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揮 古麗麗
臺灣地區(qū)廣為流傳的傳統(tǒng)阿嬤水果酒,它的釀造口訣就是:“一層水果一層糖,一斤(600克)水果四兩(150克)糖?!彪m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個字,科學的釀酒要領已包含在里面,只是很多人只把它當作順口溜,沒有深入去了解個中的含義。此種做法以現(xiàn)代科學的眼光來看,是符合釀酒原理的,因為分層的糖會比一層厚厚的糖要溶解得均勻,溶解速度也更快。雖沒外有加酵母菌,但以前很少用農(nóng)藥或生長激素,所以直接用水果表面殘存的天然酵母菌即可釀出水果酒。
為什么一斤水果要添加四兩糖呢?其原因是當初在釀水果酒時,水果清洗后基本上沒有破碎,水果內的糖沒有立即被釋放出來,等于發(fā)酵初期,發(fā)酵缸內的水果糖度為零,而水果酒適合的發(fā)酵糖度為25度,“一斤水果四兩糖”的糖度正好是25度,這個糖度適合初期發(fā)酵。阿嬤釀的酒之所以被詬病太甜,原因出在發(fā)酵條件不好,造成發(fā)酵不完全,糖無法充分轉成酒精,殘?zhí)蔷蜁^多。不過傳統(tǒng)方法釀水果酒的最大好處是只加了糖,甚至沒額外加水,更沒有加二氧化硫或其他抑菌劑,所以早期的水果酒雖然都有偏甜且酒精度偏低的現(xiàn)象,但濃純好喝有口碑。
改良式阿嬤水果酒
后來,在很多的釀酒推廣活動中,為了讓喜歡釀酒的學員能更順利地釀造水果酒,我用傳承的心態(tài)套用阿嬤的口訣,再結合現(xiàn)代的釀酒理論去改進口訣,經(jīng)試驗效果很好。
我的改良式口決是:一斤水果二兩(75克)糖,一層水果一層糖?!岸商恰毕喈斢?2.5度糖,再加上一般水果本身的糖度(一般為10~12度),就能符合釀酒糖度設計在25度的原則,以“一斤水果二兩糖”作為基準,如果水果不夠甜,糖度不到10度就改加2.5兩(約94克)糖;如果水果太甜,可以改成只加1.5兩(約56克)糖。加糖量可直接心算,減少了麻煩。按這種方法加糖,發(fā)酵時糖度不會過高,發(fā)酵速度會變快,發(fā)酵也更容易完全,可向無糖殘留的水果酒模式進行,節(jié)省了成本,也符合國際釀酒的需求。
另外,考慮到家庭釀酒的實際條件,直接用各種處理好的濃縮果汁來釀酒會更方便。由于水果的前期處理已全部完成,對場地的要求會降低,也可節(jié)省非常多的設備方面的投入。購買時要特別注意果汁的風味,別因風味而弄巧成拙。
傳統(tǒng)阿嬤白葡萄酒的釀法
成品分量:600毫升
制作所需時間:1—3個月
材料:
◎金香葡萄1千克(去梗后的重量)或其他葡萄
◎砂糖60克
工具:
◎1.8升發(fā)酵罐1個
◎封口布1片
◎塑料袋1個
◎橡皮筋1根
步驟:
1將去梗、去蒂、去壞果后的金香葡萄輕輕沖洗(也可以不清洗,以免破壞附著于葡萄表面的野生酵母),放置備用。
2用酒精消毒發(fā)酵罐。
3將葡萄放入發(fā)酵罐中,鋪層葡萄就撒層砂糖,最后在最上面撒層砂糖。
4用封口布封住罐口,先好氧發(fā)酵天。第二天用塑料袋蓋好罐口,外用橡皮筋套緊,約半年后開封,過濾澄清即可飲用。(其實三個月后就可以喝了,但釀得久點果汁出汁會比較完全,酒的口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