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夢鴿
烏審召地處鄂爾多斯毛烏素沙漠腹地,歷史上曾是水草肥美之地,在連年的戰(zhàn)爭、干旱、毀滅性的開墾后,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漸惡劣,直至黃沙彌漫,號稱“死亡之地”。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寶日勒岱領(lǐng)著烏審召人,一棵樹一棵樹地種植,硬是在沙漠中開出了一條綠色之路。雖然寶日勒岱后來搬離了故土,但烏審召的草木有了姓氏,千千萬萬的草木成長起來,成為覆蓋烏審大地的天然屏障。
統(tǒng)計顯示,截至目前,烏審召的森林覆蓋率由不足7%迅猛上升到30%,植被覆蓋率達到77%,牲畜頭數(shù)由8萬多頭上升到20多萬頭,林茂糧豐。
“每天晚上都做夢,夢見自己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種樹,那是我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睂毴绽蔗返恼煞蛉ナ?0多年了,這位孤獨的老人最割舍不下的是沙漠。
2003年,寶日勒岱退休后,每年都回毛烏素沙漠種樹。有一年,一些年輕人看到寶日勒岱在種樹,很好奇地互相談論說:“這個老太太是不是有病啊?這么老了還來植樹?!睂毴绽蔗樊敿椿卮鹫f:“是啊,我是得病了,得了職業(yè)病,栽樹就是我的職業(yè)病?!?/p>
對于采訪,寶日勒岱試圖婉拒,她說:“我老了,還能干得動嗎?”寶日勒岱最多的時候一年回去8次,她還要接待治沙人,想要在毛烏素沙漠治沙,寶日勒岱的支持舉足輕重。
如今的烏審召綠意盎然,引來無數(shù)的企業(yè)和治沙人,毛烏素沙地一度被認為是人工治理最合適的、最好的沙漠。不過,一批批治沙人來了又走了,其中還夾雜著一些騙子。此后,要想從烏審旗牧民手中租到沙地,寶日勒岱成了必不可少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寶日勒岱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總有人請她到沙漠上看一看治沙的成果。熱心的人很多,但真正堅持干下來的不多。有一個人,寶日勒岱給予了肯定,他就是內(nèi)蒙古毛烏素熱電廠的董事長李京陸。
為了從牧民手中租沙地,李京陸找到了寶日勒岱,一開始寶日勒岱并不怎么歡迎,懷疑他也是騙子。但李京陸的行動打動了她。
“他和別人不一樣,像是個干活的人,他來了,牧民們的收入提高了,現(xiàn)在,他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寶日勒岱說,李京陸寧愿自己虧損,也不會欠老百姓一分錢,有一年冬天,牧民手頭沒有錢了,李京陸就收購牧民的沙柳?,F(xiàn)在,牧民們一年的收入能達到5萬到10萬元。
“這一切都得感謝寶書記。”富裕起來的烏審召人無不感恩他們的好書記寶日勒岱。
很多人并不認為寶日勒岱老了,因為她的影響力從來沒有老去,她能得到當?shù)厝说膿碜o,能聽懂牧民的心。
即便走上了領(lǐng)導崗位,寶日勒岱依舊沒有忘記艱苦的農(nóng)牧民,常常頂風冒雪“向下跑”,為牧區(qū)爭取資源、謀發(fā)展。在牧民們心中,寶日勒岱永遠是他們的寶大姐、好書記。牧民間流傳著一句話:“跟她可不能胡說?!?/p>
想著那直徑1米粗的大樹,根部竟長達10余米,寶日勒岱笑了,她這么多年的路,沒有走錯?,F(xiàn)在,她是內(nèi)蒙古防沙治沙協(xié)會副會長、沙產(chǎn)業(yè)草產(chǎn)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潛心研究未來沙漠的治理之路。
她滿腦子都是未來的計劃,還在為毛烏素尚未治理的700萬畝沙地掛心。牧民們富裕了,但也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沙地缺乏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寶日勒岱擔心,20年以后,目前的牧民們中的大部分干不動了,那時候誰來治沙?寶日勒岱無數(shù)次地設想解決這個嚴重問題的方法,她希望這根接力棒能永不停止,讓治沙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