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強 (吉林省柳河縣亨通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135300)
臍炎是新生犢牛臍帶及周圍組織的炎癥,多為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炎癥。如果處理不得當會引起死亡,多數(shù)病畜會表現(xiàn)明顯的下痢現(xiàn)象。本病多見于犢牛。
新生犢牛的臍帶在犢牛產出落地后,立即用5~10%碘酊對臍帶及臍帶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臍帶經5~7d后干燥脫落,在臍孔處形成瘢痕和上皮。當臍帶受到嚴重污染后,發(fā)生感染、腫脹,細菌沿臍帶上行性感染。接產時臍帶消毒不嚴、產房地面嚴重污染、犢牛舍臥床熱草被糞尿污染、臥床過度潮濕、運送犢牛的車未經消毒及犢牛之間相互吸吮臍帶等因素都會引起犢牛臍帶感染發(fā)生臍炎。
病初臍孔周圍腫脹、發(fā)熱,有疼痛反應。犢牛弓腰,不愿行走。在臍孔處皮下可觸摸到手指粗細的索狀硬物,索狀物末端有一排膿孔,排出少量有臭味的膿汁,經久不愈。有的在臍部形成膿腫,膿腫大小不定,小的如雞蛋,大的如壘球,如不仔細檢查往往誤診為臍疝,因此,應注意鑒別診斷。有上述臍炎的犢牛日齡一般都在30日齡以上。用鑷子或止血鉗順沿臍孔探入,可探明竇道的深度和方向,若竇道向前延伸,則為臍靜脈發(fā)炎壞死;若竇道的方向朝后,則為臍動脈發(fā)炎壞死。在少數(shù)病例,臍動脈和靜脈可同時發(fā)炎。
臨床上經常遇到臍部膿腫與臍疝同時發(fā)生的病例,在臍部有一大的圓形囊狀物,觸診囊狀物緊張、堅實,觸診囊狀物的基部可觸及疝輪。手術時發(fā)現(xiàn)在疝囊內部有膿腫和大網膜,大網膜與疝囊粘連。如果手術時把膿腫切開,膿液流入切口內,嚴重污染手術創(chuàng)口,其后果不堪設想。在疝囊內有膿腫的病例,應完整摘除膿腫,不可切開膿腫。手術時在切開疝囊后要仔細剝離膿腫膜與疝囊內的粘連,完整摘除膿腫;然后剝離大網膜與疝輪、疝囊的粘連,將大網膜還納入腹腔內;再進行疝輪閉合。手術后犢牛應全身使用抗生素,以預防局部與全身感染。
患臍炎的犢牛,如化膿菌沿臍動脈或臍靜脈侵入肝、肺、腎及其他臟器可引起敗血癥或膿毒血癥。此時犢牛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飲食欲廢絕。如果炎癥波及臍尿管,可引起犢牛膀胱炎。臍帶感染最常繼發(fā)犢牛化膿性關節(jié)炎。
根據臍帶局部臨床癥狀即可得出診斷。臍炎要與臍疝進行鑒別診斷:臍疝是腹腔內臟器經擴大的臍孔脫出到皮下的一種疾病。臍疝可分為可復性疝與粘連性疝??蓮托阅氿蓿檬滞茐吼弈揖植浚迌热菸镞M入腹腔,疝囊縮小。粘連性臍疝,在改變體位后疝囊形狀也會縮小,但不能全部納入腹腔內。臍炎一般比臍疝體積小,外形大多呈柱狀,用手觸診呈索狀,硬固,臍炎外的皮膚不緊張。當臍部感染形成膿腫后,膿腫形狀大多呈圓形,大小不等,皮膚緊張,觸診堅實,穿刺可流出膿汁。
臍炎發(fā)生的初期,可在臍孔周圍皮下分點注射0.5%普魯卡因青霉素溶液,并用5%碘酊對局部進行消毒,大多數(shù)患犢可以治愈。當臍炎形成化膿性瘺管時,可用3%雙氧水或0.1%新潔爾火液沖洗瘺管內的膿汁,去除壞死的臍帶碎片,然后注入魏氏流膏或碘甘油,但往往效果不好。根治方法是手術摘除化膿性瘺管,應用速眠新麻醉,每100千克體重1ml,肌內注射,術部按常規(guī)剃毛、清洗、消毒。在臍部增生的索狀組織處,平行索狀組織做一皮膚切口,剝離皮膚與索狀組織的聯(lián)系,盡量向索狀組織的近心端剝離,顯露出健康的組織,然后在健康組織上切斷,完整摘除化膿性瘺管。創(chuàng)內用生理鹽水沖洗后,縫合皮膚切口。
如果臍疝伴有膿腫形成,可在全身麻醉下將膿腫完整摘除。手術后的犢牛,為防止炎癥擴散和防止敗血癥的發(fā)生,全身應用抗生素。
應經常保持產房、產圈和犢牛舍清潔干燥,并定期嚴格消毒。犢牛斷臍后的臍帶斷端用5~10%碘酒消毒,為促使臍帶迅速干燥,可對臍帶斷端用下燥消毒劑干浴,如采用密斯脫或麥特爽粉對臍帶斷端進行干浴。防止犢牛互相吸吮臍帶,有條件的可小圈單獨飼養(yǎng)。對有吸吮其他犢牛臍帶的犢牛,可給其戴上防吸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