自保而隱瞞婚姻狀況,后來為了對抗英殖民而加入游擊隊的印度移民,其形象倒是沒有太多極端負面附加意識形態(tài)的意義。有關(guān)印度他者建構(gòu)曾經(jīng)引起印度社會的熱烈爭議,這倒是微妙地反映出當時文學普及各族的效用,還有印度族群有一定民族立場的身份抗爭。

小說中馬來園主對于印度工人馬念的賞識并招為女婿,加上女兒瑪麗妮對馬念深愛不渝的描寫,一邊反映作者用“全民結(jié)親,不分種族”的指標營造了多元共處美好前景的意圖,一邊反照出馬來族群的大愛胸懷,說明馬來族不帶種族主義的接納異族。這也喻示著馬來作者的意識形態(tài)——主流社會的寬容觀念是各族擺脫種族矛盾的關(guān)鍵,也是“移民”獲得好機遇的仰賴因素。

馬來文學掌握了族群關(guān)系的導向性,在文學敘事上啟動了議程設置的功能,沒有認知背景的讀者很大可能會選擇性地向某一族群形象“傾斜”。馬來族、華族與印度族,三者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的失衡,造成了“異族”形象塑造的片面化。

八、“國民化”后的異族面貌:他者在歷史變更中的生存困境

另一部沙末 · 伊斯邁(Samad Ismail) 的長篇—— 《一指之長的誘餌》(Kail Panjang Sejengkal)中將華族置身在國家獨立不到十年期間,?族群正接受政經(jīng)文教改造的復雜背景當中。作者借由“語言”的自然或畸形發(fā)展,對語言政策批判,與此同時從各族文化的痼疾所在進行他者建構(gòu)。

作者從國家政策改變以后的思想高度來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對他們的生存法則、技能與適應社會的能力進行評價。小說比較尖銳,有深度地揭示非馬來族群在歷史和政治變更中的生存困境。當中兩個華族角色——洲(Chew)和弟弟——良(Leong)依然可見華族成為馬來文學他者建構(gòu)的軌跡,體現(xiàn)華族形象在馬來社會群體心目中的“格式化”。作者隱約透露兄長洲,因為參加地下政黨而嘗過牢獄之災,被釋放后成為華族新村的修車技工。作為一名前政治囚犯,人物帶有“背叛”污點的形象,迎合了當時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華族的國家認同傾向判斷,傳達出權(quán)威的符號化意圖。瓦合 · 阿里在《文學中的人物形象》中指出故事華族形象塑造仍然不離其宗——經(jīng)濟搶奪者和利己主義者,依舊是馬來社會抗拒的“投機分子”的他者。洲身為在馬來西亞成長的公民,仍然無法掌握流利的馬來語,他對馬來官員朋友米斯巴的友好,被詮釋成異族之間充滿強烈目的性的交際。這個華族只是想利用馬來友人的身份,為失業(yè)與有罪狀的弟弟謀求工作與開脫的機會。

從另一個角度看,文本中他者文化取向,顯示族群共同參與了國家歷史性的大變動。人物身上被刻意夸大了的沖突性色彩,也是作者在思考的族群標簽性問題。

九、結(jié)語

隨著文學場域的族群主題開放,馬來作者本身經(jīng)受族群共處的“試煉”,他們對于異族建構(gòu)的自由,帶有“想象”與“消費”的心理。馬來經(jīng)典作品對異族塑造的觀念,長期在意識當中積累并內(nèi)化為一種持久的行為偏向,由此形成了群體的習性,當中他者的建構(gòu)更多的是體現(xiàn)者當權(quán)機構(gòu)的權(quán)力意志。

可以說偏激話語的萌生,改變了文學場域原有的書寫結(jié)構(gòu)和邊界,顯示兩者掌握“符號資本”的歷史生成因素。一些作家的主體性不斷擴張,還有對文學的社會教化功能進行極致的利用,導致對異我書寫未必遵循對象現(xiàn)實發(fā)展的邏輯,反而陷入個人主觀的敘事邏輯。有關(guān)“我—他”“我們—他們”的二元形式表述,在馬來文學當中是由于民族權(quán)益訴求而導致的對立模式。華族被負面地符號化,是書寫群體用自我的價值標準去衡量與本身有隔閡的事物,一方面隱含著自我價值的投射,成為象征性語言接介體,?另一方面也是特定場域里一場話語權(quán)力異化的顯現(xiàn)。

注釋:

①Chew Fong Peng, Masyarakat Berbilang Kaum dalam Sastera Kebangsaan di Malaysia, Bandung: UPI Press, Universiti Pendidikan Indonesia, 2007, ms.9.按:有關(guān)著作書名可譯為:《馬來西亞國家文學中的多元種族社會》,2007年在印度尼西亞教育大學出版。

②Othman Puteh, Cerpen Melayu Selepas Perang Dunia Kedua, 1994.注:有關(guān)書籍是奧斯曼 · 布爹著:《世界二戰(zhàn)后的馬來小說》,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局1983年版,第70頁。

③⑩A.Wahab Ali, Imej Manusia dalam Sastera,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1989.注:瓦合 · 阿里:《文學中的人物形象》,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局1989年版,第191頁。

④Pierre Bourdieu, What make a social clas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istence of Group,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A Critical Review, XXXII, 1987, p.13.

⑤⑥⑧??Hassan Ibrahim, Tikus Rahmat,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2001.注:哈山 · 依布拉欣:《福鼠》,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局2001年版,第52頁,第18頁,第72頁,第40頁,第71頁。

⑦⑨廖小?。骸稇?zhàn)后馬來西亞族群關(guān)系:華人與馬來人關(guān)系研究》,暨南大學2012年版,第29頁,第30頁。

?馬燕冰等編:《列國志:馬來西亞》,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頁。

?參閱潘永強:《不平等多元的悲劇結(jié)構(gòu)》, 《視角》 2007年第12期。另見羅圣榮:《馬來西亞印度人的處境——兼談馬來西亞的不平等民族政策》,《世界民族》2009年第2期,第73頁。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 Richard Nic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4, p.101.

?張意:《文化與符號權(quán)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導論》,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版,第131頁。

??Shahnon Ahmad, Menteri, Alor Setar: Dinas Penerbitan

Pustaka Sekolah, 1967.注:沙濃 · 阿末:《部長》,馬來西亞亞羅士打1967年版,第86-87頁。

?(法)達尼埃爾 · 亨利 · 巴柔:《形象》,孟華譯:《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頁。

?孫振玉:《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及其關(guān)系研究》,甘肅民族出版社,第116頁。

?Abdullah Hussain, Interlok,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2010.注:阿都拉 · 胡先:《連環(huán)扣》,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出版局2010年版。

?A.Samad Ismail, Kail Panjang Sejengkal, Kuala Lumpur: Penerbitan Utusan Malaysia, 1967, ms.6.注:伊斯邁著:《一指長之誘餌》,馬來先鋒報出版社1967年版,第6頁。

?袁小云:《自我與他者:齊澤克的意識形態(tài)主體性維度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29頁。

作者簡介:

莊薏潔,女,馬來西亞籍華裔,祖籍福建惠安,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 復旦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研究方向:海外華文文學,比較文學,馬來、馬英與馬華文學的比較研究。

猜你喜歡
他者
設計中的“他者”
女性主義視角下《武媚娘傳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亞死了”——《無聲告白》中他者的悲劇解讀
他者視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為“他者”負責:論當代大學生的道德責任
女性“他者”的自我認同
全球化時代,最關(guān)鍵是理解“他者”
女性主義視角下解讀《玩偶之家》
女性的困境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