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中國詩學中的事感說

2018-01-13 21:01
關(guān)鍵詞:詩性詩學詩人

(聊城大學文學院,山東聊城,252059)

宇宙萬物相感相應(yīng),世間萬事相接相隨?!吨熳诱Z類》云:“凡有動皆為感,感則必有應(yīng)。”“如風來是感,樹動便是應(yīng)?!盵1](1814)就詩歌而言,詩之所以產(chǎn)生與詩人的詩性感應(yīng)有很大關(guān)系?!氨淙~于勁秋”是對物候的感應(yīng),“離群托詩以怨”則是對人事的感應(yīng)。古往今來,賢人志士多致力于物感的研究,而相對忽略事感的開發(fā)。從中國詩學本土化、多元化發(fā)展的需要來看,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不可否認,“人心所以動者,外物使之然”的物感說有很強的學理意義和實踐價值,但物感從根本上說是以事感或情感即人的感應(yīng)為前提的。從廣義上來說,物感之“物”亦可箋注為“事”,故“事物”多可以合稱。黃宗羲就指出:“心感事而為物,感之之中,須委曲盡道,乃是格物。”[2](406)從邏輯發(fā)生的前提來說,事感是優(yōu)于情感的。俗語“沒有無緣無故的情”背后,其實就是以事感為基礎(chǔ)的。陸時雍《詩鏡總論》云:“夫情生于文,文生于情,未有事離而情合者也?!盵3](1404)深入發(fā)掘和研究事感,不僅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國詩學的傳統(tǒng),而且有助于中國詩歌多元的發(fā)展。

一、事感的史與論

事感是中國詩學獨創(chuàng)的一個概念。它既有自己的歷史風貌,也有自己的理論基礎(chǔ)。就歷史淵源而言,事感是我國言事詩與緣事理論順勢發(fā)展的產(chǎn)物。從概念的角度看,事感較之于物感雖晚出,但從實際創(chuàng)作來看,觸事感發(fā)的詩甚至要比物感之詩早得多。上古之時,火耕水耨,穴居野處,緣事感發(fā),伏羲氏有網(wǎng)罟之歌,葛天氏有操牛尾之樂。東周列國“王事靡盬,我心傷悲”,詩多觸事興詠。秦漢已降,后世之詩即事興懷者,亦多如牛毛。事感作為概念萌芽于漢代樂府詩興盛之時?!稘h書·藝文志》“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詩學觀念,可以說是事感的胚芽。及至六朝,鐘嶸《詩品》在提出“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四候之感(物感)外,還提出了嘉會寄詩、離群托詩、楚臣去境、漢妾辭宮、解佩出朝、負戈外戍等感蕩心靈的事感。伴隨著前賢篳路藍縷的開拓以及大量即事興懷詩的涌現(xiàn),“事感”這一概念終于在唐僖宗光啟二年(886年)孟棨的《本事詩》中被明確提出?!耙允孪翟姟钡摹侗臼略姟饭卜制哳},其中最重要的前兩題就是“情感”和“事感”。孟棨《本事詩》自序云:“其間觸事興詠,尤所鐘情,不有發(fā)揮,孰明厥義?因采為《本事詩》?!盵4](3)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七題各有小序,不幸的是,現(xiàn)已遺失。孟棨對事感的界定,我們雖然不得而知,但從事感在七題中的位置,我們可以揣摩到“事感”在孟棨心目中以及唐詩創(chuàng)作中的地位。自孟棨明確提出“事感”這一概念以來,事感就流行于詩歌創(chuàng)作與詩學的言說之中了。譬如宋代阮閱所撰《百家詩話總龜》,《前集》五十卷、分四十五門,其中就有“故事”“書事”“感事”和“用事”四大門類。

任何概念都有其外延的規(guī)定,也有內(nèi)涵的框定。如果說事感概念在中國形成是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對其外延歷史演進的規(guī)定的話,那么事感為何能產(chǎn)生詩則是中國緣事詩學理論對其內(nèi)涵的本質(zhì)框定。事感概念形成的動力源于什么?又如何界定事感的本質(zhì)?下面本文將從生存論的“事”和感知論的“感”這兩個維度對事感加以分析和闡釋。

