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青 張信平
【摘 要】目的:探討在護理門診的基礎上進行社區(qū)糖尿病管理的模式。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門診就診的糖尿病患者92例,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采用護理門診管理模式,參照組采用門診隨訪模式,分析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前后空腹、餐后2h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高于參照組,研究組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均優(yōu)于參照組,且結果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門診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血糖水平,可以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蛔o理門診;門診隨訪;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島素代謝異常而引起的一種以血糖高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為主,隨著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近年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并且呈年輕化的趨勢,隨時威脅著人類的健康[1]。本研究主要將92例糖尿病的患者分為兩組,分析探討護理門診管理模式對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1 一般資料
1.1 基本資料
收集2015年8月-2017年2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糖尿病患者9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6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1.32±6.37)歲,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5例,2型糖尿病患者37例;參照組患者年齡30-72歲,平均年齡(54.01±5.03)歲,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4例,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兩組的患者在年齡以及性別上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實驗患者均已簽署知情書,并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其它器官臟器有嚴重障礙以及患有嚴重精神性疾病等[2]。
1.2 研究方法
參照組采用門診隨訪的模式:護理人員定時對患者進行回訪,回訪內容包括血糖水平的測量,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問卷調查。
研究組采用護理門診管理模式:完善社區(qū)的門診護理的模式,建立較好的管理系統(tǒng),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對每個不同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計劃設計,對所有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糖尿病的注意事項和相關知識,并且進行相應的管理主要包括1)心理管理: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時間較長的過程,患者面對糖尿病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恐懼、焦慮以及抑郁等負面情緒,因此要對患者的情緒以及心理進行護理,護理時要注意觀察病人的情緒,及時排解疏導不良情緒,鼓勵病人積疾病極面對,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飲食管理:糖尿病的控制飲食是最為主要的,因此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管理,每天的食物要富有營養(yǎng)并且容易消化,多吃水果蔬菜,禁食含糖較高,明確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的食物,用食物改善患者的血糖和體質,增強免疫力;3)運動管理:幫助患者進行適當?shù)倪\動,可以教授患者一套運動體操,以有氧運動為主,不宜過度劇烈運動;4)血糖監(jiān)測管理:定時檢測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據(jù)血糖水平及時調整管理計劃。
1.3 觀察指標
調查問卷方法比較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飲食情況、社會功能進行評分,100滿分評分越高情況越好,并且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FPG標準范圍:3.89~6.1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2hPG標準范圍<7.8mmol/L)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標準范圍<6%)。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有臨床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生活質量評分,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試驗有統(tǒng)計學差異[2]。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比較
比較兩組睡眠質量、飲食情況、社會功能,研究組睡眠情況(74.16±10.28)分、飲食情況(85.36±11.05)分、社會功能(73.24±6.31)分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并且結果顯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研究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并且結果顯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嚴重,慢性病的發(fā)生越來越多,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疾病,主要由于β細胞分泌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異常而引起的一種以血糖高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但是我國社區(qū)內門診的護理仍然較少,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得到連續(xù)的照顧,就會提高患者的糖尿病治愈的幾率,并且會緩解醫(yī)護關系。
本次研究中,對46例患者實施門診護理管理與使用門診隨訪的46例患者比較,門診護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控制血糖水平。門診護理是從根部入手,從情緒、飲食以及運動方法等進行護理干預管理,可以引導患者從消極情緒變?yōu)榉e極情緒,改善患者飲食習慣,使患者積極面對疾病,積極堅持治療,增強患者機體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減輕病癥。并且食療方法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更為明顯,門診管理模式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針對不同患者類型,制定相應的管理計劃,從而達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
綜上所述,社區(qū)護理門診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控制血糖的變化,可在社區(qū)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趙清平.糖尿病護理家園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6(18):452-453.王敏.
孫偉,鐘寧,鄭家萍等.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護理門診服務的設立及實踐[J].上海護理,2013,13(3):77-7.