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茜,趙心宇*
(大連醫(yī)科大學檢驗醫(yī)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是慢性腎臟病及慢性腎衰竭的主要病因,發(fā)展到終末期將會導致尿毒癥,需要透析以及腎移植治療,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1]。而在DN患病的早期若及時發(fā)現(xiàn),合理治療,將有機會延緩病情的發(fā)展,甚至逆轉病情[2]。因此早期診斷對防治糖尿病腎病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傳統(tǒng)的診斷指標如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等,常在腎臟損害初期因為腎臟的代償作用而受到掩蓋,靈敏度較差?,F(xiàn)將近年來研究出的評價DN早期腎損害的新型指標綜述如下。
胱抑素C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是由有核細胞恒定產(chǎn)生,由CST3基因編碼的一種蛋白質。CysC分子量小,可以自由地濾過腎小球,并且不被腎小管分泌以及重吸收,不再返回血液[3]。當腎臟出現(xiàn)輕微的損傷時,血中的CysC濃度就會上升,并且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是反應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理想指標之一[4]。劉婷莉[5]在對DM組、DN組以及健康組的血清指標進行對比后,結果顯示在糖尿病腎病診斷時間之中CysC比尿素和血清肌酐更為早。
CTGF是一種有多個氨基酸組成,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肽。 主要由腎小球及腎間質的成纖維細胞分泌,有促進組織纖維化的作用[6]。腎臟無損傷時,可以在腎臟上皮細胞、腎小球上皮血管細胞或周圍血管內(nèi)皮細胞等部位檢測出。如果上述部位CTGF的含量顯著增高時,可能提示DN[7]。
又稱銅氧化酶,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含銅的α2糖蛋白。其作用為調(diào)節(jié)銅在機體各個部位的分布,合成含銅的酶蛋白,有著抗氧化作用[8]。王露[9]根據(jù)基線銅藍蛋白水平將患者分為三組,經(jīng)過幾年的隨訪,結果表示升高的血漿銅藍蛋白水平可以預測DN進展。
AGEs是還原糖的醛基或酮基與大分子物質末端的還原性氨基在非酶的條件下經(jīng)過縮合、重排、裂解、氧化修飾后產(chǎn)生一組穩(wěn)定的終末產(chǎn)物。它參與腎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當內(nèi)源性生成的與外源性攝入的AGEs與AGEs的分解代謝平衡打破之后,將會通過直接或間接毒性作用導致糖尿病腎血管的破壞,引起腎小球的硬化[10]。Thomas[11]研究證明:體內(nèi)高血糖將會產(chǎn)生大量AGEs,從而破壞腎小球的濾過屏障,并且AGEs含量與損傷程度成正相關。
DN的病理機制復雜,單一的診斷指標很難有效地評價病情的進展。因此多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才可以對疾病進行更好、更早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