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今年這個安全生產月,分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老張體會到了會多的煩惱,除了要抓好自身分管工作外,接二連三的會議讓他疲于應付,甚至有一天接連參加了3個會議,這讓他直呼受不了,一聽到開會就發(fā)憷。
開會是傳達精神、教育動員、落實工作的重要手段,必要的會必須開,而且要開好。但現(xiàn)實中也有如老張單位那般,為開會而開會,會開得很多,但問題遲遲解決不了,甚至出現(xiàn)“不開會就布置不了工作,就凸顯不出‘高度重視’”的傾向,相關人員泡在各種質量不高的會上,精神懈怠,態(tài)度敷衍,實為“無功之會”,不開也罷。
造成這種現(xiàn)象,主要還是沒有擺正“會上”與“會下”的關系所致。有些會前調查研究不充分,遇到問題急匆匆開會,與會人員對討論事項一頭霧水,要么盲目決策,要么下次研究;有些會前不告知議程,不溝通決策思路,到會上突兀提出議題,導致意見分散,難以達成共識;有些人陷入事務主義怪圈,沒有時間精力或者相應的知識儲備去思考解決問題,對議題麻木無感,拿不出針對性意見。這些問題不解決好,“無功之會”還會繼續(xù)上演。
筆者認為,會來會去,不如現(xiàn)場落實。要破解“無功之會”這個頑疾,除了繼續(xù)大力倡導開短會、說短話,縮短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率外,還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會外,切實解決本單位改革發(fā)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做到會前調查研究,會上務實高效,會下執(zhí)行有力,讓各類會議開得有效率、有質量、有意義、有必要。
正所謂,會上功夫在會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首先搞好會前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了解情況的最好方法,只有切實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才能及時作出正確的決策和結論;其次加強溝通協(xié)調,發(fā)揮民主集中制優(yōu)勢。重大事項充分溝通、緊急事務及時交流是科學決策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和重要方法,更是一種管理藝術;再者切實加強學習思考。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就會使工作停留在淺表層次,很難以獨到的見解和創(chuàng)新的思路方法思考解決問題、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