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
【摘 要】當今時代是新媒體的時代,新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技術優(yōu)勢、成本優(yōu)勢使其有別于傳統(tǒng)媒體,并得到受眾和傳媒領域的普遍認同。新媒體傳播的內容更為豐富,信息的個性化和開放性得到進一步增強,更具有即時性和便捷性,并且傳播信息的成本更低。
【關鍵詞】新媒體;教學;變革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76-01
一、新媒體傳播的定義
關于新媒體的定義,學者們眾說紛紜,至今都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美國著名雜志《連線》將其定義為“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本文的觀點是,新媒體是相對于廣播、電視、報紙、電影等傳統(tǒng)模式而言的新模式,是數字技術支持的任何新媒體,包括手機媒體、數字電視、博客、網絡媒體等。新媒體的構成要素不同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傳播具有很多新特點,并在原有傳統(tǒng)媒體基礎之上進行了革新和提高。新媒體傳播就是基于新媒體的傳播信息的過程。
二、新媒體的傳播對高校教學模式產生的影響
新媒體信息的快速發(fā)展,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在傳統(tǒng)學習方法中,人們通過閱讀書籍以及文字來獲取新知識,而新媒體信息匯聚了大量的知識,例如通過學習視頻和課件等教育資源,人們可以使用搜索引擎來過濾出自己想要的學習材料,不受地點和時間的束縛,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習者的學習要求。
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下,高校教學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學生學習更加具有自主性和多樣化。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主體,時間和場地也受到限制,學生在集中的環(huán)境下接受知識。而新媒體教學模式擺脫了這種束縛,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學習到世界各地在線的課堂資源。新媒體傳播的優(yōu)勢和便利,使得高校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各種創(chuàng)新課堂層出不窮,為高校教學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新媒體促進下高校教學的變革
(一)新媒體教學能夠加強教學效果。高校教學模式轉變?yōu)榘鍟投嗝襟w技術結合的模式,傳統(tǒng)平面的板書演變?yōu)樾巍⒙?、動相輔相成的立體式教學,從而教學的效果和清晰度明顯增強。對于一些難解的問題或者比較復雜圖形的講解,除了課堂多媒體之外,新媒體的無線網絡、有線網絡或是各種移動終端都可以適時加以補充。教師使用無線或有線網絡的傳輸為學生同步教學資料,把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清晰和直觀,學生的課后復習也更為便捷。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來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學生也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平臺來向教師反饋學習效果,向教師提交電子版作業(yè),教師批閱作業(yè)更為便捷,也可以在教學中隨時將其作為范例。這樣不但可以加強課堂效果,也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
(二)新媒體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單方面完成課堂教學,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很少,老師也沒有精力再關注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因而學生的學習方式很被動。隨著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各種社交軟件都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而新媒體的迅猛革新進一步完善了交流平臺。例如,手機客戶端以及微信、微薄等媒介的出現,都使得師生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三)新媒體手段在教學中的體現。在高校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中,除了掌握書本知識以外,還應適當增加實踐活動。高校教學以往的弊端往往是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而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通過參與賽事、網絡實踐以及分析案例,在網絡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得到答案,并通過參與各種網絡實踐來鍛煉自己,從而達到使用新媒體手段進行實踐的目的。
四、新媒體環(huán)境中高校教學方式的變革
(一)提高高校教師的新媒體素養(yǎng)。高校教師只有加強自身的專業(yè)化,才能提高教學成績,既要學在學生前面,也要用豐富的知識儲備讓學生信服。所以,既要保證教師接觸新媒體以及更新知識儲備量的時間,也要快速并持久地更新專業(yè)知識。相關部門也應加大支持力度,為教師發(fā)展專業(yè)知識提供有效的環(huán)境,可以充分發(fā)揮新媒體介入的有利條件,為教師提供有效學習的移動學習平臺,有效促進高校教學的變革。新媒體素養(yǎng)得到提升, 新媒體手段教學才能充分發(fā)揮效果。[1]
(二)建設新媒體硬件設施。應加大力度投入新媒體硬件的相關設施,使新媒體連接校園的各個角落。管理者應加大新媒體終端的投入力度,今后,新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將不可或缺。所以只有大力度配備硬件設施,才能把新媒體實際運用到教學中來,也才能體現出新媒體手段的教學效果。[2]
五、結語
隨著社會發(fā)展,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yè)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緩,尤其是新媒體影響下的教育體制改革。高校在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開闊學生視野,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從而加強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曉,柯和平.網絡實踐教學的典型教學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10):116-120.
[2]謝相勛,秦秀清.論新媒體視野下高校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J].當代教育論壇,2008,(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