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波
作文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地位極其重要,考試中作文分值之高,無出其右,一張160分的高考試卷作文占了70分,可謂是半壁江山。各所學校、每位老師都在認真研究、努力探討作文教學,想方設法從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每個學生的作文分數。
一個好的題目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它往往是作文成功的關鍵。那么,如何讓學生寫好作文題目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對學生的作文題目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總結,試圖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擬題法則。
其實,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學習寫作文了,到高中時,學習寫作已將近十年了。按理說,寫個好的題目對他們來說應該不算難事,可是筆者在批閱作文時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學生作文題目還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投機取巧
比如2018年江蘇高考作文以“語言”為話題,有些學生直接采用材料中的詞語做題目,如《論語言》《說語言》《談語言》……此舉看似聰明省事,實則得不償失,因為這種做法讓閱卷人覺得作者沒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沒有對話題進行深入的思考,甚至覺得作者在變相偷懶,因此給分一般不會很高。
二、文不對題
有些學生在寫作時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只是稀里糊涂、云里霧里地寫,先寫了再說。寫著寫著,當他想為文章擬一個恰當的標題時,發(fā)現(xiàn)問題來了:文章內容分散雜亂,東拉西扯,洋洋灑灑,漫無邊際,此時再想用一個合適的標題來統(tǒng)率,已經無能為力了,只好胡亂擬一個貌似能概括全文的標題,很容易導致偏題。
三、拖泥帶水
有些學生擬的題目像準備不充分的即興演講,拖沓、贅余,題目上出現(xiàn)了可有可無的字;還有些學生擬的題目寫得過長,一句話不夠,竟然有兩三句之多。比如2015年江蘇高考作文以“智慧”為話題,有位學生的作文題目竟然是《智慧是一種經驗,也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這樣的題目,讓人啼笑皆非。
四、陳舊乏味
有些學生擬的題目完全符合話題要求,但老套陳舊,四平八穩(wěn),缺乏新意,讀來像喝了一杯沒經任何加工的白開水,除了解渴,別無他用。例如,2017年江蘇高考作文以“車”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我與車的故事》《關于車的舊事》《也談車》……這些題目擬得倒是切題,但過于隨意、陳舊,分數一般不會高。
擬題之所以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因為學生在寫作時沒有章法,“亂打十八錘”。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章法可循的,作文擬題也是如此,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則。這些原則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角度要小
大而空泛的題目像紙老虎一樣,只能嚇人,不易駕馭,因而擬題時非常忌諱。選擇角度小的題目,寫記敘文時容易寫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寫議論文時容易由表及里,層層深入,寫得有深度。例如,2015年江蘇高考作文以“智慧”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王大爺的早餐店》《左手糞叉,右手筆桿》《瞳孔之內》《智慧就藏在房間里》……這些題目就遵循了這個原則,選擇一個小角度或小場景切入,容易操作。
二、新穎生動
題目不能呆板陳舊,讓人望而生厭,而要新鮮活潑,努力做到打一個照面就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林黛玉進賈府》中林黛玉第一次到賈府,見到了府里從上到下形形色色各類人??梢詳嘌?,王熙鳳肯定會在黛玉心中留下一席之地,因為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與眾不同、新穎獨特。2016年江蘇高考作文以“話”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語遲人貴,無言之道》《啤酒紅燒肉》《煙火藍邊碗》《閉口若懸河》……這些題目擬得出人意料,讓人“一見鐘情”,難以忘記。
三、凝練含蓄
標題不宜太長,字數不應太多,應凝練含蓄,簡約厚重,有高度的概括性、豐富的暗示性,如經歷時間檢驗的古詩詞一樣,讓人看完以后有回味的余地、咀嚼的空間。例如,2014年江蘇高考作文以“朽、不朽”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朽葉的梔子花》《逝去的永恒》《薄暮依舊炒米香》《荒山種茶人》《須臾之花,不朽綻放》……這些題目言簡意豐,讓人回味不盡 。
學生看到作文話題和材料先不要急著寫,應花5—10分鐘時間好好地想想應該寫什么,再想想怎么去寫,最后想想擬什么樣的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通向作者心靈的一扇窗戶。借助題目,我們可以粗略地感知作文的好壞。因此,我們要想方設法地擬好題。擬題方法有很多,我覺得以下幾種比較實用:
一、巧設矛盾,匠心獨運
2018年江蘇高考作文以“語言”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無言之言》《大音無聲》《無言的表白》。這些題目,粗看矛盾,讓人不解,細讀才知作者是有意為之,因為生活中許多很有張力的無聲語言,擬了這樣的題,作文的格局一下子高了起來。
二、妙用修辭,增香添色
2017年江蘇高考作文以“車”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人生如車》《與車共舞》《車如流水月如情》。這些題目通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文章像化過妝的美女,光彩照人;又像讀過書的才子,文采斐然。
三、化用詩句,文雅凝練
2016年江蘇高考作文以“話”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于無聲處聽驚雷》《我言秋日勝春朝》《眾人無聲誰放歌》。這些題目活用或化用前人詩句,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內涵和文學美感,又使文章顯得很含蓄凝練,讀來耐人尋味。
四、打破常規(guī)、出奇制勝
2015年江蘇高考作文以“智慧”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逃離“智慧”的周莊》《遠離智慧》《和智慧說再見》。這些題目跟一般人擬的完全不同,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產生一睹“廬山真面目”的沖動,迫不及待地想把文章讀完。閱卷人對這些作文的印象一定會十分深刻。
五、善用標點,平中見新
2014年江蘇高考作文以“朽、不朽”為話題,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是《我家的“老頑童”》《是誰偷走了我的青春?》《青春逝去,青春不朽》。這些題目,只是在一句簡單的話語中加了幾個常見的標點符號,但這一加卻多了新意,留下了一些空白,引人遐想。
總之,話題作文題僅僅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話題而已,它不是一種束縛,而是一個跳板,一個讓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的跳板。學生在審清話題材料之后、謀篇布局之前,可結合上面提到的方法,以及自己在寫作中積累的獨特“秘方”,認真擬好作文題目,精心打造“三軍統(tǒng)帥”,努力做到讓閱卷老師“一見鐘情”。這樣的話,何愁寫不出高分的考場作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