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珺
摘要:教師的職責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知識的欠缺,學生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但基本道德和為人處世的心性缺失,則會對學生的一生造成無法挽回的不良后果。因此,在初中教學中,學校要重視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要性,提高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yǎng)出品德優(yōu)良的高素質人才。本文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程 教學質量 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學習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大,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苛刻要求,學校也更加重視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卻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事實上,培養(yǎng)一個品德優(yōu)良的學生比培養(yǎng)一個文化課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更加重要,因為良好的品德是對人的基本要求,是一個人對國家、對人民做出貢獻的前提。因此,不管面臨多么大的壓力,學校都要將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
一、營造合適的情景,促進學生的理解與吸收
思想品德課程是學習壓力較小的一門學科,所以學生不會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抗拒心理。然而,由于其教學地位不高,所以教師無法保證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為了培養(yǎng)出品德優(yōu)良的學生,教師應擺脫思想品德教材的束縛,在給學生講解道德標準和正確價值觀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營造合適的教學情景,促進學生理解與吸收知識點。
由于學生成長環(huán)境及家庭背景不同,所以他們的價值觀、消費觀及道德觀念也不相同,而教師要做的是統(tǒng)一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法制建設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和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內容,從小樹立做個守法好公民的觀念,對學生日后步入社會有著重要影響,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對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有著積極作用。如在教學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有關違法亂紀行為的新聞,并詳細指出其違法之處,以及國家憲法對該違法行為的處置措施,讓學生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嚴重后果。通過觀看新聞和影視節(jié)目,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的權威性、重要性,促進學生文化建設和精神建設的同步發(fā)展。
二、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認知
法律和道德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法律和道德的約束條款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并整合得出的。在教學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時,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講解案例,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思想道德及法律。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除了教授學生一些基本法律知識之外,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是課程教學的重點。如在教學正確消費觀時,教師可以舉出身邊喜歡攀比、服裝飲食非常奢侈的人物,教導學生嚴格計劃自己的消費。
三、確定道德榜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無論是文化課程的教學,還是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教師都可以采取競爭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個道德榜樣、一個學習榜樣,讓學生向榜樣學習,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價值觀。法律知識和中國社會主義理論是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重點,而這兩項教學內容偏向于理論化。因此,在引導學生提高心理素質的同時,教師也要引導他們學好理論知識,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同步提高。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應以提高學生做人的優(yōu)良品質為教學目標,在發(fā)展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精心設置教學計劃,促進學生道德與思想的共同進步。首先,教師可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設置合理的教學情景,促進學生理解和吸收知識點;其次,教師應結合生活實際案例講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認知度;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道德榜樣和學習榜樣,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不斷提升自我,形成良性競爭,最終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何承義.以“消費者的權益”為例探討“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勢[J].新課程(下),2017,(1).
[2]龔茸茸,劉永蘭.以情感喚醒情感用心靈溫暖心靈——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吉林教育,2016,(45).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