第一,從生存論的角度看,事感是人類歷事性生存的必然反應(yīng)。眾所周知,人是以一件事接一件事的方式生存的,人在事面前并不是無動于衷,而是有所感發(fā)的。這種感發(fā)不是人與物之間移情的淺表感發(fā),而是人與事之間的深度感發(fā)。可以說,人對事的感發(fā)不僅是人類歷事生存的本能反應(yīng),而且也是政治、道德、倫理等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反應(yīng)。從詩產(chǎn)生的角度看,凡觸事感發(fā),形于詩賦者,古人皆稱為事感。

“事”為何能感發(fā)人的意志呢?古人認為,一方面,事時時刻刻存在于我們的身邊,我們無法擺脫事的襲擾。如《二程遺書》所說:“一事息,則一事生,中無間斷?!盵5](180)另一方面,心無盡無休地與事相遇著,心無所感絕無僅有。如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所說:“人心曾有一刻無事時?一刻無事是槁滅也,故時時必有事,……非可以有感而感論也?!盵2](638)一言以蔽之,心與事是相互感發(fā)、相互磨礪的存在。人無事時,心寂然凝慮;人有事時,心則躁動不安。古人處事的最高境界就是:以無事之心,處有事之事??梢哉f,事是心性磨礪最好的試金石。黃宗羲指出:“事上磨煉,一日之內(nèi),不管有事無事,只一意培養(yǎng)本原。若遇事來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覺,安可謂無事?”[2](586)由此看來,王國維對“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的告誡,并非空言。

中國緣事詩學理論的事感概念是有著深刻的生存論基礎(chǔ)的,這種基礎(chǔ)就來源于人時時必有事,一刻無事是槁滅的事實。在中國古人看來,人需要在事上磨煉自己的心性,遇事應(yīng)感而又安若無事是古人的最高追求。中國詩歌內(nèi)蘊其事,卻如水中著鹽,就是源于事感的奧妙。白居易閱事漸深而用曠達之心感事,故其詩“無事日月長,不羈天地闊”,有曠達之美;孟郊閱事漸淺而用偏狹之心感事,故其詩“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則有偏狹之蔽。人都于事中生存,也都有所感,但與詩人相比,就沒有那么機敏、深刻和詩性。

第二,從感知論的角度看,事感是人類自身感應(yīng)的必然產(chǎn)物。在古人看來,天下萬事萬物,都有感通之理。凡有動則必有感,感則必有應(yīng)。譬如“草上之風必偃”,風來是感,草偃是應(yīng)。天地相感,萬物化生。君臣相感,天下和平。物有相隨,故有相感;人有耳目視聽,故有感也必有應(yīng)。程顥一言以蔽之曰:“天地之間,只有一個感與應(yīng)而已,更有甚事。”[5](198)

何謂感?感即動人心者也,物能動人心,事亦能動人心。如果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是物感的話,那么事之動人,緣事而發(fā)則是事感。按照朱熹的說法,感應(yīng)有兩層意思:一是“以感對應(yīng)而言,則彼感而此應(yīng)”;二是“專于感而言,則感又兼應(yīng)意”[1](2438)。前者意在于:感與應(yīng)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互動。后者則意在于:心不是純客觀的,而是有意向性的。對事感發(fā)要有歷史感、詩意感,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有感有應(yīng)的本能之上,而是要有心意審美的意向性和認知性。事感的美學高度就在于:事我兩忘、異質(zhì)同構(gòu)、互滲互融的渾然之美。此如“思無邪,思馬斯徂”,如果思馬而馬應(yīng),那么其思必無邪,其馬必有疆。因此,創(chuàng)作出一首好的言事詩,不僅要求詩人在世事中磨礪而漸趨深刻、獨到,而且也要求詩人對世事感發(fā)的角度獨特、新穎。詩人與商賈、閭左的感事不同,詩人是用詩性的眼光看待事,用詩性的心胸來感應(yīng)事。盡管詩發(fā)生的起點在于感,但并不是所有的感都能轉(zhuǎn)化成詩。只有審美心胸加之“感又兼應(yīng)意”,才能轉(zhuǎn)化成詩。由此看來,事能否轉(zhuǎn)換成詩,與事感的方式、角度以及人的心胸有關(guān)。可以說,事感對于詩尤其是言事詩至關(guān)重要,因為它是詩之為詩的第一步。

