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文淵
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一分為二地看人,某個人在某方面有突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不突出的地方。這需要管理者在用人時,準確把握其優(yōu)勢和劣勢,發(fā)揮其長處,避免其短處。
美國柯達公司在生產(chǎn)照相感光材料時,工人需要在沒有光線的暗室里操作,為此,培訓一個熟練的工人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并且沒有幾個工人愿意從事這一工種。但柯達公司很快就發(fā)現(xiàn)盲人在暗室里能夠行動自如,只要稍加培訓和引導就可以上崗,而且他們通常要比正常人熟練得多。
于是,柯達公司大量招聘盲人來從事感光材料的制作工作,把原來的那一部分工人調到其他部門。這樣,柯達公司充分利用了盲人的特點,既為他們提供了就業(yè)機會,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不能不歸功于“掌門人”高明的用人策略。
由此可見,管理者只要用人得當,缺點也可以變成優(yōu)點,事實上,一個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不是一成不變,而且長處和短處是相伴而生,常見到有些長處比較突出、成就比較大的人,缺點往往也比較明顯。
至于那些膽大藝高、才華非凡的人由于某種原因而受到歧視、打擊,對這些“怪才”管理者更要理解他們的苦衷,尊重他們,為他們提供發(fā)揮才能的空間。如果管理者跳出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從客觀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用人之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家公司的招聘表格中,有這么一欄:你有什么短處?有一次,一位下崗的女工來應聘,在這一欄填上“工作比較慢、快不起來”。朋友一致認為,她是不可能被錄取的,誰知,最后老板親自拍板,錄用了這位女工,讓她當質量管理員。
在這個案例中,老板充分發(fā)揮了“從短見長”的才智。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天才越有缺陷。有缺陷的天才就因為他有一方面的欠缺,才有了另一方面的優(yōu)勢。反之,樣樣精通的人成不了天才。因為樣樣都會的人意味著他可能樣樣都不“精”,一個人只有專注、專一,才有可能成為天才。
這里需要提醒的是,管理者在用有缺點的下屬時需要掌握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做好控制,不然就會縱容下屬犯錯。有家鞋廠的會計,他在管賬時經(jīng)常出錯,但他有個優(yōu)點——交際能力很強。于是,老總把他調到營銷部門,待了一年,業(yè)績斐然。這件事在單位傳為美談,員工們認為老總慧眼識珠,把一塊石頭變成了金子。但一次偶然的機會,公司讓他負責購進原材料,由于他的粗心大意,被別人以次充好,公司一下子損失了一百多萬。
在很多管理者看來,短就是短,但殊不知,短也是長,即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清代思想家魏源說:“不知人之所短,也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能用人。”
中國智慧充滿了辯證法,就是看企業(yè)管理者是否具有這樣的眼光!
(摘自《給你一個公司,你能管好嗎?》中國華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