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
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guī)煛?/p>
黃金燃桂盡,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
孟浩然家境貧困,又素有退隱之愿,而慧遠與陶淵明復相友善。詩中用“三徑”“東林”的典故,或許以此比擬遠上人和作者自己。本詩題一作《秦中寄遠上人》。從全詩的內(nèi)容來看,當為詩人在長安落第后的作品。
“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正面寫欲隱居山林之意?!耙磺稹?,據(jù)《晉書·謝鯤傳》:“(明帝)問曰:‘論者以君方庾亮,自謂何如?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鯤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焙笫辣阋浴耙磺稹贝鸽[居于山林丘壑之中?!叭龔健?,據(jù)《三輔決錄》記載,王莽專權時,兗州刺史蔣詡辭官回鄉(xiāng),荊棘塞門,于院中辟三徑,唯與求仲、羊仲來往。又陶淵明曾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后來多以“三徑”指退隱家園。這兩句分別用兩個典故表示隱居田園的志趣。但“苦無資”三字,又透露出詩人窮困潦倒的苦況。
“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guī)煛本o承上句,表達自己不愿做官、意欲隱居的思想。“北土”指秦中,亦即京都長安。這是士子們追求功名之地,這里用以代替入仕為官。這一句表達了不愿入仕為官的思想。那么,既然不愿做官,意欲何為呢?“東林懷我?guī)煛钡囊粋€“懷”字做了回答,表明了對“我?guī)煛钡淖鹁磁c愛戴,暗示出追求隱逸的思想,并緊扣詩題中的“寄遠上人”?!皷|林”,晉僧人慧遠初居廬山西林寺,后來因為來問道者日多,刺史桓伊為他于山之東另立房殿,號稱東林寺?;圻h是著名高僧,又與詩題中的“遠上人”之名恰好相同,因此詩人借此以表達欽慕之意。
“黃金燃桂盡,壯志逐年衰”寫滯留京城的遭遇和境況,透露出不得志、窮困潦倒的苦澀?!包S金燃桂”用的是《戰(zhàn)國策·楚策》中的典故:“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边@里比喻留在京都長安的貧困處境。由于處境的貧困,希望的渺茫,世態(tài)的炎涼,因此詩人的“壯志”也逐年衰落,表現(xiàn)出心灰意懶于功名的境況。這兩句對偶不求工穩(wěn),流暢自然,含義極為豐富。
“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二句,照應詩題“感秋”二字。涼風徐徐,蟬鳴益悲,深秋將盡,隆冬即到。“黃金桂盡”,何以卒歲?不能不使詩人產(chǎn)生哀傷的情緒和愁苦的心情。再加之詩人身居北土,旅況艱難,官場失意,呼吁無門,舉步維艱,怎能不“益悲”呢?這兩句將詩人在京都的遭遇和盤托出,難怪詩人有“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guī)煛敝肓恕?/p>
(原載于《全唐詩鑒賞辭典》,賀新輝主編,中國婦女出版社1997年版,第696~697頁;池萬興解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