綜上所言,事感作為詩歌發(fā)生的起點以及中國緣事詩學理論的核心概念是中國詩學的獨創(chuàng),它不僅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演進軌跡,而且也有著生存論和感知論的理論基礎(chǔ)。與西方模仿論的事感不同,中國的事感多指向事中的情,而西方的事感多指向事中事。一個強調(diào)“緣事以審情”,一個強調(diào)“事件的組合”。中國長篇敘事詩不發(fā)達以及言事詩的風格、形態(tài)多與事感的方式有關(guān)。

二、事感的類與質(zhì)

事以感之,類以聚之。對事感分類,我們可以從事的類型著手,也可以從感的方式入手。就前者而言,由于事按時間先后可分為過去的事、現(xiàn)在的事和將來的事三種,那么事感以此可分為:述事感思型、即事感懷型和托事感想型三類。就后者而言,由于感按感官不同可分為眼見為實的感和耳聽八方的感,那么事感以此可分為:親歷的事感和途說的事感。

首先,依據(jù)事的類型不同,事感可分為述事感思型、即事感懷型和托事感想型三類。第一,述事感思型主要是對過去的事的一種感發(fā)方式。這種事感所述之事一般是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事件、個人往事等已發(fā)生的事。譬如詠史詩、懷古詩多是這種類型。在中國古代,述過去之事更多地不是為了推演已發(fā)生的事,而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以古來諷今。班固《詠史》之所以述“緹縈上書救父”之事,何嘗不是自己身陷囹圄的感發(fā);杜甫《蜀相》之所以講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之事,何嘗沒有自己“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感觸。中國古代這種事感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決定了中國詩歌很難形成史詩的敘事結(jié)構(gòu)。第二,即事感懷型主要是對現(xiàn)在即時發(fā)生的事的一種感發(fā)方式。這種事感所言之事一般是詩人所親歷的正在發(fā)生的事。杜甫逢祿山之難,顛沛隴蜀,以詩系事的“詩史”,可以說是這種事感的實踐標尺;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詩學思想,可以說是這種事感的理論旗幟。即事感懷型的事感多是即興感發(fā),這種事感也多是對即時發(fā)生的事的回應(yīng),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譬如《本事詩》載:寧王強娶賣餅者妻,餅師之妻迫于強權(quán)而無奈,只能雙淚垂頰。此時,寧王卻命王維賦詩。其詩曰:“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王維這首即事詩對現(xiàn)實之事的感發(fā)可謂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第三,托事感想型主要是對將來的事的一種感發(fā)方式。這種事感所托之事一般都是未曾發(fā)生的想象之事。比如《詩經(jīng)·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就是對“食我黍”、卻又“莫我肯顧”現(xiàn)實的批判以及對未來之事的想象。在中國古代,純粹描述將要發(fā)生的事的詩并不多見,但古代詩讖現(xiàn)象卻是十分常見的,尤其是漢代讖緯之學盛行的時期。比如據(jù)《本事詩·徵咎》記載,劉希夷初春離世,與其詩《代白頭吟》“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就有讖緯的關(guān)聯(lián)。

縱觀這三種事感,前兩種事感即述事感思型和即事感懷型的事感在中國古代比較常見,出現(xiàn)的精品也較多。這可能主要取決于中國是一個有著濃郁的歷史情懷和現(xiàn)實關(guān)懷的國度,即詩的本事觀念和功用觀念相當濃厚造成的。中國沒有形成純粹的托事感想型詩歌與中華民族務(wù)實、不耽遐想的文化可能有關(guān),但這絕不意味著中國詩歌里就沒有想象、虛構(gòu)的事。事感究竟起于過去的事、現(xiàn)在的事,還是將來的事,不同的詩學觀念就會有不同的回答。筆者認為,詩應(yīng)該是現(xiàn)實性和超越性的有機統(tǒng)一體。詩不是感于現(xiàn)實之事,其超越性又有何意義?同樣,詩不超越于現(xiàn)實之事,其與現(xiàn)實又有何分別?葉燮“想象之為事”與亞理斯多德“詩人描述可能發(fā)生的事”其實都有現(xiàn)實的土壤,而并非空中樓閣。因此,事感應(yīng)觀古今于須臾,撫未來于一瞬,挫萬事于筆端,詩才能妙不可言。

