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是每個人都關(guān)心的話題,但是你留意過自己工資的變化規(guī)律嗎?青島78歲的退休教師張偉源,把自己從1991年至今27年的325張工資條,整理成了《工資收入憑證匯集》。張老師說:“沒事就愛翻翻。作為家庭檔案,工資條是家庭收入最好的憑證。通過工資條也可以看到工資收入的變化,這些年變化的幅度和頻率都不一樣?!睆埨蠋熆偨Y(jié)道,通過工資條的變化也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fā)展的速度,經(jīng)濟收入的增長,人民生活的提高。
如今,張老師想把這本《工資收入憑證匯集》贈送給青島市檔案館,希望它能在檔案館里,向人們靜靜地訴說這個時代的變遷。
從1991年到2017年。從工資條看改革發(fā)展
張偉源老師今年78歲,1962年參加工作就進入教育系統(tǒng),先后在青島55中、青島14中教書,2001年退休。因為在學(xué)校負責(zé)校報的編輯和出版,張老師對檔案整理非常有心得。1991年開始,為了家庭記賬需要,他決定把自己的工資條都保留下來?!白鳛榧彝n案,工資條是家庭收入最好的憑證?!睆埨蠋煱堰@些工資條一條一條地貼在本子上,他還給本子題簽——《工資收入憑證匯集》。
除了粘貼工資條,張老師每年都會把工資收入做一個總計,本子上密密麻麻寫滿了他的匯總:“1991年,每月工資287元,年工資3448元”;“2001年,年工資33880元”:“2015年,年退休金14,0371萬元”……“現(xiàn)在的工資收入是上世紀(jì)80年代末期的200多倍?!睆埨蠋熣f。從1991年開始匯總的這些工資條的變化正好反映了改革開放發(fā)展的步伐。
張老師還總結(jié)出這27年工資增長的整體規(guī)律:上世紀(jì)80年代末以前工資基本沒有增長。經(jīng)常幾年都是一樣的。1990年后工資開始有了增長,增長較慢。進入2001年后工資增長開始加快,最近幾年尤其快?!斑@說明國家對民生問題非常重視,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發(fā)展很快,要不咱老百姓也漲不了工資?!闭f到漲工資,張偉源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喜悅。
肉貼、滅鼠貼、糧價貼,工資條上的“年代名詞”
翻看這本《工資收入憑證匯集》,上世紀(jì)90年代的工資條已經(jīng)泛黃,很多字跡也開始模糊,隱隱約約地透著歷史的味道。記者在1991年這一年的工資條上看到了那個年代的工資項目名稱,有洗理費、化補、交貼、房貼、獨保、肉貼、房租、水電、儲蓄、保險、糧價貼、滅鼠貼等,這些“年代名詞”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歷史特征。張老師介紹說,那時候的工資條各行業(yè)基本都是通用的,像洗理費、化補有可能是那時給工廠工人發(fā)的補貼。作為教師,他的工資條上這幾項并沒有收入體現(xiàn)。
在2005年的工資條匯總處,記者看到張老師當(dāng)年留下的筆跡:“本年度實行陽光工資,每月增長1160元,年退休金52631元,平均每月4385元?!边@一年,青島市區(qū)的高中教師實行陽光工資制,張偉源也在這一年享受到了退休金大幅上漲的利好。
教師工資喜看漲,他2015年退休金首過十萬
張偉源告訴記者,以前教師的工資待遇很低。自己的母親是紡織廠工人,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退休前,每月工資是60多元,而同時期教師的月工資有的還不到30元。所以上世紀(jì)70年代,他的很多同事都辭去教師工作,去了工廠就業(yè)。“那時候我們吃中午飯,都是從家里帶個干糧和咸菜到學(xué)校,將就著就是一頓午飯?!睆垈ピ凑f,學(xué)校的老師們基本都是這樣“饅頭+咸菜”的午飯。
張偉源的工資本上,清清楚楚地記錄了時代的發(fā)展。從1991年開始,月工資287元左右,年工資只有3448元。年收入首次突破1萬元是在1995年,那一年的年工資達到11103元,而年工資首次突破10萬元,是在2015年,工資本上是這樣記錄的:2015年退休金平均每月7660元,再加上2014年上調(diào)退休金補發(fā)的4萬多元,2015年共領(lǐng)取退休金14,0371萬元。
張偉源介紹說,從2014年開始,這幾年退休金調(diào)整特別快,2015年每月退休金是7660元,2016年每月退休金是8104元,現(xiàn)在每月退休金是8500多元?!皣椰F(xiàn)在的政策是,教師的工資不低于公務(wù)員,體現(xiàn)出國家更重視教育了?!睆垈ピ凑f,2017年自己全年退休金收入是1995年全年工資總收入的十倍多。
欲捐825張工資條
“我今年已經(jīng)78歲了,這些攢了27年的325張工資條,繼續(xù)留著也用處不大了。前幾天剛?cè)柫藱n案館,他們的工作人員已經(jīng)答應(yīng)來查看。如果檔案館覺得有存檔價值,我就準(zhǔn)備捐贈了。”
張偉源用長滿皺紋的手輕輕撫摸著這本《工資收入憑證匯集》,眼里多有不舍,時代在他的身上、在工資條的紙張上,都留下了同樣的歲月痕跡。他希望這些記錄了他27年生活境況的工資條,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xù)下去,為后人講故事,講他的故事,講一名教師的故事,講這個時代發(fā)展進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