其次,依據(jù)感官的形式不同,事感可分為驗見型事感和途說型事感。第一,驗見型事感是一種主要訴諸視覺感受事的方式。這種事感方式是從親歷者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識結(jié)構(gòu)以及審美觀念真切地感受、理解、編排事件。因此,這種事感事真、景切,既有如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特色,又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化特色。比如《詩經(jīng)·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的事,決定了我的所見多是“零雨其濛”,所感自然是“我心西悲”?!对娊?jīng)·采薇》“昔我往矣”“薇亦柔止”之事,則所見“楊柳依依”;“今我來思”“我戍未定”之事,則所見“雨雪霏霏”。這種事感所帶來的是一種事景相偕的美感。第二,途說型事感是一種主要訴諸聽覺感受事的方式。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其實對于述事詩來說,也不盡然是對的。不可否認,親見的事是實,途說的事有虛。但途說中的事已是被認定有價值、可信的事,對這種事二度感發(fā)必然有特殊的審美價值。謝榛《四溟詩話》指出:“寫景述事,宜實而不泥乎實。有實用而害于詩者,有虛用而無害于詩者,此詩之權(quán)衡也。”[6](12)亞理斯多德也認為對于詩的情節(jié)安排,“一件不可能發(fā)生而可能成為可信的事,比一件可能發(fā)生而不可能成為可信的事更為可取”[7](68)。

綜上所言,驗見出實,途說有虛?!皩崱苯o人真切感,“虛”給人奇妙感。有實有虛,才有滋有味。驗見型事感與途說型事感有著不同的品性與審美趣味,二者各有所長,又有其短,不可求全責備,偏一而用。對于事感,實者虛之,虛者實之,虛實相生為妙。

與生俱來,謂之性。事感作為中國詩學緣事理論的核心概念,與物感、情感和理感有著本性的不同。具體來說,事感不僅有時間性(事)的審美特性,而且還有空間性(感)的審美特征。

第一,事感的本質(zhì)特征是時間性。盡管人們對世界的感受都是以時間和空間的方式進行的,但是由于事的本質(zhì)是一種充實的時間,那么事感主要就是對時間的感受。譬如《詩經(jīng)·采葛》中的“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雖然詩中有情,但整體而言,這首詩的感發(fā)主要還是事感。因為“如三秋兮”的感受主要是對“一日不見”之事的時間性感受,情只是事生情的結(jié)果。換句話說,事感之后所形成的充實性時間不過是事生情的產(chǎn)物。

當然,觸事感發(fā)所形成的充實性時間感受除了事生情,還有事生事和事生理兩種。杜甫《逢李龜年》從“岐王宅里尋常見”的過去之事感發(fā)到“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的當下之事,是事生事的感發(fā),此詩美的本質(zhì)在于時間的流動美,即過去岐王宅里美好的記憶又在落花時節(jié)里重現(xiàn),其事、其情得以詩性交匯而美不勝收。唐穆宗長慶年間,元稹、劉禹錫、韋楚客在白居易居所以詩會友,談及南朝興廢之事,其中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從“王濬樓船下益州”感發(fā)開始,最后以“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結(jié)尾。我們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是一種充實性的時間感慨,而之所以這種時間是充實的,原因就在于在這種時間性里說出了“理”。這種事感就是由事生理的感發(fā),其美是深度的美,有內(nèi)涵的美。總而言之,不管事感所引發(fā)的充實性時間的類型多么不同,也不管它們之間的審美感受有多么的不同,但事感的本質(zhì)特性都是時間性,即事感是圍繞著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時間性展開充實性感受這一點是無疑的。

第二,事感的表現(xiàn)特征是形象性。中國古人對時間的感受與言事的方式具有獨特的詩性價值。具體來說,中國人的知時、言事的智慧就在于讓時間在空間中形象地顯現(xiàn)。上古歷象日月,敬授人時。東方曰星,其時曰春,東作之事,以務(wù)農(nóng)也。正是由于這種時間空間化的獨特認知方式,中國古人對“事”才不善于在時間性中展開,而善于在空間性中駐留。也就是說,中國人事的時間性并不在事件的鋪排中展開,而是在空間的形象中顯示。這些形象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意象,而是事象。譬如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時間的感悟、人情的體驗就是在夕陽西下的景象中顯示的。對于這首詩的鑒賞,我們可以從“物感”和“物象”的角度加以品評,也可以從“事感”和“事象”的角度闡釋。葉燮《原詩》就指出:“從至理實事中領(lǐng)悟,乃得此境界也。”[8](32)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物感”與“事感”是兩種不同的詩歌發(fā)生觀念;另一方面,“物感”與“事感”也有相互交叉的地方。漢代經(jīng)學家鄭眾就提出過“托事于物”的詩學思想。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看,事感的表現(xiàn)特征盡管是“指事造形”即通過形象感發(fā)事義的,但這種形象不是“物象”,而是“事象”。“時間空間化”審美是中國事感的獨特個性,同時也是中國敘事詩不發(fā)達的主要原因。

中國詩人事感的形象性特征與中國人的感發(fā)形式有關(guān),同時也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guān)。首先,從感發(fā)的形式來看,事感可以通過情節(jié)即事生事的方式表現(xiàn),也可以通過形象即事生象的形式顯現(xiàn)。西方熱衷于前者,重情節(jié)而輕形象;中國熱衷于后者,重形象而輕情節(jié)。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中國敘事長篇也有情節(jié),但與形象相比并不是中國詩人的首要關(guān)切。與西方“按照可然率或必然率描寫可能發(fā)生的事”不同,中國古人更傾向于“假物象以明人事”。也許在中國古人看來,立象明事才有歷史深度和美學意味。中國古人不善于感事后推演事,而善于感事后品評事。因此,中國詩人的事感的表現(xiàn)特征是形象性。

第三,事感的感發(fā)特征是深度性。眾所周知,感知作為思維的前提,可分為淺部感知和深部感知兩種。所謂淺部感知主要是指感官對事物的顏色、溫度、形狀等外在特性的把握,具有較強的直觀性。詩學中的物感說主要屬于淺部感知。譬如鐘嶸《詩品》“四候之感諸詩者”——“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就屬于淺部感知的產(chǎn)物。當然,淺部感知即物之感人后也會搖蕩性情(比如“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但物感之初主要屬于淺表的感知。與之不同,所謂深部感知主要是指感官對歷史、文化、道德以及情緒等非直觀性的人文和心理的感知,具有較強的深度性。詩學中的情感和事感就主要屬于深部感知。就事感而言,“事”本身就內(nèi)含著文化、道德、歷史等觀念,對其感發(fā)就不可能采用直觀的形式,而是有一定的理性因素的滲入。

從物感與事感的差異來看,物感是淺部感知,有審美的自由性,而干預(yù)性不足;事感是深部感知,有充足的干預(yù)性,而審美自由性不夠。李白《獨坐敬亭山》在“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之后,可以盡情地享受“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帶來的詩性的自由。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深情厚誼的事感相比,物感確實具有更多的審美自由。這也是中國詩學為何重物感而輕事感的主要原因。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物感由于本質(zhì)上屬于淺部感知,如果物感之后不繼續(xù)深度化,就很容易墮入“極貌以寫物”“窮力而追新”的泥淖。事感雖然本質(zhì)上屬于深部感知,但是如果事感之后力避說教、直白而加以感性化處理(比如指事造形),也可以走向?qū)徝赖淖杂?。譬如事感而生的《長恨歌》不也詩興盎然嗎?事感的優(yōu)勢在于自身的深度性,言之有物而不空洞。當然事感的不足也源于這種深度性。事感的感發(fā)特征是深度性,其美學的特征就在于這種深度美學的特征。事感所引發(fā)的倫理敘事、文化敘事、政治敘事等都是屬于事感深度性感知的延展。

總而言之,事感作為一種深度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其時間性的本質(zhì)特性以及形象性的表現(xiàn)特性成為中國詩歌尤其是言事詩感發(fā)的一種重要方式。可以說,事感建基于人類歷事生存論和人性感應(yīng)論的基礎(chǔ)之上,它不僅是詩歌實踐的起點,而且也是中國緣事詩學理論概念的起點。

三、事感的功與用

人在事中生存,不可能無動于衷,而是有感而發(fā)的。事感就是人類歷事性、感應(yīng)性生存的必然產(chǎn)物。觀瀾索源,研究事感對于人類日常生活詩性化以及緣事詩學理論的建構(gòu)都具有積極的功用價值。如果說物感主要揭示人與物之間的詩性關(guān)系,那么事感則主要揭示人與人之間的詩性關(guān)系。也就是說,事感是對人與人之間行動結(jié)果的感發(fā),它主要致力于人事的詩性化研究。具體而言,事感的功用價值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生存論的功與用——事感詩性化能提升人類生活的品質(zhì),從而使日常生活審美化。毋庸置疑,人都生活在事件流之中,每個人也都會對事有所感發(fā)。但一般人對事的感發(fā)更多的是概念化、慣例化的感發(fā),而深入靈魂的個性化、生命化的感發(fā)比較少。何以見得?按照海德格爾的說法,常人之所以“鸚鵡學舌”,就在于常人缺乏此在性,更多的是一種非此在的文化性生存。對于中國人而言,做事和言事的方式受儒、釋、道文化觀念的影響很大,甚至言聽計從、概念化地看待和感受這個世界。不可否認,儒、釋、道在中國文化語境下所形成的事的觀念,一方面促成了中國人歷事生存的理念,但另一方面也束縛了人的日常生活。儒家多做、少說事,對事的感言不利;道家不做、不說事,對事的感受不利;釋家四大皆空,空無一事,對事的感悟不利。與之不同,詩人的事感是在尊重文化、道德律令的基礎(chǔ)上,對事的感受是源自生命本能,極具個人化的真切感受。這種感受既是此時、此在的感受,又是貫古通今、繼往開來的感受,即所謂“觀古今于須臾,扶四海于一瞬”的詩性感受。如海德格爾所指出的,詩人在貧乏時代的職責就是要引領(lǐng)常人走出歷事生存被拋的“沉淪”境域,而走向“詩意的棲居”。常人與詩人的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常人時?!芭隆焙汀拔贰?,而陷入“人云亦云”之中;詩人時常無所畏懼,而“執(zhí)著于神的蹤跡”。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眾人匹之”“有所待”,“神人無功”“逍遙游”。與眾人的事感不同,詩人事感由于主要是對人事的審美化感發(fā),這種鮮活的、指向未來的感發(fā)對日常生活的品質(zhì)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陶淵明感事塵網(wǎng)三十年,歸園田居是一種詩性;歐陽修退居汝陰,以資閑談也是一種詩性;蘇軾謫置惠州,不言貶謫之苦,卻自得其樂,“不辭長作嶺南人”更是一種詩性。這一切都是感事于詩的力量,這種源自世事的詩性力量對日常生活的慣例化、概念化有著天然的消解性。毋庸多言,事感除了有物感的審美價值外,還有日常生活詩性化、品質(zhì)化的生存論價值和意義。

第二,創(chuàng)作論的功與用——事感實踐化能充實和豐富詩歌的內(nèi)涵,從而使詩歌更具現(xiàn)實性。一首詩是何種風格、有何價值,與其創(chuàng)作時感發(fā)的方式有很大關(guān)系。如果詩人采用物感,在物我交感之后,以外無物,內(nèi)無我,物我兩忘為上。這種感發(fā)而成的詩意超越了現(xiàn)實需要,將人引向純審美的想象空間,其價值不在于現(xiàn)實性,而在于審美性。譬如王維的山水詩《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就是此類詩歌。如果詩人采用事感,在遇事感應(yīng)之后,盡管也有坦然處事的詩性引導(dǎo),但詩的內(nèi)部總隱含著大我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比如王維的邊塞詩《使至塞上》“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就是此類詩歌。由此看來,同一詩人采用不同的感發(fā)方式,詩歌的意蘊和風格就不盡相同。事感對創(chuàng)作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主義的現(xiàn)實性上,以杜甫“詩史”為代表。

從古至今,詩總是在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的軌道上游走,它們所創(chuàng)造的審美觀念也各不相同。前者主要通過事感逼真地描繪,后者主要通過物感合理地想象。就前者而言,從《擊壤歌》“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事感開始,到《詩經(jīng)》“鋪排其事”的十五國風,再到“即事名篇”的杜甫詩史,乃至胡適的白話詩等都強調(diào)事感重要。之所以強調(diào)事感,就在于事感是詩走向現(xiàn)實、走向大眾的起點。這類詩主要關(guān)注詩的現(xiàn)實功能價值。不可否認,詩在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的軌道上有時也相互融合,但更多的是矛盾和沖突。物感之詩指責事感之詩過于直白,味如嚼蠟;事感之詩則指責物感之詩過于含蓄,不知所云。其實這兩類詩的矛盾與沖突主要是由兩種不同的詩學觀念造成的,只不過在中國古代強調(diào)物感和情感,而相對缺乏事感的審美經(jīng)驗和審美意識而已??梢钥隙ǖ卣f,物感發(fā)是詩,事感發(fā)也是詩。事感指向現(xiàn)實,其美主要在于對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之美,其功能主要在于對現(xiàn)實的宣泄和改造。下面以《詩經(jīng)·北門》為例加以剖析,首句“出自北門,憂心殷殷”,開門見山地感發(fā),為何有此感念?緊接著“終窶且貧,莫知我艱”有所點明,最后通過重章疊句、反復(fù)諷詠,“憂心”與“我艱”之事力透紙背,即“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這首詩不寫物,只寫事,百姓憂心之情、衛(wèi)國亂世之音卻可感可觸。詩人從個人獨特事感視角出發(fā),真切地再現(xiàn)了社會現(xiàn)實,人融入其中而感同身受,現(xiàn)實就會被詩意化?!睹娬x》解釋說:“詩人覽一國之意,以為己心,故一國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北山》,下怨其上,……言己獨勞從事,則知政教偏矣,莫不取眾之意以為己辭?!盵9](17)事感對于創(chuàng)作的意義就在于:讓詩具有現(xiàn)實的審美價值。

第三,詩學理論的功與用——事感概念化能支撐詩學理論,從而使中國詩學的緣事理論漸趨成熟。任何理論都起于概念,形于推理,成于體系。事感作為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種感發(fā)方式,自有詩以來就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只不過詩人日用而不知罷了。隨著漢代樂府詩“緣事而發(fā)”觀念的形成以及“以事釋詩”詩學活動的展開,事感概念得以萌芽。及至唐代,在中國古代詩歌的高峰期,事感概念終于在孟棨《本事詩》中被明確提出。筆者認為,事感對中國緣事詩學理論的功用價值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事感不僅是緣事詩學理論的核心概念,而且也是緣事詩學理論的起始概念。也就是說,沒有事感的概念化或事感的創(chuàng)作基礎(chǔ),緣事詩學理論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來。

其二,事感不僅是緣事詩學理論的起始概念,而且也是事象和事境概念的源起概念,即事感之后,感而生象,事象生焉,象而生境,事境行焉。也就是說,沒有事感概念,事象和事境概念就很難推演出來。

其三,事感不僅是事象和事境概念的源起概念,而且也是緣事詩學理論的審美概念。也就是說,事感的審美方式?jīng)Q定了事象和事境的審美方式,同時也決定了中西詩學審美觀念的不同。

綜上所言,事感是人類歷史記憶、文化記憶、詩性記憶與生命體驗以及生活經(jīng)驗感發(fā)的起點,它對于人類詩性生存、詩歌創(chuàng)作以及詩學理論的建構(gòu)有著重要的功用價值。很顯然,我們當下已進入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時代,事感的詩意性和審美性的獨特價值理應(yīng)得到加強。

猜你喜歡
詩性詩學詩人
背詩學寫話
詩性想象:英國當代女性小說之超驗敘事
詩性的叩響——羅周劇作中“詩”的重塑與探尋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詩人與花
想當詩人的小老鼠
匠心與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